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舒伯特为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终年31 岁,一生都活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之中,在无奈之下只能在音乐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其作品也充满了梦幻的色彩。《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是其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于1822年11 月面世,以交响式为基础,并将音乐动机贯穿于全篇的四个乐章之中,区别于其他奏鸣曲,其结构更为自由且内容更为丰富,影响力非常之深远。舒伯特当时刚刚开始了一个人的流浪生活,疾病缠身,而心中的痛苦及迷惘溢于言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向命运低头,反而选择了勇敢的抗争,为此这一作品不仅流露出舒伯特对于生命的留恋以及对于音乐的热爱,同时也饱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完美的诠释了一个流浪者的心理活动。
整体的框架为奏鸣曲式结构,其速度为热烈的快板,主题在C 大调上呈现,且无论是其节奏还是其和弦设计都与其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的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节奏形式为先扬后抑,以一个强拍长音配合两个弱拍短音来模仿贝多芬的“重复强音”手法,但在情绪表达方面则较为抑制。第1~17 小节为呈示部的主部,开端为ff 的力度与跳音的配合,前两句共6 个小节,略带试探性的意味,而7~17 小节则是对主题动机的扩展,以一连串的大和弦以及上升的短琶音来诉说一个少年对于未来的无限希望,其中的14 与15 这2 个小节由弱至强,营造了一种紧张感,使得这一部分的旋律跌宕起伏,而情绪矛盾也更为突出,最后以C 大调结束来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通过主题动机的先扬后抑以及主部的先抑后扬来寻找平衡。第18~45 小节为连接部,其节奏型同主部相似,以弱音为开端并以G 大调持续推进,试图以十六平的快速节奏来表达作者与命运抗争的决心。第45~52 小节为副部,极具歌唱性,通过对主部动机节奏型的变化来表达这一幻想曲的自由特性。第53~69 小节为结束部,其素材来自于连接部及副部,密集十六分音符的演奏由慢至快并在高八度的副部主题上再现,拉回了作者已经飘远的思绪。第70~111 小节为展开部,其调性布局并没有被古典奏鸣曲所局限,反而以主调为开端并对主部主题加以展开,以上四度下五度的循环转换持续至第82 小节,随后便转为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的新调式布局,即三、六度调性关系转换,同时还联合了重复、反向、模进以及倒映等创作手法,而112~131小节则对副部主题进行再次展开。第132~188 小节为再现部,并未回归主部的调性,以#G 音的大小七和弦结尾并为第二乐章铺垫。
这一乐章的框架为#c 小调的变奏曲式,其速度为柔板,主题在前8 个小节,随后进行了7 次变奏,且无论是其调性与旋律,还是其结构与形式,亦或是其情绪与意境都与其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密切相关,这一乐章的主题还保持着前四后八的特有节奏型,各声部之间共进行了5 次重现与编组,虽然其节奏型一致,但相较第一乐章而言,由偏低音区的左右手柱式和弦、柔板速度及自由的节奏构建起来的情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俨然展现了一副主人公拖着沉重的脚步并缓慢的行走在空旷的大街上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已经长大的少年因无情的现实打击而不再壮志踌躇,作者在创作时更是以较为暗淡的#c 小调来凸显这一颓废的氛围,用以表达一个疾病缠身的流浪者不住哭泣并不断回想起少年时代的美好,以第一句的收拢性终止以及第二句的开放性终止来表达作者渴望摆脱这一困境但又不得其法的无奈之感。
该乐章的结构为五部并列的回旋曲式,上一章的ppp 力度连接着这一章的ff 力度,同时也实现了由柔板至急板的自然转变,其主调为降A 大调,用以表达作者虽然受到沉重打击但仍然勇敢的与之进行斗争的信念。五部并列的结构相对而言更为自由,创作时综合运用到了变奏、回旋、展开以及再现等手法,这也使得主题动机中的附点节奏更为灵活,且舒伯特对开头主题进行了多次和弦反复,联合了不断攀升的音阶,而其中强有力的附点节奏似乎是作者对自己的加油打气,音乐情绪随着不断涌动的音阶而达到制高点,用以展现一种乐观向上且追求光明的英雄气概十分贴切,且与第四乐章的连接也更为自然。
其结构为一个带尾声的三部结构,第一部分为1~32小节,其主题动机与第一乐章之间有密切联系,经简化及变形而来,随后的8 个小节动机则以左右手交替的形式出现,此时另一个声部的原型为第一乐章副部主题中的经过长句,以对位的形式与主题动机加以配合,为此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具备了赋格的特点,最后在四次对答陈述之后结束了第一部分;就第二部分而言,其展开部旋律声部的素材来自于赋格段的第二小节,涉及到的音程为三度骨干音及其转位六度音程,而此时的赋格段八度音主要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实现了音乐氛围的层层递进,就调性而言,这一部分涉及到d、e 及a 之间的转变,结尾处的赋格段主题落在了C 大调之上,用于连接乐曲的再现部,其主调也更为稳定,最后用一段炫技性内容来烘托乐曲的高潮部分。