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2022-11-21 10:29李翠华
智库时代 2022年34期
关键词:教研心理健康互联网+

李翠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更新普及,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人们或坐在电脑前,或对着小小的手机相互连接,世界被“网”全面笼罩。在传统纸质、广播电视媒体基础上,应“网”而生的各种网络媒体层出不穷,获取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和多元化,身处“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从行为到心理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低头一族”、网络沉迷等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问题。将“互联网+”模式和元素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互联网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播平台,能够帮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时空限制中解脱出来,为教师和学术提供即时高效的交流平台,同时有利于信息的广泛收集,能够结合网络收集相对全面的信息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工作。

(2)互联网提供了更多新颖的方式和可能性。各种网络渠道和平台可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信息资源,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恰当运用,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而且,高校可以发挥互联网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优势,拓展受教育学生的范围,发现更多不同的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3)互联网使信息传播通道从单一变为多维,信息发布、接收和分享更加自由,更加便捷,在当下数字化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自媒体成为一种工作平台,还能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受教育渠道和学习资源。

(二)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高新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它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会促发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且情绪起伏较大,网络信息繁杂且虚实不清,容易受一些被放大、歪曲或带有很强引导性的信息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和不恰当的行为。同时互联网强烈的娱乐性与虚拟性,也使一些涉世不深、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沉迷网络,迷失自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减少现实人际交往。网络世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匿名性,这让人们在进行网络交流与互动时,可以不用再顾及自己的身份与措词,每个人都可以扮演自己期待的形象,也给予了其大胆发言的勇气。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即使是较为小众、不被周围人理解的偏好也都被互联网所包容。这种比现实世界更友好的环境,使他们更为放松,也更容易得到心理满足。他们将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网络互动上,与周围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人际关系逐渐淡化。部分本来就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学生开始沉迷网络,拒绝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1]

(2)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整日被题海包围的他们很难有娱乐时间。进入大学后,脱离了家长与教师的管束,时间更为自由,许多学生就投入到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2]面对游戏带来的刺激与快感,他们很容易将学习抛到脑后,甚至荒废学业。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较为强烈的依赖性,面对困难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3)被错误观念所误导。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给予了大学生更多的勇气去自由发言,同时也会让一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产生了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言的想法,这也是网络环境中语言暴力与攻击无处不在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媒体行业的低门槛直接导致了行业内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大量恶俗内容与短视频的出现,容易使大学生对信息虚实的判断能力下降,逐渐被错误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形态所影响。当今以流量为王的网络观念对大学生也是一种误导,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红只要拍拍视频或是直播生活,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并加以效仿。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教师队伍的构成与数量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虽然很多学校根据教育部1∶4000的师生比配备了专职教师,但是与众多学生的各类需求相比,这一数量远远不足。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分化出来的,所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中,很多是由辅导员或是思政教师兼任,非科班出身,他们在数量上远远高于专业的心理学教育教师,[3]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在专业素质和人员构成上水平参差不齐。

(二)教师专业能力方面

(1)兼职教师的专业水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主要是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学教师等,辅导员具有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熟悉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但是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思政教师则比辅导员更逊色一些,会不自觉地带有教育色彩;心理学教师如果是基础研究而非心理咨询方向,容易偏向知识化。他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掌握得不够透彻,也不够全面,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使得在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多是长篇大论地讲解理论知识,没有就知识向技能的迁移进行训练,互动交流少。[4]很多学生认为比较乏味,而且自己没什么心理问题,不需要听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做其他无关的事情,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2)专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性强,对专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即使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教师,要出色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非简单之事。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咨询师的人格完善程度、专业知识、技术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需要经过长期持续不断的工作积累,并持续、系统地参加学习和培训,非一蹴而就。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开展时间较短,且各省份发展水平不均,所以专业教师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大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也直接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故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生动而深入地开展教学工作是提升课程质量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自我提升:

(一)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1.自我反思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能有效帮助教师提升教研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就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每堂课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存在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工具,深入探讨最佳教学模式,以及如何更多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融入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促发学习兴趣。教师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反思,可以对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起到巨大推动作用。[5]

2.根据教研评价进行反思

对教师的教研评价往往包含了教师教研工作中的优、缺点,是促进教师开展教研工作、提升教研能力的动力之一。教研评价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在进行反思与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研能力。如果将“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到教研评价中,可以提供更全面、更详实的数据依据,使教研评价脱离经验评判的主观性,逐渐成为一种有精确数据作为基础的教研分析,提升教学研究的科学性。

3.根据学生的课程反馈进行反思

学生作为教学与教研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他们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借助网络评课工具、教学软件、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帮助教师更便捷、快速地收集到学生的反馈意见,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客观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教师开拓思路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

(二)提高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

1.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性强,需要教师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心理咨询经验,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治疗流派技术,随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这种学习可以是参加线下系统的课程或培训或者学历进修,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如一些网络讲座、课程、视频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媒介和渠道。

2.通过各种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不同流派的系统培训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另一主要途径。教育部规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年的培训不低于40学时,这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力措施。高校可以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专兼职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学方面较为权威、有影响力的相关机构举办的培训,或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请到校园中来,给教师开展讲座或工作坊。系统学习各种心理咨询技能,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研究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技能,并把其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加以训练,帮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逐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3.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意识

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与专业水平,同样要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学会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鼓励教师主动寻找、开发有实践意义的信息教学资源,搜集文字、视频、图片等各种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教师主动学习对教学有积极意义的新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发现隐藏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评估教学的质量与效果。[6]

(三)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科学合理地将教师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与学习培训结合在一起,能有效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1.成立教研督导小组

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教研督导小组,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研课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研工作进行监督。教研领导小组要进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根据对课堂的观察与学生的反馈,对教师工作提出改进指导意见。教研组内也要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展示,教师之间相互提出评价与修正意见,对课程的教授方式、教授内容、引入的实例与学生当下的反馈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总结经验。

2.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共同设计、改进教学方案,统一教学内容和进度。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可以相互讨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及探讨所有可能的创新与改革。同时可以考虑建立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由多位教师合作完成课程不同的章节或模块,每位教师讲授自己擅长的部分,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他人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

3.加强合作交流

与兄弟院校之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们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或学生的情况,在经验分享中共同进步。同时在校内定期组织教学科研论坛,给教师提供可以充分交流经验、探讨教研中的问题与解决方式的平台。鼓励学校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带头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发挥好引领作用,同时对其他教师教学教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督导、指正。[7]

4.落实评优奖励制度

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比较特殊,多数学校将其归入辅导员队伍,职称评审方面的相关制度尚不够完善,各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增加了教师的晋升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提升自我专业水平与课堂质量的积极性。所以,要提高教师开展教研工作的积极性,高校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和评奖评优制度,区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不同,完善相关的职称评审系列与职称晋升标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教师拥有更充足的动力进行自我提升。[8]

落实科学的考评奖励制度,促使教师在备课、授课、教研等各方面精益求精,提升自身教学、教研水平的步伐。鼓励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教研论文、课堂教学评优,对于教学、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审予以相应加分。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学创新环境,大力鼓励教师从各个角度将互联网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创新教育模式,对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督促教师对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观察学生在课中与课后的表现,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探索高效实际的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转变。网络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教师在这种变革的浪潮中要主动做出改变,学习新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研能力,将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强化优质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
教研心理健康互联网+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