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沫涵
《云想·花想》是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琵琶协奏曲,灵感来源于唐代李白诗歌“清平乐”其中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部作品兼具文曲的柔美和武曲的张扬,是一部将古典审美与现代表达完美融合的佳作。对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的演奏结构进行分析,基于作品的音乐特征,从其音乐形态入手,对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的情感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探析奏技艺如何为乐曲内涵情感的抒发服务。
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的创作者王丹红是受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赵聪委约所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此曲通过与乐队的协作,诠释了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本曲既婉转动人,又高亢激愤,在歌咏爱情并刻画战争场面的过程中表达女子对爱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旋律具有舞蹈性可展现女性风采,深刻情谊丝丝入扣,有效增强演奏的表现力。
从音乐形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曲主旋律为《月儿高》(大套文曲)中的引子,《月儿高》主要描述月亮从升到落的过程,景象生动且具有意蕴。在唐代大套文曲属于宴乐演奏常见形式,是一种宫廷音乐,除器乐演奏外还会唱歌、跳舞。本曲第二主题旋律从第一主题旋律中选材,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创作,琵琶、钢琴交替主奏,二者随即将乐曲推至顶峰,这在传承琵琶曲传统创作理念的同时予以改良,使杨贵妃对爱情的追求这一思想感情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本曲华彩部分具有即兴性,演奏者可根据个人理解与演奏技巧的驾驭程度进行二度创作,其中含有《十面埋伏》传统武曲片段,右手大力度扫拂,左手推拉弦,给人带来磅礴之感。钢琴、琵琶的关系既统一又独立,增强音响效果的歌唱性与颗粒性,乐曲流畅且张弛有度[1]。
本曲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引子部分(1-19 小节)的调性为a 羽;在第一部分中A(20-37 小节)为a 角,A1(38-65 小节)为e 商;第二部分包括连接部分(66-73小节),在B(74-97 小节)、C(98-113 小节)、B1(114-129 小节)、B2(130-146 小节)演奏完毕后紧跟连接部分(147-165 小节),而后演奏D(166-181 小节)部分并再次演奏B2(182-189 小节),E(190-238 小节)部分为本曲的华彩乐段,第二部分调性包括b 羽、e 商、a商、a 羽;第二部分演奏完毕后有两个连接段落,分别为239-251 小节、252-260 小节;第三部分(261-271 小节)材料为A2。
