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学习常见错误及纠错对策

2022-11-21 21:24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中学谢云辉
亚太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导体错误概念

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中学 谢云辉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因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且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属于较难学习的学科,容易出现学习瓶颈,因此物理学科成绩较难提升。通过对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思维极易发生如下错误。

一、常见错误

(一)思维定式,先入为主,造成错误

思维定式,先入为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刚开始接触时产生的观念和想法看成是正确的,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学生下意识的认识是“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于是学习在光滑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可以一直运动下去时,学生会表示不理解;认为“石头比棉花重”,于是在学习密度与质量方面的知识时,学生会把密度、体积与质量的相关例题做错;认为“惯性是一种力”,于是在解答惯性方面的说明题时,学生习惯性地认为物体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认为“功率与机械效率有关”,于是在有关功率和机械效率的选择题判断中学生常常做错。学生一旦认为他们体会到的就是对的,潜意识里就会抗拒教师对于这种想法的更正,会很难再去听取教师的意见,会出现一种教师说的是错的想法,从而造成知识在根本上的错误偏差。

(二)用数学方法简单替代物理理解

物理和数学虽然都属于理科科目,但是学习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数学学习主要是运用定量的方法,题目与结果一般来说都是准确对应的,思维更为理性,计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时考的是数学公式的巧妙运用与数学思维的灵活使用。物理学习时,物理构建的基础在于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既包括理科性思维,也包括文科性思维,每个名词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物理含义,这些物理含义有的可以根据定量记忆的,有的虽然在物理表达式上有一定的定量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它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所以需要对物理概念进行深入解读。然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等一系列知识时,为了对题目更好进行解答,提高解答准确率,所以对于物理量定量的方法经常使用。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量的时候更加偏重于物理量的定量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物理题目解答的正确率,但是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仍然较为机械,甚至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匮乏。例如,根据密度公式,数学上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当物体质量变小时它的密度也变小,但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无关。再如,数学教学中A与B成正比,则B与A成正比,而物理概念的理解就存在差异,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但导体两端的电压不会跟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导体的电阻也不会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三)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干扰造成错误

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且不间断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新旧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容易使学生造成概念混淆,有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靠经验,在解题过程中因概念分辨不清造成错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大脑潜意识中对于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与新知识进行类比,但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错误地将二者归为一类,这就造成已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在之后学习其他新知识时会出现错误迁移的现象,将不同的知识张冠李戴。例如,在学生学习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时,先接触的是电流表,而电流表在电路中连接方式是与被测物体串联,而当学到电压表时,电压表在电路中连接方式是与被测物体两端并联,使得学生在练习时容易记忆混淆。再如,热量的多少通过什么来反映的考查中,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学生在考查过程中容易混淆。

(四)忽视条件,脱离实际造成错误

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注重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得出结论,而不注重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在读题时对于条件掌握不全面,整个物理问题解决过程并不全面,反而是片面分析,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只知道死套公式,埋头解题。例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5㎏45℃的水吸收了1.26×106焦耳的热量后,水温上升的实际温度为多少℃?学生在解题时很容易得到60℃的答案,但是这个结论相对1标准大气压来说是错误的,导致这时候的沸点是比100℃大。再如:加在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9V,此时通过这一导体电流为1A,而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3V时,求这个导体的电阻是多大?学生在解题时会根据公式R=U/I,把U=3V,I=1A代入得出结论,但是却没有注意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对物理过程分析过于片面,因此出现明显错误。

(五)不理解物理意义,死记硬背,主观臆断造成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尤为重要,但不管哪一科的学习都要先做到理解之后的记忆才会深刻,死记硬背只会导致短时间的机械记忆,这对于长期学习是不可取的。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到的大部分都是机械记忆,导致记忆混乱,在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也会出现错误。例如,在计算液体压强时,使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易出现判断液体深度h错误,认为h是高度。再如,路灯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因为路灯总是同时亮和暗,根据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认为路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的,对于串、并联电路没有做到彻底理解,从而出现判断错误。

(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出现粗心现象

学生产生粗心问题的原因大多是审题不清,走进了考题设置的陷阱。初中学生经历较少,阅历较浅,会出现感觉良好,甚至有一点点骄傲自满,常常会认为这题我会,从而导致审题考虑不全面或者出现偏差,不端正的审题心态会在粗略的读题后,不进行细节观察和思考就开始答题步骤书写,这也导致有用条件的忽略从而解题结果出现错误。同时,题目越来越难,学生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出题者也会在出题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陷阱”,粗心的学生会很容易掉进“陷阱”,最终导致解题结果的错误。例如,功的计算利用W=FS公式时F和S不对应,题目中往往设置有干扰条件,特意设置一个与力没有关系的距离,学生易将功的大小算错。

以上都是初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教师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二、纠错对策

(一)具有亲和力

物理学科对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具有难度,在初中阶段可以说是许多科目中难度居于榜首的。再加上许多同龄人或者家长的潜意识引导,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一阶段如果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较为严肃的情绪,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不利的,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逃避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蔼可亲,做到上课生动有趣,将较为理性单一的物理知识通过多媒体或者实物道具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物理教师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提高自身学识,丰富的学识能够在授课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很快地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反其道而行,上课严肃,语言枯燥,板书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会给人烦躁不安的感觉,让学生逐渐对这门课失去兴趣。物理学习的难度较强,但是如果教师发挥其作用,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这对学生来说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例如,讲“电是什么”一课时,利用静电感应让长头发飘起的搞笑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用路面好坏、路面宽度、路面长度影响人流的运动进行通俗、生动的类比教学。

(二)增强实验教学的直观性

中学生处于智力思维的发展初级阶段,而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构架还没有形成,尚处在初级阶段,这会使学生在看问题时浮于表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无法抽象地观察事物。相反,由于物理学这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会造成问题的生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其所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伴随具有物理实践意义的教育,把实验的直观性和形象具体呈现在学生眼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让他们体会到实验过程物理概念的构建过程。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和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可以更直接地认识物理学概念,而且能够记得更深刻。例如,在比较水和油的密度大小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玻璃容器,里边放上油和水,然后放在投影仪上,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油和水的分层现象且油在上层,油的密度比水小,实验效果非常显著。

(三)善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哪个学科,或者说是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相互贯通的,每一个新知识点的了解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从已有知识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科学合理地分析与理解新知识概念的能力。物理学科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授课当中促进学生思维逻辑性提高有助于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否则由于学生逻辑思维性较低,会在新旧知识中产生错误的知识逻辑理解,使得学生在已有知识储备量和正确性的基础上影响对后续知识点的理解。教师知识的丰富性以及正确性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提高授课中物理知识层次的丰富性,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会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要善于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建立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例如,在讲授摩擦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和重力的区别,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清晰地了解其概念。再如,讲电功率概念时先复习八年级学习的功率概念,通过对比深化学生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四)发挥引导作用,养成学生的性格习惯

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处于引导者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一定处于正确的引导位置,不可强行进行灌输。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对于学生粗心产生的问题,教师要秉承“引导为先,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可以做到自己疏通理解,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带动学生逐字逐句读题,以确保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不会遗漏,或者在进行物理解题的过程分析时做到每一条都有理有据,不想当然,物理问题的解决要避免主观臆断,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教师对于题目的讲授分析要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得出解答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学习不要因为这些常见的思维逻辑以及容易忽视的粗心问题而引发不必要的错误,这个过程需要物理教师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得出较好的解决办法,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会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

猜你喜欢
导体错误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汽车电线用导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计算导体RCS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双导体系统电容的计算
相对论速度下导体杆内的动生电动势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