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2022-11-22 06:21福建省邵武市第一幼儿园徐梅艳
亚太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福建省邵武市第一幼儿园 徐梅艳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健康角度来看,当代幼儿拥有相对于过去更好的外部条件。但是,教师还需要从这些外部条件中挑选出最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部分,进行灵活有效的应用,才能起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有透彻的了解,要看到幼儿此时的成长对他们未来人生的深远影响,真正负起责任。一切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因素都应该被教师利用起来,形成健康教育上的合力。

一、幼儿健康教育概述

不同的时代对于健康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过去,人们谈到健康时大多指的是身体健康,后来才包括了心理健康。但目前来看,学界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在内容上除了要提升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外,至少还要改善幼儿对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习惯,让幼儿能够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活动来获得健康知识,最终形成幼儿自主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良好形势。这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意味着幼儿教师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

首先,幼儿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是否能够拥有快乐童年的关键所在。试想幼儿的身体健康存在问题,经常生病,一定会给他们带来非常不好的生活体验,还会影响他们正常参与幼儿教学以及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的交往。这样又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造成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降,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产生负面情绪。反之,身心健康是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主要动力,对于幼儿家庭的和谐宁静也能够产生积极作用,是幼儿长期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幼儿健康教育现存误区

幼儿健康教育如此重要,因此受到了幼儿教师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不断涌现,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多幼儿教师侧重于通过户外活动或游戏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认为集体活动也能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在于幼儿的社交能力还比较弱,集体活动中发生冲突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完全交给幼儿去顺其自然地发展,最后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其次,正是在上述错误理念的影响下,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将所有的幼儿健康教育工作都集中到了日常的幼儿教学活动中。而从幼儿的特点来看,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涵盖所有可能影响幼儿的要素。比如,家庭教育同样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形成家园合力,乃至在幼儿教学和家庭教育方面发生冲突,还会造成幼儿的认知混乱。所以,幼儿健康教育必须把家庭的因素也考虑在内,要实现家园双方的相互配合,这是一些幼儿教师尚未做到的。

三、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领域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为了做好幼儿健康教育,使得各项教育措施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教师首先需要在各方面具备较好的素质。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因为幼儿的健康教育需要长期耐心地付出。很多时候,幼儿并不会非常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他们贪玩好动,有自己的想法,还不太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工作,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感,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正确对待健康教育,不会太在意工作上暂时的挫折,保持对幼儿的积极态度并持续对幼儿造成良好的健康教育影响。

这种职业道德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师对幼儿的爱,以及从爱出发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比如细心观察幼儿在园时的生活,注意提醒幼儿饭前便后必须洗手,无论幼儿的认识是否正确,都要表现出对幼儿的尊重,等等。特别是对于养成良好习惯相对较为困难的幼儿,要一视同仁,不能放任自流,要学会与幼儿展开平等的交流。在该领域,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接受幼儿园的各种培训,平时注意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建立起与幼儿的亲密感情。另外还要注重日常工作反思,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改正。

(二)优秀的能力素质

优秀的能力素质是幼儿教师能够做好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教师要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要抓住幼儿情绪比较外露、内心情绪和心理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注意幼儿在园时的各种表现,抓住幼儿的性格特征。这样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才能够因势利导,与幼儿携手成长,尽可能避免幼儿出现抵触情绪等不良反应。教师还要有较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要在班级形成健康活泼、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这样大家就能互相学习,彼此监督和鼓励,时刻提醒自己和其他小朋友要注意卫生健康。卫生健康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健康教育不再只是依靠教师自己的力量。

另外,教师要有进行教学设计并加以有效落实的能力。换句话说,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对班级的管理以及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构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推动健康教育稳步向前,避免教育工作碎片化。比如,教师应该基于对幼儿的了解制订健康教育目标及合适的教育计划,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在每次达到新的目标时,还要对之前的目标完成情况展开回顾,进行客观的教育效果评价。评价结果中存在问题的,应在此后的计划中加以控制和调节,必要的时候应勇于且善于调整计划。

(三)必要的专业知识

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幼儿健康教育绝大部分时候都不是通过专门的课程来实现的,而是要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比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或体育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做好各领域的教育工作,还能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入其中,发挥出润物无声的作用。此时,教师需要展现的就不再只是自己在音乐、舞蹈或绘画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还有对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从这种规律出发去进行教育的安排与设计,保证健康教育不会过于突兀。

