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莉
(南通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正发生着诸多的社会变革[1]。教育为育人之本,人才创强国之基。就教育层面而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对于“中国教育如何更好地深化改革发展”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科学、具有时代特色的回答。在此会议上,习总书记高瞻远瞩,解答了一些方向性、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报告中多次聚焦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与“根本任务”。基于此,“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之三问成为新时期教育战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命题。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面对新变化、新形式、新挑战、新格局,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体育身、以体育心”成为业界、学界高度关注和亟须回应的重要命题。武术教育具有增强体质、传承文化、愉悦审美、塑造人格等功能[2],因而其对人的健康促进、文化立场的坚守、审美情趣的缔造、思想道德的建设等方面尤其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诉求,也更有其他教育形式无可取代的特殊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武术教育的使命以及梳理如何推进武术教育使命的实践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武术蕴含着中国古典医学的精辟理论,集健体、防身、修身、养生于一体[3]。因而,武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尤其重视武术技艺对人生命的管理智慧,关注身体的健康促进和综合能力。科学研究表明,武术对于酶活性的催化,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及胃肠功能的改善都有着明显的作用。持之以恒地进行武术锻炼,对外能强体魄、活关节、健筋骨、练体格,对内可以疏经络、养肺腑、调情绪、磨意志、振精神,与其他强体项目非同寻常的是武术还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达到祛病延年的独特效用,这方面的拳种尤以太极拳为经典,有研究系统评价21项随机对照试验, 报道太极拳运动对慢性病患者相关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包括1200例患者, 大多数研究(21项研究中的18项)显示,太极拳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4]。所以,武术不仅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强体健身之术,更是一种意义非凡的休养生息之道。武术强身健体的功效显著,但是,现今武术教育面临的对“身体”意义的轻视,让武术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尴尬境地:首先,当代武术失去了传统的生存环境, 它不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 这就造成了武术技击实战性的弱化[5]。2020年5月,以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自诩的马保国在30秒内被业余搏击爱好者王庆民“KO”3次的消息在网上发酵[6]。由此,传统武术家与现代自由搏击爱好者从不同视角各执己见,进而产生武术“能打与否”的争论,给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健康实践效果不理想[7]。现代体育教育体系主要是依据西方国家去暴力化和规则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构建的,这样武术动作中的攻防技击性就很难体现出来,很多武术教学仅仅沦落为近似于“花拳绣腿”式的套路表演。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治已病”至“治未病”健康理念的转变,无论在阐释“健康中国”战略理念的认知领域,抑或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践层面,都应以人民为本,将服务全民健康作为武术教育的基础使命。
文化自信是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未来中国教育的开展,更应该秉承薪火相传的智慧理念将文化自信阐释清楚、发挥彻底。令人遗憾的是,近现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缺乏传统文化的特色[8],“格拳致知”的文化自觉尚未遍及武术教育实践中[9]。如今,更多映入眼帘的是CBA、NBA、UFA等西方大型赛事的转载或直播,其已远远跨越了本地区、本土、本国,而借助迅猛发展的信息网络传播至全球,逐渐上升为一种主流文化。与西式化的对抗项目相比,国内的武术项目却极少有这种明星现象或名人效应,传统武术总被贴上”平庸”、“守旧”、“后进”的标签。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呈现曝喷之势,不断促使着现代西方体育项目凭借其自身多元化的运动形式优势以及成功的商业化推广运作模式向我国国民强势灌输其体育思想,不断挑战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与侵蚀我国文化精髓和价值观,这大大加深了中国武术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思想隔阂,导致了中国武术的生存危机[10]。事实是,中国武脉的赓续始终被优秀的文化精髓所滋养,它的文化自信萌生于“中庸”、“仁爱”、“和合”等人文精神涵养后而成的武术伦理内涵,根源于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愫传递中内化而成的生命哲学思想,来源于它在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战场厮杀中淘炼出的特色技击术。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需要文化自信的鼎力支持,也必定大力推进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势回归。因此,在新时代中武术教育要从学理上深入分析中国武术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高举文化自信的大旗,促进新时代中国武术的蓬勃发展。
