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品文的教学探究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自然科技”主题教学为例

2022-11-21 13:13广西桂平市金田中心小学537200岳锋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品文科学素养记叙文

广西桂平市金田中心小学(537200)岳锋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有多篇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视角向学生展示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文体特点鲜明且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对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在科学小品文的教学中紧扣文本体裁特点,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刻领会文本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及其育人价值,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明晰科学原理,获得科学精神的熏染。这样可激发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与愿望,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准确定位文本的体裁特点

科学小品文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有科技未来发展和展望、有科学假说与推测、有科技知识与成果介绍等,其体裁方式基本为说明文。不过,也有不少的科学小品文虽和科学有关,但介绍的并非上述内容,而是对和科技有关的人类活动进行记录。在此类科学小品文中,作者通常选择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方式。不管选择何种体裁方式,大家都能清晰地认识到:文章主题均与科学有关,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以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总共包含四篇文章,其主题均为“自然科技”,虽主题相同,但文体却有差异。其中,说明文体的文章为《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记叙文体的文章为《千年梦圆在今朝》(主要对我国古今科学家不断追寻飞天梦想的历程进行记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贴合单元主题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应兼顾不同文体的特点。毋庸置疑,说明文与记叙文在教和学的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清晰认识到这一点,并按照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开展教学。唯有如此,方可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二、正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使面对科普类文章的教学,教师亦不能忽略此目标。教师需依据文体特点,科学分析整篇课文的语言结构,阐明课文的语言特色,以及课文所要传递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准确施以教学,发展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借助语言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真切体会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从本质上而言,作者不同,其语言风格不尽相同;文体不同,其语言特色也不尽相同。例如,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为准确性、严密性、条理性等。说明文的语言简明且严密、科学且严谨,通过阅读很容易厘清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清晰把握某一对象的位置或特征等,可清晰认知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说明文相较而言,记叙文则有明显不同。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生活气息浓厚,阅读之后可以触动读者的心灵。例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科普说明文),就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及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不仅阐述了纳米技术的美好前景,还充分凸显了纳米技术的神奇。整篇课文的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用词造句方面,极为注重语言运用的严谨性及科学性。例如,界定“纳米”的概念时,课文是如此表述的:“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这样的概念表述简单、直观且严谨,让人一读即懂。同时,为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纳米”的概念,课文还列举了例子,用“直径1纳米的小球与乒乓球”和“乒乓球与地球”的比例做比较,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纳米之“小”。

又如,《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记叙文,它充分凸显了记叙文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课文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其中,不仅饱含深情,更充满想象。因此,在教学此类课文时,教师必须准确掌握其语言特色,这对于学生学好此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深刻领会文本的育人价值,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小品文从不同视角向学生展示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文体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对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深刻领会文本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及其育人价值,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科学知识,明晰科学原理,获得科学精神的熏染,着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一)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构成

科学素养乃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重要能力及重要品格。因此,教师必须明晰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具体内容,如此方能在教学中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一般而言,科学素养主要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探究精神。一是具有想象力与好奇心;二是敢于大胆实践,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三是不畏困难,坚持不懈。(2)批判和质疑的精神。一是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不仅能自主判断,而且能自主思考;三是具有缜密思维,对问题能辩证、多角度分析,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定。(3)理性思维。一是逻辑清晰,可以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并指导自身的行为方式;二是尊重事实与证据,求知态度严谨;三是崇尚真知,对基本的科学原理与方法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祖国的繁荣与昌盛,从小即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几个方面是向我国学生提出的总体科学素养要求。不过,在具体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在科学素养培养的总体要求之下,积极探寻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科学素养培养路径。笔者认为,具体践行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养其探究精神、批判与质疑精神以及理性思维等。

(二)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科学小品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借助文本,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科学素养的发展。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科技”主题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当学生真正、有效地融入学习情境中,他们的思维便会不自觉地变得更加活跃、开放,他们在享受探究学习快乐的同时,脑海中也会不自觉地闪现出很多问题。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亦会不断地得到发展。在教学科普类课文时,教师需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本身非常玄妙,充满不确定性与未知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生命成长。例如,教授《琥珀》一文时,只要学生深入学习,就会在内心深处不自觉地提出这样的疑问:“琥珀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它对科学研究具有何等价值?”这些问题正是科普文需要解决的关键所在。

2.质疑品质的培育

正由于科学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因此科学的进程始终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我们唯有对已有的科学成果及研究结论大胆地提出质疑,持不同或相反意见,才能持续地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基于此,怀着对科学的敬畏,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就相关的科学问题展开大胆想象,敢于提出质疑。例如,教授《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纳米技术还可以在哪些领域推广运用?”“这些应用有没有得到时间的检验?是否可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更能有效培养学生质疑的优良品质。小学生充满想象力,且他们的想象极为丰富,教师只要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引导,科学素养便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3.动手实践勇气的激发

科学研究需要实践,不能仅停滞于理论层面,局限于书本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判断与研究的结论同样需要实践验证。唯有如此,才能将科学真正转化成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方可真正走进科学世界,深刻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及科学对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最终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掌握和学习科学知识与本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动手实践是学生深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积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科学的存在。例如,教授《千年圆梦在今朝》一文时,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按照自读课文的学习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广泛搜集资料,积极参观科技成果展等,巩固学习成效,提高学习效率。

4.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一项伟大事业的完成,无不渗透着无数人的智慧与心血。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团结合作必不可少。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培养其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实施合作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延伸探究。通过这样的做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学《琥珀》一文时,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就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课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动手做一做琥珀,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琥珀的科学认知。当学生看到合作完成的作品(如钥匙扣、手镯等)后,不仅内心非常喜悦,而且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5.善于总结的习惯的养成

探究学习主要通过如下基本路径实现:实践,总结,反思。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及时有效总结,学写科研报告,对做好科学研究均有诸多利处。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培养他们善于总结的习惯,将科学研究结果写成科研报告,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例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时,由于学生课前对恐龙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课文学习兴趣极为浓厚。教师基于学生的兴趣表现,要求所有学生课后均要写一篇与恐龙有关的文章,将自己发现的、想象的,均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结果,全班53名学生,竟然有32名写成了文章。于是,教师问这些学生:“你们是怎么写出这样的文章的?”有的学生说:“我找资料学写的。”有的学生说:“爸爸教的。”……由此也充分表明,教师的科学引导,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建设强大的国家,实现中国梦,均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更离不开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他们的生命成长和民族、国家的未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紧扣科学小品文的体裁特点,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刻领会文本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及其育人价值,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激发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与愿望,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基。

猜你喜欢
小品文科学素养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大家的小品文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
发现和表现寻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