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军 李 婧 董重阳 李 昕 师建平 刘 岩 高小明 常 虹 杨广源※ 段迎喜△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段迎喜主任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名老蒙医药中医药第二、三批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其擅长于治疗脾胃病、肝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其他内科杂病,对于脾胃病具有独特的见解、认识和用药特点。脾胃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中医学中的“反酸”“胃痛”“痞满”“呃逆”“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证都属于其范畴。在临床上常见之症状有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腹泻、胃脘部胀满疼痛、便秘等。脾虚致使脾气升散无力、升降秩序失常。段迎喜主任从医40余载以来,善读并领会经典,博采众长,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在不断的临证当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证经验,且诊疗疾病效果显著。在临证过程当中提倡将中医经典进行细致的研读,并进一步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于临床。段主任治疗脾胃病颇具特色,特别是其对于中医呕吐病的治疗有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中医的“象”包纳了万物。在中医当中“象”指的是一般性的哲学概念,其由最初的客观呈现于外的“物象”进行精炼、抽象出来[1],中医的“象”指导构建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临床思维。“象”呈现的是事物的本体自然状态,其具备动态性、自然性、物我合一性、整体性4个特征[2]。“司外揣内”指的是中医学的一种诊断方法,其通过外在的表象来推究内在之机制[3],是对疾病演变规律之象的过程进行的理性推断[4]。
呕吐指的是以清水、饮食、痰涎等胃中内容物从胃中向上涌、从口而出为主症的一类病证[5]。中医进行观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便是呕吐的外在之象。依据象的特征,可将其分成感受客观之象、体验主观之象。依据象的不同的层次,又可将其划分成隐象、表象。比如面象、呕吐物、舌象、脉象等均是表象。在临证当中能够正确辨识中医呕吐病变的“象”,才能更好地运用“司外揣内”之方法。
“司外揣内”是一种传统的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的辨证论治之思维方法[6]。在这里所谓“外”指的是能够获取直接、表现于外之象,客观的象以及脉象、舌苔等,医生能够感悟主观的象;另外在现代医学当中利用先进技术所搜集到的象也属于“外”之范畴当中,比如在胃镜之下观察到的狭窄幽门、利用CT发现的肿瘤、梗阻等等。“内”则是指机体的功能状态,脏腑的平衡阴阳,疾病虚实寒热的属性,即所谓中医“证”的本质属性。从“外”的角度进行切入,将四诊合参、中西医并重,将客观存在于外的“象”进行归纳,使其变成中医学的概念,并加以细致的判断、筛选,更准确地把握呕吐病变脏腑的本质,进一步深入地指导中医临床诊疗工作。
在明清时期,医家对于小儿呕吐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明确、完善的过程。医家在明代将吐、泻合并成为同一疾病,将其归入诸惊、杂病范畴当中。《小儿按摩经》中载有“小儿诸惊推揉等法(32惊)”,“呕逆惊”对于呕吐进行了归类;《小儿推拿秘诀》中载有“诸惊症候并推治法”,“呕逆惊”对于呕吐进行了归类;《小儿推拿秘旨》中载有“杂症推拿歌”,并呕吐进行了归类。到清代时小儿推拿已经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进步,对吐、泻分别进行记载并将其当成2种独立的疾病来对待。在明清时代小儿推拿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呕吐的疾病谱也快速地扩展开来。医家认识小儿呕吐的病位也同样是一个逐步明晰、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各著作中在明清时期多认为呕吐的病位在于胃:《小儿按摩经》中记载“胃经有病呕逆多,脾土肺经推即和”;《小儿推拿广意》《小儿推拿秘诀》中记载“胃经有病食不消,脾土大肠八卦调”。清代的医家多认为呕吐之病位在于胃,同脾有密切的关系:《幼科铁镜》中记载“胃乃脾之表,唇红而吐谓之胃热,唇惨白而吐谓之胃虚,唇色平常而吐谓之伤胃”;《厘正按摩要术》中记载“唇属脾……主吐涎呕逆诸证”。
