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西咸一体化的本原

2022-11-21 18:00于风军袁勘省
唐都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行政区划渭河都城

于风军 ,袁勘省

(1.西安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西安 710065;2.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

西安古称长安,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等,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王朝建都于此,曾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1],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七千多年文明史,三千一百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史念海先生在1998年认为唐朝长安鼎盛时期常住人口有七十余万[2],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2018年3月,西安市发布《大西安发展规划》,显示了建设大西安的决心。作为古都的西安其空间究竟应该有多大?与相邻的咸阳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给予准确而明晰的回答。

一、大西安地区都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西周都城丰镐京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西安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这就是周文王开始筑设的丰京和周武王即位后再建的镐京,合称“丰镐”二京。这是古都西安建都史的开端,也是西安建城史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西安与咸阳这一地区的行政区划分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今天大西安行政区划的历史应从秦汉算起。大致经历了秦至西汉、东汉至北周、隋唐、五代至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几个历史时期。

(一)秦至西汉时期大西安地区都城发展与行政管辖区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将秦都城由雍迁到栎阳(在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东北),公元前350年“作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3]203,这时的咸阳城 “东自今柏家咀村, 西至今长陵车站附近, 北起成国渠故道,南到汉长安城遗址以北约处3 275米(因渭河北移,今渭河北岸距汉长安城遗址北部约6 500米, 估计原来秦咸阳城南部, 约有南北3 225米宽的地段已被河水冲毁)推断秦咸阳城东西约为7 200米, 南北约6 700米”[4],这是秦都咸阳最初的核心区域。

秦昭王在渭河南岸建了兴乐宫、甘泉宫、宜春宫等,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对国都咸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首先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3]239,统一六国后,“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3]256作为皇帝与朝臣商议处理国家大政的地方朝宫——阿房宫就在渭河以南,这就意味着在秦始皇的都城咸阳的蓝图中,其核心已移到了渭河以南;而“从表南山之颠以为阙”来看,始皇帝把南山山峰作为朝宫的门阙,也就放弃了修建城墙的打算,就是说秦咸阳是因南山为城的。换言之,关中之内皆咸阳也。

秦对地方管理上采用郡县制。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在其所灭的杜国设置杜县,这是中国最早设的县之一。之后,秦又设蓝田、芷阳(在今西安临潼区)、栎阳(在今阎良区)、高陵、鄠县(即今西安市鄠邑区)等。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二级制的地方设置相当今天县级行政区划管理。与都城咸阳相对应的政区不是县级的咸阳县,而是作为一级政区的内史。“辖有咸阳、杜、芷阳在内的44县。”[5]秦汉都城地区行政区划有如下特点,首先地域范围极为广大,秦内史郡辖县级政区达44个,相当于今陕西关中地区5市及商洛市管辖范围和河南灵宝市一部分,而这样的辖域区域比较完整地涵盖了秦都咸阳管辖的范围;其次与秦都城同名的县级政区咸阳县的辖域约为今咸阳市渭城、秦都2区及西安市莲湖、碑林、新城、未央4区之地。这实际上也涵盖了今天西安市和咸阳市两个城市的核心地域的范围。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的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汉高祖七年(前200)在秦信宫的基础上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县,故名长安城,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城自此得以诞生。西汉都城建设是先建宫城如长乐宫、未央宫、桂宫等,直到汉惠帝元年(前194)“春正月,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6]。这时才有了城墙。城墙修完后,西汉王朝在渭河以南继续进行都城建设,先是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起建建章宫,位置是在西城墙的外侧;汉代继承了秦时的上林苑。上林苑范围广大,苑内宫殿台观很多,是西汉都城长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都城长安实际上继承与发展了秦咸阳渭河以南的城区,舍去了渭河以北的部分。汉长安与秦咸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城市在前后相继的两个时代的不同表现。

