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薇 王向东 姜晓璐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2.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81;3.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4.东北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4;5.贵阳市新世界学校, 贵州 贵阳 550081)
区域认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认识到不同的区域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增进对世界的理解,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以下简称“大单元”)以培养和发展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深度剖析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地理学科核心思想方法及育人价值,以区域认知核心素养需达成的目标为关键线索来组织所学内容、材料和资源等。如何开展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设计,即如何确定大单元主题,如何设计大单元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和学习活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地理教学问题。本文以“区域划分”主题大单元为例,探究大单元设计过程。
想要找到“大单元”关键线索,必须要深入解读并剖析区域认知本身的内涵。从“区域”一词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得出,可以借助空间尺度思想、人地关系思想、区域思想深度理解区域认知的本质内涵,这也是课标中区域认知概念界定的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区域认知指人们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2]可见,区域认知的前提是区域视角和空间视角,从空间—区域的角度来认识复杂的地球表层,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区域进行划分。划分后的区域充填着各种要素,使得区域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那么,划分后的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便会产生一定差异。这就需要并促使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联系,区域联系也会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3]
空间视角主要体现于空间充填,重点是培养觉察空间格局能力;区域视角主要体现于区域划分,重点是培养区域划分意识;区域特征主要是培养区域综合归纳能力;区域差异主要是培养区域比较能力;区域联系主要是培养因果分析能力;区域发展主要是培养预测评价能力。可见,区域认知内涵主要包括“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和“用空间—区域的方式法认识”两大方面,其内涵框架如下(见图1)。进而可以确定“用空间—区域的思维方式认识”和“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对某一具体区域本身的认识”为“大单元”关键线索。
图1 “区域认知”的内涵框架
大单元主题的确定是大单元教学的方向和引领,进一步细化并解释“大单元”关键线索是对区域认知内涵的理解进一步下移,以便确定大单元设计的教学主题。“‘划区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层复杂性的方法”作为“用空间—区域的思维方式认识”这一关键线索中的一条具体线索,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尺度大小”可划分全球、陆地、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级别的区域;根据“不同属性”可划分语言区、地形区、气候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块”是一种认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特征的方法。找到这些主要内容与课标相对接的内容,进行大单元主题的确立。
考虑到在整个初中学段都会渗透到这一具体线索所体现的地理思想方法,并且大单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倾向于在一个学期内的教学重构和重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课标中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标准与具体线索的对应关系。从下表(见表1)的对应关系来看,除了学生根据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或描述不同类型的区域分布特征,还隐含着地理学家认识和总结地理分布规律知识的思想方法,也就是“‘划区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层复杂性的方法”这一组织大单元的具体线索体现和渗透。依据上述分析,可确定“区域划分”为《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一个大单元的教学主题。
表1 组织大单元的具体线索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的关系
确立大单元学习目标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优先次序,为后期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指南。纵观整个初中地理教学内容,重构侧重“划区认识方法的渗透”的大单元,需在初中生已具备地图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概念认知后。“划区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层复杂性的方法,这一具体线索来统摄并整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四章第二节“ 世界主要语言与宗教” 、第五章第二框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相关内容,并建构这一大单元知识学习体系(见图2)。这样既可以打破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生形成从空间—区域视角看待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认知区域本身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引领。
图2 “区域划分”大单元知识内容框架
因此,基于上述考虑将“‘划区认识’方法的渗透”大单元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以下内容。
(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世界可以按照尺度和属性组织为不同级别或不同类型的区域,理解区域是人为划分出来的,体验把世界组织为区域加以认识的思想方法。
(2)结合地图和其他资料,运用“划块”等方法,说出根据不同属性划分世界海陆、气候、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发展水平的地理分布特征,能够觉察空间格局的分布规律,体验区域如何被划分出来,进而客观的认识复杂的地球表面。
(3)通过体验真实的情境,运用划区认识的方法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会区划认知方法的使用价值及实践应用的意义,表现出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灵活运用方法的能力。
(4)运用划区认识的方式综合的认识地球表层环境,初步认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综合的看待地球的地球表面环境的特征,初步感受人地之间存在联系。
大单元目标能否达成,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理解大单元目标都需要教学评价来进行测量。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既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又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期望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文章基于大单元目标的内容,结合深度学习的理念,设计了“区域划分”大单元学生学习评价情况的标准(见表2)。
表2 “区域划分”大单元评价标准
为了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分别设计了“感知‘划区认识’——体验‘划区认识’——深化‘划区认识’——应用‘划区认识’” 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主线,并根据不同阶段设置有针对性、进阶性、挑战性的核心任务。不同阶段具体课时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分解如下。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了解“区域划分”这一课题含义,解决世界海陆分布等问题,从而初步认识“划分区域”的角度,为形成区域认知的意识做好铺垫。因此,该课时核心任务主要以初中阶段学习过程中隐含的尺度和属性概念为背景,设计各个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尺度大小和属性不同划分区域,通过归纳海陆分布特点,初步感悟区域是人为划分出来的(见表3)。
表3 感知阶段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认识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带领学生体验如何进行划分区域,帮助学生建立属性划分世界认知结构。同时引入“划块”等方法来解决世界气候分布的问题,强化学生解决地理分布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时核心任务主要是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说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形成通过属性划分区域的认识。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如何运用“划块”等方法分析世界气候分布特征,渗透“把世界组织为区域加以认识”的思想方法(见表4)。
表4 体验阶段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解决世界人口、语言等人文属性的分布问题,深化应用“划块”等方法解决地理分布类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稳定、完整的不同属性划分世界认知结构。因此,该课时核心任务主要是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四章第二节“世界主要语言与宗教”、第五章第二框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相关内容为基础,加深学生从不同属性角度划分区域来认识世界的理解,帮助学生能熟练运用“划块”等方法描述不同属性的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深化“把世界组织为区域加以认识”的思想方法(见表5)。
表5 深化阶段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需要一定的指标进行考察,通过中考真题训练测试帮助教师把握学生能否进行迁移和应用,是否达到深度学习。因此,该课时核心任务主要是以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察为蓝本,通过选择、改编相关典型中考真题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检查学习成果,指导改进学生活动的设计,明确‘划区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层复杂性的方法(见表6)。
表6 应用阶段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