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尚
《通志》历来是了解一个地域过往政治、社会、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对于探求一方发展之轨迹,谋略百里兴替之根本,起到资治教化存史作用。《通志》作为官方记录当地地情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本地区过往的音乐史迹在《通志》中有迹可循。笔者根据广西地情网记载的《广西通志》中《民俗志》《文化志》的音乐史料(上世纪50-80 年代末)对其北海、钦州、防城港的传统音乐进行统计,作为了解广西沿海地区音乐史迹前期资料的参考。
广西沿海城市传统音乐类型丰富,北海老杨公、耍花楼;钦州跳岭头;防城港京族哈节充分显示广西沿海音乐类型多样,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活动。如京族哈节,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六年(1511)京族人在巫头、澫尾、山心等浅海岛屿定居。此后数年,各村京族人相继在村里建设哈亭,开始举办哈节庆典①。作为记录京族哈节的最早的史料,也简述京族哈节的由来。钦州跳岭头作为祭祀庆祝丰收的节日,集祭祀、舞蹈、戏剧于一体的传统民族,带有一定的“巫文化”的色彩。戏剧方面北海粤剧、钦州采茶戏、防城港潮戏(剧)显示本地居民对戏剧种类及风格的偏爱。防城港唱哈作为京族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地域特点的同时也彰显海洋音乐文化特色。采茶戏曲调丰富,题材贴近百姓生活,在桂南地区深受百姓喜爱,钦州市钦南区申报的钦南采茶戏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②。作为桂南及钦州地区的特色戏曲在非遗的保护及传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2000 年作为新千禧年的开始,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广西沿海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隶属于我国西南沿海,音乐文化有着独特的海洋文化风味。也是广西特色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2019 年中国知网有关广西沿海城市的音乐史迹主要集中在京族音乐(民歌、哈节、仪式音乐)北海咸水歌、音乐教育、类文献共计128 篇,现以上述各类代表性文章作为参考。
2000-2019 年中国知网有关研究京族音乐占比较大,如杨秀昭、何洪《京族音乐调式论》,叶峰《对京族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等,研究者结合京族民歌语汇对其音乐题材、音乐形态、民歌与民俗、京族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京族民歌进行分析考察。通过学者的研究与传播,扩大京族音乐对外的影响力,现今京族作为防城港市的音乐文化符号之一,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咸水歌文献如黄妙秋《广西北海疍民咸水歌研究》,李亚丽硕士论文《侨港归侨咸水歌的传承保护研究》,吴霜、陈韵《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北部湾多元音乐文化观的考察研究——以北海疍民传统婚礼的仪式歌乐为例》等,论文对咸水歌的音乐形态、传承与发展、咸水歌与民俗等角度分析研究。通过论文了解疍家人出海捕鱼、民俗婚嫁都与咸水歌密不可分,咸水歌作为疍家人水上文化的象征同时也体现出海洋音乐文化的表征符号。音乐教育文献如李妍奇《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发展——以钦州民间音乐为例》,曾美良硕士论文《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等,主要为北部湾地区的高校对本土音乐引进课堂的深思、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思考、广西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课堂的运用等方面通过学者的分析解读与国家政策的保护传承对广西沿海城市的传统音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综观广西沿海城市音乐论文,学者从多维度对广西沿海城市音乐的音乐形态、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现状的深思等方面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以多学科、多视角互相交叉进行分析研究,以本土特色传统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对具体地区、民族、音乐风格的分析考察。也有宏观层面对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文化的后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成为人类聚居的主要地区及活动范围。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也需音乐文化的滋养,城市音乐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层面有待于加强。建国以前,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在各家门前或街道、广场、山坡、岭头等地举行,由社会团体组织或群众自发开展。建国后各地文化馆逐步建立,如钦州市文化馆始建于1950 年,1984 年在原址上重建,内设音乐舞厅、录像投影厅、文艺学习厅、科技学习厅、露天文化剧场等,为城区五大文化活动中心之一③。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完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立丰富市民的音乐文化生活,逐渐满足中高端层次人群对优秀音乐文化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场馆内部声、光、电等舞台设施的逐渐完善,为市民提供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享受,演出剧目也不限于本地传统音乐。
有“雅”就有“俗”,“俗”指民俗、通俗。相比城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消费模式来欣赏音乐,普通市民更喜欢在广场、公园内进行市民音乐文化的交流。如北海市“欢乐珠城”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城市广场文化的特色之一。从开始的广场晨练和曲艺表演,到现在大型综合文艺晚会、文艺比赛、艺术展览、文化娱乐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市文化部门在北部湾广场举办大型文艺晚会近800 场,参加演出人员达12 万人次,受惠群众250 多万人次。2009 年第一届“魅力北部湾”文化活动在北海举办,是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携手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形式。旨在联合区域力量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打造广西北部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为城市音乐文化生活的发展增添多样化的形式。