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两高”企业低碳转型

2022-11-21 13:50殷书炉孙国良编辑白琳
中国外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转型绿色

文/殷书炉 孙国良 编辑/白琳

加快推动高碳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当前,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两高”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全部碳排放量的80%。相较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为传统高碳行业向低碳零碳方向转型提供的金融服务。如何发挥转型金融的导向性、可持续性作用,助力“两高”行业实现低碳转型,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我国已通过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开发碳信贷产品、创新融资模式等方式,支持“两高”产能减产替代,有序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但转型金融仍然面临平衡难、识别难、增长难、风控难、协同难等问题。下一步,建议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健全碳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加强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助推转型金融发挥更大效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积极支持“两高”行业转型发展

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转型支持力度。为支持实现“双碳”目标,人民银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调节双重功能,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已顺利落地,截至2021年末,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量约2876万吨。

开发碳信贷产品,专项支持高碳企业转型。金融管理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协同探索建立企业碳账户金融数字化体系,完善碳信息共享机制。金融机构依托碳账户金融场景,对碳减排效果明显的企业给予标识,给予差异化信贷投放,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领域转型发展。比如,浙江省衢州市金融机构上架30款碳账户专属金融产品,碳账户规模已达56亿元,撬动企业投入减排减碳技改资金达40余亿元。同时,金融机构还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解“两高”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融资难点,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支持企业碳减排技术发展。再如,工商银行推出“碳易快贷”产品,为高碳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循环生产、绿色电力消费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和融资利率优惠。网商银行通过数字供应链金融中的“绿色采购贷”,对低碳转型企业上下游提供专项金融支持。

创新融资模式,有效盘活企业碳资产。在多部门联动下,金融机构创新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碳中和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ABS)等融资模式,鼓励募集资金投向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比如,金融机构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探索开展碳排放额质押融资业务,为碳排放权交易参与企业提供低碳转型金融服务和支持。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1.79亿吨,交易金额76.61亿元,碳排放权抵质押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碳中和债专项用于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类企业开展绿色电力、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等具有碳减排效应的项目。自2021年2月首只碳中和债发行以来,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碳中和债券,截至2021年11月末,累计发行2530亿元,有效支持高碳行业的可持续转型发展。

转型金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受制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我国“两高”产业低碳转型将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相比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发展还面临不少现实困难和挑战。

重“新领域”轻“旧动能”,转型金融面临“平衡难”。一方面,热门绿色低碳领域资金过剩。为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金融机构加大了绿色低碳领域的倾斜和支持力度。但部分金融机构跟风从众心理严重,将大量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等当前热门的领域,易引发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加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两高”行业低碳转型面临资金缺口。目前我国尚缺乏引导“两高”产业低碳转型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指引,金融机构难以准确把握项目支持范围。在部分地方政府和行业减排“抢头彩”心理的催促下,金融机构压降或退出“两高”行业授信存在一定的盲动性。

碳信息获取渠道窄,碳减排测算能力不足,转型金融面临“识别难”。一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当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建立,企业仍以自愿披露为主,约束性不强。金融机构获取碳排放信息主要来自企业年报、企业自愿填报以及环保部门定期发布。企业年报和自愿填报的真实性难以核证,特别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普遍反映缺乏具有全面、权威、及时的公共平台获取所需企业碳排放的第一手信息。另一方面,减排成效测算能力不足。我国对碳排放的核算边界、标准化口径、计量尚未规范,无法有效开展碳排放测算。大部分金融机构缺乏自主采集、计算和评估贷款项目减排成效的能力,主要依据第三方机构核查、认证。企业碳信息分散于不同部门,协调获取难度大。金融机构对碳减排项目难以做到清晰的贷前识别、贷中核算和贷后管理。

金融产品适配度和拓展性不高,转型金融面临“增长难”。一方面,转型金融政策或产品存在准入门槛偏高、支持行业单一、“国企偏好”等问题。碳减排项目具有技术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险高等特点,然而部分金融机构仅以项目贷款形式支持“两高”产业升级,或者只将化工行业减排项目作为绿色信贷扶持范畴。另一方面,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体制机制不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价值未能得到有效的转化和提升。目前浙江、山东等省份在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业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大型电力企业,其他如建材、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化工生产、造纸、民航等“两高”行业尚未纳入,行业较为单一。碳排放权法律属性不明确,导致碳排放权抵质押登记缺少物权效力。碳排放权抵质押登记机构不统一,难以保证质押登记的唯一性、完整性、及时性,存在风险隐患。

