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健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8)
农村发展问题是关乎中国发展的核心议题[1],而公共体育服务是农村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美好生活向往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提出:“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在“战略任务”第一项中强调:“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鼓励“推动农民、妇女等人群健身活动开展”。郭修金教授和陈德旭博士合著的《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展开社会学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是全党重点工作之一,农村体育内容自然备受重视。《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契合时代所需应时而作,全书共十章,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理论基础,涉及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与运用的社会学、管理学理论等,为构筑分析框架奠定基础;从纵向角度对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作了历史回顾,并审视其践行历程;从横向视角对国外发展国家进行经验总结以作借鉴;从社会治理视域展开多元主体的详解。二是体系建设,主要从原则、思路及要素等环节探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路径。三是运行探究,借助社会运行论的观点演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运行条件及机制。
该作的特点如下:一是贴近现实,密切联系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特色,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全民健身等综合背景出发,论述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变的现实规律,并从社会建设角度出发对接社会改革,进而实现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转向,以城乡二元格局为突破口,旨在达至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自然促使体育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项内容延伸至农村场域,它是人的基本权利,关涉村民个体,提出了“体有所享”的观点。二是目的明确,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状况及村民对其认识的社会差异;探索并完善了其体系的要素构成;解释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对其运行条件及机制进行揭示,并以此完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状况及运行原理的探寻。
该作在核心概念方面围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等关键词进行学术梳理与政策解读,层层推演并以“服务于谁、由谁服务、服务什么”为视角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界定为:“以保障农村居民体育权益、满足其体育需求为目的,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向农村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总称”。该作的概念界定始终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农民实际情况考虑,提供符合村民需要的服务内容,契合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倡导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建设,从供需两端及其连接内容出发丰富体系要素。
体育学研究依附于既定理论实属常态,该作亦遵循这一思路。首先,借助三大层面(政府—市场—社会)特征[2]与中国改革(经济—社会—政治)路线[3]论证了社会治理视域的合理性,从中梳理出社会改革与治理理论于当下中国发展的吻合脉线。其次,对国内外公共服务理论及其主张作了文献整理[4-7],这是学术探究至关重要的常规性步骤,从纵向维度析出横向层面一一对应的理论形式,涉及传统公共行政、公共选择、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公共治理及新公共服务等,其主要观点分别为注重效率、改革政府、倡导公平、引入市场、强调多元及发扬民本,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项议题呈现出来,且主体愈来愈微观,聚焦民众层面,反映人文关怀。再次,从社会学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参借社会运行理论[8],一方面通过理论演绎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条件与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试图将体育领域的实践经验升华至社会运行论。社会运行论是我国社会学专家郑杭生较早时期的理论,将其引入体育学领域极有意义。
总之,该作从核心概念界定与综合学科交融两个方面构筑出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框架,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将逻辑起点与理论依据加以明确,为后续探析奠定学理基础。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提法虽是近来之事,可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事实也早有雏形,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体育的纵向发展得到持续推进,取得丰硕成果,对其历程回顾、历史还原显得格外重要且意义非凡。该作力求兼具理据,通过注释的方式对新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进行时期划分[9-10],即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初探、人民公社时的曲折发展、家庭承包制的过渡复兴及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全面完善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结合公共服务理论的主体形式分别提炼为主体单一的自治型、政社一体的垄断型、三驾马车的协作型及多元格局的融合型。同时,该作还对新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方式作了比较与反思,从需求表达、决策执行、筹资渠道及生产管理四个环节进行了梳理。从时间维度上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展开历史性回望,其中关于事实性的场地、活动、组织等内容为其体系构建铺垫依据。
国外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宝贵经验和当代启示,值得借鉴[11-13]。该作力求均衡,从世界发达国家中选取一些典型,首先确定欧美亚三大洲,从中选择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六国的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经验归纳,体系角度主要从政策法规、场地设施、组织机构、经费来源、活动开展[14],总结归纳出各自特征(如英国的政策法规侧重社区,以人为本;德国的组织机构注重政府协作,公民自治;美国的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凸显市场;加拿大的场地设施纳入福利,写进制度),进而分析不同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异同,最终提出对我国的启示[14]。我国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服务的先进做法与基本经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亦是需要补充新鲜的元素,国际资源及国内转化后的成果可以提供较好的现实参考。
总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纵向维度的继承与发展,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亦是对实事的承认;同时也不可忽视横向维度的学习与借鉴,需要综合补充,以保要素全面。
该作第五章对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主体进行类型划分,认为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主体有政府机构、市场企业、体育协会、村委会及村民等。每一主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政府的权威性、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社会组织的服务性及村委的义务性等,进而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和运作格局作了绘制,如政府同市场的PPP合作模式、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市场与体育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最终确保村民享有体育福利。
