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凯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3)
现代汉语词汇是以词根复合为典型特征的词汇类型。很多词根复合的双音词来源于古代汉语短语、句法结构、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董秀芳,2002),而主要由词根参与构造的四言格也是由双音词再复合而来或由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衍生而来。无论如何,现代汉语构词法中存留着大量古代汉语文言用法的事实是非常凸显的。学界已有一些研究着眼于从词汇化、构式等角度来探讨双音词所体现的古代汉语句法与现代汉语词法的关系(董秀芳,2002;孟凯,2016;刘红妮,2019等),史维国教授的著作《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用法研究》(2020年)则同时聚焦双音词与四字格成语,在最能代表汉语韵律特征的双音节和四音节中细致讨论古代汉语句法层面的文言用法在现代汉语词法层面的表现,并给予数据支撑和成因解释。本文首先介绍该书的内容梗概,再进行简要评价。
全书共九章,分别就以下五大问题进行了描写和分析:语法结构的词汇化(第一章)、名动充当特定句法成分在构词法中的表现(第二、三章)、两种特殊词法结构(第四、五章)、四字格成语(第六章)、构词中的文言标记和文言语义(第七、八章),最后对词汇化与文言构词的关系(第九章)进行了汇总和特点分析。
第一章讨论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表现、数量、特点和成因。这两种语法结构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主要由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带宾语而形成,在历时演变中经历了句法结构词法化,尤以使动用法遗留在现代汉语构词法中为主,是意动用法的10倍多,且使动用法在现代汉语构词法中已具有相当的能产性。使动和意动呈现出“稳定中发展的特点,而汉语词汇化、双音化、经济原则使得使动结构词和意动结构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形成差距,……而语体和语境也是二者使用情况不同的原因之一”(史维国,2020:17)。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动词和名词两大词类做状语的状中式复合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虽然同为状中式复合词,“动·动”和“名·动”的性质和发展还是多有不同。“动·动”是复合动词的强势结构类型,“方式+行为”是复合动词的强势语义模式之一(董秀芳,2004:136-137)。而“方式+行为”正是状中式复合动词的典型语义模式。本书的考察显示,“动·动”状中复合词的“前动”主要表示“后动”的方式、状态和过程,八类不同语义的“前动”在“动·动”状中复合词中的分布显示出“前动”具有非动作义或不凸显动作义、词类边界模糊、词义发生偏移的特点,“动·动”状中复合词句法位置灵活,其形成与“前动”动作义弱化、双音化与词汇化趋势以及语言经济原则有关。相比之下,尽管“名·动”状中结构在现代汉语句法(短语)层面并不罕见,如“课堂教学、网络讨论”(以四音节居多),但“名·动”状中复合词依然主要是历史遗存的双音词。其中的“名”主要表比喻、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和原因,以工具方式为最多,原因为最少,其他三类大体相当。分布不均源自句式分化的结果,音节限制和“名”的选择是“名·动”状中复合词数量不一最主要的共时原因,而同构歧义则是比喻类“名·动”状中复合词数量较少的又一原因。“名·动”状中复合词以动词占优势,有31.5%是名词,体现出同构兼具陈述性与指称性、但仍有显著倾向性的特点。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方位结构“中+名词”和“名+量”复合名词这两类特殊词法结构进行探析。先秦时期方位词“中”无实在方位义,方位词之于名词的语法位置也没有强制性要求,这两点促成了“中+名词”与“名词+中”构成同义方位结构。“中+名词”在《诗经》后开始式微,及至现代汉语,已完全词汇化为双音复合词。“名+量”复合词作为汉语一种特殊的集合名词,数量非常有限,共18个,可以算作一个封闭类。能进入“名+量”结构组构复合词的“量”只有13个,是名量词中的一小部分,可见“名+量”复合词的产生非常受限。
第六章集中考察和分析四字格成语中的文言用法。四字格是能够充分体现汉语节律特征的结构形式,而成语又是四字格的主体。相较于双音词,四字格成语音节加长,其中的文言用法所体现的语法层面也比双音词要多样,词层面和句式层面兼而有之。主要包括三类:文言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占一半多;词类活用(名作动、使动、意动、为动、名作状、动作状),占近1/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比较句、宾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占14%。三大类中的次类比重不均,但每一大类中都有优势次类。
第七章和第八章聚焦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标记和文言语义。六大文言标记“然、之、而、以、于、其”都具有一定的构词力,有些(如“然、之”)构词力相当强。这些文言标记所构之词的音节数从双音节到五音节不等,但仍以双音节为主;语法类分布以虚词性占优势,这一点与文言标记的语法属性相一致;所表语法关系(状中、转折、并列、顺承)、语义关系(表工具、范围、原因、根据、目的等)亦丰富多样。文言语义无论是在双音词中,还是在四字格成语中,都表现出古今语义差异显著和同中有异的特点。前者是构词成分的文言义与今义(主要指现代汉语基本义)差异显著,古义主要保留在构词法中;后者则是构词成分的文言语义与今义具有扩大、缩小、转移的语义关系。留存于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语义一方面有助于学习文言文,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刻了解汉语词汇的古今关系。