高碳企业经营压力大,转型金融面临“生存难”。从企业主体看,在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背景下,“两高”企业陷入两难境地:若不转型升级,可能因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而被关停;若采取措施减污降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技术、产品升级,必然导致融资成本、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利润下滑。部分盈利能力差或处于亏损边缘的企业将加速出清或被兼并重组,还面临政府回购、关停。转型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甚至可能引起违约风险。从银行看,“双碳”背景下,高碳行业的环境治理成本将大幅上升,高碳传统产业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出于自身生存发展考虑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态度日趋谨慎,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向防控风险转变,逐步压缩并退出相关领域。

我国“两高”产业低碳转型将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转型金融发展还面临不少现实困难和挑战。

低碳转型对金融机构流动性形成挑战,转型金融面临“风控难”。一方面,当前政府激励政策未将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低碳转型等作为贴息、政府性资金竞争性存放等激励政策的主要考量因素,外源流动性资金支持不足,导致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低碳转型项目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减排脱碳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贷款风险大,企业低碳转型效果难以立竿见影,项目中长期贷款将占用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特别是一旦企业经营亏损将导致银行信贷质量下降,对资本充足率较低、资金补充来源少的中小银行机构形成巨大流动性冲击。

低碳人才技术竞争加剧,转型金融面临“协同难”。转型金融涉及碳金融、信息技术、气候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新知识新技能,对金融机构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技术短缺成为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普遍面临的问题。科技水平、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转型金融的质效。大型商业银行依靠规模、技术、人才积累等优势率先抢占市场,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分化,银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相关建议

完善转型金融框架和安排。一是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平衡好促进“两高”行业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完善低碳转型相关配套政策指引。尽快明确高碳项目和企业名单,制定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三是把控好企业低碳转型节奏。制定分行业低碳转型实施路径,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排放情况和潜力,有序压降“两高一剩”,防止步伐过快或过慢引发金融风险。

健全碳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一是建立碳信息披露体系。推动出台国家层面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规范指引,普及碳排放信息披露的理念,规范各方融资主体环境信息强制披露义务。出台对信息披露负面行为的惩戒措施,为金融全面支持和企业转型提供数据支撑和外部约束。二是完善碳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涵盖环保、经信、金融、企业等部门的碳排放信息平台。研究制定全国“碳足迹”“碳账户”计量标准,破解信息不对称和银行获取信息难的问题。三是加快完善碳市场机制建设。完善碳排放权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碳排放权的财产权利属性。推进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抵质押登记制度,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加强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一是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政策和创新产品。加大绿色债券发行力度,开展绿色并购、绿色银团贷款、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创新开发转型基金、转型信托、转型保险等更多“碳足迹”挂钩的金融产品,为低碳经济提供全方位金融产品和服务。实行高碳行业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强对有前景的转型企业支持力度,提升市场主体转型的内生动力。二是健全碳金融交易平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债权、股权融资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促进低碳技术、社会资本、产业转型紧密结合。三是构建转型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长效的转型金融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加快统一碳金融市场建设,建立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建立完善转型金融激励机制。一是加强考核引导。将金融机构机制建立完善、低碳业务发展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要求,对于不同表现的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二是发挥政策合力。强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配合支持,共同发力,打消金融机构和企业碳减排投融资顾虑,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发展。三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多部门联合建立转型金融激励性和风险补偿性政府基金,给予金融机构财政奖励、税收优惠、风险分摊等增信支持,进一步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

加强转型金融技术人才建设。一是支持高校开设转型金融相关课程,探索设立转型金融培养体系,为转型金融领域储备人才。二是鼓励金融机构与高校、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之间加强交流,提升人才队伍业务能力。三是制定落实高端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优化内部薪酬结构、晋升管理渠道,积极稳妥发掘、引进、使用好海内外优秀复合型人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转型绿色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