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浏
近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方面的重要文件,如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1]、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 号)[2]、2020 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20]1 号)[3]、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4]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5],对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2021 年“双减”政策的出台,又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环境和机遇[6]。在此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如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乘势而上,加快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重点突出、久久为功。本文认为,就当前而言,抓住以下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改革和推进,对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早在200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都出台了加大体育考试成绩在学生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当中分量的政策。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使用,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体育进入中高考都有明确的指示和要求。实际上,体育中考从上海崇明开始实行以来,迄今为止也有40 年历史。近年来,云南已将体育中考成绩提高到100分,与语数外同等。许多省市也由原来的30 分增加到50分、60分不等,体育中考成绩在中考中的分值越来越高。
体育纳入中考、高考及增加分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重”要求方面。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然而,我们长期的教育过分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四育”,也使得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会考试、能力低,特别是学生因应对文化考试而学习负担很重,导致学生长期久坐,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很少,体质健康状况长期令人堪忧,近视率高居不下,心理问题愈加突出。体育运动是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学校教育理应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逐步增加体育中考或体育高考成绩的分值,有助于学校把过分注重知识教育向培养人转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2)发挥考试的杠杆作用。只要有考试,考试的导向功能就很强。我国的中考和高考中因为有语数外三门“主课”考试,并决定升学或上好学校的机会,所以学校、家长、学生对这三门课特别重视。体育课可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7],很多年来学校和家长侵占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时间、用于补习文化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得不尽如人意。尽管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大多数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知以及对体育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传统偏见,使得对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没有寄予太大的期望。只有把体育纳入中考和高考并增加其分值,全社会才能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许多调查研究已经证实[8-10],初三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较好,高中生呈下滑趋势,大学生不升反跌,这充分说明不考就下降以及体育中考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各地的体育中考分值差异很大,导致学校体育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存在较大不同。因此,要逐步提升体育中考成绩分值,最终达到与语数外一样,这样才能落实“每天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锻炼”的要求,才能引导学生从少运动、不锻炼向多运动、常锻炼转变,体育由“小三门”成为“大四门”才有可能。
(3)加强和提升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常常听到一线体育教师抱怨、责怪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主要体现为体育教师与文化课教师同工不同酬、体育教师常被安排做打杂工作、体育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比文化课教师难、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等。在大多数人看来,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晒晒太阳、活动筋骨,如果学生在校内体育课上或体育活动中受伤,体育教师就要被“问责”。如此状况,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体育教师的地位怎么可能提高。只有将体育纳入中考和高考并增加分值,才能真正改变上述状况,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积极运动,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人应该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政策和环境,积极宣传体育中考和高考的现实意义,改革和完善体育中考和高考的方法,而不是以“无厘头”的所谓“学理”,来质疑甚至反对体育中考和高考,也不要拿国外的情况来说事,中国的实际与国外是不一样的。如果全社会都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了,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有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了,如果我们的学生真正实现了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到时再来讨论体育中考和高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迟。
(1)疑惑之一:体育也走进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固然要改变,实际上我国20 世纪末起就倡导素质教育,至今未变。近几年更加倡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价值观,不能再单纯追求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但这并没有否定考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是考试方式,不是不要考试。既然语数外等文化课有中考和高考,那么体育作为“五育”中的“一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又与文化类课程具有显著不同的学科特征,即主要强调身体运动,而不是认知能力。从人的培养角度,既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才是完善的考试体系,才能发挥考试对培养人的作用。况且,体育竞技比赛本身就是一种考试,进行体育中考和高考及增加其分值理所应当。
