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廉政文化视角探析廉政教育的新思路

2022-11-22 04:29□张
现代交际 2022年3期
关键词:廉政领导干部

□张 蕊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河南 开封 475001)

巍巍中华,泱泱华夏,纵览我国古代历朝历代文明发展,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浩浩荡荡的反腐倡廉史。[1]我们能够从历史长河的朝代更迭、兴衰起落中感悟“廉兴贪衰”的历史规律,探寻圣哲先贤思想之髓,解读盛世律制之举,感悟贤良风骨高洁,聆听千古廉政佳话,从历史的沧桑正道中汲取廉政文化的力量,为世人明大义,为时代举镜鉴。

一、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从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所孵化出来的廉政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不同朝代的廉政制度具有不同内涵,通过一个个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清官廉吏和廉政故事,可以映射出中国历代廉政文化的内涵所在。

纵观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朝代更换频繁,廉政思想迅速兴起和发展,出现了早期的公仆意识,以巡守、监国、监官制度开展监督检查,用《官刑》《九刑》纠察官吏的不法行为;秦汉时期,廉政文化有所发展,“为政而宜于民者,功成事立”的重民思想将“功、治、行、能、劳”作为考核评定内容的领导策略,出现了招贤纳士的用人之道等思想,中国封建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尚法但不苛政”“执法严明”的严明赏罚制度颇具新意,《六条察吏》《晋律》的创立反映了历史时代的变化;隋唐五代时期,社会变革激烈,“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唯才是举”“鼓励进谏”等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廉政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辽宋金元时期,“严禁贪黩”“整饬吏治”“奖廉惩贪”的思想在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中逐渐兴起;明清时期,严整吏治,“明于养民,躬行节俭”“惩贪治腐,正风肃纪”思想出现,成为我国封建御史监察制度的顶峰时期,是御史制度的最完备阶段。[2]

虽说中国古代的传统廉政文化,因其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的历史局限性,但是都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官场风气产生了有效的净化作用,并影响深远,为新时代的廉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库和思想源泉。

二、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风气形成的过程中,文化的影响不可或缺。特别是传统廉政文化,包括公仆意识、清官人格和严禁贪黩思想等,都能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为社会风气的清正保驾护航。廉政之风吹进机关,能让党员领导干部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养成行动自觉,织密倡廉促廉、反腐防腐的思想防线,尤其是廉政文化建设形成聚集效应时,廉洁文化会经过官方渠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当廉政之风吹进社区,一线社区工作者将自己置于上级、媒体和群众所构成的立体监督的“聚光灯”下,进而可能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在社区组织开展多种活动,使廉政文化更多地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凝聚社会“廉共识”;廉政之风吹进学校,学生处在学、尊、崇、爱的廉政思想教育下,扣紧扣实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廉政之风吹进企业,企业管理层认识到廉政教育的重要性,摒弃“廉政主体是政府”的错误思想,为企业自身建设指明方向;廉政之风吹进家庭,能够传承好家风。由此可见,当传统廉政文化在社会的角落扎根发芽,就能够切实增强全社会的道德观念,进而坚定社会信仰,弘扬民族精神,营造出崇廉爱廉、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二)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智慧支持,其中“治政务实”“唯才是举”“任贤纳谏”的廉政主张,“严明赏罚”“惩贪讲廉”“明于养民”等有效的廉政举措,是在历史上已经被证明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显著效果的重要内容。[3]例如,东汉的思想家提出“量才授任”思想,即人才就是治理国家的“良药”,没有贤良的人才,就治理不好国家,这一传统廉政思想,为新时代重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隋文帝、宋太祖在开国之初就减少公用开支、严格财政管理,为新时代严格控制公务支出提供了参考范本;隋唐时期,面对贪污腐败,严格执法,也为新时代建立有效的追究惩戒机制奠定了基础。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中出台的诸多重要举措,大多都能从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找到出处和来源。这些“源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正反经验,能够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指导,全方位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发展。

(三)对加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三、廉政教育存在的困境及成因

(一)对传统廉政文化认知相对滞后

中国古代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严禁贪黩,整饬吏治”“唯才是举,量才授职”“勤政为民,治政务实”等思想。但是,目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传统廉政文化的认知还相对滞后,对传统廉政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狭隘。造成这种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认为传统廉政文化仅仅包含“严禁贪黩”的反腐思想,忽视了“一心为民”“用贤纳谏”等勤政、用人的思想都是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依托传统廉政文化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这一路径有了思想阻碍。

(二)廉政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时效性较弱

当前,廉政教育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理念和方式相对落后、缺乏时效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理念,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会造成“单向输出”,缺乏“双向互动”,导致廉政教育的成效不佳。在内容方面,还采用“老教材”,对认知、抵御翻新重现的“变相腐败”的教育鲜有涉足。在方式上,我们通常采用会议、授课的方式,将党员领导干部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集中开展廉政教育,忽视了对廉政教育基地、红色文旅、网络科学技术、新媒体等教育资源的运用。