汉代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西汉初在都城一带设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划分为左右内史,汉武帝时将左右内史地设立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3郡,今市辖境大多在京兆尹。汉代京兆尹辖县有长安、新丰、蓝田、华阴、郑、湖、鄠、蓝田、下邽、灞陵、南陵、杜陵12个,西汉京兆尹的辖区约为秦岭以北、渭河以南、沣水以东的西安市中东部、渭南市南部至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这样汉京兆尹和秦内史相比在辖域上明显缩小,大致相当于秦内史的东南部分;汉长安县在大致相当于秦咸阳县渭河以南的部分。如前所述,汉都城长安是在秦都城咸阳渭河以南的城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域空间相当于秦咸阳的东南部分。所以秦汉都城地区政区的变化与都城本身的变化是一致的。

综上,秦汉时期都城城区的发展经历了由渭河北岸向东南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咸阳与汉长安在时间上是接续的,在空间上是叠合的,在本质上是一体化的。秦汉都城一带的政区也大致如此。

(二)东汉至北周大西安地区都城发展历史与行政区划

东汉时期的长安不再是首都,但作为两京之一,长安的地位变化不大,行政区划基本承袭西汉,仍设京兆尹。皇帝不再在此居住,城市建设乏善可陈,汉长安的城区仅限于城墙之内。京兆尹的辖区也有所减小,约为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以及商洛地区。治所设在长安县,领10县及1个侯国。三国时,长安不是都城,地位难以和以前相比,相对应的政区为二级政区京兆郡,改尹为守,后又改为秦国,正始五年(244)复称京兆郡,治所仍设在长安,领11县,其辖域约为今西安市不含周至县(古盩厔县)、鄠邑区(古鄠县)和渭南市渭河以南、临渭区、华州区及商洛地区大部分。

西晋时,长安设一级政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县,领9县。十六国到北朝时期,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皆建都长安。由于都是割据政权,作为都城长安来说在建设上是没有多少起色的,都城长安对应的政区都是京兆郡(京兆尹)所辖县多在9-11个之间。北周时县数最少,有7个,这期间辖境为今西安市除渭河以北和周至县地以外地区,加上今渭南市渭河以南的地区,辖域范围是有了一些缩小。

(三)隋唐时期大西安地区都城发展历史与行政区划

隋代北周,初仍建都长安,隋统一全国后,由于汉长安旧城区“水皆咸卤”,而且水量不足,加之原宫殿破坏严重,决定另建新都。“隋文帝开皇二年六月诏左仆射高颎所置,南直终南山子午谷,北据渭水,东临浐川,西次沣水。”[7]从这段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信息:首先,新城由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并于隋开皇二年(582)六月动工。新城修建采用先筑城墙,后辟街道坊里的方式,于次年3月初步完成,定名大兴城。其次,新都规划地域广大,东西在沣浐之间,南北介于龙首与南山之间;新建之城规模也很大,东西18里,南北超15里。今实测总面积超过80平方千米。隋代的大兴城地域实际上是西汉以来的长安城向东南方、向龙首原南坡的继续发展。

与新都城建设相应的是行政区域有改动,对行政区划也进行了一些调整,调整后都城对应的一级政区是京兆郡(一度改为雍州)。其辖境包括有大兴(或称万年)、长安(含今咸阳渭城与秦都2区)、新丰、渭南、郑、华阴、蓝田、鄠、盩厔、始平(今兴平市)、武功、上宜、醴泉、泾阳、云阳(今泾阳县云阳镇)、三原、宜君、同官(今铜川市印台区)、富平、美原(今富平东北部)、华原(今耀州区部分)、高陵等22个县级。

唐承隋制,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北部增加了大明宫,都城所对应的政区为京兆府,与隋京兆郡基本一致。唐武德元年(618)改京兆郡为雍州,开元元年(713)改设京兆府,治所设在长安城光德坊,领18县;至开元二十八年(740)领23县隋唐的京兆府已辖有今西安市的全部和咸阳市的秦都、渭城2区。涵盖了周秦汉故都城所在的主要地域。在咸阳市不复为都的时代,咸阳县作为辖有秦都咸阳市核心城区故地的县级政区与辖有汉长安城故地的长安县一起正式成为同一管县政区的一部分。而唐代的这一管县政区就是当时的唐都长安城的所在地京兆府。也正因如此,时人认为“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8]。唐代的这一观念对后世的影响比较深远。

