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跃育 靳佳丽 李嘉明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
长久以来,主流心理学一直着重于方法技术的发展,却忽视了对心理学的本体论预设的关照。 作为一门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并力求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心理学从未摆脱对其他成熟自然科学的依赖,并一直通过‘物性’来定义‘人性’,通过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来直接探究人类的生活世界”(舒跃育,石莹波,袁彦,2019)。心理学本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以研究“物性” 的方法研究“人性”,很难实现心理学自身的学科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忽视了“人性”的存在。 以社会认知论①本文提到的“社会认知论”特指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思想。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为例,他强调人性在心理学中的意义,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可以说,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体系就建立在他对人性的更为有效的解释基础之上。 回顾班杜拉的心理学理论,可以为当代心理学工作者思考如何建立以“人性观”为核心的学科同一性提供历史视角。
行为主义最早对人性的认识源于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中“动物是机器”的主张(叶浩生,杨莉萍,2021,p147) 及洛克的白板说。 在实证主义大背景下,华生认为人的心理、 意识只是一种假设,不能加以证实,所以忽视了人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属性,遵循严格的决定论,把人看作机器。 可以说,华生认为的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亦是把人看作机器(物)的科学。在华生之后,魏斯、亨特、拉什利、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家沿袭了他的主张,他们反对研究人的意识,主张研究人的行为。 但仍有行为主义学家关注人的主体性在心理学中发挥的作用,如社会认知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 与激进的行为主义学家所秉持的机械论的人性观不同,班杜拉对人有着更丰富的认识。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基于对人的认识提出的自我效能感、观察学习、替代强化等社会认知论的核心概念方面,也体现在他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视方面。 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健康、工作、企业等领域皆发挥着重要作用(Bandura,2006)。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班杜拉的人性观更接近人本身的真实情况。 而心理学要建立学科同一性,首先应该认识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是什么? 班杜拉从人的主体性层面,作出了他的回答。
20 世纪80 年代,班杜拉系统论述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两大基本假设: 三元交互决定论和人的能动性或意向性。 社会认知论虽然属于行为主义学派,但其远不同于早期行为主义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及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赫尔、 斯金纳等人认为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动机”等内容,直接研究人的行为。 但在20 世纪50 年代,行为主义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并由此引发了科学心理学的又一次危机,被绝大多数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所抛弃的意识、动机、思维等概念重新回到了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中。 这一时期,认知心理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兴起。 班杜拉在行为主义背景下,吸取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并自发地走向人本主义,形成了以强调个人、 行为、 环境三元交互为基础的社会认知论。 又因为社会认知论主要围绕着人的五种能力所展开,所以个人因素在社会认知论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针对个人因素,班杜拉梳理了心理动力学理论、 特质论、 激进的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及因果模型,并对此人性观和因果模型提出了新的看法。
在人性观方面,班杜拉认为心理动力学理论忽视了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班杜拉,2018,p2),特质论主张虽然看到了人的内部因素却很少关注特质如何生成、激发和指引行为的问题(班杜拉,2018,p6),激进的行为主义虽并不否认内部事件与行为相关联,但对此毫无兴趣。 对此,他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人既不是由内部力量驱动的,也不是被外部刺激自动塑造和控制的,人的机能的实现由行为、 认知和其他人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者作为相互决定因素共同起作用 (班杜拉,2018,p19)。 在这四个理论当中,特质论与心理动力学虽然也强调人的内部因素,但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部因素决定的,而且这两种内部因素——特质、 无意识是既定的,我们的行为是特质、无意识等因产生的果。这就是决定论的观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被决定了的,并没有主观意愿的参与,也就是说,人没有自由意志。 因果模型正是决定论的一种体现。
在因果模型方面,心理动力学理论持彻底的心理决定论①班杜拉认为心理动力学是彻底的心理决定论,但这种观点存在争议,如J.F.里奇拉克(J.F.Rychlak)并不认为心理动力学是决定论。,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无意识的内部决定因素(班杜拉,2018,p3); 特质论强调内部决定因素,认为特质可以预测行为; 激进的行为主义持彻底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 这三种理论都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某些因素所决定的。 尽管三方交互决定论仍然是一种决定论观点,但这种决定论是一种温和的多元决定论,或者说是一种相容论。 班杜拉承认人具有自由意志,并且认为人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并不相悖。 对此,他解释道,“自由是通过运用思想、 运用人所掌握的技能和行为选择所需要的自我影响的手段来实现的。自我生成的影响与外部影响一样都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班杜拉,2018,p40)。 事实上,社会普遍接受的观点,正是人具有自由意志的观点。 否则,违法犯罪的人就没有必要受到惩罚,因为他们的犯罪行为并非主动实施。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中的主体因素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他认为人性是以巨大的潜能为特征的,这种潜能可以通过直接和观察的经验,在生物限度内,被塑造成各种形态(班杜拉,2018,p22)。而人的性质是由各种基本能力组成的。 正是由于这些基本能力,人才能够做出十分复杂的行为。
