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兵
桑蚕产业发展与高效种养技术创新
李祥兵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农业农村局江苏东台224222)
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产业,既有助于促进农户经济收入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产业链构建,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文章结合江苏省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桑蚕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创新措施,以期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高效种养;种桑养蚕;技术创新;探讨
近几年国内外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桑蚕产值也不断增大。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及消费者需求,我国养蚕人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种桑养蚕技术,国内多个地区更是涌现了许多养蚕基地及相关项目。对此,积极抓住桑蚕产业发展机遇,科学探究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上,蚕丝编织出的丝绸由于具有柔软、抗紫外线、舒适亲肤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也促使国内桑蚕产业发展处于良好的态势[1]。对这一发展形势的成因进行分析,首先,我国种桑养蚕源远流长,已然形成了高技艺支持的工匠技术。我国种桑养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时期,随着历史的变革,种桑养蚕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发展,在其鼎盛时期,更是在丝绸之路的加持下为后世的丝绸销售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现阶段国内外消费者的丝绸需求空前高涨,为丝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内外消费者的大批量丝绸购买行为的推动下,桑蚕产业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广泛关注,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桑蚕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丝绸产量的增加。最后,则是良好的环境支持。应用种桑养蚕技术、发展桑蚕产业的首要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土壤、水肥及气候环境。以江苏省为例,其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各地平均气温13 ℃~16 ℃,江南温度为15 ℃~16 ℃,江淮流域14 ℃~15 ℃,淮北及沿海温度则为13 ℃~14 ℃;整体气候温暖,区域内无严寒或暴晒情况,全年雨水丰沛,因而极为适宜种桑养蚕。当然,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江苏省在桑蚕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现阶段江苏省桑蚕生产仍以小作坊种养模式为主,因而在环境温度较高及秋季多批次重叠饲养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多种病菌滋生,从而增加蚕种流行性病害发生风险,威胁当地桑蚕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桑蚕产业所面对的不仅是本地市场,其属于外向型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丝绸贸易存在密切关联。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乡镇缫丝产业过度发展的影响,蚕茧供求失衡,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波动,给养殖户的经营及收益带来了较大风险,不利于桑蚕产业的稳定发展。
桑蚕产业发展中对技术具有较高要求,但现阶段江苏省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仍有一定不足。一般而言,300 hm2的桑园就需要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而以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为例,其为传统的蚕桑大镇,截至2017年,其桑园面积便达到了5万亩,蚕农数量达到了2.5万户,总产量常年处于全国乡镇首位,是典型的蚕桑专业示范镇。但就当地专业人员配置来说,仍有所不足,桑蚕养殖多为老一辈蚕农指导进行,很多蚕农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桑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当前蚕种市场中,部分蚕种经营者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长期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蚕种,对蚕种市场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桑蚕产业的蚕茧产量及质量。蚕茧质量较差,丝质下降,会给养殖户及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桑蚕产业的稳步发展。
从桑蚕产业发展优势来看,能源的紧缺是天然纤维受到重视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目前我国石油资源较为紧缺,对化纤产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而其市场份额的减少,必然要由天然纤维加以填补。其次,消费者倾向于重新回归自然的心理也是桑蚕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丝绸文化的弘扬,更进一步增加了丝绸纤维消费量,推动桑蚕产业发展。最后,桑蚕产业的特性为生态高效。桑树本身是一种十分优良的绿化树种,因而种桑养蚕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种桑养蚕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
