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波
(武汉大学体育部 湖北武汉 430072)
智慧课堂是指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打造的一种强调教学智能化、育人结果高效化的新课堂呈现形式。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技术和“云、网、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教学资源推送智能化的理想教学手段。智慧课堂的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建构具有较高教学目的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使教学最大限度地契合学生个性化成长规律和智慧发展需要,充分挖掘高校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最大潜能,提高自主探究、社会适应力及创造创新等深层能力的发展可能性。当前,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学已经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呈现形式和课程教学拓展,但由于在实践操作环节和教学反馈阶段缺乏必要的教学实时跟踪及反馈,并未真正实现智慧课堂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依靠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造出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锻炼并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快速成长,具有较高的教学成效。但智慧课堂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尚未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全面试点,其构建要素、教学实施和师生信息素养教育等问题也是探索高校智慧体育课堂开展的重要内容,该文拟从智慧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入手,分别从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要素、教学实施和师生信息素养教育3大方面探索高校智慧体育课堂开展途径,为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堂改革进行积极探索。
智慧体育课堂的打造是充分融合“互联网+”思维方式、大数据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设备的全新的智能、智慧课堂,因此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构建要素探究,就要基于上述要素的特征进行探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授课方式和管理方式上的便捷和优势,创设智慧学习平台,拓展具有多元发展可能性的学习空间,使体育教学获得充分而协调的发展,从而构建个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获得全面发展。根据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建设目的、实施条件和教学设想,高校智慧体育课堂显著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主要特征,将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随着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城市等互联网体育概念的不断提出,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现代信息化、科技化与网络化的智慧体育成为新时期推动体育领域全面发展的新核心推动力,使体育与科技的多层面融合具有了更多可能[1]。高校智慧体育课堂需将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先实现硬件设备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才能使教学内容可视化、可感化,使教学评价和过程监督可量化,使教育技术更加契合教学需要,提升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高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推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因此,从构建重要性上来看,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和技术化是高校智慧体育课堂构建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学实施的先决条件[2]。
根据教育部近几年发布的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来看,整体上反映大学生身体机能和体现身体素质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养指标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今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教学要求。高校智慧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上,须改变过去高度依赖教师经验和管理的教学手段,通过以智能眼镜、运动手环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提升对学生心率、最大吸氧量等指标的实施监测,也增强学生对自身运动量合理性、运动能力的提升潜能进行正确评估,从而使教师从课堂管理和课堂组织中解放出来,提升对教学内容实施结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度,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水平和运动锻炼结果,进一步及时提醒并帮助学生调整运动量和突破学习重难点,从而提升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不仅让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还需让学生掌握运动要领和习得运动技能。因此,教学手段高效化是高校智慧体育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智慧课堂在提升教学手段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提出了新要求,这种大容量、实时监测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将知识与运动技能提升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提升了课堂利用效率和知识与运动能力之间的转化成效,同时在积极的课堂参与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自身的课堂参与、应变能力,从而提升了知识参悟、交际、合作等深层能力,实现智慧学习。
体育智慧课堂的实施,较传统课堂的最大优势是借助体育教学平台对大量有目的、有层次和有教学设计体系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拓展,实现了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教学设想,不仅增强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度,还提升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匹配度,从而打破体育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提升了体育教学在学生课外生活中的影响,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课下学生体育自主学习与运动的参与度低、教学指导缺失和锻炼成效不足等问题。
在智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借助体育教育平台,将本周乃至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以课件、视频、竞赛赏析、问题探讨等形式放于教学平台,通过作业布置、课前教学问题设置等形式能有效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与课后主动拓展有效结合起来,将基础问题、教学提纲和体育文化教学放于课前预习环节中,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重难点及本节所学知识具有整体性了解途径,并主动进行预习,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重点、有侧重地提升自我运动技能及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变成自我知识习得、迁移与应用的主要阵地,从而提升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获得知识与运动技能以及合作交际等能力的突破,从而使传统体育课堂获得有效拓展,提升课堂教学获得开展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3]。
智慧体育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并非仅仅改变传统课堂形式,提升体育教学的成效。体育作为一个基础学科,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上具有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可能。特别是当今职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要求,已经从学科知识与技能延伸到创造创新力、合作探究等更深层面的素养与能力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自身的德、智、体、美多项素养得到协调发展,综合素养得到较快提升,才能具有较高的职业胜任力和竞争力[4]。智慧体育课堂这一新教学手段,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探究能力为目标的,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全面化的学习过程与拓展化的课后学习反馈与监督,使学生围绕体育活动的参与获得多层面素养与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最终提升社会适应力和实现个体发展,因此这是智慧体育课堂较传统课堂教学的明显区别与优势。
