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广忠
(内蒙古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028000)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各大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养殖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种动物常见病也开始出现,春季由于气温变化不定更是疫病的高发期。犊牛由于感染寄生虫或病菌容易发生腹泻病,致使犊牛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水样粪便等症状;同时由丝状霉形体引起的牛肺疫也比较常见,犊牛表现呼吸困难、水肿型肺炎等病症;如果饲喂管理不当还容易诱发牛瘤胃积食,犊牛发生消化不良、瘤胃蠕动缓慢、食欲下降等。另外,春季流感病毒繁殖速度加快,会增加对犊牛的感染机会,致使犊牛发生流行性感冒,影响牛群正常生长发育。
通常情况下导致犊牛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外界环境温度突然降低,通风管理不善,冷风直接吹到犊牛体表,饲料搭配不当等,都可以促使犊牛发生应激反应,消化系统受到抑制,消化功能下降而发生消化不良现象。同时,春季野草丛生,饲养的牛群会随时采食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草,致使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等入侵到机体,有可能引发犊牛腹泻。如果是由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腹泻犊牛一般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呈暗红色,携带血液或肠道黏膜;病毒或细菌入侵导致的腹泻犊牛表现为严重腹泻、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症状,还有的病牛会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萎靡;消化不良导致的犊牛腹泻则表现为水样腹泻[1]。
牛肺疫一般是由于牛体内的丝状霉形体导致的,通常在早春气温相对较低,犊牛活动量不足、摄入饲草较少等都可诱发犊牛感染牛肺疫。感病牛由于体质、年龄等的不同通常会表现为多种症状,像水肿型、肺炎性和急性败血型等。在患病初期病牛都会出现呼吸不畅、流鼻涕、瘤胃蠕动减缓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犊牛发生消瘦和脱水,腹泻和便秘交替进行,最后因衰竭而亡。
根据犊牛体质和管理因素的不同,在临床方面往往呈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 种类型。犊牛感染急性型牛肺疫后体温升高到40~42℃、呼吸困难、鼻孔流出脓性或黏性黏液。随着病情加重,呼吸更加困难、腹部用劲鼓起帮助呼吸、站立不安且前肢张开。反刍减慢、甚至停止反刍、胸下部和颈部水肿。犊牛感染亚急性型牛肺疫时病程相对较长,临床症状基本与急性型表现的较轻。犊牛感染慢性型牛肺疫,病程也较长,犊牛精神状态变差,逐渐发生消瘦,长期出现咳嗽。这种症状需要与结核病进行鉴别诊断。
这种病主要是由于饲养人员的饲养方法不够科学导致的。如果饲养人员一次性饲喂过多的容易发酵或青绿多汁的饲料、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草,或长期使用劣质饲料来饲养犊牛,会大大降低犊牛瘤胃磨碎食物的速率,影响犊牛运动机能的正常运行,引起瘤胃壁膨胀,瘤胃蠕动缓慢而发生瘤胃积食症状。另外,犊牛进食后进行过重的劳役也会引发此类疾病。
犊牛发生牛瘤胃积食后,刚开始表现食欲下降、不爱采食饲料、反刍减缓或停止、拱起腰背、后肢踢向腹部、站立不安。用手触诊瘤胃呈砂袋样,犊牛表现非常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犊牛出现呼吸困难、鼻腔内流出污水现象,如果救治措施不当会中毒或衰竭死亡。
一般牛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气温多变的春季尤其多发。春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犊牛体温调节能力失调,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这时如果饲养人员没有给牛做好保养护理工作,外界野毒会侵扰机体,诱发犊牛感染流行性感冒,影响犊牛健康生长[2]。
犊牛发生流感疾病后通常表现体质变差、无力站立、头颈低垂、被毛粗乱、鼻腔流出黏液、结膜发绀、粪便坚硬、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这是由于病毒侵入犊牛机体后正邪交争,风邪压过正气,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体温逐渐升高,病牛体表皮肤发烫,鼻腔内呼出发热气流,有时可以看到犊牛有发抖症状。
通常情况下,如果母牛在怀孕期间没有获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或者怀孕期间牛舍内的卫生条件比较差都会导致犊牛在哺乳期较易出现腹泻情况。临床治疗哺乳期犊牛腹泻可以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处方如下:5g 诃子、5g 草乌叶、2g藁本、2g 白头翁、2g 黑冰片、1g 银朱、1g 甘松混合用清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连用3d 病牛的症状会明显好转。目前我国在病毒性犊牛腹泻方面没有可以根除该病的特效药,所以为了减少犊牛腹泻发生概率,饲养人员必须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对新生犊牛,饲养人员应为其饲喂适量的牛乳来增强犊牛的抵抗能力。