(2)疑惑之二:体育中考和高考是在学生已有沉重学习负担的基础上“雪上加霜”。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升学压力可谓“苦不堪言”、负担深重。学生几乎完全失去美好的童年时光,考上大学后,如释重负,犹如从笼子中放出来的鸟彻底自由和解放,刻苦读书的劲头大大降低。今天强调减负,指的是减轻学生文化课知识学习的负担,而不是减少学生运动的时间,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运动时间远远不足。体育中考和高考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校和家长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摒弃侵占体育课或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做法。因此,减负是要把学生文化课学习的负担“减下来”,把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身心健康“增上去”,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一增一减”的要求。而且,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不但不加大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负担,而且能使学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锤炼意志,并增进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果。由此可见,体育中考和高考不仅不会增负,而且起到减负的作用。
(3)疑惑之三:学生的遗传和运动基础不同,用一种考试模式是否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文化课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受遗传和智力等因素的影响,难道文化课考试前要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再决定最后的考试成绩。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是一种甄别性和选拔性的考试,是用一张考卷考成千上万的学生。既然文化课考试可以采用一种考试模式,那么体育考试为什么不能如此?即使体育成绩的好坏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可以通过改进体育考试的方式达到相对的公平,如对残障学生和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可采用专门的考评方法,注重对学习态度、锻炼表现、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成绩等内容的综合考评,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考试相结合,允许学生选择擅长的运动项目进行考试等。因此,改进后的体育考试方式将会更科学、更准确、更公平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业成就表现。
(4)疑惑之四:考什么,教什么,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我国现行的体育中考的确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体育中考考什么内容,体育教师在课上就教什么内容,学生课外就练什么内容,导致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学生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这倒是典型的应试体育。例如,有的省市体育中考中篮球项目考双手胸前传球的准确性和全场行进间运球的时间,连投篮也不考,组合技术内容考试也没有,更不用说考评比赛表现,那么学校体育课篮球教学就练这两个考试内容,造成大多数学生学了篮球只会传球和运球,但不会打篮球。因此,应该从“以考定教”向“以教定考”转变,即学校和体育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进行教学,体育中考和高考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按照平时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选择,即教什么、考什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爱体育、会体育、懂体育。
(5)疑惑之五:体育中考和高考的可操作性困难。与文化课的纸笔考试相比,体育考试在操作性方面相对困难一些,但是完全可操作。近20 年来,我国各地施行的体育中考制度和方法以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经验,为改进和完善体育中考、推进体育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担心的可操作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人数多、运动项目多、考试时间长等方面,这使得组织起来相对困难。但只要重视体育考试,加强组织领导,整体规划设计,措施落实到位,并细化和完善体育考试的过程、内容、方法和标准,就会使体育中考和高考的可操作性显著增强。
(6)疑惑之六:体育考试的公正性如何保证。体育考试类似于体育比赛,体育比赛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体育考试只要做好也能保证公平公正。为此,要健全组织管理及压实主题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应是第一责任人,加强对体育中考和高考的整体设计;要组织好体育中考和高考考务人员培训和条件保障工作,做到考教分离、全程录像;要加大公示、公开的力度,加强对体育中考和高考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建立健全体育中考和高考实施与管理信息化平台,保证学生数据和成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教会、勤练、常赛”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王登峰司长指出:“要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教会、勤练、常赛”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导我国更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和方法论。
(1)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这一精神,就能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运动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运用能力和比赛能力以及对运动的全面认知和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课外主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健康行为方面,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调控情绪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及环境适应能力。在体育品德方面,能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等体育精神,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及公平竞争意识等体育道德,以及文明礼貌、相互帮助、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格。
(2)有助于体育课从“三无”向“三有”转变。“教会、勤练、常赛”有助于从无运动负荷或运动负荷太低向有运动负荷或运动负荷适宜转变,从无战术向有战术转变,从无比赛向有比赛转变。无运动负荷或运动负荷太低,难以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不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练效果。应该引导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可以从行为观察(出汗)、定量测量(适宜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标准)、服装要求(运动短裤短袖)等角度评价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无战术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以及一个团队的整体实力,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引导学生学练基础配合和整体战术。无比赛难以真正使学生学会一项运动,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每节体育课应该要有对抗练习、比赛或展示。每节课做到“三有”,就一定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和质量。
