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舫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1)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实现同向同行、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途径,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思潮日趋纷繁复杂,加之受到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冲击,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更易受各种观点、言论、思潮、现象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和方法,“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要做好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提升“三全育人”实效。在价值引领上,“中西文化比较”课始终秉承的方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达中华文化魅力和核心价值目标,与其他一系列课程目标协调一致。其“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通过从历史、人文等不同角度,让学生去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历史风貌,加深他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人文视野。
从高校层面来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可以拓宽视野、提升素养。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素质教育,使得高职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不够,缺乏开阔的人生格局。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因为受快餐文化影响,不习惯独立思考,也很少进行冷静分析,只是简单地从表象上看问题;寻求答案的时候,他们又仅凭情绪、经验、直观感受,草率得出结论,亦或人云亦云;解决问题的时候,通常无法发现现象之下隐藏的规律,更谈不上迁移、应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比较中西文化在自然基础、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思维方式、语言文化、传统习俗、宗教文化、社会规范、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异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建立起学生对中西文化整体观念与异同的把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学生层面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实现春风化雨、隐性育人。高职学生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受“饭圈文化”的裹挟,被奢靡之风、乖戾之气等不良价值观浸染,容易导致“三观”偏差。这就需要教师用正能量来引领与感染学生,从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摆脱狭隘功利与低级趣味的羁绊,培养具有人文素养、道德养成、审美情怀、艺术理想、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学生们比较反感板着面孔的说教,因而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苦下功夫,通过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补充,从创世神话、传统礼俗、餐饮、服装、建筑、文学、影视等方面,发挥本门课程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展中西文化各方面的比较。融入家国情怀、忠孝仁义、兼爱非攻、文化自信等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崇高的理想,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要实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就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尤其应将学科知识与技能置于历史与现实的纵向维度,置于国家与社会的横向维度之中,赋予课程更加广阔而深厚的文化内涵[3]。努力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西文化比较”这门课时,在增长知识见识、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文化自信上,引导学生去横向对比思考:为何四大文明中,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相继湮灭在历史尘埃中,只有中华文明成为唯一生生不息的古文明?其他三种文明的断层甚至消亡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底蕴是什么?她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华文明的这些底蕴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如何在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下始终保持我们的文明底色和文明特色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政治认同上,从自然环境影响比较中西文化形成的根源。西方是海洋文化,擅长出海经商贸易,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西方强调冒险精神,重视追本逐利,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谋取暴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利益至上的主流精神,为此不惜舍弃规则,巧取豪夺,侵略成性,推崇弱肉强食甚至推行种族灭绝。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直到资本主义时代,其社会属性中人性之恶色彩浓重。而中国农耕文化受古代生产力水平低的影响,更强调集体劳作,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农耕文化时代由于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农业收益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因此更看重顺应天时、农时,更看重互助互利、抱团取暖、聚众力而抗天灾人祸,其集体利益至上的社会属性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家国情怀上,儒家理论作为家国理念的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今天的大学生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融于家族、个人与集体荣辱与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成为了我们民族的共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特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忠孝仁爱的道德标准、尽忠即是尽孝的伦理理念、舍小家顾大家的舍得观念等浸润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
道德修养上,孔子尚仁:推己及人、由家及国;孟子重义:舍小我、成大我;老庄倡导“抱朴守真,以德报怨”;佛家倡导“慈悲为怀,众善奉行”;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还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伦理观,“迎难而上,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理想观,这些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诚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规定:“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4]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作为高考最后一批次录取的考生,部分高职学生,尤其是单招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动力普遍不足;个别学生沉迷游戏,耽于享乐,学习、生活的自律性较弱,抱着“及格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理,混日子拿毕业证。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目标,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定位。课堂上,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习惯于考前抱佛脚、死记硬背。针对这部分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课程团队应着力分析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抬头率高、共鸣感强,摒弃缺乏趣味、相对严肃刻板的思想政治理论,挖掘补充贴近学生生活、新鲜感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隐形渗透、画龙点睛、元素化合,做到寓教于乐。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尝试。
