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杰 刘昌贺 李 衡 吴清华
1.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0)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预后多变的异质性肿瘤,部分PNETs具有高度侵袭性,甚至恶性度极高,大约占胰腺肿瘤的2%~10%,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PNETs的认识逐渐增多,PNETs的检出率也在逐年升高[1-2]。典型的PNETs在增强CT或MRI上呈富血供表现[3-4],但仍有30%-55%的PNETs表现不典型,增强时呈乏血供表现,称之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non-hypervascular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non-hyper-PNETs)[5-8]。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the pancreas,SPT)为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1%~3%,以年轻女性多见,通常为良性,但具有交界性或潜在恶性的倾向潜能[9-10]。non-hyper-PNETs与SPT在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部分PNETs在病理上可显示一定程度的假毛细血管区域,在组织学上与SPT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两者异病同影,鉴别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困难[11]。值得注意的是,non-hyper-PNETs与SPT的治疗方式有一定区别,前者侵袭性较高,手术切除范围较大,而后者为相对惰性的肿瘤,在完整切除肿瘤后其预后相对较好,术前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non-hyper-PNETs与SPT的增强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两类疾病的认识,增强鉴别诊断能力。
1.1 一般资料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8例non-hyper-PNETs患者(增强胰实质期病灶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胰腺实质密度视为乏血供)[12]及22例SP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nonhyper-PNETs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发病年龄为29~66岁,平均年龄为42.7岁;22例SPT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发病年龄为13~64岁,平均年龄为35.0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消瘦、体重减轻、黄疸等。
1.2 CT扫描CT检查采用GE Discovery HD750 CT(GE Healthcare,Milwaukee,WI,USA)扫描仪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 120kVp,管电流 240-300mAs,螺距 1.375,转速0.5s/r,重建层厚及层间距均为1.25mm。平扫完成后,分别于40s、70s行腹部CT增强双期(胰实质期及门脉期)延时扫描。CT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浓度100mg I/mL),经肘正中静脉注射80-100mL,注射速率为3.5-4.0mL/s。
1.3 图像分析由两名具有丰富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副主任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时与第3位具有20年腹部影像诊断经验的主任医师讨论分析,以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作为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两组病变的大小、位置、边界、质地(实性:囊变或坏死10%;囊实性:囊变或坏死介于10%~50%;囊性:囊变或坏死50%)[7]、形态、有无钙化(由平扫图像确定)、有无“浮云征”(定义:肿瘤内部囊性成分中可见漂浮的实性成分)、有无胰胆管扩张、胰周侵犯及远处转移等。对病灶的实性区域测量各期CT值,ROI勾画尽可能大,面积要达到肿瘤截面积的1/3~1/2,约100 mm2,避开囊变、坏死及钙化等,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对两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当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各CT征象及预测模型对于两类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18例non-hyper-PNETs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发病年龄为29~66岁,平均年龄为42.7岁,均为单发病灶,11例位于胰头颈部,7例位于胰体尾部,病灶直径为3.5~5.6cm,平均直径为4.5cm;22例SPT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发病年龄为13~64岁,平均年龄为35.0岁,均为单发病灶,15例位于胰头颈部,7例位于胰体尾部,病灶直径3.8~6.7cm,平均直径为4.7cm。两组患者发病年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SPT患者发病年龄更轻;除此,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灶位置及病灶大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non-hyper-PNETs比,SPT更多见于女性(63.6% vs 44.4%,表1)。