(3)有助于改变课外校外体育活动的单一方式。课外体育活动应从集体跑操或做操等单一运动方式向集体做操、体能练习、运动技能练习和比赛等多样化运动方式转变。校外体育活动应从以体能练习、单个运动技术练习为主的个体练习向体能练习、运动技能练习、比赛等个体练习和团体练习相结合转变。通过课外校外形式多样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教会、勤练、常赛”这一精神真正落地,有助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天换地”、面貌一新、充满生机,获得大发展;就能够使得家—校—社体育一体化的愿望变成现实。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重智轻体”“重分数轻育人”的社会和教育生态环境,大幅提升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进“一增一减”,落实“五育并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会、勤练、常赛”主要是对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
“教会”指通过课堂中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健康技能、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具体包括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方法,移动性、非移动性和操控性等基本运动技能,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11种体能,以及所学项目的专项运动技能。特别强调的是,“教会”不是指教会学生几个单个动作技术,而是教会学生学会运动。“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和保证。俗话说:课堂教学是为课外锻炼服务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学会必要的技能,掌握一定的练习方法,才能在课外校外进行练习、巩固和强化,才能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或展示。
“勤练”指学生课内外、校内外要进行刻苦练习,落实“校内锻炼一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校内锻炼一小时”既包括跑步、做操等,也应包括运动项目的练习;“校外锻炼一小时”主要指教师要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引导学生校外进行练习或锻炼,并监督和评估学生完成家庭体育作业的情况,将其纳入学期或学年体育学业成绩的组成部分。俗话说:功夫在课外,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能是不现实的,因为每节体育课只有40~45 min,班级人数大多在50~60 之间,特别是中学每周只有2~3节体育课,而无论是运动技能还是体能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充分的时间进行持续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因此,应引导学生课外校外经常进行刻苦练习。
“常赛”指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创造人人有机会参与形式多样的比赛机会。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言:“过去在很多人心中体育竞赛只是少数人的事,以后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实现的就是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常赛”的形式包括班级内比赛、班级间比赛、年级间比赛等普通学生赛制。只有让学生经常参与比赛,才能使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提高技战术能力,增强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完整理解,促进学生真正掌握1至几项运动技能,培养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当然,“常赛”也包括校级联赛、市区级联赛、全国联赛等学生运动员赛制。由此可见,“常赛”有助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进“全民运动”与“竞技运动”双管齐下,协调发展。
“教会、勤练、常赛”同样适用于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可以用“学、练、赛”来概括和形容。“学”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健康技能、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练”指每节课中要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并参与各种练习。“赛”指每节课中都应保证学生有一定时间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参与对抗练习、比赛或展示。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做到“学、练、赛”,定能大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教会、勤练、常赛“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教会”服务于课外体育锻炼,为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手段和方法;课外的“勤练”“常赛”为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供保证,最终真正“教会”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教会、勤练、常赛”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同一个学生身上,使其从中获益多多。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11-12]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精神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方式,具有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非常注重解决学校体育中长期存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遵循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的哲学思想,特别强调三个关键要点:科学运动负荷、多样化体能练习、结构化运动技能。其中,科学运动负荷注重解决我国体育课学生普遍“不出汗”的问题,多样化体能练习重点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问题,结构化运动技能侧重解决“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却一项运动技能未掌握”的问题。
