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设计研究*
——以《地基处理》课程为例

2022-11-21 10:29冯啸刘人太胡文军
智库时代 2022年34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课程

冯啸 刘人太 胡文军

(1.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2.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一、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1]。当前,随着线上网络授课随之增多,与之相应的,网络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哪些内容、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网络教学中立德树人需要思考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地基处理》课程是关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各类软弱地层的治理工艺、设计方法、治理材料、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等内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规划中迅猛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也是重中之重,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遭遇各类软弱地层,故软弱地层的治理不仅关系到建(构)筑物建设安全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地基处理的对象、目的、技术,掌握换填法、深层密实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加筋法等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固原理以及设计施工要点,学生能够设计工程方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地基处理》课程网络教学采用了“智慧树”平台,该平台独特的“平台+内容+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可帮助教师建设新课程,实现课程思政与教法的融合改革。

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思想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

1.社会环境开放包容

随着我国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深入推进,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不断涌入,而中华民族始终秉承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在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多样化,加之主流思想意识自身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导致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构建存在一定的挑战性[2]。

2.物质需求极大满足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仅在次年国内生产总值就突破10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如人均GDP不断上涨、穿衣从穿暖到穿美、食品从匮乏到富足[3]。当代大学生正好成长于国家经济上升阶段,且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生活质量较为优越,学生的物质要求得到了家庭的极大满足。

3.网络社交媒体发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4]。日常生活中,当代大学生逐渐变成了“低头族”,经常使用手机登录微博、微信、论坛、抖音等社交媒体,追求着自己喜欢的“大V”“网红”“KOL(意见领袖)”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反馈到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交流特点。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个体意识增强,抗压能力脆弱

因受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望强烈、批判意识浓厚[5-7]。加之,当前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形势日益增大,导致大学生的个体意识与竞争意识逐渐强烈,如在学业上注重名次、奖学金、保研名额,在校园生活上看重名誉、奖项、称号等。随着个体竞争意识的增强,学生在争取各项奖励的过程中,势必会遭遇挫折,但是大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全方位保护下成长的,在大学生活前受到的挫折可以靠父母得的化解,使得自身的抗挫折能力较弱,而步入大学后,学生离开了父母,需要独自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挫折,以至于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不能形成良好的心态,更有甚者会采取过激的应对行为。

2.渴望独立成长,自理能力较差

当代大学生不甘于平静无奇的校园生活,反而向往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此学生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方式频频接触社会信息,面对社会诱惑或虚荣心作祟,部分学生产生了脱离家庭或脱离学校而独立成长的想法[8-9]。然而,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大学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如有的学生在寝室内随意丢垃圾,自己的卫生脏乱差等,影响其他舍友的正常生活;有的学生不按时就寝,甚至通宵达旦的进行网络游戏,白天则经常性的上课缺勤,导致考试不及格,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3.思想开放活跃,独立思考匮乏

当下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观点快速传播,当代大学生因其思想开放活跃、接触新鲜事物积极,因此部分学生会全盘接受大量思想观点并进行模仿学习[10-12]。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薄弱,在面对错误思潮和不良观点时缺乏深层次的政治认知和独立思考,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政治思想,如有的学生不辨真伪,随意转发一些网络谣言或造谣诽谤他人;有的学生沉迷于享乐主义,通过网络贷款提前消费且没有与之相应的偿付能力,最终影响个人征信,甚至连累父母。

三、课程思政与网络教学融合设计

(一)教学背景融入课程思政

从教学背景上多方面融入课程思政。如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传统材料,此时可融入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即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使学生了解和相应国家发展战略,引导部分学生走向新型环保材料研发领域;在地下隧道建设方面,可融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地下长城”、平均每4米就有一名烈士牺牲的杨树排隧道,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清川江大桥等,带领学生回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艰难历史的同时,学习隧道工程的治理方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使学生明白基础设施(能源管道、铁路交通等)建设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从世界局势引导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最后,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语音功能或互动功能,简要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及人生规划。

(二)课堂案例融入课程思政

在带领学生学习换填法、挤密桩、土工合成材料等章节时,引入工程事故案例和相关网络视频。在学习失败案例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反思工程质量问题所带来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在学习灌浆法、水泥土搅拌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章节时,引入我国的世纪性工程案例,如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的港珠澳大桥,从京沪高速铁路连接到昆山全长近164公里的世界第一长桥丹昆特大桥,中国地铁史上最长的广州18号地铁线路,凭借垂直高度比外国最高峡谷大桥高出100米左右、成为世界第一高桥的北盘江大桥等典型世纪性工程,在带领学生学习专业技术难点、领会科研攻关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强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可以从本职工作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网络授课期间,可以邀请专业领域内的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专业人员讲解实际工程,带领学生从工程立项、图纸设计、建设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切身体验实际工程的全部环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认知实践经验,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展示相关单位或一线项目部的党建活动,学习社会各单位的党建活动内容,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把党建活动融入工程一线,把科研文章写在祖国大地”。

(三)课后开放设计融入课程思政

基于《地基处理》网络教学,课后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工程案例(工程资料、在线视频、纪录片等),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进行治理方案的设计。学生在查阅各类参考资料的同时,可将网络授课中的教学内容、重难点进行复习与解决;在治理材料选择方面,可以认识到传统材料的高耗能以及新型绿色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意识;在治理方案设计中,学生可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该过程不仅能共同完成安排的课题还能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学生可体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规划以及合作创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结论

考虑网络教学的课程思政需求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思想特点,课程思政从多方面、多样化融入线上网络教学,以加强教师“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本文深入研究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分析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地基处理》课程网络教学,提出了教学背景融入课程思政、课堂案例融入课程思政、课后开放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多举措融合措施,并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思政与网络教学的设计实践,对推进网络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全方位深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