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岩 刘德定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创造过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中国在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到了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和压迫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屈辱。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淫威下,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先决条件。为了彻底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命运,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始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层面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艰难探索,最终却屡遭挫折,未能找到中国的现代化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彻底扭转中国历史困局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本文以近代历史为起点,通过研究不同阶段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进程。
19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列强的频频入侵和中国对外御侮的接连失败逐渐唤醒了中国人民,人们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先进性,以及自身同世界潮流的格格不入。同时,面对西方列强军事上的强制威胁和凌辱,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制操控,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实现现代化,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和工业,才能抵御外侮,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为此,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伟大尝试,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首先从器物层面开始。19世纪60年代,在外有强敌、内有动乱的艰难处境下,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以求实现国家富强。但是,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不在于争取中国社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仍是以维护封建制度为根本,因此这种守旧的、被动防御型的现代化道路注定是极其曲折且艰难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充分表明,只依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将西方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身上的现代化道路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持续了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迈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步,为我国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洋务运动失败后,一批先进分子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改变祖宗之法,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争取民族独立和复兴。因此,以梁启超和康有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温和改革,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条件和制度保障。然而,不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只将希望寄托于不能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的改良运动既经不起封建势力的反扑,也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压迫,更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找到出路。相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视野更加开阔,它不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现代化,更涉及政治、思想、文化等深层方面,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起到了促进作用。
受戊戌变法的影响,清末的民主运动大大增加,同时,国内先进分子的思想开始分化。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以梁启超、康有为为首的立宪派的交锋日益激烈,革命派要求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一个宪政共和国的愿望日益强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迅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仅存了三个月的南京临时政府迅速被封建军阀所取代,以孙中山为代表施行的资产阶级救国方案不得不宣告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救国的尝试虽然屡遭挫折,但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政治方面,孙中山强调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民主;经济方面,孙中山强调“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方面,孙中山着重破除封建旧俗,宣扬资本主义科学文化,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积极投入到实业救国的探索当中。1919年,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全面阐述了振兴中国实业、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突出强调兴修铁路、水道、港口,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农业、矿业等实体经济,以振兴中国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统一,实现中国的自强自立。然而,由于受到历史、社会、阶级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有益思想和举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成为幻想和空想。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人们陷入迷茫和彷徨当中,经过深刻的反思,一批先进分子深刻认识到国民思想的不觉悟。为了启迪民智,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青年杂志》创刊后随即引起广大青年的热烈反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掀起了一股解放思想的热潮。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同的是,新文化运动通过宣传资产阶级先进思想,改造封建愚昧文化,以求实现思想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同时,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仍然是以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来审视中国,未能跳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怪圈,自然也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找到出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使人们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缺陷,人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否适合中国产生了怀疑。
自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英勇投身于实现中国现代化、争取民族独立和复兴的伟大探索中来,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天缺陷,这些伟大探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既未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也未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寻到出路,指明前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1471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震惊世界,使一批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而指导其革命胜利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中国先进分子的关注,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并积极投身到工人运动的宣传、组织实践当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力量、革命力量、科学理论和目标前途。
实践证明,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条件下直接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国家繁荣富强创造根本的前提条件。而若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目标、前途等基本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对实现中国现代化、争取民族独立和复兴的艰辛探索之所以接连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对这些基本问题做出正确解答。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明确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以及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1922年7月,党的二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任务、目标和前途,并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任务。同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和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逐渐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在领导工人运动、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明确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对象、性质、目标和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寻到了出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率领军队辗转到农村,并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极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军民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的同时,也初步开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近代化变革。根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进程中始终以土地革命为工作中心,通过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有力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互助社和合作社,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此外,中国共产党还特别强调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工业,以改善国民经济、增加军队给养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当时以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毛泽东突出强调了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开始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初探索。1934年1月,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的原则就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1939年12月,毛泽东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就是“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之时把他转变到社会主义的革命阶段上去”[3]。就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毛泽东明确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不可能有真正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人民的福利,没有国家的富强”[1]1080。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沉浸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直接进行现代化建设,进而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幻想中不同,中国共产党不仅清醒地认识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之间的关系,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正确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与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1081。同时,毛泽东还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任务,就是“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轻重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地位升到工业国地位上去”[1]1081。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1437的重大决定,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吹响了号角,指明了方向。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实现人民自由和民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现代工业,改变我国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形象,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伟大探索,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难题。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胜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和发展了我国国民经济,并进一步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深入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一片废墟,经济秩序几近瘫痪。同时,我国仍然存在大量未解放区有待解放。因此,继续推进土地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党的主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4]67。同时,为了巩固统一战线,集中力量攻击主要敌人,毛泽东明确指出,“不要四面出击,要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4]75。“不要四面出击”、稳步地实现国民经济根本好转的思想,无一不闪烁着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光辉。随着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至1953年年底,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好转,国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领导地位逐渐增强。