补充讲解西方文明的源头——双希文明,让学生了解希腊神话与圣经,通过与中国创世神话、洪水神话的案例比较,让学生明确中华民族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面对灾难,敢于抗争:天塌地陷,则女娲补天;烈日当头,则后羿射日;大海无情,则精卫填海;大雾弥漫,则黄帝造车;高山挡路,则愚公移山;洪水肆虐,则大禹治水。凡此种种,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承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厚生爱民、牺牲奉献的尚德精神。
补充讲解中西经典影视作品,例如通过鉴赏在类型电影领域中最具中华文化意蕴和华夏视野的武侠电影,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营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价值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立身以正,惩恶扬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非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观,以及“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人生观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价值观。
补充讲解文学作品、民俗技艺、风俗禁忌的传承与变迁。作为一种文化性的存在,不同社会具有其特定的道德、规范、语言、风俗、习惯等。身处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往往都会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比如一些慢工出细活的能工巧匠与“冷门艺术”的新形态与新变迁,正好体现了时代的影响:把铜做成向日葵的铜雕大师;用铁勾出《清明上河图》的铁画大师;将一块木头凿出太乙真人的灵魂木匠;像个8岁孩子一样玩泥巴的陶艺大师;9级台风面前岿然不动,用上50年不腐不坏的油纸伞;“千锤百炼出好墨”,传承自“清代四大徽墨”之一的胡开文墨庄,他们顺应时代潮流,不再闭门造车,而是与时俱进,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在匠人与使用者、观赏者之间碰撞出新的火花,让这些传统工艺被更多的人看见、喜欢[5]。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只有依靠自身的文化特色、作品实力,让人们观而悦之、爱而仿之、乐而习之,才能不断地宣扬华夏文明,用优秀的文化作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
增设一些专题版块来学习党史。比如设置“英雄主义”电影的专题学习任务,通过组织观看以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深挖影视剧中所蕴含的历史观、民族观和英雄观,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奋斗史,理解誓死抵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民族尊严、“对民族负责、对国家忠诚”的中国式英雄主义,大力弘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既重知识点的灌输,也重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采用真实商界案例与事件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收效颇佳。后来它被逐渐应用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法重点在于思维培养,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剖析与思考问题,用客观生动、真实可信、多样相关的案例,发挥学生主动性[6]。比如在中西方末日洪水专题中,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学生比较希腊神话、圣经神话、中国神话中关于洪水的不同起因和造成的不同后果,进而分析中西方洪水神话的不同主旨,最后明确洪水神话折射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观。这样的案例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二是既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升华,也重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在线教学。笔者团队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观摩线上精品课程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本门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以“互联网+”教学作为突破口,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前沿阵地,构建起学校课程思政的新格局。比如在“英雄主义”电影的专题学习中,教师通过回顾和展示经典主旋律影片的经典形象、场面、歌曲、台词等方式来唤起同学们的红色影像记忆,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对党的热爱。
三是重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的教学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的课程参与者和建构者。教师利用云班课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学生也可以使用云班课提问、预习、完成作业、参与小组活动等。作为主研人,笔者带上团队教师与学生亲赴四川泸州古蔺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的传承人进行采访、实录,认真完成古蔺花灯口述史的研究。学生在研学旅行的实地考察中,深深感受到诸如传统工艺、风俗习惯及诸多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体现,“记录”了整个民族的爱憎好恶和喜怒哀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其永恒魅力源于醇厚内涵。
四是既重个人主观能动性,也重团队协作精神。教学中,以团队建设为目标,采取的是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强调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整个团队各有所长、相互促进。团队教师中,有擅长中西民俗的,有专长中西文学的,有专注中西影视的……他们相互探讨碰撞,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在讨论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以教研促科研,既保证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又促进了科研方面对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化。
“中西文化比较”作为一门人文通识课程,要实现“知识传授—文化传承—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重点是调整、完善教学大纲,从多维度进行考核。教学大纲中,需要系统梳理教学方案和重点章节,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知识导向与价值导向相融合,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中,注重拉近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把“大道理”融入高职学生的生活场景与切身体验中去讲授。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提问法、讨论法、案例法、头脑风暴法等方式、方法,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按照一定原则,将学生课堂上对思政点互动的参与度和作答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