具体来讲,班杜拉将人的基本能力分为五种,分别是使用符号的能力、 深谋远虑的能力、 替代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正是基于对人的五种能力的假设,班杜拉构建了庞大的社会认知论体系。
第一,使用符号的能力。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获得了一种高级的符号能力,使他们能够超越其直接环境的社会压力,并使他们在塑造其环境和生命历程的能力上变得独特(Bandura,2008)。正是由于具备这一能力,人们才能够理解周围的环境、 构建行动的指南、从认知上解决问题、支持深谋远虑的行动过程、 通过反省获得新的知识,并与任意时空之外的人们进行交流(班杜拉,2018,p9)。 符号的使用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 在卡西尔看来,人是符号性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象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 (卡西尔,2016,p46)。 并且,人类开辟了一个跟直接的时间和空间不一样的符号的时空观。 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有一套独特的机制,比如人类开心和悲伤状态下对时间快慢的感知不一。 除此之外,这种独特的符号时空观也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并发展出文明。 对人类而言,一种社会高度的文明,就在于这个社会善于总结并将知识抽象化。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正是基于人类的符号活动将知识抽象化的过程。 在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保持阶段中,符号活动至关重要。 学习者需要将在注意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及时通过符号编码储存在记忆中,并通过符号的中介转变为长时记忆。 只有将直接经验和替代经验抽象和概括化,才能形成人类所共用的知识体系,并为后代所服务。
第二,深谋远虑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叫“谋定而后动,知止而后有得”,即是对人类深谋远虑能力的鲜明写照。班杜拉认为“人们不是简单地对直接的环境进行反应,也不是受过去经验的驱使。 他们的大多数行为是有目的的,因而是深谋远虑的”(班杜拉,2018,p20)。 根据Tulving (1985) 的理论,这种能力又被称作心理时间旅行(mental time travel)。 过去和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对人们当前决策的影响尤为重要(Ozdes,2021)。人们能够在精神上旅行到一个偶然的过去或未来,而且知道经历或者将要经历那个事件的人就是自己,并对当下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过去的科学传统中,起因都是关注的重点。 传统的因果论对心理学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过去的经验给我们的心理行为带来的影响。然而班杜拉认为“在深谋远虑中,人们通过制定行动计划、制定目标、想象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来激励和引导自己。 未来状态没有物质存在,所以它不可能是当前行为的原因”(Bandura,2018)。因此,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期待都会影响我们对当前行为的决策,这正是人类特殊的地方,人类可以通过对未来的期待调整当下的行为。 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了两种,一种是结果预期,另一种是效能预期。 前者是对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预期,后者是指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任务能力的评判。在当前的心理时间旅行的动物模型实证研究中,虽然人类情景记忆和预见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与动物相似,如海马体,但是人类的心理时间旅行仍然有可能依赖于一些独一无二的人类特征(Suddendorf& Corballis,2010)。 换句话说,深谋远虑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
第三,替代能力。 人类的学习并非都要自己亲身体验才能学会,实际上,来自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替代地发生(班杜拉,2018,p21)。 如果学生有不想写作业的想法,却看见班里被老师发现没写作业的学生都受到了惩罚,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不会再实施不写作业的行为。 替代能力与观察学习相辅相成,替代能力帮助人类设身处地地感受观察到的现象与行为,并对自己能否进行类似的活动做出主观判断,使人类无需耗费巨大的代价就可以趋利避害,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 但是替代能力也有弊端,如果树立了错误的学习和替代对象,那么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当今某些“网红”“主播”,这部分群体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如果年轻人都以他们为榜样,将无益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社会认知论中,班杜拉以替代能力为基础提出了替代强化概念。 仍以上述现象为例,如果上述这些“流量大咖”不断在这种身份中获取利益并输出他们的价值观,那么以他们为榜样的年轻人试图从事“主播”等职业而一夜暴富的信念就会被强化。
第四,自我调节的能力。 通过替代观察从而进行自我调节阐明了个人是如何形成个人标准并通过是否达到其标准的自我评价来规范其行为的(Bandura,1991a)。 自我调节并非仅仅通过意志控制来实现,它的进行要借助自我观察、 判断过程及自我反应三个子功能(班杜拉,2018,p361)。 在进行某一项活动时,人们会观察自己的行为,当行为与预期目标、 个人标准(往往倾向于道德行为以维护自尊)不符时即改变、调整行为,然后针对调整后的行为做出评价性和实质性的自我反应。 自我调节涉及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能力。 自我观察会受到动机、 价值观、 活动的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判断过程会受到个人标准、参照性行为、行为的归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所产生的自我反应也不同。 他们的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我评价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符合他们所采用的标准的程度(Bandura,1991b)。
