文 钱建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在当今社会,父母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使自己的子女不输在起跑线在上,家长的这种想法给幼儿教育者带来了挑战。在“无边界学习”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突破思维限制,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致力于让每个幼儿都折射出七彩阳光。
俗话说:“众人拾材火焰高。”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具备丰富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这些宝贵的资源会使课程变得更生动、更有价值。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会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变得更乐观、更自信。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游戏的载体则是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家长参与投放主题材料,不仅能丰富材料,而且拓展幼儿的经验。例如,教师在主题活动“纸乐园”中,收集了上百种形形色色的纸,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到纸的种类、用途、特征等;教师在主题活动“梁丰牛奶”中,利用家长资源,组织幼儿参观奶牛场,让幼儿了解牛奶的制作过程,使幼儿增加了相关经验。
每逢遇到活动,不少因工作繁忙或家务琐碎而筋疲力尽的家长无暇参加园所活动,给幼儿的心灵带来了创伤,有的幼儿因此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我园通过多元挖掘家长资源,不仅推动课程的行进,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例如,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家乡”中,我园邀请苏州评弹老师来园普及评弹知识,既拓展了教师知识面,又丰富了幼儿活动;在主题活动“秋天”中,我园结合丰收节开展义卖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与幼儿一起制作宣传标语、清洗瓜果、称重装袋。
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在幼儿教育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园为了与家长建立平等、相互尊重与支持的“情感桥梁”,不断与家长沟通,更新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积极搭建交流对话平台,让家长看见我园对幼儿的爱心、对工作的负责、对家长的尊重。家长逐渐对我园产生信任,愿意配合教师工作,为家园合作奠定基础。
为增强家园互动的有效性,升级家园协作意识,我园围绕“创新家长来园开放日的活动与方式”做了专项调查,制定了两套方案,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观摩时间与观摩内容。
在开放日,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切身感受幼儿园生活,观察幼儿的学习与游戏。不少家长在感叹幼儿园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赞扬幼儿的自由、自主、愉悦、创造。例如,在主题活动“滴滴叭叭车来了”中,当幼儿开着救护车进行游戏时,家长感受到幼儿已经把生活情境迁移到游戏中,不断赞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教师每天在微信群向家长汇报幼儿活动时,家长能够了解到整个课程预设网络图、实施过程以及实施后的评价,知道了幼儿的所思、所想以及所需材料。这时,家长会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例如,在主题活动“鸭来了”中,当家长得知幼儿想要为小鸭子举办乔迁仪式时,表现出极大兴趣。因为家长知道这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家长自发加入幼儿的乔迁活动,并对乔迁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教师应充分尊重、平等对待每位幼儿,因为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园在幼儿园门口增设了“点赞闪亮”环节,旨在为家长、教师提供个别化沟通。实践证明,在教师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家长却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暖心的事迹,并向教师致谢。
家园协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我园要创造条件,让家长走近幼儿。
开学初,我园根据家长需求制定了“家长约谈表”,约谈主题有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游戏能力等。约谈主题也可以由家长自定。约谈是为了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谈,互相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并针对幼儿的共性、个性问题,互相征求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在班级一角,开放式的档案袋里有幼儿的自我介绍、教师的观察故事、有价值的幼儿成长故事以及幼儿作品等,记录着幼儿处于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家长翻阅档案袋时能掌握幼儿在语言、表征、建构、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轨迹,感受到教师对每名幼儿的关注,更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把幼儿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则被列在首位”。可见,家庭在塑造幼儿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一起感受成长的脉动,我园每天都会推送教育日历。教育日历中的文字言简意赅,有的文字质朴恳切,有的文字亲切活泼,有的文字简洁老练,给家长带来了感悟和反思。我园还推出了“教子有道”板块,用真诚感动家长,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
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我园每周都在“教工之家”开展园长接待活动,倾听家长的心声,征求家长的建议,为家长答疑解惑。
总之,在“无边界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我园不断调整、创新家园共育工作,与家长携手共育,让每名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