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的三重维度

2022-11-22 03:56付丽莎
关键词:广大青年中华民族时代

付丽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3)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大会上,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关心和重视青年,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多与青年一同度过,每年的新年贺词和回信等多会涉及青年,且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了青年问题。例如,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的最后部分勉励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2]27。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也专门谈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足见,习近平对青年寄予的殷切期望。

事实上,习近平对青年的重视、关心和期待并非近年来才开始的,而是贯穿了他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从政生涯,在坚持走近青年、了解青年和引领青年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青年进而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的基本原则和理论观点”[4]41,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指导青年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七一”重要讲话中谈及青年的部分是习近平青年观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凝练,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为正确认识青年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价值维度:国家、民族和党的未来和希望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也曾谈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2]27这些论断明确了青年群体对于国家、民族和政党的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而青年之所以是“未来”和“希望”,是由其群体特征、社会责任和政党意义决定的。

(一)青年的群体特征

关于青年的群体特征,毛泽东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12自此以后,历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对青年特征进行论述时,多将青年与“朝气”“生机”和“活力”等联系起来。例如,邓小平指出:“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4]132江泽民认为:“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我们事业的希望。”[4]245胡锦涛则把青年定义为:“整个社会中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5]习近平对青年的认识在继承历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与拓展,不仅明确了青年的定位是“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6],而且总结归纳了青年在思想观念和行为心理方面的特征,即“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7]13。

习近平对青年特征的判断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在肯定青年的积极与活力时,也对青年的不足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例如,1983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指出,“在部分青年身上确实存在一些弱点和不足”,并将其归纳为五大特点,即“心有余而力不足”“盲目自卑”“讲究实惠”“‘看破红尘’”和“盲目崇洋”[8]67-68。但他对青年不足进行的阐释不是为了批评,而是希望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引领:“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这是青年成长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这个规律。”[7]13这为中国共产党后续开展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青年的社会责任

青年的群体特征往往由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而青年的社会责任则更多源于其社会角色。“角色”作为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意为“在社会结构中占有特定地位的人应有行为的模式或规范”[9]。因而,社会普遍对青年寄予了一定的期待和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形成了“青年是什么”和“青年应该成为什么”的观念意识[10]。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11]“青年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力量,是社会各个阶级,各种利益集团极力争取的对象”[12]。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期许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从“负起再造国家民族之责任”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永久奋斗”到“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从“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分子”到“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3]。而习近平则从时代、社会和国家等不同层面对青年的责任做出过论述,如“时代的变革,常以青年为先锋;社会的前进,必以青年为主力”[8]66“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4]25以及“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4]9。也正因如此,习近平对青年的价值观培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十分重视。

(三)青年的政党意义

政党与青年有着天然的联系[15]。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其自成立以来就深刻认识到青年蕴含的磅礴力量,始终重视青年发展,积极教育、引导和凝聚青年,坚持做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毛泽东认为:“要使我们的党保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就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16]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17]习近平则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14]3

正因为青年对政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所以习近平非常强调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共青团系统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应如何帮助青年成长成才都提出过明确要求[18]。例如,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和支持广大青年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发光发热”[14]107;要求共青团“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14]64;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4]108;等等,从而深刻阐明了青年对政党的意义,指明了青年工作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历史维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深情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14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 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也曾谈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7]5这一论断,明确阐释了青年在民族复兴、国家崛起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经受得住历史充分检验的正确判断。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和价值追求,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之前赴后继、努力奋斗,而青年的先锋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时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谈到:“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14]14而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这一历史逻辑又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以“四个 伟大成就”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明确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青年创造了不同的条件和机遇,也赋予了青年不同的责任与使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的先锋队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中国青年开启了在国家和民族历史上率先觉醒、率先革命和率先奋斗的道路。在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毛泽东谈到:“‘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4]41这支先锋队的作用,习近平认为,首先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从而“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7]3-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而青年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主导。自此以后,从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几乎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人民队伍中的“一支军队”[4]41,凝聚了革命队伍,号召了人民运动,成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红又专的建设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这一时期,无论是在“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还是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抑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摸索过程中,广大青年都勇于担当、积极参与,迅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毛泽东的著名论断——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4]12,就是在这一时期做出的。对于这一时期青年的力量和贡献,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有所谈及。例如,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深情指出,“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表现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19]。2020年,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研发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又谈到:“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20]无论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英雄儿女,还是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科技工作者,绝大部分人当时都正值青年,他们根据祖国需要在武装自身的同时,纷纷投身国家建设之中,努力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急先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广大青年响应新时期党的号召,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急先锋,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者”[4]141。这一时期,习近平本人也投身其中,成为扎根基层的青年干部,并先后在正定、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地主抓改革和建设。20世纪80年代,谈及改革时,习近平指出,青年要站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这一“伟大进军最前列”,“日益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8]67“要有敢于牺牲、不畏艰险、不怕犯错误的冒险精神,该豁出去的时候不能犹豫”[21]37。而在20世纪90年代,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对大学生的叮嘱也意味深长,他勉励青年,“置身于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要有紧迫感,树立竞争意识,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敢创新路,敢创新业”[21]122。在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广大青年锐意进取、发愤成才,成为推动改革创新、壮大市场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和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成为全党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对青年在其中的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22]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把青年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生力军”,而“主力军”的提法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转变,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代青年在未来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历史作用的高度肯定[23]。由此,中国梦成为引领青年发展的目标指向,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则成为当今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三、实践维度: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14这既是对青年的深情寄语,更是殷殷嘱托。