(四)五代-金西安城市发展与行政区划

五代时长安不再是都城,后梁废京兆府置雍州,又撤雍州置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称西京。后晋京兆府隶于晋昌军,后汉京兆府隶于永兴军,后周沿前制。韩建为京兆尹, “弃旧城, 去郭城, 因子城筑今京兆府”[9]。韩建督修的新城主要是在唐长安城子城的基础上建设的, 而此“子城” 即是先前的唐皇城,考古实测数据为东西2 820.3 米, 南北1 843.6 米, 周长约9.2千米, 面积约5.2 平方千米,为一东西略长、南北稍短的矩形结构[10], 建筑面积约占整个长安城的1/16。此时新城所对应的京兆府辖境有大年、大安、昭应、蓝田、高陵、栎阳、鄠县、盩厔等14个县。

北宋建都汴京,在关中设京兆府,宋初为次府,大观元年(1107)升为大都督府,宣和二年(1120)称京兆府。治所设在长安城,领11个县。

金时西安一带设京兆府,此时京兆府为二级政区,属永兴军路。金时京兆府治所设在长安城,领12个县,其辖域约相当于今西安市(周至县除外)及北到泾阳县、西至兴平县、南至镇安县一带。

(五)元明清从安西王府到西安府及其行政区划

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在京兆府城置王相府,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元王朝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一级政区为行省,省下辖有路、府、州、县,与安西王府所在城对应的是奉元路,奉元路治所设在长安、咸宁,辖11县、5州,州领15县,共计有26县。

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对西安府城进行了扩建。明城墙经扩展后,城墙周长13.79千米,城墙内面积11.5平方千米,相当于韩建所建新城的2.21倍。崇祯十七年(1644)又分别在四门外修建四个关厢,形成城关。

明西安府治所设在长安、咸宁,辖14县、6州;州领17县,共计31 县,明代西安府的辖地约相当于今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不含宜君县)和渭南市、商洛市一带,作为以西安为专名的管县政区与隋唐以来历代的京兆府一样,其所辖地域包括了长安县和咸阳县,这是咸阳作为西安的所属政区的开始。

清代西安城市规模没有明显变化,但其布局却有了明显变化,这就是建立了“满城”。清顺治元年(1644),将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约占全城1/3的城区筑墙独成一区,称“满城”,“满城”的西墙从钟楼东北角延至北门东侧,南墙从钟楼东南角到东门南侧,东、北两面则直抵东城墙和北城墙。“满城”之内拆毁明秦王府,置将军府、八旗教场和八旗驻军营房。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在今西安市大差市以东从“满城”南墙至南城墙间筑墙,将城市东南部划为南城,作为汉军驻防区。这样,城市的居民人口和经济重心被完全挤压到城西半部。“满城”、南城军事区加上陕甘总督、陕西巡抚、陕西布政使治所和府县衙署等,城墙内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兵营、官衙占据。全城的四个城门中,对外交往最频繁的东门被“满城”独占[11]。清沿明制设西安府,治所在明西安府旧址,先隶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后改属陕西布政使司。清西安府辖15县、1散州、2个厅,共有18县级政区。辖区有所缩小,为东起今渭南市、西至周至县、北至铜川市、南至宁陕县,但咸阳作为西安市的属县这一事实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

(六)民国关中道与西安市的产生

中华民国地方行政区划有较大改变,可分两个时期:第一,北洋政府时期。中华民国的疆域是继承清朝政府而来,地方行政建置仍以省为主。民国元年(1912)废除道制,以府、州、厅直隶行省,1913年2月废除府、州、厅制,将州、厅改为县,实行省、道、县三级制。西安府被废,改为关中道,关中道领43个县[12]491。第二,南京政府时期。这一时期在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上有过几次大的变动,一次是民国十七年(1928)废除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之后又分出长安县城区及四关设置西安市[12]539,下辖7区,隶陕西省政府。这是西安市有独立行政建置的开始,这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区。民国十九年(1930)10月撤销;民国二十年(1931)又拟设西京市,作为陪都,直隶行政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4月重新设置西安市,仍辖7区,隶陕西省;民国三十三年(1944)将长安县相邻地区划入,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改为行政院直辖市,领12区[12]496-498。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西安市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有较大变动,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82年):1950年在今陕西省境内设有两个省级行政机构:一个是陕西省,一个是西安市,均属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管辖[12]539。1953年3月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改属陕西省辖,初领12区,9月并为9区,1957年改为7区。西安市1960年5月撤销莲湖、碑林、新城3区,领4区、4县。1961年领4区1县,1962年4月复设莲湖、碑林、新城3区,1965年9月又撤销雁塔、阿房、灞桥、未央4区,合并设立郊区,1966年6月增领阎良区和咸阳市,1971年10月咸阳市分属咸阳地区,1980年2月撤销郊区,复设雁塔、未央、灞桥3区。至1982年市政府仍驻莲湖区,领7区1县。这一阶段的行政区划管理随着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动。