春季犊牛呼吸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由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肺疫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犊牛患肺疫后虽然生长速度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可能会继发关节炎等疾病。在临床治疗时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治疗,首先取40g 石膏、40g 银花、40g 杏仁、40g 栀子、40g 黄芩、40g 甘草、10g连翘、10g 沙参、10g 板蓝根、6g 麻黄、6g 桑皮、6g 桔梗、6g麦冬,混合研磨成粉后用开水冲调,每日给病牛服用1 次,连续服用5d 后病牛的病情基本稳定,有的犊牛可完全恢复[3]。在治疗牛肺疫期间需要改善圈舍环境,保证空气新鲜,加强通风管理,降低圈舍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对犊牛呼吸道黏膜产生的刺激。促使呼吸道尽快恢复黏附病菌的能力。
当前我国兽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4 种,分别为洗胃疗法、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及苏打醋疗法。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通常要根据犊牛患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如果犊牛不是很严重可用洗胃疗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洗胃疗法治疗效果不显著再用其他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瘤胃积食过程中,需要给犊牛饲喂易消化的饲料,还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益生素来调节消化系统菌群平衡,增强犊牛消化功能,帮助病牛尽快康复。
如果犊牛患病比较严重,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咳嗽、气喘等症状,则应立即给其注射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提高犊牛精神状态,防治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还可以结合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牛流感,能抑制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达到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的目的。同时饲养人员也要对感病牛进行精心护理,提高犊牛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密切关注犊牛生长情况。除此之外,饲养人员也应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特别是春季,如果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犊牛有明显不适,则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造成大规模感染。
犊牛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改善犊牛生活环境,在早春应时刻关注外界气候变化,随时开关门窗,保证圈舍温度相对稳定。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时增加通风量,不仅可以给犊牛充足干净的空气,防止有害气体对呼吸道黏膜产生的危害,还可减少冷风给犊牛带来的影响。定时更换垫料,保证垫料松软干燥,避免冷硬垫草直接给肠道带来的刺激。饲喂给犊牛的饲草应干净且易消化,合理搭配可改善犊牛消化机能,降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
预防犊牛感染体内寄生虫病,大部分情况下,母牛感染寄生虫病后犊牛极易爆发寄生虫病。建议定期对母牛进行驱虫,在母牛分娩前对产房进行彻底冲洗和消毒,可以使用火碱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有利于杀灭环境中的寄生虫卵囊。还可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做好犊牛驱虫工作,使用伊维菌素类驱虫药物能很好地预防犊牛感染寄生虫病,降低犊牛发生腹泻性疾病。
加强日常卫生防疫工作,在母牛分娩前1~2 个月接种免疫疫苗,犊牛可通过母乳获取较高的母源抗体,增强对外界野毒的抵抗力,降低犊牛感染病毒性疾病的机会。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来预防细菌或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犊牛产生的危害。
犊牛消化机能相对较差,如果饲喂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和诱发瘤胃积食。应根据犊牛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每天定时定量饲喂犊牛,并且在饲喂前必须认真检查饲料形状和颜色等,剔除发霉变质饲料,减少霉菌毒素给犊牛带来的毒害作用。早春青草资源逐渐增多,在饲喂青绿饲草时需先饲喂一些干草,避免犊牛一次性采食过多的嫩绿饲草而发生瘤胃积食。同时合理搭配饲喂,保证犊牛更加健壮地生长,提高犊牛免疫力,降低犊牛发生疾病的风险。
总而言之,牛在哺乳期经常可能会发生多种疾病,为了让犊牛可以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饲养人员应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做好牛舍清扫、消毒工作,给犊牛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养殖人员也应控制犊牛养殖密度,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密切关注牛舍情况,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