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午生
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结构、类型、模式,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其定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代性、适配性和引领性[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版专业目录奠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b.com.cn/c/2021-03-31/2818836.shtml,2021年9月1日访问。。职业教育发展趋向,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职业教育全方位的提质培优,关系到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坚实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3]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23日至24日)》,《 人民日报 》 2014年6月24日,第 1 版。因此,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晰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职业教育的再定位等具有指导性的问题,对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理念是行动的先导[4]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 年第9期,第50-56页。。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实践及其教育观念的理性建构,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先导[5]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 年第9期,第50-56页。。职业教育高质量多元化发展,需要有新理念的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指南,是职业教育发展类型教育的新理念。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模式和方法,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夯实专业建设,科技精准扶贫,加快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为职业教育立足“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立足人才培养专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功能价值,夯实了基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历经了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走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办学模式,从优化教育结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促进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转向。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陆续出台了“双高建设计划”“1+X证书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旨在聚焦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加快推进办学形式、育人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全方位的综合改革,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形成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共进。在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形成高职人才培养和实际需要的良性循环,大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同时,依托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需要,进一步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法措施,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畅通职业发展渠道,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吸引力和影响力。
据《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页。可见,教育质量反映了教育活动对培养对象的影响程度。培养对象的主体是人,教育水平和效果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来体现,因此,教育质量最终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聚焦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以及专业建设为目标,扶优扶强、鼓励竞争,形成高职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新范式,瞄准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起点,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着眼内生动力,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操作能力,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特色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优质化发展,实现高职院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提升,为职业院校未来发展增添新动力。[7]王振玲:《认清职业教育使命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山东畜牧兽医》2021年第2期,第47-49页。
“融合”是职业教育升级的前提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在融合中,遵循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明确现代职业教育思路和定位,找准教育学科建设方向和位置,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国内产业升级新机遇,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育人方式等,融入各类产业,对接市场,开放办学,确定就业需求,是夯实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并且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模式,主动参与供需对接,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为了达到这样目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探索产教融合创新、突破和发展;探索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合作发展路径,搭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桥梁,拓展行业企业联合兴办高职教育路径,发动社会各界支持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和科技供给质量,提升服务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4/content_5592884.htm,2021年9月1日访问。当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名在校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9]张烁:《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104/t20210429_529103.html,2021年9月1日访问。因此,在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高职院校要在功能布局上深化拓展,进一步创新招生考试办法,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实施分类教育教学,探索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学分制;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标准,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探索“1+X”制度、学分银行,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相互衔接和互认,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展通道。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从“层次”到“类型” 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情况介绍(2020-12-08)》,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这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定位,其中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统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性质作出了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定位不仅指职业院校本身的办学定位问题,还包括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定位等问题。因此,为更好推进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标准和内容的完善,应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厘清职业教育定位,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贯穿改革全过程,探索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类型体系化建设大发展,就要在推动职业教育“三个转变”上着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变思想观念是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根本。要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发展,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一体化,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院校、学科和专业群。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处在专科层级,为能更好地契合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行业实训相结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等目标,发展一定数量的本科甚至研究生层级的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操作技能型、技术技能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时代发展改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必然。同时,要着力改革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加强统一协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动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形成开放多元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此外,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才能更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一是职业教育通识性、技能性与专业性的增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行又互相关联,取长补短的两个端口,成为学生通向社会的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的联结,比如高职教育,形成职业基础教育、应用本科教育以及建立专业学位制,固化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化建设,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二是职业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院校应在理念与路径、课程与教学、学生与发展、教师与科研、管理与文化、质量与评价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保持职业教育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及行业需求相一致,完善贯通发展、融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院校专业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院校通过自建、政府帮建、企业互建、社会参建等多样化的建设形式,完成学生实践教学任务,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素养,建成职业教育的共性基础或特色教学和成长性工作技能。
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民生的基础教育,影响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的接口教育。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劳动者夯实执政之基的现实意义。一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提高完善应用型等技术技能人才就业、城镇落户、收入分配、各类晋升等福利待遇,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尊重职业教育、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赋予政策和实践支持,改善师资队伍数量、结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项目、培训体系以及激励机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落地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三是加强行产业与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做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底基,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的特点,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多次就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快车道。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四个专业化的评价方式,确立了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架构。建设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首要建立起彰显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特征的考核制度,有效引导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业界认可、区域需要、全国领先、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需要构建起四个体系。
分层分类、系统衔接地构建职业教育院校的标准和专业标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完善各类标准的动态更新和执行情况检查机制,推动更多职业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支持职业学校承担更多培训任务,引导职业学校和龙头企业联合建设一批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遴选认定一批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校。
根据学校实际,参考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以及岗位类型不同,从专业能力、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等多个维度,设立不同的业绩考核指标,对专业教师分类评价,构建由教学工作量、教研、科研、社会实践工作量、学生工作量等综合评价指标。尤其在教师的激励机制方面,例如,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都全面规划,给予教师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高素质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立校的根本,也是增强其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对在校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细化具化量化评价指标;对毕业学生,从就业率、就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教学满意度、薪酬水平、职业岗位变迁、就业岗位适应性等多维度跟踪评价,把跟踪调研结果反馈到在校生的再培养过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良性机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要素,分类分层分特点建设专业群,形成特色教学团队、优势教学团队、重点教学团队、基础教学团队等等不同层级专业管理认定标准,考核评价标注,动态跟进调整,搭建起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招生就业联动一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就业招生为源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陆续出台的“双高建设计划”“1+X证书制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对职业教育评价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其成体系、成规模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理念是引领,职业教育定位是基础,职业教育原则是指导,职业教育评价在理念、定位与原则的前提条件下是教育发展深化的风向标和加速器,是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职前与职后教育技术等级制度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向高新阶段发展的需求所在。职业教育是个人才智的放大器、产品质量的推进器、社会和谐的稳定器,是国家实力坚实可靠牢固的定海神针。职业教育在新时代教育的民生性方面正逐步发挥主导作用,在基础性、全局性、决定性方面已显现出巨大的增值潜能,在先导性上也会发挥有力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