学生体能发展、技能提高、身心愉悦、健康发展,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是基本保证。运动负荷涉及到密度和强度。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强调每节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密度在75%左右,主要测评一节体育课中所有学生的运动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每节体育课运动强度要心率达到140~160 次/分,主要测量一节课班级所有学生的平均心率。要说明的是,该模式所指的运动密度既不是讲练习的次数,也不是讲练习的组数;不像过往的体育课运动密度主要测量个别学生的练习时间;强调班级集体持续的运动活动以及减少学生等待练习的时间。这一运动密度标准的提出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有学者根据数学模型分析发现,教师在一节40 min 的课上所占用的时间范围在10~15 min 之间为宜[13]。21 世纪初,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广泛的好评,该模式强调“10+35”,甚至“0+45”,即教师占用10 min 左右(实际讲授往往只有5 min),35 min归还学生学习,完全剔除对教材内容的复制性陈述,只限于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引导和释疑,限于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牵引和协调;“0+45”是指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互动过程当中,给予点拨引导,设疑启发[14]。该课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文化课而言的,对于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体育课更应如此。国外学者IIVASOVA 的系列研究显示,高运动密度是优化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15],PETRENKO推荐儿童体育课运动密度应为65% ~90%,65~70%定义为运动密度较小;70%~80%定义为运动密度适中;80%~90%定义为运动密度较大[16]。在我国,许多实验均表明体育课75%运动密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17-20]。特别是蔡瑞金的博士论文研究结果显示:75%以上运动密度是健康促进效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价值阈[21]。有人质疑,认为这样的运动密度否定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作用,实则不然,75%运动密度的体育与健康课就是提倡教师让学生集体停顿下来进行讲解和示范等的时间控制在10 min 左右。一节40 min 的体育课,10 min的讲解和示范是足够的。况且,学生在其余30 min左右的运动过程中教师依然可以提示、点拨,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是“运动课”,而不是“说教课”。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调的运动强度心率区间,属于中高强度,确定这样的标准同样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例如,欧美国家《身体活动指南》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 min的中高强度运动,并且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每周至少3 天的骨骼负重运动[22-25]。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性健康身体活动建议中,主张5 至17 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要进行至少60 min 的中高强度运动[26]。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也提出: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 h 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27]。由此可见,不管是儿童、少年,还是青年,都应该达到每天一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此外,英国儿童青少年运动科学主席GARETH STRATTON 教授将体育课强度分为三种,通过Karvonen 法计算心率储备百分比(%HRR)公式为:%HRR=HR_目标-HR_安静/HRR,计算得出各强度对应心率是:大强度的心率在168~174 次/ min,中大强度在148~158次/min,中等强度135~148 次/min[28]。可见,该研究成果的中高强度心率范围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140~160次/min相似。王瑞元教授主编的《运动生理学》教材建议,合理的运动强度应在140~160bpm之间[29]。董翠香等根据相关文献推算得出,平均心率在140~160bpm 的运动强度最适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30]。此外,还有许多的国内外研究显示平均心率在140~160 次/min 的运动强度对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技能水平、执行功能、心理健康、幸福感等都有显著的作用[31-34]。
介于我国长期普遍都是“不出汗”的体育课,实践教学中心率也是在110~120次/min左右,现在提高至140~160 次/min,有人提出以下不解或质疑:(1)这样的运动强度要求会出现安全问题。然而,实践和事实表明,不管是日常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实验基地学校的常态课,还是每年举行的两次全国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展示课,亦或是其他的有关活动,从未出现过一例安全事故。而且,该运动强度是一个区间标准,每个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可高可低。(2)从健康的角度讲,只要达到中等运动强度就可以了。这是得到部分研究证实的,但这样的结论是针对所有人群而言的。当然也有许多研究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认为大强度有利于人的健康。众所周知,体育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儿童青少年,运动强度既要考虑到健康的效果,也要考虑运动的效果和教育的作用;既要考虑到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也要考虑对“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作用。(3)新授课是否能达到中高运动强度。我们认为,新授课概念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单一技术教学认知方面,现在强调结构化运动技能学练,既使学练新的单个技术,也应该通过多样的练习方式、与其他技术的组合练习、在对抗练习或比赛中运用、体能练习和游戏活动,就完全可以达到中高运动强度。(4)如果学生课堂学习平均心率只达到136 次/min,算这堂课高质量吗?140 次/min 要求是最低要求,达不到最低要求肯定不能算是高质量体育教学。因为大量研究表明,最适宜运动强度范围通常用靶心率作为评价指标。靶心率即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80%,如果针对一位18岁的高三学生来说,他的靶心率的下限为(220-18)*70%=141.1,是在140~160 次/min 范围内的。那么,低于18 岁的中小学生因为最大心率更高,靶心率下限也会高,就更应该达到这一运动强度了。可见,如果想获得高质量的运动效果,平均心率不能低于140 次/min。(5)中高运动强度是指课外体育活动,而不是指课内体育活动?这是没有根据的。在我国,如果连体育课堂教学都不能达到中高运动强度,指望课外体育活动达到这样的强度完全是不切实际。
综上所述,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负荷要求是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的,而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实践证明。因此,不管什么样的体育课,不管什么运动项目教学,不管什么学段及年龄,不管男女性别,都应该每节课达到这样的运动负荷要求。只有通过每节课达到运动负荷要求的教学效果累积,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水平。只要体育教师每节体育课努力去做,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就都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从而彻底改变我国普遍存在“不出汗”的低效体育课。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调的第二个关键要点是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而且注重体能练习多样性、趣味性、补偿性和整合性。多样性指每节体育课的体能练习不能只是一种,而是应该多种,促进学生体能的协调发展。趣味性指体能练习不能只是一成不变的几种练习内容和方法,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改变体能练习单调乏味的现象,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能练习。补偿性指每节体育课的体能练习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弥补该项目对有关体能发展的不足,如跳远项目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但心肺耐力和上肢力量难以得到发展,应进行这方面体能的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的均衡发展。