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虽然不同种族可能拥有不同的皮肤和眼睛颜色,但人类对基因谱系和基本生理结构的共有,决定了每个普通人都具有相同的心理结构和功能,都能够感知、记忆、分析和推理(Nisbett,2003,p.xiv)。其中很多心理过程在所有人类个体身上是共通的,比如所有视觉正常的人都可以识别不同的颜色,短时记忆广度都是大约7±2 个组块,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Stroop 效应),等等。 而有些心理现象有着显著而深刻的群体和社会差异,比如留守儿童相对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更差(范兴华等,2009),农民和渔民相对牧民更长于整体思维 (Uskul,Kitayama,& Nisbett,2008),中国人讳言心病(Chan &Parker,2004),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加倡导通过静态方式(例如吐纳法、六字诀等)进行身心养生(Shi,Wang,& Wang,2020)。 在后天生活经历、 教育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与人类先天禀赋的共同作用下,相同的心理过程在不同个体或群体中有着并不相同的表现。 这从当前心理学的众多差异性研究中可见一斑,这也是很多心理学研究普适性和可重复性受到很大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研究合作的加深,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这一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后天环境因素。跨文化心理学较早在研究中考虑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文化下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以验证西方文化背景下有关发现的文化普适性(李炳全,2006)。 80 年代后,文化心理学开始兴起并获得快速发展,着眼于研究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如何规范、表达、改造、变更人类的心理,即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和塑造(Shweder,1990)。同时,也有部分非西方国家的学者逐渐认识到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体系常难以解释本土的心理现象,开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本土化的心理学(Yang,2012)。 到今天,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互相借鉴与交融,彼此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学者们多用文化心理学(广义的) 来指代探讨文化和心理与行为关系的众多研究(汪凤炎,2019a,pp.45-46)。
为了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促进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心理学提供根基,促进新体新用式中国特色心理学建设,本书作者于1998 年11 月开始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致力于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和底蕴,兼顾中国文化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汪凤炎,2017)。《中国文化心理学》一书最早于2004 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先后出了第二版、第三版、 修订版和第五版 (汪凤炎,郑红,2004,2015)。 2019 年10 月,为了满足那些主张将《中国文化心理学》中偏重阐述中国人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的章节和偏重阐述中国经典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章节分开探讨的读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化心理学丛书”之《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汪凤炎,2019a)。本书以《中国文化心理学》第五版为基础,在结构和内容上都做了大幅调整,增加了“中国人的情结”等新的主题,纳入了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本书在科学观上坚持大心理学观的科学视角,摒弃小心理学观的视角。 杨鑫辉(2002)曾指出:“只有实行考虑各国不同文化背景,同时重视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转折,心理学才能全面保证其真正的科学性。心理学的中国化,就是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人心的社会与生物双重属性,决定了心理学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因而仅将实验法作为获取科学知识唯一手段的小科学观难以窥探人类心理的全貌。本书所持有的大心理学观,认为凡是以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能达到科学描述、解释、揭示、预测或调控心理与行为目的的知识体系都可称作心理学 (汪凤炎,郑红,2015)。大心理学观在自然科学取向的小心理学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心理学同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这有助于弥补当前心理学界对人文社会科学取向的忽视。
与这一观点相适应,本书结合研究旨趣和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灵活采用汪氏语义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相关实证研究方法。 例如,自我作为一个有着深刻历史文化印记的心理现象,只有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条分缕析,才能系统而全面地发现中式自我的内容、特色和形成原因。值得关注的是,汉字的产生与演变充满了心理学意蕴,是记载中国人心理与行为方式及其特点与规律的“活化石”(汪凤炎,郑红,2010)。 书中采用汪氏语义分析法,通过分析自我相关汉字(如“我”“予”“余”等)的字形特点及演变过程,根据“我”字所具有的“杀”的含义推断出上古时期的中式自我是具有主宰性的独立自我(小己)(汪凤炎,2019b)。对于孝道和谦虚两个主题,著者则在使用理论分析法建构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采用问卷法以验证理论构想的可靠性,分别开发了三维孝道量表 (Shi &Wang,2019) 和 中 国 人 谦 虚 动 机 量 表(Xiong,Wang,& Cai,2018),为相关领域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契合中国文化的有力工具。
