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途径探究

2022-11-21 12:00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线下思政大学生

王 越

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理念,增强高校内部的交流与建设,使思政教育实践课程能够在经验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其实践应用效果。在逐步探究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开展了专项调研活动,并且强化了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发展优势。围绕实践育人的思想目标,积极制定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策略,并且在加强和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升思政教育实践可行性,引导大学生重视实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效果的发展。提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共同发展的理念,探究实践育人长效发展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并且明确思政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促进实践课程的针对性、可行性发展。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

高校思政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技能的综合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促进育人基本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强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素养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协调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大学生的思政素养[1]。首先,通过传统文化道德、品质教育,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思政素质的发展,以思政教育内容为主导核心,促进大学生教育实践的途径建设。其次,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渠道实践教学效果,并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情况,综合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自律能力。最后,通过及时补充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相关的理念,以及开展持续性的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在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政素质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实践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实践,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品德、品质等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思政实践课程为大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完美的人格、品格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自信的优势,并且将其与实践结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知识结构以及个人品位、人性修养等方面,提高大学生个体的审美观念、认知和心理素质,并增强大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体现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思想高度和文化内涵,使大学生的精神层次审美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发展得到良好的提升[2]。

(三)引导大学生的社会性行为规范化发展

首先,通过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实践引导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社会性行为的规范性发展。大学生在社会性行为的长期稳定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基本规范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遵守社会道德要求以及相关法律规范,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使得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性行为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认知。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性发展作用。其次,在思政教育覆盖力越来越强以及思政教育形式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为大学生社会性行为的规范性发展提供了参考标准和行为指导,对大学生更好地遵守法律规范、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起到规范性作用[3]。最后,积极贯彻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方针,与时俱进地更新社会发展的新政策要求以及进步趋势,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为大学生精准定位社会角色,在思政实践教育中,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作用,为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进步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教育形式开发缓慢

高校对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有限,对线上教育形式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线上教育开发的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素质的师资、人才短缺的情况下,造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线上开展的难度升高,不利于线上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线上教育定位目标不准确,线上教育软件系统的开发、线上教育的目标以及线上教育的智能化操作模式等发展缓慢,不利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最后,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工作开展,由于线上教育的培训不足,教师能掌握的线上教育形式以及线上教育内容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学生参与线上教育实践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线上思政课实践教育的效果[4]。

(二)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新媒体技术的依赖程度不高,对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资源的应用受到现有的资金和人才不足的限制,导致思政课程教学中对国家的政策引导以及相关新闻等重要资料的引入不足,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可依赖的技术缺乏创新,而且对新媒体资源的利用受到诸多限制,降低了现实思政课实践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效果。首先,对短视频等宣传方式的应用不足,以及具备短视频创作、编辑以及设计的思政课程教育人才有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工作开展缺乏专业的剪辑、编导人才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发挥短视频教育方式的作用,而使得高校思政实践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很难通过短视频记录的方式,达到二次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其次,高校教师对直播教学方式等了解不充分,在对直播教学的基本流程以及直播教学过程中主题思想和目标贯彻落实不足的情况下,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最后,思政课实践教育在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的情况下,操作流程和自我教育认知等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不利于大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思政课实践教育的理论,而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和行为规范效果不佳。

(三)线下主题宣传教育实践传播效果不佳

传统线下思政课教育实践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要的组织者,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了解思政课实践的内容,以及掌握具体的思政课实践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需要,使得高校思政课教育实践主题教育工作开展效果和质量受到影响,降低了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影响了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能力发展等。首先,教师习惯于线下思政课教育实践形式,而且教师对线下思政课教育的创新意识不高,沿用以往的思政课教育形式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得大学生面对枯燥的思政课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吸收理论课程内容,同时降低了大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5]。其次,由于现有的线下思政课实践教育的素材主题概念较少,大学生自由组织的意识不强,组织参与的形式缺乏创新,而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育实践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最后,高校思政课线下主题宣传教育实践的传播效果不佳,通常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频繁,而导致思政教育实践传播的实效性不高,受众范围广而不精,制约着线下主题宣传内容的传播效果。

三、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途径

(一)构建线上教育平台

首先,构建线上教育平台。线上教育机制的发展,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形式创新,可以通过线上实践教育管理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尤其是线上教育的课程授课方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相关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快速。所以,线上教育平台为大学生体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指明了方向,促使大学生在践行思政内容的基础上,达到思想渗透的目的。其次,线上教育平台对教师的管理更加多元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更加公开立体,能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监督下实现教学创新发展。最后,线上教育平台更容易收集学生的思政教育实践作业,包括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组织参与的思政实践内容,保存思政实践资料,为大学生更好地感知思政课程实践内容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二)短视频直播主题探究教育

首先,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借助于新媒体的形式传播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精细化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同时深化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主题认知,帮助大学生通过主题教育的形式,深刻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的目的。其次,通过短视频宣传的方式,提高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而且短视频的方式便于理解和接受,大学生对感兴趣的短视频阅读了解,自行完成思政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效果,同时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政教育内容的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后,短视频直播的主题探究教育方式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大学生的浏览需要,同时又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政认知[6]。

(三)线下主题宣传链式教育实践

首先,开展线下思政教育主题宣传链式教育实践行动,能够促进线下思政主题教育以更加广泛的传播形式,尤其是二维码扫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主题宣传传播效果,并且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宣传活动,在自由完成主题宣传活动内容的基础上,达到高校思政主题宣传链式教育实践的目的。其次,线下主题宣传链式教育实践的参与者是学生、组织者是学生,教师从旁协助,帮助学生自主完成思政教育主题的内容,建立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的团队协作模式。最后,积极开发线下主题宣传链式教育实践形式,开发符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题,创设思政教育宣传环境,使得大学生在开展线下思政主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和热情。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融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借助媒体资源全面开发符合大学生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凸显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新颖独特性,吸引大学生注意力,满足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实践性应用价值的需要。对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思想认知,确保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提高大学生自主适应性。

四、结语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既要秉持时俱进地创新思政教育的理念,又要开展具有实践性效果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的要求,使大学生在思政教育领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个人认知,并培养良好的品格、人格。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灵活的思政实践教育工作,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了解思政教育内容,增强思政课实践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成为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发展以及规范个人行为的有效工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又能强化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创造力发展,形成以大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思政教育实践模式,助力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且随着社会进步以及技术创新,高校思政课教育实践应用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形式的创新、教育方式的创新以及信息传递便捷性水平更高,极大地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性的要求。既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均衡大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与良好素养发展的关系,培养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线下思政大学生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