现阶段江苏省东台市、海安市已经成为我国桑蚕产业高档生丝发展的中坚力量。从目前阶段来看,江苏省桑蚕产业始终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其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2.2.1 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近几年,我国大量的优质蚕丝及相关成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一致好评,国际评价不断提升,因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针对蚕丝及相关成品的需求均在不断增加[2]。而且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消费水平也在持续提高,国内居民蚕丝产品需求量也持续增加,为整个桑蚕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
2.2.2 区域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近几年我国桑蚕产业的不断发展及西部迁移,桑蚕产业在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贵州省等地区均得以成功扎根发展。截至目前,江苏、广西等地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桑蚕产业基地。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国家及江苏省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当地桑蚕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有效推动了当地桑蚕产业的发展,并为桑蚕产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2.2.3 资源开发趋于多元化
传统桑蚕产业处于被动发展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为市场需求的限制,其二为资源发展应用单一。而随着现阶段各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创新,蚕丝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支持,现阶段在食品加工、美妆、污水处理、医疗等多个领域均可以看到蚕丝的应用,其多元化的应用大大拓展了桑蚕产业发展道路[3]。
2.2.4 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
江苏拥有悠久的桑蚕养殖历史,同时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及自然资源,具备得天独厚的种桑养蚕环境,这也是推动桑蚕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江苏桑蚕产业的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面对良好的种桑养蚕市场前景及巨大的市场需求,合理改进传统的种桑养蚕技术十分必要[4]。从种桑、养蚕等基础环节着手,通过完善管理、强化技术支持等措施,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对种桑养蚕的需求,同时也可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
3.1.1 引进优质桑苗
对于种桑养蚕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而言,桑苗是确保一切顺利进行的关键。换言之,优质的桑苗是确保种桑养蚕走向良好发展的首要条件,苗木质量的好坏将对桑园产量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桑树苗木在高产、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均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因而科学引入优良桑苗能够有效促进蚕丝增产,在节约人力、物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优质桑苗推广的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如嫁接等方式能较快地促进苗木的规模化移栽种植,促进种桑养蚕高效性的提升。
3.1.2 强化桑苗林间管理
在创新高效种桑养蚕技术的过程中,完善桑苗林间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期的农业种植及林间管理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是提升种植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5]。具体来说,在桑苗林间管理中首先要对桑园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强化桑园基地建设,从而有助于推进机械化操作管理;其次在桑苗施肥除草时,要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杜绝偏施氮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多进行浅翻,改良土壤性状,从而确保桑苗的健康成长,如此一来才能够有效改善过去桑树种植中“靠天收”的生产模式,有助于促进桑树的健康、快速生长,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高效种桑。
3.2.1 引进优质蚕种
在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中,除了桑树的种植外,养蚕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而积极引进优质的蚕种则是保证最终获得优质蚕丝的关键所在。优质蚕种通常具有更强的抗病性,可结出优质蚕茧,有效提升蚕丝质量及数量,大大提升经济效益。在蚕种选择过程中,可依据实际地域特点及季节进行差别化选择。目前来说,较为优良的家蚕品种有很多,如东台市富安镇以多丝量品种菁松×皓月为主。而在实际品种选择中,还需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及地理环境特点,从而选择适合当地生活环境,且能够确保蚕种稳定生长和产丝的品种。
表1小蚕适熟叶采摘标准
龄期叶色叶位 收蚁时刻黄绿梢端向下第2~3位叶 1龄嫩绿梢端向下第2~4位叶 2龄向浓绿过渡色梢端向下第4~5位叶 3龄浓绿三眼叶6~7位叶
在培养小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培养效率的提升,一般可选用小蚕共育的模式,在培养前注意设置好适宜的饲养手段及饲养环境,要结合小蚕适熟叶采摘标准进行饲喂(具体饲喂采摘标准如表1),从而确保小蚕能够生长齐一。在传统养殖中,一期蚕一般需要养殖25 d~26 d,而在规范化养殖模式下仅需24 d,有效节约了时间,提升了产量。在大蚕养殖过程中,则可以采取地蚕育的方式,为了有效节约人力还需结合大蚕生长的通风及面积要求,合理利用村边林荫搭棚进行饲养。在进行大蚕养殖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营养供应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格控制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还需合理运用控制熟蚕齐一的方式,如昆虫激素控制法或网提适熟蚕上蔟等,从而促进熟蚕整齐,节约时间并提升养蚕效率。