对“美”的感觉与体验是人类特有的感性认知,通过教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在历史的长河中,“天人合一”、“意向思维”、“道”、“气”等蕴含生命哲理的民族思维以及“仁”、“义”、“礼”、“中”、“和”等富有人文情愫的文化理念肇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同时也孳乳着中国武术的绚丽多姿。作为中华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武术的美感传播附属于技击、技艺与意境等方面。武术的技击美主要是通过对抗者双方的攻防实战效果和搏斗演练时队友的默契配合体现出来的[11]。当人们在鉴赏武术格斗实战时,能够从双方武者展现出的英勇姿态、运用自如的技巧、聪明睿智的智慧以及雄健有力的体魄等方面体会到一种阳刚之美,劲力之美,无畏之美;武术技艺之美,主要是通过其强烈的感染力、威慑力、表现力为人们所感知。我国传统武术套路形式繁多且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技击风格,如急风吹劲草,如暴雨击磐石,正所谓“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鹤,重如铁,轻如针,快如风,缓如鹰,转如轮,折如弓,站如松,立如鸡”;中国武术套路自身汇集的艺术特色和美的缔造表象皆源自于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武术套路中的技击招式,又都是武术在历史的更迭交替中演化而成的一种搏击之美,像中国传统武术中所展现的那种机灵敏捷的招式,优美多变的姿态,张弛有度的节奏,戛玉鸣金的韵律以及欱野歕山的气势等,所有这些意象表达出来的都是托物寓意的意境之美。概而言之,中国武术谓“尽美矣,又尽善也”。武术作为具有明确辨识度的中国文化,凝练出其美学的艺术思想对当今武术的创新发展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建构均具有独特意义,中国武术教育紧迫任务之一便是将如此形美意真的武术美学资源呈现给社会。
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关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身与心关系的和谐统一。关于武术的道德规范,在历史的更迭演进和拳种门派的发展中嬗变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武德的内容囊括了习武者在立身处世、拜跪收徒、授受技艺、施武操练等方面的要求。为立身处世上,武术练习者在与人接物和平时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伦理的圭臬。在拜跪收徒上,武术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礼者不可与之教”、“武艺须传忠诚有志之士,平易谦恭之人,匪僻之徒,决不可传”、“学拳宜以德为先”,“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等[12],这些要求主要体现于武术各拳种门派共同遵守的缄默规则之中,注重习武者道德品质的养成[13]。在相传技艺时,武术门派尊崇有所为而作牺牲,勤技彰德,德业兼修。要求“习此术者,宣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辍”,强调刻苦习练、锲而不舍,以在武技、精神上追求更高的境界[14]。武者应当秉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即当自己实力不足时,应孜孜不倦,迎头赶上;当自己强大时,不可目中无人,更不可仗势欺人,而是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具有正义感,帮助自己的师兄弟共同进步。在施武操练方面,习武者要懂得慎微慎独,以防卫自御为准则,反对争强好胜、欺凌弱小,同时也要保护弱者,无私无畏,树立中华民族之正气。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5]。“德行第一”的中国武术传承和教育理念,在今天看来是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有着内在的深度关联。新时代的中国武术教育,不但应用理论话语全面再现其武德精髓,使其内化于人心,更要通过切实行动务实求真,使之立德于行、浩气长存。
一直以来,武术学界、社会学界普遍推崇练武强身的价值观念。然而,事实是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大众武术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方面具有各自的局限性。竞技武术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导向致使专业队员不断挑战自身极限,导致伤病不断,腰肌劳损、肌肉痉挛、脚踝扭伤、韧带撕裂等伤害在他们身上颇为常见;学校武术课堂因为安全问题流于“花拳绣腿”的套路教学形式,大部分同学只是注重对武术套路动作的简单记忆与模仿,无法激发身体潜能;大众武术由于缺乏专业的社会指导员或者专业武术教练进行针对性指导,膝盖扭伤、肌肉酸痛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因此,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将武术教育的健康使命落到实处。第一,人才融合:培养亦体亦医的复合型人才。《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规范并加快培养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等从业人员是我国健康服务的新时期要求。这为武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亦体亦医综合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新的人才培养类型。这就需要:1)加快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不断加强其队伍建设;2)修订高校武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医学理论及技术纳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中,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武术、康复、营养、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的跨学科能力。3)发挥各大体育院校的专业优势,跨越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壁垒,打造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省级及以上武医教学示范点。第二,发扬“练健结合”的科学竞赛理念。攻防实战作为竞技武术发展的专业形态,肩负着争金夺银的时代重担。超负荷、大强度、持久性的习练是夺得高水平竞技比赛的基本保障,但处理好武者身体康健与比赛名次之间的关系同等重要。新时代下,武术已经成为集强身、美体、减脂、塑形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社会存在物[16],“练健结合”的科学竞赛观有必要尽快在全国推广开来。由此,全国各省市的竞技武术管理机构,务必加强教练员团队的业务能力,包括科学地制定周期训练计划、高效执行训练安排、认真负责管理团队,还需要及时更新自我知识体系,了解与监测运动员的不同竞技水平等。总之,在竞技武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全国各省市的教练员、运动员应切实改善自身的专业训练条件,形成“练”、“健”结合的大健康促进观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7]。然而,在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黄金时代,人们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文化中感悟到的思想内核尚浅,建议应从理论认知与运动体验两个维度搭建卓有成效的武术价值推广平台。首先,理念先行,拓宽武术文化认知平台。第一,赋予传统武术文化新的表现形式。1)把握科技赋能的机遇,借用“互联网+武术”的融媒体技术定时宣扬武术文化,潜移默化地增加受众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2)立足全民健身的战略需求,对武术中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富有颐养生命、预防疾病效用的养生拳种进行简化设计,并通过博客、维客和网络文学等网络媒体进行普及,以博取大众眼球,以此推动中华武术回归大众的视野。