整合性指注重一种体能练习活动能够同时发展多种体能,加强不同体能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体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何要强调每节课10 min 左右的体能练习?主要的考虑和理由是:一是解决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依然令人堪忧、长期得不到根本性改变的问题。关于增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颁布相关文件以及在教育方面的文件中也多次强调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特别是2021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说明这个问题既很严重,又需要加以解决。如果每节体育课都坚持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定能显著改善。二是体能与健康息息相关,也是运动技能提高的重要基础。关于体能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国内外已取得了大量的、几乎一致性的研究成果。而且,以“Fitness and Health/wellness”为书名的著作也很多。众所周知,体能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体魄强健,而且学什么运动项目都会学得快、学得好,说明体能与运动技能密切相关。此外,实验研究表明:10 min 左右体能循环练习有助于改善高三学生的身体成分,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情绪状态等[35]。20 min 运动技能和10 min 体能组合练习是最适宜的运动技能和体能组合练习方式[36]。三是继承我国体育“课课练”的优良传统。“课课练”曾是我国体育课的一种模式,但有一段时间出于所谓的学术争议搞“丢”了,现在应该理直气壮地“捡”起来,因为它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更主要的是有助于解决体质健康的问题。当然,对传统“课课练”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加以改进和完善。四是10 min 左右的体能练习,没有绝对地说就是10 min。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学生状况等实际情况调整体能的练习时间,可以多一点时间,也可以少一点时间,但每节体育课的体能练习既重要也必要。五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发展体能作用大小不一,但都需要进行10 min 左右的练习。即使像足球项目的教学也需要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因为足球运动对各种体能的要求更高,没有充沛的体能,是踢不好足球的。其他一些运动项目受项目本身的限制,更需要发展多样化体能和补偿性体能。六是体能练习有助于弥补技术学练时运动负荷的不足。介于我国的体育课普遍是单个技术的教学,教师的讲解示范又太多,教学组织又偏多,导致学生运动负荷太小,因此,每节课让学生进行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也是为了弥补这些方面所造成的运动负荷不足。
有人认为准备活动或运动技能学练可以完全代替体能练习,不必专门进行体能练习。毋庸置疑,准备活动不等于体能练习。因为,准备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地进入运动状态,充分活动各个关节,为进入有较高运动负荷的运动做好身体方面的准备。运动技能学练也不能替代体能练习,因为,介于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体能发展是有局限性的和不全面的。而体能有11 种,且每种体能有多种练习方法,而且需要承受较高运动负荷才能获得练习效果。由此可见,不论是准备活动还是运动技能练习都不能完全替代体能练习。
所谓结构化运动技能是指技术与技术之间、战术与战术之间、技术与战术之间的关联性、衔接性和整合性。在实际的运动情境中,往往是运用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因此,每节课的运动技能教学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学练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即学习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并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融入战术配合练习。过往的教育是“知识中心论”,反映到体育教学中就是“运动技术中心论”,课堂教学采用单个技术的碎片化教学,一节课主要教一个单个技术,导致这节篮球课教双手胸前传球,下节篮球课教原地运球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节课教双手胸前传球,下节课教排球的双手垫球,再下节课却教足球的脚内侧传球等,不但把同一个完整项目的技术肢解开来教学,而且也将不同项目的技术分离开来教学,这不但违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也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未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因为强调结构化运动技能教学,有人认为,学生不学好单个技术,怎么会一项运动?没有说不要学好单个技术,是说不能只学单个技术,应该每节课将单个技术教学与组合技术教学相结合。况且单个技术的“完美”掌握不是依靠一节课反复的练习,而是依靠与其他技术的联系,并在实际运动情境中经常运用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毋庸置疑,体育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运动,而不是学会单个技术,况且单个技术是不能解决复杂问题的。
要真正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结构化运动技能,创设复杂运动情境是重要途径和方法,所谓复杂运动情境是指动态变化的、结果难以预测的情境或真实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才有助于促进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这样的情境有对抗练习、比赛或成套动作的展示等。以往,我们的体育教学大多以简单情境为主,学生难以获得运动效果和教育效果。未来体育教学应该简单情境与复杂情境相结合,以复杂情境为主,这样才能使学生尽早地体验完整运动的乐趣;应该采用“完整—部分—完整”的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体验所学项目的完整运动,在此基础上学练和改进该项目的动作技术,再将改进的动作技术在完整的运动中运用,循环往复,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一项运动。此外,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调每节课学生运动技能练习的时间应该保证在20 min左右,以及重视一项运动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也是为了更好实现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的运动项目。
总而言之,理论研究及实验实践表明:只要坚持每节课落实上述三个关键要点的要求,就能解决“不出汗”“体质差”“学不会”的重大现实问题,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显著提高,形成核心素养,实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全面发展。
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任重道远,应该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促进学校体育更好更快发展;大力宣传和推进体育中考和高考,有利于营造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精神,有利于明确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焕然一新;积极推广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有效实施,有利于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精神,显著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