事实上,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的青年工作,不难发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期待始终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的,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青年,到培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青年,再到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青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青年成长目标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4]97;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提出要教育包括青年在内的全国人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4]199;新时期与新世纪,江泽民和胡锦涛则在“四有新人”的基础上,从理想信念、品德意志、视野知识和开拓进取等方面,深化和扩展了青年的培养目标。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青年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科学性和创造性地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并将青年发展目标进一步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在具体目标上则提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25]等。而“七一”重要讲话所谈到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对之前论述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志气: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奋斗

增强“志气”,即“立大志”,是对“有理想”这一目标的延展,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理想信念”,对其重要性、典型特征和具体指向均进行过论述。重要性方面,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26]80“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6]73;典型特征方面,指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2]11;具体指向方面,将“远大理想”的指向具体化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7]7。

那么,如何实现远大理想?习近平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要“脚踏实地”。早在2010年,他就曾对大学生讲:“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21]22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还对青年人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3]的要求。为了说明“脚踏实地”的含义,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都打过一个比方:“要从小事做起,小事能做了,就能做中事;中事做好了,才能做大事。这就好比练举重,开始举个四五十斤,然后一点点加码,最后才可能成为大力士,举起三百斤。一开始就举三百斤,肯定是举不起来的,但是,如果一开始对四五十斤不屑一顾,那你永远也举不起三百斤。”[21]194他还曾勉励青年:“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砺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21]29总之,远大理想是目标,脚踏实地是基础,艰苦奋斗则是途径,这就是中国青年“志气”之所在。

(二)骨气: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首先要爱国,而爱国则是“有担当”这一目标的前提。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热爱伟大祖国”[7]7的要求,包括情感和行为两个层面,不仅要“培养爱国之情”,更要“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14]36“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7]8。

而对新时代的青年而言,他们同时经历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更为艰巨。青年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就要明确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27]而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制约中国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就要依靠大批创新人才,所以,习近平要求青年,“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14]47。强国一代的青年只有在服务祖国、奉献人民的实践中充分历练,才能迅速成长为担当时代重任的国家栋梁。

(三)底气: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四个自信

所谓“底气”,除了要有青年自身的“底气”外,更要有作为中国人的“底气”。增强青年自身的底气,需要努力学习、砥砺奋斗,“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14]45;而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底气,则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14]39。

那么,关于当代青年如何实现“有本领”这一目标,习近平最核心的建议是:要读“无字之书”[14]53,要到社会中去学习、锻炼和实践。通过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和锻炼,“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14]53,拓展眼界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1985年,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和大学生们说:“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21]55习近平还认为:“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21]103

而关于中国人的自信,习近平认为是“最有理由”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12这种自信,一方面 来自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今青年作为“平视世界的一代”,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要从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等民族精神中去寻找文化之根和自信之源。而除了文化自信之外,另一个中国发展的“根”和“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在与学生代表交流时曾谈到:“学原理、读原著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有效的方式。”[21]59但只读书又是不够的,还要到生活中和实践中去领悟和应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要像口号式的记忆背诵,要内化为真正的核心思想,通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来检验”[21]233。

“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一直是青年工作和青年教育的根本问题。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对“七一”重要讲话中有关青年的论述进行解析,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习近平青年观的深刻内涵,从而为培养当今青年成长成才,成为担当历史使命、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提供科学方法和根本遵循;能够进一步增强青年工作的理论性和针对性,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中华民族时代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