第五,自我反思的能力。班杜拉认为“如果有某种特征是只属于人类的,那就是反思性的自我意识能力。 ……人们不仅通过反思获得理解,而且他们评价和改变自己的思维。 ……支配人的动因的许多方面的自我认识大部分是这样的反思性自我评价的产物”(班杜拉,2018,p22)。 由此可以看出,班杜拉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思能力,并将其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的一生都在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仅包括我们对自身行为及结果的评估,也包括与我们在某方面相似的人的行为后果的观察学习,从而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班杜拉认为“通过元认知自我反思来行使替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一个人的效能的判断。这种核心自信是人类抱负、动机和成就的基础”(Bandura,1997)。 人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反思作出自已能否胜任一项活动的能力判断,这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倾向于付诸行动,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 但是自我效能感并不能预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能够像所认为的一样完成任务,在多次任务中,他们会在行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效能感。 人的一生一直在进行这样的反思性评价,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改变错误的观念,但是也会使错误信念产生,比如反刍思维。
当然,这五种能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无论是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还是自我效能感,都需要五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而这五种能力,构成了班杜拉人性观的理论基础。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体现出一个好的心理学理论首先会对其本体论问题“人是什么”有较为明确的思考。 心理现象总是以人的活动为载体,因此,对心理现象独特性的反思,就成为了以人性观为理论形态的心理学本体论。 对心理学本体论的追问变成了对人性的反思(袁彦,舒跃育,周爱保,2021)。不论是心理动力学、 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其理论基础必定脱离不了对人的认识; 无论是哪种取向的心理学研究者,所研究的内容也始终离不开“人性”这个核心问题。但是,长久以来,这一点并未引起主流心理学界的重视,目前心理学仍然处于“以方法为中心”而非“以问题为中心”的阶段。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心理学本科生必修课必有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方法类课程,然而理论类课程除心理学史及既有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外,很少会开设探讨心理学元理论及哲学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正如Borsboom 等人(2021)所言:“心理学很少教那些有助于构建理论的技能,比如通过数学手段或计算机模拟进行理论建模。 同样,关于理论建设本质的哲学工作也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课程中。”这从侧面反映了心理学界对心理学本体论及问题意识的忽视。 如果我们想要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就离不开对心理学理论的掌握。 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我们都知道发现问题、 选择方法、分析数据、解决问题都需要理论的支持。 这并不是心理学界的独特现象,其实,无论是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政治等社会科学领域,都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当前我国遇到的许多“卡脖子” 的技术问题,最核心的,或许在于原创性理论的缺乏。 同样,纵观心理学的发展,没有哪个心理学流派是脱离理论根基单纯依靠方法发展起来的,以理论心理学探讨的心理学哲学基础为例:构造主义以经验主义、 联想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美国机能主义以进化观和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格式塔心理学以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及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行为主义以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 国内心理学界一直“有山头,无学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心理学的元理论的发展。
其次,在方法论方面,心理学首先从马赫那里接受了实证主义,随后又吸收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这两种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两大主体方法论。 目前,以“方法为中心”的逻辑实证主义是国内心理学界的主流方法论。 逻辑实证主义的普遍本质通常被认为对心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发展有形成性影响(Brown,1989)。然而历史上的心理学家,关注方法本身已然超过了研究的内容(Stanovich,2013),这实际上排除了对其他理论及哲学基础的关注(Yanchar & Hill,2003)。 通常认为,心理学的科学信念是“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量化的、实验的科学”。这种做法构成了一种方法论上的自命。 在这种自命中,心理学家们将公认的经验主义方法视为任何合理研究的唯一合法途径(Schrag,1983)。 虽然心理学的科学性或者合法性得到了解决,但是这却也默认了心理学的本体论——物质实体。 按照这一逻辑,任何心理现象要真正存在,就必须接受科学方法的检验。 在这一立场下,心理学中无法证明其实体存在的部分,例如人的道德性、 精神性,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这样一来,心理学研究所给予的本体论承诺,离社会中真实的人越来越远,究其根源,在于“方法”与“问题”的倒置。 方法,原本作为学科发展的途径和手段,现在却成为了学科发展的标准(舒跃育,2013)。 当研究者过于重视对所谓正统、 主流研究方法的使用时,往往会忽视真正的研究问题,这需要将方法与理论、实践相结合。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为例,他们过于依赖工具步骤、 操作的精确性,忽视了心理学的问题、疑难和目的(刘翔平,1991)。