为了实现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伟大转变,党中央明确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对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阶段。就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工业国,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学习苏联经验,“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4]350。同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5]132。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我国国情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入探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1955年7月,以发展重工业和推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工作重心,党中央审议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至1956年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逐步完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依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1956年4月,毛泽东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深刻思考,并做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我国经济建设各方面的矛盾和关系,同时明确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的基本方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深刻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并决定走出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9月,党的八大依据我国国情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做出了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基本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八大的召开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良好开端。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建设经验,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出现了严重偏差,我国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建设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963年1月,周恩来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5]412,同时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5]412的战略目标。此外,就“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周恩来明确指出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就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做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5]439。“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任务的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改革开放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事实求是、解放思想,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命题,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做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明确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同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依据我国国情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发展。
1979年3月,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经验,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命题。9月,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要建设一个“小康之家”。所谓“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在“人口多、底子薄”这样一个现实基础上进行的现代化,即我国的现代化是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数量庞大、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的现代化,因此在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实事求是、遵守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同时邓小平反复强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表明,我国的现代化不是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歪路、邪路,而是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正路、好路。此外,邓小平还指出,我国的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水平较低于西方先进国家水平的现代化,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合理,消灭赤贫现象”,建成一个“小康之家”的现代化。可见,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着重于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还着重于将现代化建设落实于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命题。从此,中国共产党高高举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伟大旗帜。同时,党的十二大还明确提出了至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年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7]14,并明确做出了“前十年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期”[7]16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为我国现代化道路明确了方向。
随着人民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僵化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成为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改革我国落后的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激活了农村经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提出了“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8]的工作任务。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基本路线,提纲挈领地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15。同时,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提出了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分阶段、分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9]16
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三步走”战略任务前两步已经胜利完成。1997年9月,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进一步规划,明确提出了“新三步走”的伟大战略部署,为世纪之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10]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依据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发展新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是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深刻调整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发挥重大作用和影响的时代,是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国人民踏上新征程的时代,是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即将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面向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环境和新风险挑战,深入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一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的新局面,成功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了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创新发展,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2012年11月,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我国国情的新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明确提出要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增添了新内容,拓展了新内涵,创新性地形成了“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2014年,为深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11],进一步创造性地形成了“四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2017年10月,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12]22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明确指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10。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色,是根本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注重物质文明,而忽视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文明现代化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有效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霸权,成功拓展出回答时代之问、独居时代特色、引领时代方向的现代化发展新道路,开创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旗帜鲜明地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树立起一支独具民族特色的发展旗帜,既为其他各国的现代化建设树立了典范、提供了样板,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
明确了“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导向,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做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在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提前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21年10月15日,立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3]。“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部署,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绘制了宏伟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做出了新的安排。
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两步走”发展战略,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目标贯穿其中,实现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入拓展,并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指引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是打破西方霸权,促进各国人民和睦共处、友好交往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