明代医家多认为呕吐产生的内因为脾胃虚弱、脾胃不和、胃中有寒;外因多为过度乳食、寒热外感等。呕吐的发生发展多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张元素以三焦认识并治疗呕吐,区分为气、寒、积3种病因,然而皆不外乎诸逆冲于上。在方剂的条文中多出现“风热怫郁”“风气怫郁”“阳气怫郁”“产后恶血不下”“脾胃虚弱”等描述,因此可以知道呕吐的病机是下虚上实,上实为阳气怫郁不解、伴随痰饮壅滞,下虚为脾胃虚弱或者脾真元肾虚损。以火热进行立论,在火热病之病发过程中对于“郁”的病理过程是特别强调的。如果人体的玄府塞闭不通,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受阻,即可产生阳热怫郁的病机,进一步致使人体的气脉血液、营卫精神升降出入不畅从而伴随有呕吐、腹痛、痞满、诸多兼症产生[7]。若外因阳气怫郁使得玄府闭塞不通,称为“不通”,其他兼症有便秘、癥瘕、小便不利等,在临床用药时当以“通”为主,以攻为用,善于采用大黄将热结攻下。若内因脾胃的虚弱或者产后身体虚弱,称为“中寒”,身体被寒邪所伤,玄府闭塞不通,阳郁而化热,其进一步转变成为热证,不可仍然言其为寒,所云“寒能收敛……怫热内作”。在临床用药时应兼顾补其虚,以肉桂、干姜等中药引火归元,补虚温中[8]。
在明代著作中,医家均没有对呕吐进行具体的分类、分型。而在清代的著作中,医家依据小儿呕吐的病程长短、病因病机对小儿呕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型。在诊治小儿呕吐时,清代医家的考虑则更为全面[9]。将呕吐病证、吐泻并作病证、霍乱吐泻病证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其详细的证治分型及主方如下:(1)小儿呕吐证:伤胃虚寒型(以温胃饮为主,其次采用理中汤、五君子煎)、呕吐伤食型(以益黄散、和胃饮为主)、呕吐胃热型(则以玉泉散、泻黄散、竹叶石膏汤为主)。(2)小儿吐泻并作证:初起兼见有实邪的病证(以苓术二陈煎、和胃饮之类为主)、吐泻初起而兼见腑实之病证(以五苓散或者胃苓汤加用木香、干姜之类为主)、胃中有虚寒证(则以五味异功散为主)、肾脾虚寒证(则以胃关煎为主)、胃火上逆证(以香连丸或者大、小分清饮为主)。(3)霍乱吐泻之病证(将其特点总结成“暴而甚,伤在一时”“徐而缓,其伤以渐”,在其急性期采用苓术二陈煎、和胃饮;缓解期采用温胃饮,或者五味异功散、五苓散之类以适宜调补)。对段主任之化裁选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段主任将张景岳之“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这一核心思想进一步印证。对于儿科吐泻疾病,张景岳认为实热者较少,虚寒者较多,以温补以应虚寒,和胃清热以应实热为主。段主任阐述小儿吐泻病机病理风格独具特色,涵盖范围较为全面,其侧重点在对于寒性吐泻之详细的分析诊治,并通过举例来叙说寒性吐泻病情的复杂、病程的曲折难辨及对广大医生的殷切鼓励。其对于小儿吐泻之学术思想、临床诊治疗法具备极为深刻的指导意义,并对于未来治疗、发展儿科吐泻病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向,是很值得后人们深入思考、学习的[10]。
“司外揣内”指的是知常以达变、由外以知内的诊断观察方法[5,11]。以“象”的角度出发,同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手段密切相互结合,诊断方法运用司外揣内,以便更加高效地对呕吐的临证辨析进行细致指导。通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1)由外知内;(2)知常达变[12]。段主任在呕吐病的中医临证当中应用MRI、B超等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可搜集到不容易觉察之微观隐象,对具体的疾病进行辨识。段主任在中医临证中将现代医学同传统中医、辨病同辨证有效地结合,有针对性地用药选方。
临床上的桂苓白术丸“无问寒湿湿热,呕吐泻利,皆能开发”,可将其对应症状归纳总结为呕吐伴见腹痛。常见的病机包括:壅滞风热、中寒导致阳气怫郁。方中茯苓渗湿利水、补中健脾、安神宁心[13]。半夏可以化痰燥湿、止呕降逆、消肿散结,《药性论》记载有:“有痰气而伴见气虚,可以将其加而用之”。白术益气健脾、利水燥湿、止汗固表、安胎,以治疗胀满水肿[14]。陈皮和中理气、化痰燥湿、通便利水[15]。因而段主任在治疗呕吐兼有痞满之病证的时刻,常选用半夏以止呕降逆,茯苓以补中健脾,白术以益气健脾,陈皮以和中理气,止逆呕。
综上所述,段主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腐熟受纳水谷,性情喜温,过用寒凉则容易伤胃,寒凉过用则容易对脾胃阳气造成损伤。因此段主任在治疗脾胃病运用大量寒凉中药的同时,常常配伍肉桂、人参、生姜、当归、甘草等辛燥甘温之品以对其他药物的寒凉之性进行牵制。如此配伍既不损伤人体阳气,避免脾胃被寒凉所阻碍,又顾及脾胃喜温的生理特性,可以增强协助人体的正气,使其用药更加合理而精准[16-18]。在诊治内伤疾患时,常常需要注重补益脾胃元气,可采用白术、人参、茯苓等顾护脾胃,同时避免热邪伤正。比如中焦病证出现阳气怫郁之痞满、呕吐时,段主任常常选用白术、陈皮、茯苓以达到理气健脾和中的效果;又如上焦病证出现下虚上实的咳嗽,段主任善以半夏与人参、黄芩与人参在进行化痰的同时补益脾肺之气。此外在煎煮之时还要配合酒、醋、盐、蜜、米汤等,可以依据病情的需要加以选择,也说明了段主任善于应用寒凉之药,但同时十分注重顾护脾胃,有效避免寒邪对于正气的损伤。段主任治病,源于经典,然却不囿于成规,以期为各位医生提供一定珍贵的临床研究、学术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