弹挑属于琵琶演奏重要技巧,弹主要是指右手食指指尖的前端由右向左弹奏并发出声音,挑指的是右手大拇指用指甲尖端的左侧由左向右并朝着斜上方挑奏,弹挑所发出的音色要均匀,不同乐段涉及的触弦方式存在差异,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快速弹挑,二是慢弹挑。慢弹挑为下压式弹挑,用指尖触弦,弹的位置在左偏峰,挑的位置在左侧尖角,演奏时小臂自然提起且大臂保持放松状态,手臂与弦一拳远且与面板平行,弹、挑均朝向面板,手腕随之摆动,采用“抹着弹”的形式,弦与弹指指甲为45 度,食指弹出后大拇指直接弹奏,手指与琴弦为90 度。弹奏练习的要点为手指关节发力的控制,手腕需辅助发力,为的是发出连绵不绝的余音,确保音色婉转动听。例如,本曲19 小节是4/4 拍,慢板,弱起节奏,增强音乐的抒情性,期间添加慢弹挑并有余音缭绕之感,触弦点可做出调整,如在上方位置演奏等,同时控制力度,突出情绪的波动,营造安静凄凉的音乐氛围,演奏者还需注意气息平稳,使弹奏的声音更加厚实,演奏时要加入想象,体悟女子诉说凄婉情感的凄哀情绪。
快速弹挑技法的使用要求演奏者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在演奏练习中需将速度、发力点视为关键,肩部放松,肘部抬起45 度,手腕幅度较小,小臂稍微转动,食指小关节、中关节发力,大拇指的发力点为大关节,手腕带动手指弹奏,两手需高效配合,右手保持“龙眼”型,触弦角度为30 度或45 度,同时活动小关节,用“搓小米”的形式演奏,通过控制触弦距离达到快速弹挑的演奏目的,力度、密度需控制得当,发出坚实音色。掌关节需立起,以免手臂晃动,要避免出现“塌指”的现象,二指、三指与三指、四指的宽度需适当增加。通过慢练可增强演奏者的协调性及肌肉的控制力,这为快速弹挑奠定了基础。本曲150-157 小节为快速弹挑,需在过弦时控制好右手,低音均在每一拍的重音上,四弦至一弦属于远距离过弦,小臂发力横向运动,此时手腕幅度较小并立起指尖灵敏过弦,保障音色干净透彻,演奏需一鼓作气,力度跟随情绪的递进由弱至强发生改变,气息要浅,音色短促,要将内心的喜悦表现出来,争取做到人琴合一。
扫弦主要是指演奏者右手食指指甲入弦位置为中峰,由四弦至一弦并快速弹奏,期间需确保音色和谐,突出头音的作用,拂扫、夹扫与扫轮需紧密配合,使乐曲更为动人。扫弦、轮指并用为扫轮,通常在扫弦后中指起轮,加重节奏重音并添加旋律线,达到丰富音效的目的。例如,本曲166-181 小节为“两拍一扫”,在四拍一扫的基础上采用长时值扫轮,突出重音并拉长旋律。练习扫轮时需手腕旋转且小臂发力,用指尖撑弦,保障扫弦利落。添加轮指增强抒情性,演奏气息需充足,力度跟随旋律线予以调整,用以展现恢弘情景。本曲260-271 小节将强力度用在了弱拍上,这颠覆了常规的节奏型,三连音持续扫弦,使乐曲更有气势,而后添加扫轮,高亢、柔情交相辉映,把本曲推向高潮,最终在辉煌中完结。通过扫拂可展现本曲激昂的思想感情,酣畅淋漓的宣泄,助本曲升华。在演奏练习时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扫拂与弹挑相结合,为的是扫拂提速,其密度与弹挑一致,保障声音统一,用手腕带动小关节,指尖立起在弹奏中找“扇扇子”的感觉,二是用节拍器练习,强化演奏的耐力,有效控制扫拂的密度。在全曲演奏时需注意力度的强弱对比,为情绪推至顶峰做好铺垫,使乐句过渡更加顺畅。连续扫拂需指甲紧贴琴弦,迅速过弦且保持较长的气息,在指尖蓄积力量,增强弹奏的爆发力,刻画气势磅礴的音乐情景,发出浑厚的声音,表达杨贵妃复杂心情及对爱情的憧憬。夹扫是指在扫弦后衔接弹挑,例如本曲158 小节,在夹扫的同时颠覆常规重拍演奏模式,扫弦在弱拍处使用,此段演奏后快速弹挑,在重音处扫弦,手腕运动幅度较大,用手臂带动加大扫弦力度,而后弹挑幅度变小,一鼓作气的演奏,其目的是营造紧张氛围[2]。
在演奏中左手重要技巧之一为推拉弦,推拉弦指的是左手手指按住品上的一个音,右手弹奏结束后用琴弦的余音将左手手指迅速从外往内或从内往外推动琴弦,在此基础上升高音阶,通常音高范围为大小二度与大小三度,先弹后拉、先弹后推均为上滑音,先拉后推、先推后弹为下滑音,要根据乐曲音高处理需求予以控制。例如,本曲194 小节具有武曲的特点,侧重展现战争恢弘的场面,用乐曲描绘铁马金戈的拼杀情境,此处使用推拉弦,用来去迅速的方式渲染气氛,添加大力度揉弦,相较于原位音通过揉弦处理后的音更具冲击力,模拟厮杀声,使人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激烈。205-206 小节使用快去慢回的方式演奏,音由“#SOL”变为“SI”,缓慢回归原位,期间用到揉弦,右手则用轮指技法,需手指力度扎实,彰显战争的残酷。