社会认知论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Bandura,2018),从“以人性为核心的理论观”出发,融人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为一体,兼纳实证主义方法与现象学方法特征,因而才能超越行为主义的局限。 特别是,它所提供的人性论预设,离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越来越近,对于理解我们人类自身,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心理学一直以实证主义心理学为主流取向,并试图与哲学撇清关系。 无疑,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方便研究者操作、 量化与重复,并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实证主义也因为方法中心、 精确证实和人性的缺失对心理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戴健林,1999)。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方法为问题所服务,心理学研究者应该为以人性观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选择或重建方法论。 从这个意义上讲,班杜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元理论与具体研究的关系、 方法论与本体论之间关系的契机。
进一步而言,班杜拉的理论贡献对我们反思心理学重建学科同一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类比埃里克森对个人同一性的定义①埃里克森在其著作The Childhood and Society 第一版中将同一性定义为个体对于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觉知。,心理学的学科同一性即指心理学是什么、 将来准备发展为怎样的学科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学科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作为一门探究人性的科学,人性与物性的差异构成了心理学独立于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它蕴含着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价值之所在,同时也构成了审查及评判学科发展状况的标准 (舒跃育,2013)。
实现心理学的学科同一性意味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有一个相当一致和统一的认识。 对完整人性的探究,就是建立心理学学科同一性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理学对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有力承诺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拒绝了心理学的人文倾向(Green,2015)。但是,由于对自然科学的崇拜,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不再是人本身之所是。 当人性中的“物性”被单独拿出时,人就像是一个“组合人”(Hacking,1986)。在探究这一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强调研究方法是否为主流、统计方法是否高级,无异于削足适履。 这一问题并非通过现有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就能够回答,研究方法必须伴随着问题的发展而发展,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去探究并建构适合的方法论,才能相得益彰。
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抛弃自然科学方法,心理学是一门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学科。 班杜拉认为,“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它(心理学)特别适合促进理解人类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性质,以及他们如何能动地管理和塑造他们周围的日常世界”(Bandura,2006)。 如果心理学家要研究“人类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性质”,仅仅只使用自然科学方法必然会力不从心。 如果把心理学视为一个学科体系……它包括非经验学科层、经验学科层和技术学科层(舒跃育,石莹波,袁彦,2019)。科学心理学仅占了经验学科层的一部分,并非是心理学的全部。 因此,如果心理学完全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生搬硬套,忽略了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非经验学科层等内容,并将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奉为圭臬,将会因噎废食,最终限制心理学的长远发展。
而就“人性观”与“方法论”这两个问题,班杜拉的理论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他的方案。 一方面,班杜拉学术思想的转变,正是从自然科学的框架中脱离出来,走向心灵主义的过程。 他师从本顿,可以说接受的是正统行为主义思想,但他最后却自发地走向了人本主义。 发生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他对人性有着与传统行为主义不同的看法。 传统行为主义把行为主体或学习主体对强化的直接经验看成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这隐含了“人性是而且只能是个体化的存在”,班杜拉认为人不仅是个体化的存在,还是类的存在。 相较于传统主义者而言,班杜拉对人的类属特征的这种理解,可以看成他对人类存在方式的新发现(高申春,1999,p24)。基于对“人性”独特思考,他不断完善并发展了对心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社会认知论。 另一方面,他的研究总是以问题为中心。 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理解也决定了他们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应用反过来又帮助他们发现一些支持他们人性观的证据,从而加强他们对人性所持的观点 (高申春,1999,pp27-28)。 班杜拉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反对传统行为主义将动物实验结论推至人类社会。 他以人为被试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在丰富坚实的实验验证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认知论,他的理论及其示范治疗方法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机能和实用精神(叶浩生,杨莉萍,2021,p212),但他并不局限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桎梏。 他总是根据问题选用或创立方法,试图理解全面的人,强调心理学的综合性质和重视人的感受等,这些都体现出他的人本主义和现象学色彩。
班杜拉是第三代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著作等身,在心理学为人类做贡献的路上不断奋进。 他的社会认知理论是对传统行为主义批判、继承、发展的结果。 他以人为本、不为方法所限的理论研究态度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一代伟人永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学术思想,将一直在心理学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