考核方式由传统的一张期末试卷定成绩改为形式多样的阶段性考核。学生不用再心情烦闷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充满激情地以个人创作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小论文,参与课后讨论,制作并讲解PPT。比如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如何应对中西文化交融,坚定文化自信?如何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感悟与演绎“I LOVE YOU”?学生可由此学会深入思考,学会审美、思辨、信息整合,也借此考核学生的认知能力,端正学生三观,检验育人成果。
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教学中,要始终奉“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为圭臬,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教师要更注重挖掘德育要素,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田。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之术,致于“课程思政”之道。利用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教学互动和课堂延展,寻求德智融合、一课双效,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教学研究上,笔者团队的课程思政项目,既是2020年院级示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又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教学效果上,学生反馈良好。现将部分学生的教学评价摘录如下:
“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一位同学都乐于与大家分享中西方神话故事。我记得潘多拉盒子的不幸,也识得宙斯的滥情;震撼于盘古撑开混沌、开辟天地、垂死化身;感动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传奇……大家在那一节课似乎都成了优秀的演讲家。”
“学习中西文化精神时,老师从四个方面引导我们进行比较。联系实际,从5·12汶川大地震到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家国情怀让中华民族穿越风雨、砥砺前行。”
“从‘两希文明’到中华文明,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的交换让人的思维更广阔,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不同的思想切入点来让学生们上课的情绪高涨,周老师是我所见的第一个。她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善于与学生做朋友,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让人格外地留恋。”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其中让笔者印象尤为深刻的是6月中旬一次“中西文化比较”课后,笔者对一个课堂内容准备不充分的同学进行提醒。在QQ上单独交流时,因为同名同姓,一不小心@错了对象,闹了个乌龙。学生的回复让笔者感动异常:“周老师,我已毕业7年。但一直记得老师的教导——人,一定要有审美趣味,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这样的潮流中必然难免泥沙俱下。青少年置身其中,更容易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为此,如何引导他们在大碰撞中守住民族文化的本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大学教师,除了进行知识传授、文化传承外,还应注重价值引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与理想情怀。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其教学方法的形成必然有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笔者所在的团队在前述教学实践中,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之术,致于“课程思政”之道,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该方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淤正名,第二阶段——溯根筑基,第三阶段——化文证信,第四阶段——弘道归心。笔者将其简称为“清、溯、化、弘”四步教学法。
第一阶段:清淤正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借助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大力输出其文化观及价值观,导致部分中国人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甚至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西方多年来对我国进行的“文化入侵”“文明渗透”,导致的结果不仅是不良思潮淤积、堵塞了部分青少年的头脑,也对我们的文化清流造成了“污染”。为此,“中西文化比较”课的第一步是帮助青年学生清除文化思想中的淤泥,为中华文明正名。在这一教学阶段,需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四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唯一绵绵不断的古文明,她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灵魂。这一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文明现象绝非偶然,它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也充分证明了一切诋毁、污名化中华文明的思想、观点、理论都是无稽之谈。
第二阶段:溯根筑基。一切文明都有其源头,中华文明也不例外。溯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创世神话、阅读古典文籍、查阅文献资料,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通过比较中西方文明的源头,去了解不同文明的初心及其发展方向,进而深刻理解我们的文明之根在何处,是如何生根发芽、逐步成长的。这样立足于历史真实的寻根之旅,拨开“迷雾毒瘴”的探寻之路,有助于学生筑牢文明自信的基础。
第三阶段:化文证信。文明自信之基夯实了,再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历史上几次鼎盛的文明高峰。通过比较中西方文明的成长史,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先秦文化,足以媲美西方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哲学思想为核心的古希腊哲学体系;繁荣多姿、兼容并蓄的汉唐文化,长期占据同时代的世界文化高峰;人才辈出、全面发展的宋明文化,比之西方津津乐道的文艺复兴也不遑多让。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演化中西方文明的成长历程,深刻理解中华文明茁壮成长的历史必然性,帮助学生印证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之心。
第四阶段:弘道归心。到此阶段,教学效果显现。当我们把中西方文化置于人类文明发展演化的大背景下,置于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大视野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比较研究,学生既能感受西方文化“人文情怀、理性主义、探索精神”的魅力,又能体会中华文化“天人合一、中庸和谐、求真务实”的博大精深;理解文明不存在优劣之分,不同文明可以共生共存;理解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而不同。至此,学生已经能够跟随教师自觉维护中华文明之道,宣传弘扬民族文化,归心中华文明,心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信念不再轻易动摇,而这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标志。
“清、溯、化、弘”四步教学法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并借鉴了比较文学的影响比较方法、平行比较方法、接受研究方法而形成的。其中,清淤正名阶段借鉴了影响比较方法,溯根筑基和化文证信阶段借鉴了平行比较方法,弘道归心阶段借鉴了接受研究方法。受实践时间、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还处在初创期,远未成熟,笔者不揣冒昧陈述于此,期待得到专家、同行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