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香 丁瑞荣
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李桂香丁瑞荣
(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山东莱西266600)
文章基于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小麦种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高,对其成病原因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需结合气候因素等环境变化、耕种制度以及小麦品种的抗病菌性特征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小麦赤霉病的成灾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小麦种植水平,满足绿色防控的种植需求。
小麦种植;赤霉病;流行特点;防控对策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真菌类病害之一,小麦种植质量逐年下降,为此,对现有的赤霉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浸染循环、流行规律及分布范围制定专项的科学处理方案,从而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主要是在小麦的苗期到穗期这一生长过程中引起小麦的苗腐、穗腐、秆腐,该病害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的冬麦区及华东南部的冬麦区,近年来对东北三江平原麦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隶属于青岛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也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因此,结合莱西市的气候条件所开展的冬小麦种植为莱西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1]。
莱西市属于季风性相对较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冬季的持久干旱给小麦种植带来较大阻碍。近年来,气候条件变化过程中莱西市的春寒频繁导致小麦受害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结合莱西市的种植现状,通过对现有的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实验后,引种济麦22和鲁原502等小麦品种,在雨水适宜的条件下于10月初开始播种,若遇到降雨量过大的天气可适当延后播种时间,并增加播种量,确保小麦收成。此举不仅丰富了莱西市小麦生产模式,更是开创了胶东地区冬小麦种植新模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一般流行月份出现小麦赤霉病,会造成10%~30%的产量损失,而大流行月份会直接导致麦田绝收。我国小麦赤霉病危害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发生区域扩大、流行率升高、灌浆期病情加重等。长江中下游及江淮麦区是我国小麦赤霉病的高发区,每年受到小麦赤霉病损害的麦田面积高达266.7万hm2~333.3万hm2。而且,当前病害已呈现北扩西移的发展态势,目前的高发地区已逐渐拓展至黄淮南部麦区。我国西北小麦种植地区逐渐发现大面积的小麦赤霉病,严重影响到小麦的种植质量[2]。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灌浆期是赤霉病发生的重点时期,赤霉病具有潜伏浸染的特征,在抽穗扬花期需格外关注气候条件对小麦种植的影响,赤霉病菌会在麦穗中逐渐扩展,一旦发现应及时防治,该病害有较强的隐藏特征,会在灌浆期后期随着高温、高湿条件的影响迅速爆发病害,进而影响到小麦整体的种植质量。基于此,应深度分析小麦赤霉病流行成灾的原因,分析我国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现状,综合阐述国内外小麦赤霉病防控研究的进展,进而为目前小麦种植过程中小麦赤霉病的合理防控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我国小麦种植的高产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麦赤霉病流行发病主要受当地种植气候环境的影响,关键影响因素是空气中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相对较大,使得赤霉病发生概率增加。随着种植地区温度的快速上升,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升高,为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率,需对小麦种植温度进行合理控制,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种植,减少病原菌侵染小麦植株的机会,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湿度因素对小麦赤霉病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如遇阴雨持续时间相对过长的气候条件,小麦种植后子囊壳会加速成熟。在子囊孢子释放过程中结合湿度空气条件基础,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菌源条件,在小麦抽穗到扬花的过程中会导致大量子囊孢子释放,进而导致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发生。
小麦赤霉病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小麦的麦穗、秸秆多处腐烂的现象,这是由于菌源性激素过大,对小麦的种植产生了较大影响。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越冬场所中包含杂草、玉米,相关位置的秸秆上会出现病原菌的回暖扩散,病原菌会在第2年春季气温回升后苏醒从而再次产生。山东省莱西市种植的济麦22和鲁原502的小麦品种也已喜获丰收[3]。但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倒春寒现象频繁发生,对于小麦的种植有着较大的影响。菌源基数过大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种植,目前,农村大量的空闲田为病原菌的积累扩散创造了天然的生长条件,进而导致小麦赤霉病的重发。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缺少完善的田间种植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科学的田间管理制度能够对小麦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疾病进行及时防控。田间管理制度包括优选麦种、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整地培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及时中耕、合理排灌水、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建立合理的田间管理制度后,每个管理过程都需要做好生产记录。目前有的地块排灌不畅,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严重、小麦植株长得过高,容易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因此,防治小麦赤霉病需要加强田间种植管理的科学性。
目前,我国除长江中下游小麦种植地区所种植的阳麦、宁麦、镇麦等一些春性品种外,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缺乏高产优质的抗病特征,我国小麦种植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在多年连续研究的过程中,已测定约2 000份的小麦品种,其中的90%为感病品种。主要以山东、河南等地区为主,小麦赤霉病的蔓延速度相对较快,存在较大的扩散危害,在感病品种种植过程中存在“高产品种不抗病、抗病品种不高产”的现实问题。此外,宁麦、阳麦等品种虽有较好的抗病性,但淮河以北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限制,导致抗性较好的小麦品种无法进行种植,不利于各地区的小麦种植质量,为小麦赤霉病的快速扩散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发展条件。