(三)西方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

随着我国网络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我国的隐性渗透也逐渐加强。“及时享乐”“功利第一”“拜金无罪”“利人不如利己”等负面信息无孔不入、见缝插针,以一种隐蔽的、渗透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廉政文化,弱化了传统文化在推进廉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出现廉政问题时,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想用、不会用传统文化解决问题,而是寻求西方方案解决中国问题,导致射“矢”不中“的”,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四、依托传统廉政文化推进廉政教育的新路径

(一)爬梳剔抉,加强传统廉政文化理论研究

我国传统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要发挥出最大效能,就要拓宽研究广度、深入钻研内容,加强和深化理论研究,发掘更多的教育资源,以思路创新、内容创新为新时代的廉政教育提供范本。

1.在广度上,对传统廉政文化全面研究

一方面,研究要追根溯源。殷墟契刻的片片甲骨开始了关于廉与腐的沉重思索。只有对廉政文化起源、“廉”和“廉政”的提出与发展开展深入研究,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崭新意义,更好地发挥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研究要裨补阙漏。在传统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时,既要研究历朝历代的廉政思想,也不能忽视促使廉政思想形成的廉政制度、廉政人物、廉政故事等部分的研究。只有全面研究,才能在当代展示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传统廉政文化形象,才能完善传统廉政文化内容的理论体系研究。[5]例如,在研究廉政思想时,既要在研究成果丰富方面精益求精,对“严禁贪黩”“反腐倡廉”方面继续投入精力,加强研究,也要对鲜有涉足的廉政文化领域更加重视,敢为人先,对“民本”“崇德”“尚贤”等方面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这些思想也是传统廉政文化的重要部分,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剖析其价值,使古代廉政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游戏教学是应用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方式,利用游戏教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对实现小学教学目标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在学习路程、时间、速度课程时,教师可以挑选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你追我赶的游戏,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深入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游戏环节加入相关的解答题,从而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实现数学知识的高效教学。

2.在深度上,对传统廉政文化去粗取精

我国古代传统廉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其兴起和发展与历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研究传统廉政文化时,要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传统廉政文化的正反经验。例如,在朝代更迭快速的时代,为稳定时局,传统廉政文化多以“尚法”为主,严整吏治;在繁荣稳定的时代,传统廉政文化多以“明以养民”为主,安定民心,维持政权。因此,要避免孤立研究,充分把握传统廉政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同时,还要善于从传统廉政文化中吸取精华,指导新时代的廉政教育工作。我国古代的传统廉政思想有其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一些廉政思想和举措不能被当代直接拿来使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廉政文化的智慧结晶与新时代的廉政建设要求衔接起来,借鉴、创新传统廉政文化的优秀思想,挖掘出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更好地运用于新时代。

(二)守正创新,拓展廉政教育模式向广度发展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对公平与正义的守护,崇廉尚廉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离不开“内”与“外”两个制约因素的影响。“内”因素是指清官廉吏内在的良知与道德制约,“外”因素是指外部制度和律令的约束和规范。以此为逻辑出发,新时代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不仅要重视道德层面,还要强调法治。

1.练好内功,强化道德修养

古代清官廉吏内在的良知与道德制约,为我们在新时代廉政教育中注重道德教育提供了参考。无论是因清正廉洁而备受百姓赞誉的“悬鱼太守”羊续、“一钱太守”刘宠,还是“拒金”的杨震、“掷砚”的包拯、“饮泉”的吴隐之、“见石”的虞愿、“感物”的孙谦、“葬金”的李勉,他们的清廉行为都是从自身内在修养出发,用自治自省的方式,坚持自己的操守,守住内心的秩序,始终保持廉洁自律。

因此,新时代的廉政教育,要坚持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道德教育,并结合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方式。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要注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避免“说教式”教学,多以研讨、案例、模拟等形式,调动起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引起强烈共鸣,引发深思感悟,在“浸润式”的廉政教育中提高道德修养;同时,要善于运用网络科技,创新形式,用网络连载短小的廉政教育主题漫画、短视频等代替长篇大论的说教性质的文字,以提高廉政教育的吸引力。