智慧体育课堂较传统课堂而言,存在显著差异,不仅表现在课堂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上,更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上。在智慧体育课堂模式下,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环境设计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课堂组织与教学监督等诸多环节完全依赖体育教师的网络信息构建、设计和呈现能力,对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教育整合能力与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此外,智慧体育课堂也对学生的网络教育平台使用能力、网络教学资源吸收、转化及课内外结合与应用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当前,高校学生和体育教师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尚未达到智慧体育课堂的高效、全面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分别从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构建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渠道,为智慧体育课堂开展提供前提和支撑。针对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构建,可从以下两大方面展开。首先,加强教对智能监测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能力加强培训,使体育教师能自如上传微课、视频、动画等学习资料,并根据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需要预布置任务、制定测试问卷,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提升智慧体育课堂应用能力。其次,加强体育教师对课堂、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认知、分析与整合能力,才能兼顾学生在学习力、知识应用与转化等能力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优化过程教学,具有较高的教学架构能力与教学实施水平,提升教师群体的智慧体育教学的教学实施与利用水平[6]。而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构建,则可从以下3个层面展开。第一,通过课下素质拓展,提升学生对智能手机、电子书包、录播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技能,为智慧体育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教学实施提供现实基础。第二,加强智能化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适应力实践教育,通过一定情境与教学任务的智能化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尽快提升利用智能学习终端增强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利用、转化等方面的素养,并主动提升自身在智能化教学环境中的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与运动技能之间的结合能力,尽可能提高自身在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适应力。第三,强化学生的学习力与创造创新力构建意识,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参与积极性,从而为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心理、智力和情感认知前提,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和教学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体质健康知识的转化能力,从而获得新的认知、思考和探讨,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较高水平地提升身体素质。
智慧体育课堂作为一种重投入、重支持的新型课堂呈现模式,必须要讲求对应的教育产出,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践行教育改革要求。因此,构建教学实施与教学反馈合理机制,实时监督、监测教学实施成效尤为必要。首先,针对教师端,应根据智慧课堂建设需要和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将教师在信息化环境创设质量,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信息化深度融合能力、教学实施过程合理、有序化程度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智慧发展结果4个深切关系到高校智慧体育课堂建设水平和教学实施水平的要素作为教学反馈机制构成要素,将教师端的教学实施能力、信息素养和智慧体育架构能力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从而从教师端保证了高校智慧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系统设计和有序开展,最终保证智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施水平。其次,针对学生端,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的规律,着眼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建立“线上评价”(智慧体育课堂网络教育平台自主学习)+“线下评价”(课堂教学)+“创造创新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参与)多层面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特别提升“线上评价”和“创造创新评价”比值与含量,激发学生的体育课程与体育锻炼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再次,构建智慧校园体育开展环境,通过环境创设与浸润,为智慧体育课堂教学的纵深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因此,智慧体育课堂的教学影响并不能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必须要构建智慧校园体育环境,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互联网学习环境的创设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浸润,为智慧体育课堂教学的纵深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持。
该文依据智慧体育课堂的发展可能性和必要性,分别从高校智慧体育课堂构建要素分析、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价值分析和高校智慧体育课堂开展模式研究三大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探讨,较为全面地认识到智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巨大的教育潜能和人才培养优势,并基于自身认知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开展模式。其中,笔者提出的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渠道思想,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是基于当前高校智慧课堂教学目前实施水平不高、影响成效不足的教育现实而提出的,较高的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渠道的建设将会为智慧体育课堂的高效开展,提供重要前提和支撑。而构建教学实施与教学反馈合理机制,则是基于高效实现智慧体育课堂教学育人目标及教学成效目标提出的,只有针对教师端的信息化环境创设质量、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信息化深度融合能力、教学实施过程合理、有序化程度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智慧发展结果作为教师群体的智慧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评价要素,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智慧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质量。针对学生端,只有建立“线上评价”(智慧体育课堂网络教育平台自主学习)+“线下评价”(课堂教学)+“创造创新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参与)多层面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坐、等、靠”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课程与体育锻炼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提升体育文化、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的结合学习能力,激发课外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愿,为全面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提供实践机会。但根据笔者对中国知网的数据检索结果来看,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教学与探索,当前开展的高校数量并不多,在教学实践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其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仍处于初步认知与探索阶段,智慧体育课堂的构建要素,技术实现手段以及信息化平台搭建和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升有效途径,尚需加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