3.2.2 引进先进养蚕生产线,完善蚕种养殖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桑蚕产业均积极引进了现代化养殖技术手段,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的建立更是为桑蚕养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关键性基础。自动化养蚕生产线主要涵盖了标准蚕棚、移动式蚕台、电动轨道以及自动上蔟升降机等多项设备,其能够根据蚕棚面积加以增减,一次性养蚕可达到20张,能够有效促进养蚕效益的提升。
在桑蚕养殖中,确保小蚕养殖良好是养蚕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为了促进小蚕培养效率,一般可运用小蚕共育技术,为大蚕健康饲养奠定基础。在运用小蚕共育技术时,首先应强化共育室消毒工作,并创建小蚕档案,严格依据饲养技术规程操作。共育室消毒的最佳时机在养殖开始前一周,通过对共育室进行彻底清理,采取“两消一洗”的措施能够有效确保共育室的环境安全,同时还需合理调节共育室湿度、温度、光线及空气流通情况,定期做好消毒防病工作,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出。另外,催青与收蚁环节也十分关键,在催青环节需严格控制温湿度,收蚁时间则以清晨为宜,在无菌蚕匾中摊开蚕种,开灯感光约4 h便可收蚁。针对1龄~2龄的蚕种,需要使用防干育,3龄采取半防干育即可。温度控制对于1龄~2龄以26.5 ℃~28 ℃为宜,干湿差在0.5 ℃~1 ℃之间;针对3龄则以25.5 ℃~26.5 ℃为宜,干湿差在1.5 ℃~2 ℃左右。同时,在蚕种培养中,还需采摘优质桑叶进行喂养,并及时匀座扩座,做好眠前、眠中、眠起阶段管理。4龄~5龄蚕用桑量在全龄期占比可达到95%左右,因而除沙、给桑、捉熟蚕等大量用工均集中在4龄~5龄期,故建议采取大蚕一日两回育。全龄一日两回育对蚕种产茧量及健康状况均无明显影响,对丝质也无较大影响,属于一项高效省力的养蚕技术。另外,在进行大蚕省力化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强化蚕体、蚕座消毒工作,并做好眠起处理和控制温湿度,通常4龄蚕需控制温度在24 ℃~25 ℃之间,5龄蚕在23 ℃~24 ℃之间,干湿差在2.5 ℃~3.5 ℃之间,同时还要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气流在0.5 m/s左右。
桑蚕产业的发展与专业技术及科学管理密不可分。一方面来说,在桑苗选种及栽培、桑园管理方面需要严格管理;另一方面来说,则需要在桑蚕饲养过程中强化管理,科学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以辅助。桑蚕产业产量主要包含桑树及蚕种两方面,二者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种桑养蚕中,需注意做好桑树及蚕种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桑园管理方面应做好规划,严格落实桑苗种植时期控制、种植规格和方法、肥水管理、桑枝剪伐、清园及消毒、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并积极培育耐采伐树种,以更好地配合机械收获。同时还需培育优质高产的桑树品种,以促进蚕茧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高效的桑树培育栽植方式及桑园管理措施,从而减少成本投入,增加经济产出。在养蚕方面,则需积极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开发省力化大蚕饲养技术,从而节省人力、蚕具及桑叶,以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促进蚕农生产效益的提升。
桑蚕产业涉及丝绸、服装等多个领域,产品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较高。而仅仅依靠优质的桑蚕丝,难以将蚕丝制品工艺做到极致。拥有丰富经验的制作者结合高超的制作技术,才能够促进蚕丝制品的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丝绸为例,丝绸以蚕丝为原材料,一颗蚕茧可抽出的茧丝长度在1 000 m左右,此后由若干茧丝拧合形成生丝,这一技术即为缫丝。在传统操作中,需要将蚕茧置于热盆汤中,以手抽丝,之后卷绕在盆、筐上。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推广,目前多以机器自动缫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织造方面,过去加工生丝常采用经纬线的传统手法,即将“经纬线”置于木质纺织机上,结合一定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在现代工艺中,则可采用自动化机织,促使丝织物更加多样化。在染整方面,为体现丝绸花色及图案,传统工艺需进行精炼、染色、印花、整理等人工工序,而自动化机器可严格按照这四道工序制出精美的面料及服饰。由此可见,现代工艺的运用也是推动桑蚕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面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增加及桑蚕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桑蚕养殖从业人员更需积极提升种桑养蚕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提高桑树种植及蚕茧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促进桑蚕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罗荣标.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分析[J].乡村科技,2021,12(6):109-110.
[2]曹锦升.浅析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J].广东蚕业,2021,55(2):1-2.
[3]黄欣尧.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分析[J].广东蚕业,2020,54(10):1-2.
[4]王德华.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8):46.
[5]周彬.解读桑蚕产业发展前景与高效种桑养蚕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6):167-168.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1.01
S883;F326.3
A
2095-1205(2022)01-01-03
李祥兵(1974- ),男,汉族,江苏东台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