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高热病的特点及防控研究

2022-11-22 07:25尹景峰
中国猪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病猪

尹景峰

(临沂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山东临沂 276000)

猪高热病是对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夏季高温时节,气候高热,环境潮湿,易引起猪的呼吸系统疾病,从而诱发猪的器官炎症而导致高热病。如果养殖企业不注意夏季猪群的保健和防护,很容易造成猪乃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率升高,从而造成猪场的经济损失。鉴于此,就养猪场容易引起猪高热病的几种病毒总结如下,为养猪企业防控猪夏季的高热病提供参考。

1 猪高热病特征分析

1.1 猪高热病的病原与区别诊断

猪的高热病病原并不是由单个一种病毒引起的,而是一系列引起猪发热的病毒的统称,目前引起猪高热病的公认病毒主要有4种,分别为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与猪流感病毒。不同病原下病猪的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如猪蓝耳病毒所引发的猪高热病,发病猪的临床表现为扎堆昏睡、发热红斑、便秘、食欲废绝等,在上述病症的基础上还可能出现母猪流产、仔猪呼吸困难、呕吐腹泻或神经症状。猪感染圆环病毒后,病猪除发烧外,还会出现仔猪消瘦、皮肤黄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少部分病猪可发现明显的皮炎肾病综合征;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缺失与淋巴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等表现。猪高热病混合感染猪瘟后,除发烧、便秘等症状外,病猪所排粪球外有大量黏液,病猪喜喝脏水,公猪包皮积尿等,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孔出血症状。猪感染流感病毒后,病猪除发烧,还会出现关节疼痛、咳嗽、流清鼻涕等症状。

1.2 临床症状分析

猪发生高热病后,母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繁育障碍。不同病毒引发的高热,对妊娠母猪影响较大,且引发母猪发生流产的比例差异较大。如伴有严重隐性感染高热病毒的情况下,母猪的生产性能较差,如果无新病毒或毒株出现,则母猪的流产率较低,普遍为10%~15%;若母猪生产指标良好,在感染高热病毒后则可能出现严重流产,其流产比率可能达到30%。在猪发生高热病初期,病猪体温达40℃以上,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伴有嗜睡、剧烈咳嗽等症状[1];驱赶发病母猪发现其步态不稳,后肢麻痹。猪混合感染几种高热病的病毒,会表现为发病时间短,流产比率高,且妊娠母猪可能产“白胎”;而隐性感染猪高热病的母猪,则会在各阶段出现产弱仔、产死胎或产木乃伊胎等。仔猪感染高热病病毒后,如果病毒的毒力较强,则仔猪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日龄较小的仔猪丧失吮乳能力,最终因营养不良而造成死亡;较大仔猪会因为体温异常而扎堆抱团,并伴有眼睑水肿、耳与腹部充血淤青等症状。

1.3 病猪解剖观察

在猪感染高热病的病毒后,解剖病猪发现其肺脏、心脏等器官有明显病变。如①肺脏病变:猪发生高热病后,会造成一系列的肺脏病变,一般解剖病猪可发现肺叶肿胀、变硬等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症状。②心脏病变:感染高热病的猪,大部分会出现心脏衰竭,解剖后可发现明显的心腔扩张、变形等;少数病猪会伴有心房内膜出血、心包增厚等症状,且在遭受细菌感染后,心包腔内会发现污浊液体。③淋巴结病变:发生猪高热病的猪普遍伴有淋巴结肿胀、充血或坏死,其中以肺门淋巴结病变最为明显。④胃肠道病变:解剖发生高热病的死猪,可发现病猪肠道内部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症状。⑤脾脏病变:高热病的病死猪脾脏增大且边缘或者表面位置可发现明显的梗死病灶。

2 猪高热病的防控技术

2.1 制定科学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猪高热病具有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该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在生猪养殖阶段应深入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防控技术。一般在猪高热病的高发季节与地区,应做好猪场内外、装猪台、运猪车以及工作人员的卫生管理,针对可能传染病毒的物料出入口、排水口等位置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日常对猪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和杀菌工作。在养殖场内部应严格隔离生活区与生产区,所有进入养殖生产区的工作人员需接受系统化的清洁与消毒,避免细菌病毒经人传播。

完善养殖场废弃物与废水的处理工作,定期清理猪舍,并选择复合醛类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定期通风消毒。完善养猪场猪群的免疫工作,严格落实猪场的免疫程序,尤其需防控好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一些烈性高热病。同时,根据防疫技术人员要求定期做好猪群的驱虫工作,避免因感染寄生虫而造成猪的免疫力下降。

2.2 合理接种疫苗

当前,在生猪养殖中,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在同类细菌或者病毒侵害机体时,猪体会提前做出免疫而不受病毒干扰,最终达到降低猪高热病的发生目的。

