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的采购风险管理

2022-11-21 06:24:13戴婧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环球市场 2022年28期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链环节

戴婧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和利润薄弱的挑战。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关注采购环节,在全面把握市场行情动态的前提下,对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物资进行客观分析。特别是要重点分析采购的风险问题,比如针对不同原材料和物资的采购量、采购时间、采购价格等,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另外,为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处于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开始寻求相互合作,进而出现了供应链采购的运营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实现信息沟通,共享库存信息和采购需求,无论是上下游企业还是企业自身,都可以随时调整采购、生产和销售,避免盲目采购造成资金占用、库存积压等风险问题。

一、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采购风险管理要求

在供应链视角下,合作企业间组成了网链结构,这种交互式的合作方式可以将产品从上游传递到下游企业,让各个企业联合形成一体化的完整结构。在供应链合作模式下开展采购工作,除了要实现供应商和企业间的无缝对接外,还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才能更好为企业的采购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因此,企业要致力于推动传统采购向供应链采购方向转型,通过加强对采购工作的监督和风险管理,来不断优化采购工作理念和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开展采购风险管理,最大程度避免企业出现经济损失或资金链断裂等问题,确保了采购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帮助企业减少采购环节中的不必要开支。

另外,供应链采购要求供应商和企业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即保证原材料和物资的质量,满足企业对采购量、采购时间、采购价格的要求,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和市场影响力。而对企业而言,供应链采购属于新生事物,并且上下游合作企业提供的信息可能与企业自身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及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市场动态情况,适当调整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活动,最大程度实现产品的零库存,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因此,在采购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将风险控制理念融入整个管理活动中,力求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实现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企业采购环节中的风险问题

虽然原材料和物资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采购环节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成本管理,而且容易危害到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现有采购机制不完善

目前企业在开展采购活动时,忽视了与上下游合作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单纯依靠往年订单量和管理经验来制定采购量,或者过于关注眼前经济效益,缺乏对采购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导致企业出现盲目采购的问题。即便部分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供应链采购的重要性,但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没有全面考察对方的资质、信誉度、产品品质、交付能力等,以至于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和物资存在较大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后续生产。另外,部分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特别是对于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因为这类物品存在金额小、损耗大、不计入固定资产等方面的特点,所以企业往往采取了分散采购的模式。即根据企业短期需求来开展采购活动,而且采购活动缺乏相应的计划和管理制度,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效率,而且容易因质量问题或交付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最后,部分企业在引入供应链采购时,没有对企业现有采购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或者直接沿用了传统采购管理模式,没有及时了解原材料和物资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难以对采购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在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采购成本,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采购环节成本管理力度不足

在对采购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时,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采购招标管理体系,无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招标活动实现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采购招标体系内容不够完善,增加了采购风险发生概率。企业没有对各个部门职能进行明确划分,更没有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合,无法为采购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比如,部分企业在对招标活动进行管理时,倾向于选择下属子公司作为主要供应商,即便子公司物料供应能力无法满足自身的要求,也将其作为主要供应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采购成本。在对招标环节进行管理时,企业没有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导致招标活动存在不良竞争行为,比如出借资质、围标、串标、挂靠、非法分包等,这不仅违背了招标活动的初衷,而且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给企业品牌影响和市场口碑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最后,部分企业在对招标活动进行监督时,并没有完善的量化评价体系,无法对原材料质量和价格进行科学评估,比如提取的价格参数指标不合理,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投标企业的客观评估,进而出现滥用职权、不合理低价中标等问题,引发社会大众对招标结果的质疑。可以说,企业没有根据具体生产发展要求,对现有采购体系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优化,也没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无法实时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和对物资的需求量,就难以对采购风险问题进行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

(三)缺乏对供应商的有效监督

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企业没有对供应商交货能力以及各项产品质量水平进行全面了解,也无法对价格优惠力度进行全面研究。在对采购环节进行监管时,无法对各项采购行为进行实时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采购活动的开展效果,提高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企业在对各项物料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时,没有对所有物料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一旦存在问题的物料运用到日常生产中,就会引发质量问题,后期在对这些产品进行处理时,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资源,不仅容易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因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企业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没有对各项信息进行全面调查,也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大多数企业在获得初步信息之后,就选择了相应供应商。因为企业没有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就无法对各种类型物料的市场价格动态进行准确预测,采购后一旦物料价格大幅度降低,就可能让原就利润微薄的企业举步维艰。

