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记者“四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2022-11-22 06:47
视听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脚力笔力四力

李 文

一、新闻舆论“四力”与记者“四力”的关系

(一)新闻舆论“四力”是目标,记者“四力”是手段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和内容。在新闻舆论“四力”和记者“四力”关系中,新闻舆论“四力”是目标任务,记者“四力”则是手段方法。没有记者增强“四力”创作精品力作,新闻舆论“四力”就难以实现;新闻舆论“四力”要求越高,对记者“四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只有不断增强记者“四力”,才能提高新闻舆论“四力”。

创作精品力作是观察记者践行“四力”的窗口。记者缺乏“四力”,采访就容易出现轻飘含糊、拈轻怕重、闭门造车、蜻蜓点水等问题,舆论传播力将大打折扣。只有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好传统,练就从火热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的记者“脚力”,见微知著的记者“眼力”,养成深思熟虑、辨别是非的记者“脑力”,通过有深度有情感的记者“笔力”,才能创作出优秀新闻作品。

(二)记者“四力”是新闻舆论“四力”实现的根本保障

记者“四力”是获取鲜活新闻的不二法宝,是产生精品力作的基础,是实现新闻舆论“四力”的根本保障。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更需要明辨是非、激浊扬清,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更需要凝聚中国力量。这其中,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用非常关键。而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以增强记者“四力”为前提。

在全媒体和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流量,只有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递主流核心价值,才能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防止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舆论环境。而让人愿意听、愿意看、记得住的精品力作,一定源于基层源于人民大众,只有记者脚下生根、洞察本质,深思切问,落笔千钧,作品才能入耳入心。

(三)新闻舆论“四力”倒逼记者“四力”的养成

能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稿件,一定是有灵魂、有洞见、有温暖、有情感的稿件,而这样的稿件不可能通过跑会议用讲稿、报选题常年四季歌的工作作风中得来,不可能从模仿其他媒体稿件中得来。记者“四力”是对记者作风、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它来源于记者对新闻工作的热爱、积累、钻研,深刻于记者对新闻事业的信念、实践、创新。新闻舆论“四力”要求记者切实提高素养和能力,练就创作精品力作的功夫功底。

为此,记者要努力提升业务修养,更新知识结构,要练就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工作习惯,练就敏锐发现的眼睛,培养深刻洞察的思维;记者要善于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大众的喜怒哀乐,增加社会阅历和思考深度;记者要怀有家国情怀、人民情怀,热情讴歌祖国人民,深刻分析国家前进脉搏的脉动,通过锤炼记者“四力”,成为一名好的提问者、思考者和讲述者,真正成为人民的记者。

二、 以记者 “四力”为抓手,增强新闻舆论“四力”

记者“四力”中,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呈现。记者“四力”起始于新闻人对新闻的热爱、积累、钻研,深刻于新闻人对于使命的信念、实践、创新,核心就是提素质、强本领、优作风。新闻人必须积极自我赋能,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强化能力建设,掌握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用心记录平凡中的伟大故事,做人民的记者。

(一)以记者“脚力”为抓手,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

脚力就是带着专业精神、人民情怀,深入基层一线。记者“四力”不仅是身到,心到,更是耐力恒心。“脚力”足,才能在基层深入扎根,在调查研究中掌握社情民意,找到群众生产生活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获取鲜活新闻素材,挖掘出好故事好题材,才能发出时代最强音,引领时代舆论。

“脚力”足则收获大,笔者在采访调研中得知国家“863 计划”——薄煤层采煤有重大突破。薄煤层往往是优质煤,但长期以来,由于特殊地质原因和技术限制,开掘薄煤层安全和效率低下,中国薄煤层开采长期被放弃。笔者认为该内容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命题高度契合,是重大选题。带着强烈探索心,笔者“脚力”先行,多次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和煤矿企业,以鲜活生动的采访,最终徐州电视台播发消息《我国首次突破薄煤层智能开采——仅一家煤矿就为国家“捡”回5 个亿》,获得2019 年度江苏电视新闻消息二等奖。

(二)以记者“眼力”为抓手,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

记者“眼力”不仅仅是眼见为实,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得更远更深。在深入理解国家政策后,从基层海量信息中发现重大主题新闻,并通过让新闻事件与国家命运建立链接,从而让新闻作品具有深度、厚度,更好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 影响力、公信力。

新冠疫情之下,稳外贸意义重大。笔者在采访工作中了解到,疫情下“徐州号”中欧班列发行量不降反升,通过记者“眼力”,笔者研判,该内容是好题材。“徐州号”中欧班列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窗口,它是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见证缩影,是中国提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并与中国稳外贸、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守护者相呼应。笔者强化记者“眼力”,深入洞察和采访锤炼,所创作的电视消息《疫魔阴霾推动全球贸易繁荣:中欧班列“徐州号”第600 列鸣笛启程》获得2020 年度江苏广播电视彩虹奖对外电视节目消息二等奖。

(三)以记者“脑力”为抓手,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

记者“脑力”是指对于重大新闻选题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思考、思辨、研判,要想得宽、想得透、想得深,号准时代脉搏,对准时代焦点,找到思想共识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切中关键点,对解决热点难点既要产生广泛共鸣,又能发挥主流价值影响力。

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的陕西日报《杨叔的脱贫日记》,以细腻手法讲述扶贫故事,通过日记和访问叙述为主线,讲述扶贫过程,抓住贫困原因、真扶贫扶真贫、扶贫扶志、扶贫在于思路项目、农民思想进步等关键点,回应社会关切,增加稿件厚度深度。作者采写跨度半年,通过践行记者“脑力”,反复锤炼筛选,最终打造出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

(四)以记者“笔力”为抓手,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

记者“笔力”是指新闻表达和呈现能力,它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传播的质量。记者“笔力”是指切实改进文风,去除空话套话虚话,力求言简意赅,讲群众喜欢听、愿意看、听得懂、看得进,使作品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让主流声音更感人、更动人、更吸引人。

好的笔力还应当见微知著,以小视角折射大时代。例如,单说脱贫数字成就总是枯燥难记,而生动感人的故事却让人终生难忘。《杨叔的脱贫日记》以小见大,以一个老农的故事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好的笔力还应当增强作品厚度深度和纵深感,让新闻作品在思维广度、思维深度上立体起来。《杨叔的脱贫日记》中,作者将国家扶贫攻坚与一位脱贫老人相联结,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纵横比较,得出日记里杨叔的“赶上好时代”,将一位善良勤劳的老人、一群有责任心的帮扶干部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故事鲜活,文字生动,稿件深度立体,深化中国扶贫攻坚主题,使其熠熠生辉,直抵人心,有极强的新闻舆论公信力。

猜你喜欢
脚力笔力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大型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试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宣传思想干部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书画用笔的“笔力”论
谈风骨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加点笔力,你的书法会更美
——齐鲁书社《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