例如,在进行音乐、美术或舞蹈等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幼儿做好示范,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适时通过语言引导,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说明保持卫生健康对于幼儿掌握这些技能有什么样的帮助及必要性。而且,这种语言引导还必须讲究沟通技巧,要自然产生特定的话题,再从这一话题展开,辐射到健康教育领域。有时,还要使用肢体动作来进行引导。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手上不小心沾到了颜料,这时要用夸张的动作让幼儿明白教师处理的方法是错误的,不够卫生。然后再从这一点拓展开去,讲解手上有脏东西时应该怎样做。大家理解后,继续美术教学活动。

四、幼儿健康教育有效对策

(一)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幼儿健康教育是为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而专门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幼儿未必能够对此有所体会。以上文提到的户外游戏等活动为例,从天性出发,幼儿自然很愿意参与此类活动,但他们显然不是因为了解这些活动的意义才参与进来,而是因为能够从中获得非常快乐的感受。如果幼儿不擅长某项活动,或者在开始阶段体力消耗过大,他们就会马上失去参与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用环境去影响幼儿、激励幼儿,保证健康教育的顺利完成。

例如,教师组织了一个投掷小球的游戏,幼儿分成两队,中间有拦网,大家要把自己这边的球尽量扔到另一边。最后看看哪一方剩下的球少,哪一方就获得了胜利。教师应该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幼儿,唤起幼儿的好胜心,保证幼儿能够坚持下来,不要半途而废。游戏过程中发生问题的时候,比如小球不小心扔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身上,教师要及时介入,不要等到幼儿发生冲突的时候再去处理。这项活动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又能提升幼儿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竞争意识,实现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

(二)完整开展健康教育

所谓完整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要解决上文提到的只关注身体健康,不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健康教育涉及范围过窄的问题,比如不重视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及自主成长习惯。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要专门开展理论性较强的心理教育,幼儿一般也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教育。不过,教师应该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认识到这些教学活动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并将之发挥出来。比如游戏表演活动,能够让幼儿感觉到快乐,改善幼儿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进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比如在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中想扮演的角色,引导幼儿展开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对于游戏表演活动的意向,然后选择合适的资源去展开游戏表演。在表演之前,必然要有排练,教师需要带领幼儿做好分工,然后在过程中做好对幼儿的引导,使得幼儿能够体验游戏的快乐,明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地合作,才能让游戏进行得更顺畅。游戏表演之后,教师要与幼儿共同进行回顾点评,对幼儿的表现表示充分鼓励和肯定。在整个过程中,幼儿都能保持自由快乐的心理情绪状态,建立起参与类似活动的信心,受到积极的心理健康影响。

(三)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的,幼儿在身心健康方面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日常生活。幼儿平时的很多生活活动,比如一日三餐、如厕、午睡等,都是在幼儿园完成的,所以不能单纯地将生活看作幼儿的家庭生活。除了教学之外,这些活动也应该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要抓住各种细节来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幼儿教师一定要保持耐心,要在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原则下,在态度上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不要让幼儿对日常生活的健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例如,饭前便后洗手是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一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有的幼儿贪玩,在洗手的时候玩水;还有的幼儿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吃完午饭后想睡觉,不想洗手。在出现此类情况的时候,教师在做法上一定不能妥协,不能视而不见,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手段,用幽默的话语引导幼儿认真洗手,同时向幼儿渗透洗手有益于健康的观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每天早晨的播报活动,设置健康教育主题,让幼儿自己去了解各种健康知识并分享给大家,进而影响所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习惯。

(四)实现家园有效配合

家园配合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上文提到有些幼儿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与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就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在幼儿园告诉幼儿要洗手,但是回家之后家长对此完全不在意,那么必然会造成幼儿的困惑,或者直接让幼儿觉得饭前饭后洗手并没有多么重要。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方面的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幼儿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要主动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对家长进行指导,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与家长一起去制定家庭教育的原则和策略,实现双方的相向而行。

例如,有些家长在幼儿犯下错误后会表现得缺少耐心,动辄对幼儿进行严厉的批评,这会让幼儿产生委屈和受挫等各种负面的感受,影响其心理健康。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幼儿还在能力发展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出现各种错误是非常正常的。教师要在平时的家园沟通中,提醒家长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介绍自己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是如何调整心态并采取教育措施的,鼓励家长去进行尝试,让家长看到改变做法的效果,进而扭转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

总而言之,幼儿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话题,包括健康意识的树立、良好习惯的形成、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成长等。教师既要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又要努力争取家长方面的配合,不断从多个角度去影响和塑造幼儿。相信只要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方法,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不辜负家长及社会的期待。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心理健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