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要弦音精准,抒发暗淡情感,以免因音准问题而弱化此段内涵。212-215 小节为快拉快回的演奏方式,用以表达急促情绪,战士们的呐喊与杨贵妃的坚强交融在一起,216 小节为半音阶上行,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演奏者要掌握好右手的力度,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及速度由慢变快把本曲推至高潮,继而强化艺术表现力。
在弹奏琵琶时轮指属于最为基本且特色鲜明的指法,本曲轮指较为丰富,既有歌唱性又有颗粒性,使演奏风格变幻莫测,在柔美与刚毅间自由切换。轮指主要是指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依次连贯弹奏,演奏者手腕、肩部需放松,掌关节打开,用中关节作为支撑,小关节为发力点,在轮指演奏时突出刚柔并济,音乐线条需优美,夹杂刚强的颗粒质感,奏出洪钟般的音色。轮指分为挑轮、满轮、双轮等演奏类型,要根据乐曲表现需求灵活予以运用。例如,本曲37 小节主奏声部为钢琴,需用轮指演奏琵琶,48 小节主奏声部为琵琶,钢琴则为伴奏,53 小节钢琴、琵琶齐奏,轮指力度需根据演奏实况做出调整,其目的是层层递进,诠释杨贵妃内心情感,将乐曲推向高潮。练习时演奏者需控制住手臂,将力量集中到指尖,小臂不能随意晃动,期间需控制好气息,气息越饱满弹奏的声音越有穿透力,达到灵活控制音色的目的,使琵琶弹奏音效更优[3]。
在演奏本曲时需控制好节奏,节奏感亦是衡量演奏水准的重要标准,为增强节奏感可在日常练习时使用节拍器,为的是树立控制节奏的意识。合奏时钢琴演奏者、琵琶演奏者需有机统一,做到心神一致,不可各弹各的。在分别熟练掌握演奏内容后需记住彼此的声部,理顺伴奏、旋律交替变化关系,能边弹边唱,要将对方的声部记住,在脑海中呈现音响效果,为二者合奏奠定基础。例如,在演奏本曲114 小节时需钢琴、琵琶紧密配合,琵琶双八分音符演奏时值需饱满,钢琴要掌控好半拍节奏,以免出现错拍现象。练习本曲时要强调快而不慌,跟随节拍器训练,明确重音位置,找准变换过渡时机,在慢练时加深肌肉记忆,通过快练拔高演奏技能。本曲158-163 小节琵琶演奏连续十六分音符需做到扎实稳重,保障音色清晰,不可抢拍,钢琴则需左手四分音符演奏与右手三连音演奏关系和谐,与琵琶声部配合到位。从力度角度来讲,声部合奏需有抑扬顿挫之感,例如19 小节最后一拍为弱起,紧接着的小节为强拍,演奏者此时要抬手以免钢琴合奏无法准确进入,37 小节用轮指技法演奏琵琶,与钢琴交替诠释主旋律,二者需适度“让步”,用长音衬托主旋律,各声部力度需有区别,使演奏能和谐统一[4]。
研究与实践证明气息会影响音色,同时肢体语言与气息是抒发情感的有效渠道,可增强乐曲的感染力。基于此,在演奏本曲时需有节奏的呼吸,钢琴节奏、琵琶节奏互为依托,使协奏更为浑然天成,用呼吸带动速度、力度的变化,将精力集中在乐曲上,各自处理节奏、速度、力度,从总体上讲保持平衡。例如,在弹奏完本曲的19 小节一拍三连音后需衔接抬手的动作,为钢琴声部进入正拍提供条件,明确划分乐句,依据乐句换气,二者气息一致且稳定,肢体语言轻柔,表现出女性的柔情。260 小节最后一拍琵琶、钢琴齐奏,这两个声部音色需能交融在一起,此处需循序渐进的演奏好三连音,演奏需自由一些,通过拉长时值起到强调的作用,还需调配气息并用抬手的动作演奏,使二者可速度、力度一致,共同将乐曲推至高潮,用激烈的情绪完成演奏任务[5]。
综上所述,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歌咏了女性对爱情的想往之情,以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为底色,运用扫弦、轮指等琵琶演奏技法诠释本曲思想感情,在与钢琴合奏时注重气息与肢体动作的有效应用,为的是保障钢琴演奏、琵琶演奏既独立又统一,力度、速度、节奏等方面的把控协调一致,提升演奏水平,优化演奏效果,加强情感共鸣,继而增强本曲的演奏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