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 郭大琦 孙微庭 武 宽
供电所是服务“三农”的最前沿阵地,是公司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最小单元,供电所综合管理、队伍建设和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各项举措的有效落地。2021年,总部提出了制约乡村供电所发展的“五大”突出问题,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针对“队伍老龄化”“多系统多终端”和“用户需求多样化”等核心问题,结合浙江实际,决定开展数智化供电所建设。杭州公司先行先试,立足“七个一”核心任务,实施供电所“强基固本数智转型”“提质增效管理登高”两年行动计划,推动供电所“三融合三转型三提升”,“业务工单化、工单数字化、数字绩效化”在网省公司推广,全面建成具有杭州特色的“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电力驿站”新时代乡村振兴电力服务新模式,建设成果获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的批示肯定。
营配协同服务。深化“网格化+专业化”低压营配融合网格化管理,打造服务民生最小单元。推行组团式服务,指标责任落实到网格,网格间协同作业,一支队伍、一次到达现场、一次解决问题;推行专属式服务,网格负责人利用企业微信、社区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开展“一对一”零距离服务,实现营配业务不出班组,考核落实到网格。2022年,公司进一步细化网格划分,将网格数量扩增27%,覆盖全域乡镇街道、村委社区,使业务分配更均衡、服务更精细。同时,在低压融合的基础上,试点开展高压营配协同以及高低压营配融合,实现高低压故障抢修、业扩新装等协同处置,提升作业效率。
盘活人力资源。实施供电所“两全三维三驱动”员工激励体系建设,激发供电所内生动力,解决“队伍老龄化”问题。实施薪酬包干制,县公司核算奖金总额,为供电所放权赋能,做到“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施全员积分制,运用“一平台”量化全员绩效积分,科学评价员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打破奖金分配大锅饭模式。2022年,部分供电所与数字工分挂钩的奖金在奖金总额中占比已由去年的30%提升至60%左右。实施员工晋升制,根据员工工作业绩、技能水平、岗位情况,制定八级能级通道,达到八级的员工,薪酬接近供电所副所长的待遇。
开展精益对标,将全市供电所分为城(新)区、乡镇,统筹“横向对比”与“纵向提升”。横向考虑重点专业要求,突出核心关键指标;纵向按月(季)度环比、年度同比评价供电所自身提升情况。2022年,在涵盖关键指标基础上,将16项对标指标进一步精简至11项,合理分配各专业间指标、累计值与月度值权重,建立季度清零制度,导向更明确、维度更全面、考核更科学,并在公司网站开辟专栏,晾晒对标结果。同时,常态化开展专业部门定点帮扶,补强短板,推动供电所业绩指标提升。
业务工单化,“管事”更加精细。按照省公司部署,将数智供电所管理平台打造成供电所的“智慧中枢”,横向深入贯通7大专业15套业务系统,实时汇集29项预警指标,75项监测指标、8项生产要素,解决“多系统”问题;纵向有效穿透上级专业部门、所内管理层与现场一线人员的全业务链条,78项外勤业务工单直派网格责任人,实时掌握所内日常工作量、待办工作进度、完成质量。2022年,为进一步加强 “一平台”应用实效监督管理,公司以抓实通用型工单处理质量为切入点,梳理5项关键指标,建立应用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供电所全业务纳入“一平台”管理。
工单数字化,“管物”更加精益。在终端“四合一”解决“多终端”问题基础上,2021年6月,杭州公司全省率先单轨制运行“i国网”“掌上数供”,以外网终端替代专用终端,实现基层全业务“移动作业”。主动承接32项关键功能试点应用,打造员工易用、好用的“贴身百宝箱”。同年7月,全省首家建成“三合一”智能融合仓,外勤工单与生产要素“一一对应”,平台1次生成工单、自动流转至终端、1次刷脸领料,减少2/3审核环节,提升领用效率200%。
数字绩效化,“管人”更加精准。2021年,依托“一平台一终端”工单自动量化积分、工作质量在线评价优势,公司在24家试点供电所开展了数字绩效管理模式,2022年已推广至全域40家供电所。同时,平台数据与营配融合网格化进行了深度融合,实现网格内、网格间的工分绩效可查可比,作为网格工作质效评比、员工薪酬兑现和岗位晋升的有效依据。
创新电力服务新模式。以下姜村电力驿站为样板,全域打造56家“红船 电力驿站”,推出便民服务“四个办”,实现“办电不出村”“最多跑一次”,解决“用户需求多样化”问题。驿站辐射区域范围线上办电率达96.8%,办电时长减少51%,客户满意率100%。
共建政企协作新生态。政企共建农村用电安全员队伍,形成“驿站+农村用电安全员”的联合团队,填补表后服务管理空白。2022年8月,在省公司总体推动下,“浙里办”已开通表后线上服务入口,并在杭州余杭等区域试点运行,累计处理工单325条。
数字赋能服务新场景。打造“乡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运用“乡村振兴电力指数”,首创“电力关爱码”“百姓共富电单”“电子碳单”“低碳入住”等电助共富特色产品,从电力视角为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支撑。其中,“电力关爱码”日常监测1228户独居老人,累积主动服务1671次;“电子碳单”从杭州下姜村走到联合国,为全球500多家酒店、民宿降低能耗近10%。
坚持“数智转型、减负赋能”,聚焦“五大”突出问题,发挥供电所综合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常态化例会督导,融汇各专业合力,集中、高效解决供电所困难。全力配合省公司专班,搭建“一平台”应用质量指标查询路径,制定预警规则,确保工单处理质量可自动监测预警、整改闭环。发挥“一平台”汇集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试点建立业务量与生产要素匹配模型,为上级科学配置供电所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坚持“一年转型,两年登高”,2022年年底前完成全域40家供电所建设,实现提质扩面。完善服务规范和建设标准,固化“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电力驿站”建设成果。试点开展未来供电所建设,按照“五型一体系”核心建设思路,深化数智赋能,使供电所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基础管理更加精益,员工获得感显著增强,供电所面貌焕然一新,营配协同、卓越服务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