随着国家的繁荣强盛,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有显著的提高,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与扶持之下,广西沿海城市的城市音乐文化种类多样、形式各异、各阶段年龄人群都能在城市音乐文化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形式,能满足市民的日常文化需求,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文化朝着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进步发展。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拓展,2000-2019 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文化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显著提高。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文化逐渐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从京族哈节、北海粤剧、钦州城市音乐文化生活等城市音乐史迹方面反映出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文化活动的精彩,无论是现代潮流还是传统音乐、民俗逐渐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通过城市音乐文化活动让市民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多的满足。
2000 年北海粤剧团参加自治区第五届剧展演出大型历史粤剧《珠还合浦》,获桂花奖剧目11 个单项奖。2005 年,北海开展“文化北海、和谐北海”活动,全年组织文艺团体及民间曲艺团在北部湾广场、海门广场文艺演出245 场,并常举行“送戏”等下乡活动④。2007年,防城港市充分利用节庆开展文化交流,组织专业文艺团队演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中越青年北仑河界对歌、中越国际龙舟赛文艺演出、东兴京族三岛“哈节”、防城区“中越瑶族风情节”等,加深两边传统友谊、促进两国友好发展。2011 年,9 月9-10 日防城港市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市行政文化中心和万尾金滩举行,来自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文艺代表及广西部分高校留学开展文化交流⑤。2013 年钦州市在市体育中心、海豚音乐广场、钦州湾广场等举办“2013 年新春庙会”。开幕式当天(年初一)有舞狮、舞龙、烟墩大鼓、八音、采茶、扇舞、戏剧等11 方队近500 名民间艺人,举行文艺表演及钦州民间民俗巡游规模盛大空前。2015 年市文新广电局组织钦州市第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采茶粤剧大赛。旨在更好地保护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优秀戏曲艺术,推动戏曲业持续有序发展。2019 年,首届钦州·中国渔歌(号子)邀请赛在沙井蚝情广场举办,邀请全国人民领略钦州海歌魅力。
广西沿海城市的音乐文化与本地区传统音乐息息相关。如钦州跳岭头是钦州市一带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习俗活动。在钦州市各县、区都有分布,距今已有470 多年历史。2014 年11 月,钦州跳岭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跳岭头”以民间信仰为依托,吸纳和展示丰富的民族民间歌舞、戏剧等文化元素,融节日习俗、信仰习俗、村社习俗、宗教习俗、娱乐习俗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源于壮族本土文化,又吸收汉族音乐文化,是壮、汉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对促进民族大团结与文化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钦州、北海、防城港地处广西沿海,海洋音乐风格尤为突出。如防城港京族独弦琴艺术与海洋音乐和京族文化有直接的关系。京族是中国唯一一个靠海而生的海洋民族,京族独弦琴作为京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海洋文化的独特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海洋音乐文化的有机构成。独弦琴的乐曲风格大都与京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息息相关,如赶海、捕鱼、织网等形式。独弦琴的外形、音韵及演奏内容都反映出京族人民对海洋文化的热爱。京族哈节、独弦琴音乐作为海洋音乐的一部分,可探觅海洋音乐文化的存在方式、风格及音乐属性,为研究海洋音乐提供了绝佳的资料范本。
城市音乐文化作为城市市民精神的滋养,对提高市民素质,建设美丽城市起到重大作用。“魅力北部湾”是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携手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形式。2009 年至2019 年已成功举办十一届,通过广西区群众艺术馆和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群众艺术馆共同发起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旨在加强南、北、钦、防四市文化交流、合作、互动和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再如北海“欢乐珠城”“珠城群星节”等音乐文化活动、防城港“欢乐西湾”“明江之夜”“京族哈节”等音乐文化活动使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文化日渐丰富,日渐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内涵需求,为广西沿海城市的发展及城市音乐文化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本文以广西地方通志、县志和广西人民政府网、广西地情网、新闻等现代电子文献中的记载的广西沿海城市为调查对象,对2000-2019 年期间,这些城市所发生的音乐史迹进行梳理、研究。报告运用文献学、历史学、民族音乐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广西沿海城市音乐史迹进行梳理与专题研究。通过调研整理广西沿海城市的音乐史料,总结出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根植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海洋音乐风格突出、城市文化类型多样的特点。望此调查报告能为广大学者研究广西沿海城市音乐有所借鉴,让我国对沿海城市音乐文化的研究能有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注释:
① 吕俊彪,苏维芳.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京族哈节[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后附大事记.
② 卢克刚,温泉.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桂南采茶戏[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后附大事记.
③ 周开日,李智.钦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④ 北海市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编.北海年鉴(1999-2006)[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⑤ 防城港市地方志编篆委员会编.防城港年鉴(2007-2012)[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