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11-21 21:24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金古小学林映卿
亚太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素养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金古小学 林映卿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应当增强学生的美术感受力,充分发挥小学美术课程的启蒙教学价值。教师还要从学生的特征出发,重视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帮助学生在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中产生更多想法和创意表达,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灵活性,体现美术课堂的价值。

一、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构成分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应当调整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首先,教师应当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表现力,重视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积极的思考,鼓励学生深入进行美术创作探究。其次,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判断力,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评价、感知和判断,采用互动教学的模式对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进行培养。最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打破学生思维定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美术探究,突破学生常规的美术构思方式,提高学生在美术实践中的创新能力与创意思维。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求分析

(一)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需要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分析如何通过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来发挥美术课的美育作用,在美术课堂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在鉴赏、创作作品时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保持良好的审美意识及探究观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挖掘其作为艺术学科所具备的价值,需要通过艺术语言、精神情感的层次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对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术所具备的意识形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这也使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有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激发思维的活性,在美术课程中更好地探索、发现及创造,提高美术素养。同时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可以在美术创作中更好地对各类素材进行利用、重组、创造,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向

(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良好的创新精神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充分地发挥美育的效果,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使其在接受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展开思维、大胆想象,以良好的审美意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及创作。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产生创作的“灵感”。

(二)训练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积极性就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抛弃思维的惰性。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绘画、手工等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各种各样的绘画技巧。

(三)提高小学生的创作能力

想要把美术学好,必须牢牢掌握美术基本功。大胆的创作和自由的表现手法是造型表现的常见手法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根据物体的基本造型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形象具体、清楚、直观,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地发展,最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独特构思来绘制、创作和进行各类的美术设计。

四、美术课堂教学无效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教学的趣味性

有的美术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实践。有的课堂教学过于重视讲授理论知识,还有的课堂教学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空间,不能基于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美术实践兴趣,不能以一系列游戏或故事的形式渗透教学内容,因此不利于学生深入地感知美术学习内容,影响了学生实践参与的整体质量。

(二)缺乏多种教学方法

有的美术课堂没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不足,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较低。例如,有些教师不重视合理地优化师生关系,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趣味性、实践性与互动性低,无法设置课堂的情境,不能实现课上课下的紧密结合,美术课堂教学缺乏因材施教的特征,因此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五、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美术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能力现状出发,合理地组织开展记忆、反思、想象与表达实践活动,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力适当地进行教育引导。一方面,应当尊重学生的意见与态度情感理念,形成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投入美术学习实践;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一系列的美术问题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图像识别能力与表现力。例如,在“美丽的纹样”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与学生相关的生活纹样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纹样,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图像,并且提出相关的观察反思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图案的规律,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特征,并且将多种图形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基于自己的想象力达到自主创作的效果。现代美术课堂教学还要调动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细节,促进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思考,借助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判断和探究增强学生艺术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整体艺术修养。

(二)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创意表达是展示学生综合美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创意性的情境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让学生逐步地在思维训练中学习鉴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创意构思,探索各种美术作品的实践方法。例如,“水墨画动物”教学时应当让学生理解绘画的特点并且进行趣味性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逐步优化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体验。首先,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水墨画笔法出发,基于情境调动学生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水墨画短片提高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积极向学生展示或讲解短片中小蝌蚪、青蛙或鱼等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其次,发挥教师的示范展示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启发学生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线条勾勒出图形艺术形象。最后,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重视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并且抓住学生绘画实践中的亮点,形成更加丰富的课堂绘画意境,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尝试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塑造力,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表达自己的创意心得,逐步形成艺术个性,提高核心美术素养。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美术教学强化学生核心素养,还要发挥信息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以直观、互动、丰富的信息供给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首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赏析活动,集中展示中外名家的作品以及民间民俗文化美术活动的实践场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联想和分析,能够联系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美术教学。例如,“画扇面”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微课的形式展示画扇面的过程,不仅向学生渗透画扇面的文化,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扇面绘画背景的深刻哲理,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践。其次,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构图,促进学生对扇面的造型、内容、风格有深刻的理解,结合扇面达到创作水墨画的效果。最后,通过视频展示教学要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进行绘画,并且让学生自主创意将扇面裁剪成圆扇、折扇等。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给予学生启发,并且将各种绘画元素转化为学生想象的素材,积极通过看、讲、实践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不断扩充美术知识,实现美术教学的有效渗透。

(四)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加强实践才能促进学生感悟文化内涵,理解美术作品蕴涵的深刻艺术价值。教师要从文化视角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情感投射到作品上,自主欣赏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域的各种美术作品,通过美术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感受美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画皮影”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平台展示皮影戏剧目《白毛女》片段,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自主搜集与皮影相关的知识。在学生初步理解皮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借助卡纸、竹条、针线等制作皮影作品,然后进行分组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术工艺的魅力,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达到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效果。

六、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

(一)美术课堂课前设计

在课前设计中需要根据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内容选择适用的教学素材,根据小学生生年龄阶段及认知特征来进行课堂教学规划。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重、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的内容来吸引其注意力,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且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堂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在此情况下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进行绘画创作,尽量在课堂中增添实践性的课程内容,使小学生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好地对美术进行认知,从而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

(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设计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氛围。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题材,构建适当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趣味,以此来充分地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热情。例如,在“春天”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关于春天的视频、图片及文学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兴趣。教学时适当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在音乐渲染的下进行作品讲解。之后要求小学生动手绘画出自己认知中的春天,从而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并增强其绘画能力。

(三)美术教学课外拓展

美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课内内容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美术涉及的内容较多,绘画、雕塑、建筑等都属于美术的范畴。在此情况下,应引入生活化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具备美学意味的物品进行欣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知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知名画作,要求其进行课外欣赏,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创作。如推荐小学生在课后观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这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可以使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水墨画进行理解,增强美术欣赏的趣味性。

小学美术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重视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艺术创作表达能力及想象力,达到良好的文化渗透效果。美术教师要营造课堂艺术氛围,巧妙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开展体验美与创造美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美术素养、强化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