本书采取主位研究的文化取向,使研究主题和研究思路紧密联系中国人的真实心理生活情境,贴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传统,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生态效度。 如本书上册第二章中国人的社会化观中指出社会化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做人”,并在中国传统人禽之辨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式社会化的思想根基,认为社会化与做人是一对名异实同的心理学概念。作者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深入分析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跨文化比较的方式讨论了做人与社会化的区别,还在点明社会化和做人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要融汇中西方做人理念的长处而避免短处,秉持“必仁且智”的完整做人理念。再如在中国人的迷信心理与行为及对策一章中,本书指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迷信心理上只有类型的差异,而无程度上的不同。然后在对中国人的迷信心理与行为的起源、 类型进行系统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迷信心理与行为的对策。如针对中国人讳言心病和心病躯体化的现象(Chan & Parker,2004),指出应大力发展心理学相关社会事业,加强心理教育以丰富民众心理知识,从而能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心理学原有的研究主题之外,本书还进一步发掘了中国文化环境下所独有的心理现象,如中国人的尚和心态、中国人的人情观、中国人的脸面观和中国人的情结等章节。在中国人的情结一章中,作者探讨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恋家情结、田园情结、团圆情结、游侠情结、恋权情结、 恋钱情结和大同情结七种情结。 以恋家情结为例,中国人有浓厚的安土重迁和落叶归根心态,我们的活动范围可能很广,但在心理上实际都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某一点,这个点便是他的家乡 (明恩溥,1998,p.333)。 再如田园情结,中国人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长期熏陶下,早已在无意识层面习惯了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再加上“道法自然”思想和田园派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深刻影响,中国人非常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即使是在当代生活中,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也充满了田园生活的烙印,住在城市高楼的中国人仍然热衷于亲自种蔬菜瓜果,田园梦深入人心。 这些中国人特有的心理与行为特性目前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书能够以敏锐的文化嗅觉关注到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与广度。
百余年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指出了两种文化传统的诸多差异。本书通过广泛采取中西对比的文化视角,灵活运用明比法和暗比法充分凸显了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特色。 在论述中国人的谦虚时,作者指出了中西方谦虚存在的六个重要差别: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谦虚源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讲谦虚的参照对象不同;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谦虚程度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对谦虚的重视程度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偏重的谦虚类型有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讲谦虚的目的有一定差异。 比如,中国人常在强者前谦虚过度,给人以压抑自我的印象;而西方人则受到个人主义的深刻影响,讲谦虚多适可而止,一般不会用谦虚来压抑自我。中国人一向将谦虚视作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而西方人则更崇尚自我表现与个人英雄主义,不太看重谦虚。 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对比,让读者清晰体会到中国人讲谦虚的原因、表现、类型和动机等方面的文化特异性,从而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谦虚。
此外,作者还借助敏感的文化嗅觉深入到东方文化内部,比较中国与其他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心理差异。 在中国重人情的文化基础中,作者指出中国人非常看重直系血缘关系的共同性,所以女儿即使以后出嫁了也会在娘家有较高的家庭地位,而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儿媳妇则很难被中国人从心底里认同为自家人。 儿媳妇想要真正在婆家站稳脚跟,必须要给家庭生下自己的骨肉,等到自己这一脉人丁兴旺才算真正融入了这个家庭,而没能生儿育女的儿媳妇则可能永远感受不到家庭归属感。为了凸显中国文化这一独特性,作者以日本文化为对比,指出与中国文化重视直系血缘关系不同,日本人更强调“共同生活的场”,具有明显的“以地理关系远近决定亲疏关系”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日本女性出嫁后便改为夫家姓,并作为一名新的家庭成员而被婆家接受,同时从感情上被娘家视作别人家庭中的一员,所以日本人的婆媳纠纷必须在婆家内解决,即使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很难收到娘家人的支持。 这样看来,日本人的家庭观念与西方人更为相似,因为已出嫁的西方女性对自己的娘家也不会产生过度依恋,这与中国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秦明吾,2004,pp.27-30)。
原创性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所在,本书各章节不仅总结了以往的经典理论观点,更进一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了诸多原创性研究。在中国人的自我观中,作者针对自我这一文化心理学的热点主题,先是分析了西式自我的假设与四种重要自我理论,然后在批判与反思中指出了中式自我研究中应深究的问题,并针对水稻理论在解释中国人互依自我上的不足,有破有立,以中式自我为切入口,结合汉字、历史学、考古学与古典哲学等方面的证据,以时间为线索考察了中式自我的诞生、转型与定格。 作者进一步提出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契合中国人自我的太极图模型(Wang,Wang,& Wang,2019; Wang & Wang,2020)。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章中,作者指出了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的内外两层原因,在外因上提出了“治水有助于个体形成互依自我和整体思维”假说,内因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与被认可(汪凤炎,2018)。 又如中国人的孝道心理观中,针对以往孝道理论模型在解释孝道冲突和孝道崩解等问题上的不足,本书整合真-伪、他律-自律、合理-悖理三个维度,构建出 “三维孝道模型”(Shi &Wang,2019),还有上册的工具性和价值性谦虚二维模型(双元谦虚模型)(Xiong,Wang,& Cai,2018),这些都是相关领域最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宏观来看,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原创性研究是推动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核心动力,盲目跟着西方心理学尤其是美国心理学走,只能使中国心理学永远生活在西方的“阴影”之下,难以真正在世界心理学大家庭中立稳脚跟。 《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一书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丰富土壤,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既是作者在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道路上持续探索的成果,也可谓是当代中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标杆,一定能够引起更多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的文化反思,助力中国心理学者树立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属于中国文化自己的心理学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