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长松, 林豪庭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这一哲学基础之上,生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向。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以生态为民为价值底蕴,以全民行动为实践支撑,以生态惠民为目标指向,充分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为全面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得以彰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矛盾的现实关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生发于这一现实矛盾之中,并始终致力于解决损害群众健康较突出的环境问题,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并为这一矛盾的有效解决提供了鲜明的价值指向和科学的实践路径。
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远景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关照所在。因而,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相伴而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将被纳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审视之中。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难题,其存在不仅关切自然环境本身,同时亦会深层次地影响人的生存需要的满足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生活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美好生活需要,但这种朴素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而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而伴随着新时代一同到来的还有广大人民群众对更为丰富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32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而且在生态文明方面也有了更为深切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对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和空气常新的优美生活环境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也切实发生了“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的巨大转变”[2]。这种需求的时代性转变对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演进的首要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31。要保障人们能够生活,就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吃、穿、住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生活条件,而这些其他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本就包含着地质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可见,自然环境要素亦是决定人类能否生存,继而能否创造历史的重要前提之一。当前,近几十年来发展所累积的“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11。与此同时,“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4]312日益突出。这些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次生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大障碍。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关照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正可谓是济人民之所需,解发展之所难,是对人民群众期盼优美生态环境殷切呼声的现实关照,充分彰显了生态为民这一鲜明的价值底蕴。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82人民群众之所以对优美生态环境有呼声,就是因为传统发展模式的不断推进与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维护之间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所造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这种只关心经济效益而不关切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发展模式,给人类发展所带来的隐患亦不容忽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伦敦的工业生产和不合理的城市布局致使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居民的肺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结果肢体疲劳,精神委靡,生命力减退”[6]410。从恩格斯对伦敦市区生态环境的描述中,便可以透视当时伦敦工业无产阶级生存状况的恶劣和生态权益的缺失。资产阶级所创生的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文明形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这种具有时代局限性的特殊文明类型,势必会为其所创造的具有新型文明形态内涵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所不容。其自身的弊端终将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被扬弃,取而代之的势必会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这种生态文明将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深刻领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同一性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低碳环保的文明发展新模式。人民 群众的生态权益将在这一新型文明形态中得以彰显,在这一绿色发展模式中得到保障。
在新时代发展道路的设计与谋划上,习近平强调:“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3]83简言之,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衡量发展模式好坏的核心指标之一。当下,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不断完善现代化发展模式就是对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最好保障。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更是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因而,党和国家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努力构建清洁低碳的绿色发展模式,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面临着深刻变革,但无论变革的方向如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始终是主导变革方向的最根本要素。在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前,不断实现以清洁绿色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就是最大的实事求是。这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发端,也是中国共产党经久不易的初心和使命。
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要现实呼声的关切,也是中国不断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其中不少环境问题甚至严重影响群众健康。”[3]90因而,必须将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但生态环境治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当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急迫的工作,就是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大气污染、饮用水污染和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等,它们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改革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突出问题是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所在,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必然要呼唤系统的生态环境治理举措。习近平指出:“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要正视问题、着力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掩盖问题。”[3]90就此,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重要文件,如“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并且开展了全面的环境督察工作;要求各地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严格按照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习近平还指出:“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84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如果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生活幸福感就不可能得到高质量提升。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强调:“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企业,要坚决关闭淘汰。如果破坏生态环境,即使是有需求的产能也要关停。”[3]84这些坚决稳妥的有力措施,有效缓解了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极大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当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这一结构性变革可能会让一部分身处传统发展模式的企业产生改革阵痛,但是相较于环境改善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生活幸福感的提升,这些损失与痛楚则显得微不足道。如果连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基础的绿水青山都不能保护,那么有再多的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条 主线,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关切人民的现实需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人民群众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和空气常新的美好生活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最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切中中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如何才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场域?其最根本的实践支撑就源于全民行动。因为只有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主体的人民群众,在科学的生态自然观的指引下,在严密的法律制度规范下,自觉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的强大合力。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日耳曼人移入时期的德意志的自然界,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已经所剩无几,“德意志的自然界在这一期间未经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变化,简直微小得无法计算”[7]484。可见,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对“人化自然”的形成与演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实践活动一方面,赋予了“自在自然”以属人性,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但另一方面,这种对自然界的改造行为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将会不计自然代价,以牟取巨额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哪怕这种行为将会引发巨大的生态危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指向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这一论述深刻指出了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对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对人类而言,最根本、最现实的需要就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各项条件,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它是人类文明延续至今的一大重要基础。人类必须自觉地认识到自身对自然环境保护所应承担的主体责任与核心作用,这不仅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现实需要的满足,更是对过去人类以损害自然为代价来谋求发展行径的应有补偿。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8]137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无论是顶层设计的构思与谋划,还是基层政策的宣传与落实,都要依靠每一个现实的人来推动。因而,广大人民群众在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受益主体的同时,也应积极承担起所应承担的责任,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一重要的主体性地位不仅是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内在要求,亦是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8]362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责任意识与环保意识,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凝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合力。