第九章统合全书问题,从偏正和动宾短语的词汇化、以文言标记“然、以、所”为代表的句法结构词汇化、以文言标记“而、于、以、其”为代表的跨层结构词汇化三个角度总结了双音词的词汇化现象,从构词力和能产性都最具规律性的文言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词汇化的角度汇总了四字格成语的词汇化问题,并分析了文言词汇的三个词汇化特点:类型多样,词汇化途径不同,数量多寡不一;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系统性;某些双音复合词的词汇化有鲜明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解释性。
本书附录提供了6个词汇总表,即《现代汉语使动结构及意动结构构词总表》《现代汉语偏正式“动·动”复合词总表》《现代汉语偏正式“名·动”复合词总表》《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文言用法总表》《现代汉语文言标记构词总表》和《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及四字格成语文言语义构词总表》。这些词汇总表穷尽性地列出了下位类别、分布数据、各类词例以及语义解释等信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语料。附录还提供了4篇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先期发表的文章,以飨读者。
全书借鉴语法化理论,集中探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不少文言用法和文言语义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和四字格成语,其中的文言用法既包括古代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句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词类组配,也包括以文言标记为代表性成分的词法结构。不同文言用法构词能力不同,形成的词汇数量多寡也不一,其词法成因既有共时的,又有历时的,汉语词汇复音化、韵律机制、词汇化以及语言经济原则等都对文言用法在构词法中的留存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遗留在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用法体现着现代白话与文言这两种不同语体的动态关系。全书不再是把文言和现代白话作为截然不同的语体进行区分,而是在现代白话中寻找遗存的文言用法。历时发展上文言和现代白话一直存在竞争,直至现代汉语,现代白话取代了文言。那么,现代汉语构词法中存在文言用法的痕迹,表明了文言与白话的竞争也在寻求一种“合作”,即白话中有文言。而文言语义也在历时演变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些词汇义更是体现出一种概括义和整体义,已无法按照文言语法义去解释,如“名·量”复合词的集合义。
全书的各个研究问题基本都遵循以下路径展开: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构词法层面该类文言用法的界定、该类文言用法的历时考察、现代汉语构词法中该用法的考察与统计、特点及成因、词汇化程度等。这是将文言用法的历时考察与现代白话的共时描写结合起来,是一种纵贯古今的研究方式,体现出研究思路的系统性和体例布局的一致性。
保留了文言用法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和四字格成语也是国际中文教育不同等级词汇的构成之一,文言用法视角的现代汉语构词法研究对国际中文词汇和语法教学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必将有助于汉语教师更有理据性、更具解释力地对词汇进行再认识和新诠释;6个详细的词汇总表是各类文言用法的穷尽性统计和归类,对汉语二语学习者更全面、更清楚地理解此类词语的意义、更准确地使用此类词语也将有所裨益。而且,文言用法也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语语义识解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细化和深化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用法研究也会对这一应用领域的语义处理有所助益。
对白话与文言两种语体的接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汉语学界还不是很多,史维国教授的这一著作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做出了具有推进意义的工作。不过,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全书分八章选取了六大类问题进行研究,为什么选取这几类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是现代汉语构词法中比较典型的文言用法吗?还是这些文言用法的遗存度更高、构词力更强?所选取的几类问题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选题理据性未见于著作,这会影响全书的体系性和内部关联性。
2.研究的广度还可以继续提升。全书的数据统计和描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通用的中型语文词典,但词典限于规模和用户需求等因素,收词是有限的,尤其有些书面性过强或具有一定方言性的含文言用法的词语或会失收典,因而,本书的研究若能辅以大规模语料库进行补充,研究的广度和精细度会更理想。