病菌抗药性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小麦的种植质量,多菌灵在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实现自动产业化以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河南、浙江、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使用多菌灵抗性菌株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为小麦赤霉病的合理控制提供了较强的科学技术支撑。但这些省区多菌灵抗性问题发展迅速,抗药性植株检出率急剧上升。病菌抗药性的快速发展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加大了病害的防治难度,还加重了小麦赤霉病的毒素污染速度,导致小麦赤霉病流行成灾,对小麦种植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农业小麦种植过程中赤霉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有赤霉病防控技术已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多年的研究及实验表明,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喷施药剂是预防以及控制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手段,选择适当的防控时期对小麦赤霉病进行药剂控制,能够有效提升防治效率[4]。但黄淮海麦区的种植农户缺少主动防控意识,多数种植户采取病害不成灾、不打药的原则,常错过最佳的赤霉病防控时期,导致赤霉病爆发,严重影响小麦的种植质量。小麦专业化的生产对种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分散防治效果较差,效率相对较低,对于防控时期的把握不够准确,药剂选择和用水量控制缺少统一的标准,经常出现药剂选择不当、喷雾质量不高等现象。长此以往,会使得小麦赤霉病的防控预防难度逐渐加大,严重影响整体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提升小麦种植质量,减少赤霉病发生对小麦种植的影响,可采取“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原则,对现有的小麦种植地区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加强对小麦种植地区的科学田间管理规划,实现肥水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渠沟,确保小麦种植地区的积水可以及时排出,合理降低小麦种植地区的湿度,减少田间病原菌的滋生数量。此外,可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制定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降低病原菌的发生概率。最后,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加强对小麦麦种的选择力度,选择抗药性强、生命力旺盛的小麦品种,进行科学种植,进而提升小麦的种植质量。
化学防治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优选措施。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现有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进行精准预测,开展适时的预防措施并对其进行适量的农药药剂喷洒。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抽穗扬花期,此时应对其进行及时的药物预防,根据天气情况展开针对性药剂喷洒。化学防治赤霉病主要在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期的初期,结合白粉病、麦蚜等疾病的防治策略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针对性处理。
在小麦抽穗期可喷洒30%的多酮可湿性粉剂110 g/亩,在小麦扬花初期采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亩,多菌灵、福美双硫磺可湿性粉剂250 g/亩,70%氟甲硫磺可湿性粉剂130 g/亩混合进行喷洒。若遇发病较重或抗病性相对较差的雨后麦田,可在小麦灌浆初期选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喷洒,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的种植质量。小麦赤霉病是被我国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的特殊病虫害,因此,为提升小麦种植质量,需对现有的赤霉病发生原因及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浸染循环、流行规律及分布范围制定专项的科学处理方案,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及选育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基础措施,根据近年来我国小麦种植过程中所出现的赤霉病现象,对其进行抗拓展、抗浸染处理,可结合现有的苏麦3号作为研究基础材料,对已经克隆的fhb1位点上的抗病基因进行深度探索。深度了解fhb1抗赤霉病的分子机制及抗病效应,使小麦赤霉病的麦种资源缺乏抗性、遗传背景相对较为狭窄的现实性问题得到改善。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为提高小麦的种植质量,需加大赤霉病的抗病基因筛选力度,大力宣传不同品种的应用推广技术,实现在不同生态领域下对小麦赤霉病的合理控制,进一步优化小麦的生产布局,稳定现有主产地区的小麦种植质量。
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小麦赤霉病的扩散,秸秆的粗放还田技术会为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繁衍空间,为改善小麦赤霉病的蔓延现象,需对现有的秸秆还田技术进行创新优化改革,实现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减少还田的秸秆量。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实现对现有小麦种植的合理管控,降低小麦赤霉病的病菌原基数,对小麦赤霉病的合理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拓展作用[5]。此外,不断完善现有的微生物核心种群,可通过高质量的筛选技术探索秸秆还田技术的创新发展方向,实现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化创新,使其协同微生物的种群演化规律构建符合麦田生长的微生物种群,进而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运用创新的科学研究技术,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率,为我国农业种植的稳定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结合山东省地区气候条件对现有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农业知识培训机会,结合各地区的农业种植技术优化指导方向,向基层的农技人员、种植农户及专业组织针对小麦赤霉病产生原因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多次开展针对性的小麦种植说明讨论会,呼吁种植人员和科学技术研发人员广泛参与,对现有的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及呈现状态进行深度分析,充分挖掘研究新型的防控技术。在此过程中为提升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率,并减轻农户的劳动压力,对现有的种植方式进行统防统治的管理规划,实现规模较大的统筹管理,打造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加强对重点农户的资金政策支持,定期开展技术研讨会,使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进行针对性指导。
小麦赤霉病会对小麦的种植造成较大的影响,赤霉病防治难度较大,防治时期相对较短,因此相关部门需对赤霉病的病原基数进行深入调查,密切关注小麦生长、发育进度及气候条件。积极与气象部门进行沟通,根据气象变化发布准确的预警信息,不断明确最佳的赤霉病防控时期,指导种植农户在赤霉病高发时期做好完善的防治规划。与此同时,全面加强病菌抗药性的监测工作,对预警抗药性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细化分析,制定科学完善的抗药治理预案,指导种植农户科学选择药剂品种及使用剂量,有效改善小麦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控质量。
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过程中,对山东省莱西市的小麦种植现状进行深度分析,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蔓延发展。运用创新型的管理手段采取农业防治与药效防治相结合的双重防治策略,有效提升小麦的种植质量,减少小麦赤霉病的病原基数。合理选择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规划,完善现有的秸秆还田技术,对现有的抗病品种加强推广与培育力度,进而打造高效率、低风险、安全、健康的种植环境,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1]张华崇,赵树琪,闫振华,等.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20-22,27.
[2]吴海霞,谷莉莉,吴佳文,等.小麦赤霉病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的技术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1):76-79.
[3]万文彬.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乡村科技,2021,12(2):82-83.
[4]陈艳瑜.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J].广东蚕业,2021,55(9):21-22.
[5]荚恒刚,魏安季.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21(17):108-109.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08
S435.121.4+5
A
2095-1205(2022)01-22-03
李桂香(1970- ),女,汉族,山东莱西人,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