2.2.1 接种猪蓝耳病疫苗

现阶段,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成为实现防控猪蓝耳病的关键点,一般针对猪蓝耳病阳性场,在生产稳定且抗体水平较高情况下,若检测结果显示猪蓝耳病的发生概率较小,则可以考虑暂不安排免疫,但是也需要养殖户做好定期观察与监测工作;若抗体水平较低、猪蓝耳病感染的风险偏高,则应该在上级部门的统一调配下接受免疫接种。

2.2.2 接种猪瘟病毒疫苗

目前,常见的猪瘟疫苗种类主要有:猪瘟活疫苗(Ⅰ)-乳兔苗、猪瘟活疫苗(Ⅱ)-细胞苗、猪瘟活疫苗(Ⅰ)-脾淋苗等3种类型,养殖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疫苗。RID是衡量猪瘟疫苗病毒含量的重要标准,目前大部分疫苗企业的生产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RID水平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疫苗。在接种疫苗后做好抗体监测,若抗体水平不佳应考虑免疫时机、猪群日龄、检测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2.3 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

目前,在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疫苗中,多是PCV2疫苗产品,如江苏南农高科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与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发的SH株灭活疫苗,或者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发的WH株灭活疫苗。一般养猪场可在仔猪断奶前后开始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正常情况下,猪圆环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均较好。

2.2.4 接种猪流感病毒疫苗

常见的猪流感病毒疫苗分为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突变株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等3种类型。养猪场应根据该地区猪流感的流行情况和严重程度选择疫苗,其中,仔猪初次免疫猪流感病毒疫苗的时间可根据母源抗体水平计算后得出,而第2次免疫猪流感病毒疫苗的时间则是在抗体完全消失后进行,此外,仔猪断奶后需统一免疫1次猪流感病毒疫苗。

2.3 强化饲养管理

在生猪养殖中应进一步落实自繁自养的原则,从母猪分娩、仔猪保育等环节均采用全进全出的批次化饲养管理方法。妥善落实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到有效降低猪群的应激反应,如在夏季猪高热病的高发区应完善猪舍的通风散热工作,定期更换料槽中的饲料,减少细菌孳生;同时可以向饲料中添加脱霉剂,饮水中添加一定的益生菌等,这种方法可有效降低饲料与饮水中的霉菌和毒素,保证猪群的健康[2]。夏季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菌孳生。一般夏季用20%~30%石灰乳或20%草木灰或2%~3%活碱溶液对猪舍地面、墙壁及周围环境喷洒和涂刷进行消毒。猪舍用具清洗后用3%~5%的来苏水消毒,再洗净、晾干。

2.4 做好药物防控

一般在猪群大规模发生猪高热病之后,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法取得满意效果,因此,理想状态下应该在高热病发生前使用相关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进行预防,以此来减少猪高热病发生或传播的概率,即使后期发生猪高热病,也可以降低治疗难度。如夏季由于饲料变质速度快,可以先将脱霉剂与玉米等充分混合,脱霉剂可以有效吸附玉米中的霉菌毒素,玉米与脱霉剂混合12 h后再将其加工成所需的饲料。同时,饮水预防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一般猪的上午饮水配方为:5%糖+1%盐+0.3%小苏打;下午的饮水配方为:替米康欣+黄金大败毒;或者黄金大败毒+万力补,2种配方的药物配比均为1∶1。

猪高热病对仔猪和妊娠母猪的危害最大,因此需要做好新生仔猪的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等的抗体检测,仔猪初生后及时接种疫苗。在仔猪断奶前后,提高饲养标准,尽量减少断奶应激,保障安全过渡。针对妊娠母猪,应做好分娩前的保健,补充一些加强免疫、调理代谢的药物[3]。

2.5 合理使用抗生素

近年来,随着“禁抗”时代的到来,在养殖生产中添加抗生素的现象已杜绝,但在疾病治疗中仍会用到抗生素。研究发现,替米考星在降低保育期仔猪高热病的发病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药物的使用时机对猪群的保健有很大影响,一般在群体感染初期使用该药物,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结合我国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大部分养殖户往往是在猪高热病已大规模发生且病猪临床症状明显时才会用药,这种情况会影响药物的功效。因此,为了能够保持猪群的健康,建议通过流行病学来合理选择替米考星的应用时机,一般当猪群出现轻微症状时及时给药。同时,在猪高热病的高风险期采用策略性给药或添加一些替抗产品,以保证猪群健康。

3 结语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防治猪高热病一直是养猪行业的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分析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病理解剖变化等,对猪高热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出了一些方案[4]。但是,考虑到夏季猪高热病的复杂性,在养殖中应坚持以防控为主的基本策略,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将猪高热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地养殖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病猪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的临床观察
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复方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可溶性粉对猪支原体肺炎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