表1 non-hyper-PNETs与SPT患者的基线比较
两组non-hyper-PNETs与SPT患者的增强CT征象比较见表2。与non-hyper-PNETs比,清晰的边界(90.9% vs 50.0%,P=0.004)、“浮云征”(50.0% vs 5.6%,P=0.004)及钙化(42.9% vs 5.6%,P=0.011)更容易出现在SPT组中;而胰周侵犯或远处转移(4.5% vs 33.3%,P=0.033)在SPT中较为少见;两组病灶在形态、质地、胰胆管扩张、平扫期、胰实质期及门脉期CT值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1、图2分别为典型的SPT及non-hyper-PNETs病例,图1胰尾处病灶边界清晰、周边可见蛋壳样钙化(短箭)及“浮云征”(长箭),增强呈乏血供表现;图2胰尾处病灶边界不清、增强呈乏血供表现,临近脾脏受侵(长箭)。
图1 胰尾SPT,女性,32岁。图1A~图1C示胰尾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病灶边缘可见蛋壳样钙化(图1A,短箭);增强胰实质期(图1B)及门脉期(图1C)病灶内部可见“浮云征”。图2 胰尾PNETs,男性,50岁。图2A~图2D示胰尾处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晰;增强胰实质期呈乏血供表现,临近脾脏可见明显受侵征象(长箭)。
表2 non-hyper-PNETs与SPT患者的CT特征比较
通过绘制ROC曲线来评价肿瘤的边界、“浮云征”、钙化、胰周侵犯或转移及四个指标联合建模后在non-hyper-PNETs与SPT两组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0.722、0.677、0.644、0.914。上述CT征象联合建模后,其在两组病变中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3.3%、86.4%。
图3 边界、“浮云征”、钙化、胰周侵犯或转移及联合上述征象建模后在non-hyper-PNETs与SPT鉴别诊断中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5、0.722、0.677、0.644、0.914。
PNET与SPT虽然在胰腺肿瘤中发病率不高,但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认识的加强,其检出率已逐年升高。SPT一般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而PNET的生物学行为倾向恶性[13]。SPT一般手术后病人预后较好,而PENT往往需要较大范围的手术,病灶有时因发生较大范围的胰周侵犯或远处转移而难以手术。发病年龄上,SPT往往好发于青年女性,PNET好发于年龄较大者[14];本研究中,non-hyper-PNETs与SPT两组病人的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35.0±9.2 vs 42.7±10.3,P=0.017),SPT组患者年龄普遍低于non-hyper-PNETs患者,且SPT中63.6%为女性患者,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4]。
多数SPT边界清晰可辨,有完整的包膜,而相关文献报道约有42%的non-hyper-PNETs表现为边界不清[15],这可能与肿瘤侵袭性相关,因其恶性程度较高,而更容易表现为边界不清,包膜不完整。本研究中,有50%的non-hyper-PNETs表现为边界不清,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5],而SPT中仅2例表现为边界不清(9.1%),因此边界模糊可作为两类病变的鉴别要点之一。
“浮云征”主要定义为SPT肿瘤内部囊性成分中可见漂浮的实性成分,而实性成分可为出血或假乳头状结构[16],为SPT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可作为与non-hyper-PNETs重要鉴别点之一。本研究中,11例SPT(50%)病灶内可见 “浮云征”,而non-hyper-PNETs中仅有1例(5.6%)出现此征象,因此“浮云征”对于两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中,钙化是否出现对于两组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提示意义。SPT中,9例病灶(42.9%)内可见钙化,与既往文献报道中的40%的钙化出现率基本一致[17];而non-hyper-PNETs中仅有1例(5.6%)出现钙化,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15]。此外,胰周侵犯或转移在non-hyper-PNETs与SPT鉴别中亦具有重要价值,SPT属于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而PNETs的生物学行为更倾向于恶性。本研究中,SPT组中仅有1例(4.5%)出现胰周侵犯或转移,而non-hyper-PNETs中有6例病灶(33.3%)出现胰周侵犯或转移,对于两类疾病鉴别具有重要提示价值。典型SPT在增强CT或MRI一般表现为轻度强化,肿块强化程度低于周围正常胰腺实质[10],且本研究中纳入的PNETs均为non-hyper-PNETs,因此两组病变的强化模式相仿,均表现为“乏血供”,两组病变增强后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肿瘤边界、“浮云征”、钙化、胰周侵犯或转移对于鉴别non-hyper-PNETs与SPT具有重要提示价值。SPT往往好发于年轻女性,肿瘤边界清晰可辨、“浮云征”及钙化征象多见;而non-hyper-PNETs边界不清、“浮云征”及钙化征象少见,而胰周侵犯或转移征象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