(四)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在对物料进行采购时,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会对采购工作开展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进行采购人员选择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对采购人员能力进行全面考核,也没有对采购人员进行专门的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采购人员不了解各项物料的采购要求,就难以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活动的开展。而且企业在对采购环节进行管理时,并没有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没有根据部门发展要求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自然就无法对各项采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难以对采购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预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问题发生概率。另外,部分企业也没有将成本控制意识融合到采购管理工作中,无法对企业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现,通常情况下企业会给予采购部门较高权限,为采购活动开展提供充足支持。但采购人员缺乏责任心或难以抵挡外界诱惑,出现滥用职权、“吃回扣”、收好处费、以次充好等行为,导致企业采购的物料价格高企、质量不达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次品率、故障率,甚至造成大批量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外界形象。

三、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采购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上文提出的采购环节中的风险问题,企业就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避免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制度因素制约到采购工作水平的提高。并且,企业可借助供应链采购的优势,来帮助企业采购物美价廉的物料,最大程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一)建立健全采购机制

企业在进行供应链建设时,首先要提高对采购工作重视程度,要建立健全采购机制,还要从整体层面上制定合理采购计划,并且从细节区域对采购风险问题进行全面预防和控制。首先企业要对采购流程进行规范,要根据采购活动开展要求,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简化处理,还要对各个部门职能进行明确划分,要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采购水平。企业在对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之后,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生产计划,还要构建完善采购方案,在对采购成本进行预测时,需要根据各个环节生产需求,对物料供应情况进行有效管理,还要对资金流动幅度进行全面控制。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且对供应商能力进行严格考核,企业不仅要对供应商基础信息进行调查,还要深入到现场,对供应商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在与供应商进行合作时,需要对各项原材料价格进行协商处理,还要开展交易评估与价格审批等活动,在制定相应合同之后才能完成交易。在与供应商进行合作时,需要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要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应用和实时共享,为采购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二)加强采购环节成本管理

在对采购成本计算管理时,企业需要对招投标环节进行重点关注,企业要根据不同物料采购特点,制定针对性招投标方案,还要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追踪和管理,从而对成本风险进行有效预防。企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制定电子商务活动,通过网络采购对各项采购信息进行全面提取和定期评估,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平台,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应用以及管理时,要提取关键信息,为价格谈判提供有效数据支持。在对各个采购环节进行成本分析时,要保证采购活动在开展时更加公开、公正、透明,还要对采购人员能力进行全面考核,通过对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监督,降低各项风险问题发生的概率。

(三)强化对供应商的监督

在对供应商情况进行监督时,企业要对不同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健全分类标准,例如可以将供应风险以及采购价格作为衡量标准,并且对供应商进行科学分类。在对供应商进行选定之后,需要对不合格供应商进行及时淘汰,还要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体系。在对供应商准入机制进行建设时,需要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企业可以组建专门监督小组,并且构建应急保供和良性竞争机制,在对各项原材料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之后,需要对采购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企业可以与可靠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还要定期对供应商生产能力以及供应水平进行考核,在对供应商进行选取时,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对比,并且对供货流程和时间以及具体细节进行监督与评估。每一品种物料至少要选择三个左右供应商,在合格供应商中选择最优供应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如果在采购期间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对各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四)组建更加专业的采购团队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组建专门管理部门,并且根据部门发展要求,配置更加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教育时,要引进最新管理理念和方式,还要对现有管理技术进行定期更新,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开展水平。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对各个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以及考核制度,通过对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并且鼓励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一些新型知识和技术,提高采购管理水平。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奖罚体系,要对表现比较好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就需要重视采购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有效把控物料价格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规避采购环节的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可以构建协同化管理体系,对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降低采购活动中的风险,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稳步发展。另外,企业在对供应链进行管理时,要构建协同作业机制,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沟通和交流,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来为采购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保证各项采购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供应商供应链环节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