根据不同类型治理主体的特点展开功能定位:政府起主导作用,把握总体情况,加强自身治理能力,转变理念,从服务角度出发以民为主,提供村民切实所需的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市场主要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力求体育利益均衡,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供给优质服务项目,带动乡村体育振兴;体育社会组织激发农村活力,引起全社会关注农村体育,增强治理主体的中坚力量,以联结政企与村民主体,形成联动机制;村民委员会自治属性体现在体育事务性活动由村级主体维持,不断挖掘基层组织的创新能力,与顶层设计有效衔接,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全面建设;农村居民形成运动自觉,进而催动民众体育享受的终极目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治理主体的内部机制远复杂于书面呈现,其关联程度、成效等仍是学界需要深入探讨的主题。
总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主体的类型多样且丰富,同时各主体的功能鲜明,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供给主体彼此契合,对其概念内涵进一步完善,为体系构建提供主体元素。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不但要有纵横维度的参考、治理主体的融入,更需切切实实的具体内容。该作于第六章从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及要素构成角度出发进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基础性[15]、系统性[16]、公正性和均衡性四项,目的在于以村民体育享有为中心,以人的综合发展为本;将主体、客体与受体对应供给、要素及需求各环节,形成体系主体框架;从公平正义角度审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从区域协调推进的视角确保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总体思路上集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重要政策文件、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参考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等确定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构成要素。并从供给主体、内容客体及需求受体三个方面进行框架构造,将前文中所提及的内容加以融合,确保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各项要素实体化。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发展如何,需要一定的社会调查。该作设计了研究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信息、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特征、供需状况、治理情况及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评价形式作了一般性描述;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变量分析,探索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差异,反映农村居民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属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人口社会学基础;村民的体育参与涉及时间、空间、频次等特征要素,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对其了解有助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农村居民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仍然存在消极行为,需要加大引导力度;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主体正在发生转变,多元化趋势较为明显,政府正从管理角色转向服务角色,治理的方式也体现出兼顾性,德治、法治与共治、自治并存;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面临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体制受阻、机制不畅等困境日益严重,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有政社观念滞后、城乡格局并存、体制建设缓慢、公共财政有限等[17]。从现象、差异、问题及原因等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综合状况,为后续研究提供现实基础。
总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要有理论层面的构建,又需要了解实践环节的发展概况,从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运行规律值得深入研究,我国社会学领域的运行理论是由郑杭生教授提炼出的本土理论,该理论将社会学定义为“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8],该作正是基于该表述中的“条件”与“机制”展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与运行的探索。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条件涉及较广,其体系复杂且丰富,它的正常运转需有一系列条件相配合,该作将其确定为人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六项,在对每一条件进行细致说明之后,重点阐述了各大条件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影响,促使两者关联起来。不过,该作多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加以论述,微观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社会运行论将机制分作动力、整合、激励、控制和保障五种,是经过社会学学科验证的符合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社会学相对微观的领域自然属于其理论框架的一部分。该作从各个主体角度出发阐明为什么需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即各自需求是什么,进而将其运行动力机制归纳出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运行动力机制的工作原理分为自上而下的管理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型,二者综合运用恰是其常规模式,这也在整体上呈现出“官助民促”双向互动的机理特征。从硬件与软件角度出发构思如何实现乡村体育资源有效整合,让村民享有更加便捷的健身环境,对象方面:挖掘组织资源,形成分工协作、上下互动的治理模式,中心方面:开发物态资源,合理布局内外联结的健身圈层;完善制度体系,提供社会改革的政法保障;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促进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及对投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各方力量给予激励;从组织、制度及文化等方面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向与进程进行把控,形成一种联结关系,控制手段的效果一般都会融入控制对象之中,共同维系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运行;从人、财、物、政策、信息等要素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运行加以保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其运行状态,促其良性推进。
总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条件与运行机制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热门领域,尤其在步入新发展阶段后,乡村振兴以追求共同富裕,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进入新周期等,都须有体育赋能。
新时代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亦是体育强国、乡村振兴及健康中国推进的组成部分。该作论证严密,条理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相结合,是体育与社会发展领域值得一读的著作。未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要在党的引领下融入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综合建设中,助力打造一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