3.研究的深度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本书对一些具有类型学意义且富有趣味的词法-句法接口现象进行了描写、统计和分析。例如,“动·动”结构从古至今在汉语句法结构中都很常见,而连动式是亚太地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赵旭,2021),“动·动”或可认为是连动式中第一个“动”降格为修饰成分的产物。除了状中式,“动·动”还可以构成并列式、述宾式、述补式、连动式、兼语式等几类复合词,而且,现代汉语“动·动”句法结构通过拧合或接合机制可以实现词法化(施春宏,2017),那么,这种共时词法化与历时词汇化/词法化有什么关系?二者是否有共性?二者的限制条件有何异同?此外,同为状中复合词,“动·动”与“名·动”的语义、语法、语用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不同词类(名、动)充当同构复合词(状中式)的同一成分带给复合词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又如,四字格是最小的体现汉语骈偶性(沈家煊,2019)的形式,韵律结构多为2+2的四字格成语更是将骈偶性体现得彻底而显著。那么,除了保留了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用法,2+2韵律对这些文言用法有什么制约作用?上述不同类型的文言用法是否有与其适配的韵律模式,如2+2、3+1、1+3,为什么有些句式能够留存于构词法而有些句式却不能?或者不同句式留存于构词法的可能性有差别,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在对现代汉语构词法中的文言用法进行归类、统计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和解释。
4.研究理论有些单薄,研究方法稍显单一。全书借鉴语法化理论,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和量化统计进行研究,不过,本书对语法化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有限,也还没有按语法化的研究范式开展现代汉语构词法中文言用法的精细研究。语法化研究通常着眼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形成的过程”(吴福祥,2020),并寻找该语法化现象的跨语言证据,以建立具有类型学意义的语法演变路径,其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起来的”(Bybee,2003)。“如何进一步提升、深化汉语语法化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吴福祥,2020),这同样也是本书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本书可以进一步从语法化及其与词汇化的联接、语言类型学等视角继续深入分析,也可以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现有量化结果进行验证和进一步科学化。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此项研究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和拓展:
1.底层语言关系的理论探讨
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研究实际上是语言系统内部异质成分的鉴别和融合度的研究,对底层语言关系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语体和语法的关系、表达需要与形式选择的关系、语言准确性原则与经济性原则的关系等。而文言用法的界定、判定标准、判定程序也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问题。本书以频度和系统融合度为标准对文言用法进行判定,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才可认为是文言用法。文言用法的判定程序先要确定文本,把对象限定在既存在于正统文言中,又见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再沿着判定典型语境、调查频度表现等程序有序地进行。这一判定标准和程序也需要进行后续验证。
2.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数据库建设
文言用法比较广泛地存在于现代汉语构词法和句法中,那么,在两个语言层面的表现有什么异同?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大规模语料库的检索和考察做基础,需要归纳和提炼出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类别,对每类用法的使用进行穷尽性地统计、归类和分析。基于现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主要标记特征,根据这些标记特征在大规模语料库中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标注和分析,建成现代汉语文言用法数据库。
3.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描写和解释
描写工作首先涉及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归纳,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其功能价值、动因机制进行阐释。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功能是多样的,主要涉及语体标记功能、句法结构简化功能、篇章衔接功能、表达形式补缺功能、韵律整合功能等。现代汉语文言用法的语言价值表现在彰显语法结构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满足特定意念表达的需要、满足简洁典雅等语言风格的需要、满足语句结构组织和调整句法或语篇构造的需要等。文言用法沿用的动因可以从汉语类型特点、韵律制约、形义整合、语言功能等角度进行分析,文言用法沿用的机制则可以从系统融合度、语言发展承继性、语体适应性、语言接触等方面予以阐释。
历时句法与共时词法的关联性研究是汉语词法-句法接口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值得更多视角与维度的关注和研究。本书为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进一步的理论思考以及跨语言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具体且可资借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希望更多的学者可以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应用适切的理论和方法将汉语词法的古今继承与发展研究推向更加精深、精微、精细的深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