所谓自然观,即在哲学视域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归纳与阐释。在工业文明的统摄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服从于资本逻辑,因而其二者之间常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异化模式存在。与人的感性生命相统一的“感性自然界”不再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相反却沦为了资本这一绝对主体的自我增值所使用的“物质客体”,自然界成为了一个孤立于人之外且有利于资本增值的有用物。在这种工业文明自然观的影响下,人类加紧了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人类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世纪以来的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与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并损害了人类的根本生存权益,促使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自然观统摄下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才得以出场。生态文明类型内在蕴含着一种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论述中,认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6]210。因而,自然界从来就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对立物,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从学理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所达成的内在统一;并在扬弃传统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自然观的基础上,为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一经 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460。落实到当代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能否在一个科学的自然观的指引下开展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对生态危机的系统性反思,西方学者对蕴含于传统自然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展开了系统性批判,但是这种批判并未揭示出生态危机的内在本质,相反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对此,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着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它们只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分”[9]。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绿色发展理念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时代性再现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亦是在实践场域中对工业文明自然观统摄下的西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双重超越。习近平曾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3]11由此可见,能否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自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才能够真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样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也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这种科学的生态自然观,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使不断促进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与将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相统一。
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亦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调节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7]561。也只有扬弃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并通过扬弃具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来协调和规范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其本身具有虚假性。所谓“为了抑制工厂主的残酷贪欲而制定的法律不过是骗人的东西,因为这些法律的措辞就使他们本身的规定完全归于无效”[10]。毕竟这种“资产阶级法律,只是为了维护有产者和他们同无产者的相互关系而存在的”[11]。作为资产阶级的法律武器,“资产阶级法律”如资本家一样永远只关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现实利益,因而在这种制度与法律的统摄下人类永远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经历完全变革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12]41“从而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12]72。人民的生态权益和人民的现实呼声都应成为法律的现实关照所在,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成为人民的自我要求和自我规定。而当这种自我要求和自我规定在法律的保障下成为了有效自我规范的“硬约束”时,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新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下得以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不断扎实推进法治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的严密法治观,正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展现。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权益且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4]318。可见,从生态立法到生态执法,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将给生态环境破坏者们留下可乘之机。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9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严密法治观,不仅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展现,同时也为各个社会主体依法履行主体义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以及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较为公平的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为广大人民提供普惠的民生福祉,亦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一大重要理论成果,始终以人民至上为核心价值理念,并致力于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以自然解放不断促进人的自由个性解放及其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现实路向。
促进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理念。这种自由个性解放及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是要以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内在支撑,而“自然解放”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性再现,始终与人的自由个性解放及全面发展相关联。马克思认为,“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内在统一于共产主义之中,因为共产主义不仅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超越的产物,同时亦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超越的产物。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对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185,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最终达成。这也就意味着伴随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自然解放”——一同到来的,必将是人的自由个性解放。由此可见,实现“自然解放”是促进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也只有在实现“自然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才能逐渐摆脱“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人民的民生福祉,更关乎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3]13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变,国家的发展还仍然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阶段的遗留特征,因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显现出诸多生态问题;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无法为人类生存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基础。“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3]4如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连人民的基本生活幸福都无法保障,那就更谈不上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面发展了。因而,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并始终坚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广大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现实幸福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文明素质提升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13]只有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才能在不断实现“自然解放”的基础上推动人类朝着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面发展的方向上不断前行。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4]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要义的初心和使命从未变更,与此同时,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又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3]84因而,在习近平眼中生态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同时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系统有效地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成了不能付诸实现的“梦幻泡影”。习近平还强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8]368“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8]370,从而以更为丰富且优质的生态产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改革红利。生态文明建设这副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副担子上挑起的不仅是事关亿万人民的民生福祉,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15]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因而,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立场与政治追求。2020年,习近平于江苏视察时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16]面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事件和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17]。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仅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拥有美好生态环境的殷切呼声,更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产出的民生福祉中切实受益。坚持生态惠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宗旨原则的要求所在,更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中的生动诠释。
“生态问题是世界普遍性问题,从其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看,某一个局部性、区域性的生态问题都有可能逐渐波及整个世界,成为全球性的类危机和类生态灾难。”[18]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生态危机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强力推动下所形成的全球普遍交往使每一个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因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绝不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所应致力的重要事业。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当下,必须清楚认识到,“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8]375。尽管这一事实往往会被现实的利益冲突所遮掩,但任何人都无法从根本上否弃这一人类生存发展所应秉持的基本原则。当前,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影响下,整个人类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不公正、不合理的治理模式却严重延缓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各个主权国家和地区理应承担起各自的历史使命,在秉持构建全球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共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际协同合作,实质性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治理,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携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责任与挑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指向在于生态惠民,但决不能对生态惠民作狭隘的理解,而应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去审视生态惠民,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性人文情怀。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4]364面对当今时代所提出的生态难题,唯有各个国家都承担起各自的历史责任,不断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统摄下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整个人类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基础,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果惠及世界人民,进而不断推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严峻生态挑战,中国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始终勇于承担自己的时代重任。习近平多次强调,“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3]131,对此,“中国愿意继续承担同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3]130。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成果,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宏大人文关怀和深厚人学底蕴,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世界环境治理体系,凝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人学底蕴和价值关怀,将人民至上这一价值理念深度地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以生态为民为价值底蕴,以全民行动为实践支撑,以生态惠民为目标指向,全面承继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易的初心和使命,塑造出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理论,引导中国走上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亦为世界携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