第二阶段(1983年至今):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变化急剧,政区变动频繁,大的调整如下: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当时的渭南地区所属蓝田县、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高陵县划入西安市,到1990年,全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个县,共计为7区6县[13]。1997年8月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2002年6月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2014年12月撤销高陵县,设立高陵区。2016年11月,撤销户县,设立鄠邑区。至2017年底,西安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高陵、鄠邑11区及周至、蓝田2个县。这一阶段西安市行政区划变化趋势明显:一是随着西安市工商业发展及城市人口增加,市域空间逐渐增大;二是郊县郊区化,反映了西安市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二、大西安地区都城发展历史与行政区划的经验教训

长安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由于建都长安的周、秦、汉、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宋及其以后,虽然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提起来却依然令人神往。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的世界著名街道。今西安市是中国古代的首都长安城,建都史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绵延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长达一千一百余年。长安文化远播世界,影响巨大。

西安历史上的政区设置值得我们在调整现今大西安行政区划时予以借鉴。

第一,多数时期,西安政区设置与城市的发展关系密切。西安政区的大小与城市等级、规模相关。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发展曾经出现过两个高峰,即秦代都城咸阳和唐代都城长安。秦都城咸阳对应的一级政区内史辖县达44个,实际范围超出关中。唐代都城长安对应的是二级政区京兆府辖县有23个。与秦相随的西汉都城长安是在秦咸阳渭河以南部分为基础建设的,对应的一级政区京兆尹所辖县仅有12 个,都城所在长安县仅在渭河以南。这样的政区设置比较合理,而在非都城时期城市规模较小的南北朝及五代京兆郡(府)辖县多为十个左右,辖区小了很多。

第二,大多时期与西安城市发展相对应的管县政区的辖域都涵盖了西安市与咸阳市的主城区,即西安和咸阳属同一政区。这首先表现为秦时咸阳县的辖地就包括今西安、咸阳两城市的核心区。从隋唐开始,无论京兆郡(府),都包含长安县和咸阳县,这种情况延续了近八百年。明代西安府同样是将长安县、咸阳县纳入其中,与之前不同的是,西安是当前城市的名字,说来其意义更为明确:咸阳属西安,这种状态持续到了民国初年,时间长达五百多年。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时期,与西安城市发展相对应的管县政区的辖域,都涵盖了西安市与咸阳市的主城区,即西安市和咸阳市本属同一行政区。

三、结论

从城市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秦都城咸阳和汉都城长安是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历史政区沿革地理的角度看,辖有秦咸阳所在的县级政区与辖有古长安故址所在的长安县长期以来属于同一管县政区;作为今咸阳市前身的咸阳县从明初开始到民国初年,一直就属于今西安市的前身西安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历史时期的西安与咸阳同为一体是正常状态,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西安和咸阳历史上固有的一体化。

西咸固有一体化对现今大西安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那就是西安与咸阳城市的主城区应该属同一个管县政区。大西安市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目标就是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西安即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是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的,而这个历史文脉的内核就是古都文化。周丰镐——秦咸阳——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明清的西安府,在时间上是接续的,在空间上也是叠合的,在时空变换中,不变的正是这个古都历史文脉的完整继承性。要保持西安市作为中国古都历史文脉的完整性和继承性,就必然要将周、秦、汉、唐各代都城城址置于西安辖境之内。只有这样做才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负责。

猜你喜欢
行政区划渭河都城
故乡
故乡
夏商时期都城选址简析
东周列国都城的植物绿化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关中“下水道”变“黄金水道”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区划名称需体现历史文化特征
北魏都城洛阳相关研究综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一保定”的融合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