2.筑牢防线,加强法治教育

古代制度和律令的约束和规范能够成为新时代廉政教育的可借鉴之处。猛药才能祛疴、重典方能治乱,壮士断腕、刮骨疗毒是鉴于对腐败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准确判断基础上而做出的必然选择。缺少法律利器的强力反腐,仅靠社会的道德和个人的觉悟来治理贪腐问题是不可想象的,也绝不可能达到吏治清明的境界。《禹刑》以来,我国反腐的体制化建设从制度和律令两个方面协调发展。代天子以牧四野的巡狩制度,防微杜渐、独立监察的御史制度,弹劾言谏的封驳监官制度,为封建王朝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防腐保障。商之《官刑》、周之《九刑》开辟了以律令治国的先河。个人的意志不允许肆意凌驾于制度与律令之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律令和制度愈加完备。治标反腐的《唐律疏议》、铁腕反腐的《明大诰三篇》在一定阶段为王朝的健康维持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时代的廉政教育离不开法治教育。一是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林林总总的制度和律令敲响廉洁自律警钟。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在开展廉政教育时,可以从贪腐的严重后果出发,如在《汉律》中对死刑的规定就有一条,“盗取国家的财产,价值达到或超过十金”,朱元璋反腐的第一条就是凡是贪污银两达到六十两就要剥人皮。当前,应将党内法规、有关法律衔接,使党员领导干部了解贪欲的害处和心存侥幸将付出的代价,提高廉洁从业的意识,增强抵御诱惑的自制力,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二是通过实践教学,以案示警,筑牢拒腐防线。应通过“沉浸式”教育方式,开发利用廉政教育基地、党员政治生活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廉政教育资源,观看廉政教育系列视频、违纪人员的忏悔自白书,以案示警,筑牢思想防线。

(三)培根铸魂,依靠文化自信推进廉政教育向纵深发展

文化自信,既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积淀,更是来自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的深入思考之后的生动实践。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尊重。在新时代廉政教育中,必须大胆、勇敢地坚持文化自信,在尘封已久的故土之中、在蕴藏着古人智慧的生动文字之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所积淀下来的智慧,在朝代更迭中、从事物变迁中、从人物情感中看到廉政建设的经验。用这些经验丰富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看到传统廉政文化的宝贵时代价值,使其有兴趣学、有兴趣深入学,并在生产生活中真正做到将“所学”用在“所需”上,用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智慧解决中国的廉政问题。

1.坚定文化自信,使廉政教育“走心”

在廉政教育中,要围绕文化自信,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传统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

围绕传统廉政文化主题开展思想教育。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机构中,要提高以传统廉政文化为主题的课程的排课率,并且对授课内容严格把关,要讲深讲透讲明,使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深刻理解,改变以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传统廉政文化理解狭隘化现象。同时,也要把传统廉政文化这一主题隐蔽地嵌入到其他课程中,使党员领导干部在不同的课程中都能受到熏陶和启迪,使廉政教育从形式上的教育成为改变认知的教育,真正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例如,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主题的课程中,可以吸纳传统廉政文化教育要素,引入我国古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方式和解决方案,通过古今对比,引起党员领导干部的思考。

突出传统廉政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党员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底气。在教育理念上,应使党员领导干部认识到传统廉政文化在当代仍然焕发着生机,彰显着时代价值。同时,在廉政教育的内容上,应以案例、研讨的形式为主。例如,在先秦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已经将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新时代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就是坚持“法治兴,国家兴”的理念。可以看到,无论古今,都是把法治和廉政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因此,可以向党员领导干部传达一种思想理念,即我们当前的廉政工作是可以从传统廉政文化中寻求答案和借鉴的,我们的传统廉政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智慧。

2.增强文化底气,使廉政教育“走新”

文化自信是正风反腐的基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应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定力;“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应提醒党员领导干部常怀律己之心。随着时代发展,一些贪腐方式也在不断翻新,出现了“新型腐败”,以更加隐蔽的方式侵蚀着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因此,新时代的廉政教育,既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出发点,鉴史问廉,也要与时俱进,增强廉政教育的时效性。

在廉政教育中,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辨别能力。当前,我们还存在“变相行贿”的现象,如在日后兑现好处的“期权腐败”、通过代理人受贿的“隐身式行贿”等。这些翻新的行贿受贿形式,其实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用公权谋私利。因此,在廉政教育中,要深入剖析“变相行贿”的贪腐手段,教育党员领导干部擦亮双眼,把握腐败发展的特征,识破新型腐败现象。

在廉政教育中,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我们不能指望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在廉政教育过程中,也要纳入金融知识、互联网知识等,避免出现因不懂新业态知识而不慎落入贪腐陷阱的现象,进而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本领。

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源远流长、积厚流光,既体现出传统廉政文化在古代吏治中的重要地位,又折射出中华民族对清廉品质的不懈追求,更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6]回眸我国悠久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贪渎腐败与禁贪治吏在历代的争相较量,认识到各朝代清官廉吏的刚直不阿、浩然正气和政治抱负,体会到吏治是否清廉对朝代兴衰的巨大意义;立足当代现实,不断激活传统廉政文化的健康因子,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借鉴,让心怀贪腐之心者摒弃恶念,让肆意腐败者受到严厉惩戒,让从众旁观者得到警示。因此,开展传统廉政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廉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多管齐下,使廉政文化的理论系统研究与廉政教育实践活动互相渗透,又要多点突破;既要修德立身,又要依法行事;还要多点开花,增加廉政教育新内容,开发廉政教育新载体,创设廉政教育新形式,通过深入探究廉政教育的新途径,坚定反腐倡廉决心,增强反腐肃贪本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廉政工程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廉政领导干部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廉政”一词为晏婴首提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