强而有力的重复音在《C 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作者希望以此来突出一种反抗精神与民族精神,为此也在这一章也中借鉴了贝多芬的英雄主义经典写法,以此来塑造音乐形象并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舒伯特以ff 的力度及C 大调开始,在第一小节重复的八度和弦之中,第一拍及第三拍的谱例上都有重音标记,为此演奏时应以手掌关节作为重要支撑并保持垂直的落键,进而得到更为集中且更加清亮的音响,以此来凸显流浪者与命运对抗的勇气,就琶音的处理而言,演奏者应提前找准把位,尽可能提高手指转位的准确度,牢牢把握这一章的情感色彩,从而引导听众去感受作者心中的痛苦及无奈。以第14~17 小节为例,其力度变化为p-f-ff,右手的连续大和弦配合左手向上攀爬琶音,渐强的处理恰好符合这一段的激昂情绪,演奏时需维持144 个四分音符每分钟,第16 小节的八度和弦可稍作一次停留并于第二个八度立即恢复原速,整体呈渐强趋势,其结尾落在了E 大调主和弦的延长音之上。以第18~46小节为例,其速度变化较为复杂,由ff 至p 再到pp,同时以左踏板来配合pp 力度,进而营造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其情绪也趋于平稳,第32 及38 小节则更加强调左右手的配合,其中的琶音既可用左手演奏也可用右手,只需保持乐句的连贯性,这与演奏者的手指技能有密切的关系。第110 小节中的三连音音型,演奏者既要确保演奏的清晰度又要强调节奏上的均匀,虽然其力度标记为pp,但由于演奏者的手指条件有所差异,为此也可借助左手去完成低声部的演奏并保证右手高音部分的连贯,而第112 与113 小节的第二拍的右手部分都有重音标记,为此在落键时无需过快。第一乐章的技术难点在第162~164 小节之中,左右手交替的连续八度对演奏者手腕弹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还需充分调动大臂、手腕、手掌以及手指,而第165 小节后的力度则在fz、p、pp及ppp 之间交替变换。
第二乐章为柔板变奏曲,其主题旋律及素材均来源于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之中,开端便为pp 力度与左踏板的配合,演奏时应当注意乐句之间的气口,进而保障其连续性,就触键方式而言,首选手指水平触键的方式,演奏者需要以手指的第一关节为主体,通过手指向前或向后的平稳横移来发声,只有确保琴键触底才能得更为理想的音色。以第223~226 小节为例,右手负责旋律部分,为此在练习时可以采用分手或分声部的方式,以附点变奏的方法将旋律音加以延长,这也使得提速后的旋律声部更为清晰。分析第四变奏的片段(第227~230 小节)可知,左手部分的演奏以三十二分音符为侧重点,最理想的音响效果应当如蜻蜓点水般轻盈,右手部分的演奏则以六十四分音符为重点,最理想的音响效果应如行云流水般连贯,演奏者在练习时应当强调指法的固定,左右应当弱于右手,且在进行第五变奏演奏时应当强调fz 力度至pp 力度的转变,进而自然的过度到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为急板乐章,其结构为诙谐曲式,相较而言其情感变化更为明显,且节奏感也相对较强,虽然在速度方面并没有做统一的要求,但基本都维持在每一分钟120 个四分音符左右,整个乐章基本都以强力度为主,ff 更是常见,对于演奏者的体力要求也更为严格,右手部分的高八度主题旋律重复了两次,但演奏第二次时应当更为紧凑、也更为干脆,由于这一部分的触键速度都较快,为此应当集中一切力量,进而突出这一部分的谐谑风格并描绘一副轻松愉悦的舞蹈场景,随着调性由E 大调到bA 大调的转变,其音乐情感也由忧伤转为了喜悦。以第305~308 小节为例,与第319~322 小节的演奏非常相似,尤其是右手部分的一连串上行与下行三连音琶音的演奏,练习时一定由慢至快,进而固定每一个音所用到的指法,以此来减少因转位失误而导致的音准问题,演奏者应当找准手指把位,在练习同样把位音是可以采用柱式和弦,以G-bF-bD-bB 为一组,既可以采用变奏的方式来练习,也可以采用分句及加重音的方法进行练习,强调左手附点音与右手三连音的配合,切不可过于生硬,演奏者应当以手臂下推并将力量灌注于指尖,进而得到更为清亮的音色。以第423~432 小节为例,以pp 开始并在第469 小节处转为ppp,演奏者应以指腹缓慢触键与离键,演奏连线跳音时只需稍动手腕并带动手指画圆,此处和声已发生变化且左右手节奏型交替出现,为此在练习时应当先做分声部练习。
第四乐章为全篇的结束部分,同时也是作品的高潮所在,其节奏感相对较强,开篇便是左手f 转fz 的八度演奏,同时又以八度和弦的形式进行声部的叠加,主题旋律与《流浪者之歌》中的素材高度一致,非常鲜明,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当以手掌关节作为重要支撑,尽可能突出左手部分的八度主题旋律,为避免音响效果过于浑浊,为此在弹奏时需要勤换延音踏板,进而突出音色的厚重与扎实之感。以第631~654 小节为例,技术难点在于右手的十六分音符跑动,每个小节的第一拍都要做到均匀且连贯,而左手则需要负责旋律的演奏,随后以左右手交替分解和弦的形式进行演奏,在日常练习时应当由慢至快的进行分手练习,尤其是右手的八度处理。又如第658 小节中的fffz 力度,右手的琶音演奏应当突出颗粒感并以此来呼应左手部分的八度主题,这一部分的织体形式较为多样,经分解八度及震音来推动情节发展,演奏者的大、小指应当坚定、有力,随后的第659小节在左手部分再次出现赋格,演奏者应当配合延音踏板来加强效果。除此之外,第668~673 小节中的震音应当提前做渐强准备,以手掌支撑并以指尖触键,而第704~709 小节中的双手琶音应当强调每个音的清晰演奏,其手腕应当随着旋律横向移动并结束于强有力的八度和弦之上。
《流浪者幻想曲》极具歌唱性及抒情性特点,反映出了舒伯特的个人创作特征,音乐语言的灵活应用突出了他内心的困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且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极强且情感表达更为直接,这与其音色的多样化也具有一定的关系。舒伯特对于人和事的情感体验较为复杂,无论是痛苦与悲愤,还是无奈与彷徨,亦或是希望与追求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为此本文对其创作特性加以分析,鼓励演奏者基于原作品并融合自己的感悟来进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