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鹏(山东省莱州汇泉学校)
任晓丽(山东省莱州市柞村镇中心小学)
我们根据作业设计的时态层次,分为课前预习作业,以“课前预习单”呈现 ;课中探究作业,以“课中导学单”“课中导练单”呈现;课后拓展作业,以“课后拓展单”呈现,合称为“全景式作业”。作业单引导着教学方向。以期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促发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因素,以较好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学习之前发给学生的作业,我们称之为“课前预习单”。课前预习单的使用,使学生的学习前置,根据预习单的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并将困惑与问题做好记录,上课后教师通过检查预习单可以有的放矢。在具体设计应用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关注”:关注内容、关注学法、关注学情。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前布置的预习单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一读听录音,划出生字,并小声读正确。二读大声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回读。对中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将生字词读给家长听或同伴检查;再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高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再读课文,读出课文节奏,掌握课文大体意思。三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积累好词佳句。
课中“导法单”主要是深入文本,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独特秘妙,从而带法操练。《盘古开天地》是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一篇经典课文,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想象”写法时,让学生先反复朗读描写盘古身体变化的排比句,让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想象”盘古身体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吗?从而探究出作者是按照从感官到躯体,从躯体到系统,从而发现内在的“逻辑美”后完成课中“想象”导练单:发挥你的想象,盘古的身体还能变成什么?同位说一说,并在“导练单”上写下来。这样的导法单紧密朝向单元要素:既能感受人文主题“中国传统神话”的魅力,又能凭借练笔领悟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写法,从而更加理解了盘古的伟大形象。
课中导练单一般指在语文朗读、积累、演说、写字等项目上的反复操练、能力渐次提升的作业指导。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麻雀》时,如何通过朗读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导练单”这样设计:(1)初读课文,找出作者写了哪几个角色?(2)深读课文,划出直接表现老麻雀的无畏句子反复体会。(3)还有哪些角色的描写能对比体现出老麻雀的无畏,你再仔细读一读。(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体会老麻雀的无畏与勇敢并相互交流。
这样的“导练单”在老师引导下通过四读:初读、深读、细读与分角色朗读就能够涵咏体会,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母爱的伟大。
设计高效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加强对本堂课新知的巩固,又能举一反三。在设计时,要体现差异教学的原则。学生学习完五上《慈母情深》后,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份课后作业套餐(二选一):(1)世上有种爱最无私,世上有一种爱最震颤,那就是母爱。课后积累背诵《游子吟》并展示给自己的母亲听。(2)习作练笔: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感受浓缩在“鼻子一酸”的细节描写中,你有过课文中“鼻子一酸”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试着写一写。
这种课后学习,既适当拓展积累表达母爱的古诗词,又用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尊重学生差异,实现不同层次学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