第二,利用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基础,制作具有地域武术文化特色的“Vlog+”高清视频[18]。1)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武术文化符号创编至视频中,给不同地域的民众营造一种“温馨亲切”的情感体验。2)创作家喻户晓的历代武术卡通人物造型,如武松、岳飞、张三丰、霍元甲、李小龙等,并以三维动态投影的形式再现栩栩如生的武林豪杰形象,以此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第三,建议文化管理与传播部门组织“武术大讲堂”等形式的学习活动或邀请地方武术名家、高手进学校课堂和社区,对武术的本质释义、历史渊源、当代价值和技术特点等内容进行讲授,为大众建立全面、客观的武术认知。其次,搭建武术运动体验平台。第一,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等新媒介创建武术体验馆,多维度、全方位地满足受众的感知需求。例如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将“智能+实训”相结合,设计了以VR技术引领群众沉浸式体验的空间。360°VR技术平台可以给每一位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一高新科技的运用为探索新的传播渠道、增添观赛体验、吸引年轻的武术爱好者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走向大众注了更多的时代气息,以此拓宽了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空间渠道。第二,将武术习练及半对抗式实战技法演练融入教学之中,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武术。例如,蔡龙云老师的“摘星换月”半对抗形式实验教学,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急剧上升[19]。这一极具创新的授课形式结合每个学生的健康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适宜的对抗方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抗招式、规则与力道等,深化了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另外,这种独具特色的授课方式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录制、裁剪、编辑、发布等流程,推动武术在校园内的广泛普及。
“天人合一”的生命价值观奠定了中华民族诗情画意的审美情趣,中国武术立基于此,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广大群众的谐和统一。对美的追求是生命不断成长的良性动力,我们从生命孕育伊始至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在“美”的关照下祥察和解决生活现实问题[20]。因而,中国武术理应在“生命本原”回归的美的追求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一,深化武术审美教育的意蕴。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愉悦个体的自我生存品味,给予其热爱生活的精神力量,使受教育者在审美对象的刺激下,获得合乎兴趣、又合目的的自由状态。1)加大对武术美学资源的开发,大力挖掘武术教育中蕴含的道德、哲学、人文、史学、艺术等生命美学。2)着重塑造武术的招式动作、衣饰装扮、仪态神采等肉眼可见的美学形象。3)加强对武术审美形态的艺术开发,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独具特色的武术拳种、民俗、名著等动态化地展现出来。第二,增添城市武术艺术景观。放眼城市体育文化广场或公园,映入眼帘的往往是跑步、扣篮、骑行、拳击等体育运动雕塑,罕见甚至没有关于武术艺术的感知渠道。1)建议武术行政管理部门大力举办武术社会指导员深入社区、服务基层的活动,持续宣传武术的艺术美学价值。2)增强各武馆、培训机构等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将武术的价值延伸至社会公益服务中。3)打造“中华武术特色小镇”,对底蕴深厚的地域武术文化进行系统整合、深度聚焦、集中推介和艺术在现。
知行合一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根本治学态度,也是古往今来莘莘学子道德成长的至高境界。武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培育人们真知灼见与躬行实践相统一的慎独修养,就是要让习武之人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第一,关于武术的意识层面有所“知”方面,需要做到:1)加强武德公共意识层面的思想教育。待人接物上,习武者必须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一般而言,生活需勤俭节约,不能骄奢淫逸;待人要谦逊谨慎,尊师重教;处世爱老慈幼,互助友爱等。2)武术练习者要在物欲纵横的大环境中明心见性、独善其身。习武者本身要将崇尚武德与弘扬中华精神相融合,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始终如一地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爱戴人民,一心向党,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精忠报国。第二,增强武德礼节行动方面的实践教育。站在伦理学的角度观之,“德”与“行”相辅相成,“行”为“德”的外在表现,而“德”又是“行”的指导根源。由此可见,习武者不仅要知德,更要行德,体现在实际当中主要有以下表现。1)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体现武德。具有良好武德的人可以互相尊重,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即使胜利也应保持谦虚,即使失败也会保持风度,努力学习。2)在武术教学环节中体现武德。武德应该融入整个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包括课堂正式开始前的师生致敬,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指导的致意,课堂结束后的双方致谢等。3)以武术为内容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内得于心,需要学生在细微之处尊崇武德。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社会不良现象或遇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予以帮助。
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界与体育界在习总书记的引领下科学研判教育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助推体教、体医、体养深度融合,不断开创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武术作为一种健体、增智、育美、立德的文化载体, 对其教育实践的再审视无疑是武术现代化走向的理性选择。因而,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征程中武术教育所肩负的时代重任就在于通过练健结合机制的建设、文化平台的搭建、美学场域的融合以及行知结合的履行四个方面服务人民健康、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审美乐趣、塑造优良美德,并通过把握机遇、立足本体、推陈出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