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手工艺教学的策略探讨

2022-11-21 05:11:56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226300陈春燕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8期
关键词:手工艺手工劳动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226300)陈春燕

初中手工艺教学一般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基础的手工工具设计制作出具有美感且实用的手工艺术品,其广泛存在于美术、劳动与技术等课程中。传统的初中手工艺教学注重学生手工艺技法的学习及手工作品的完整性,并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手工艺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原来的掌握手工制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在学习手工艺过程中培养对手工劳动的情感、精益求精的态度、创新意识、良好品格等,体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一、初中手工艺教学现状

(一)相关概况

初中阶段涉及的手工艺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即手工图纸设计和立体塑造制作,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手工艺学习是从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到图纸设计的多次优化、技术的多次改进,再到拓展式衍生改造、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手工艺术作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收基础知识和技能,慢慢转向主动思考。创新性改进物品造型、功能、制作工艺及开发衍生手工艺品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二)教学价值

2019 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其中就包括要加强劳动教育。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根据《纲要》的内容,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体力劳动,而是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体验培养勤劳、严谨、健康、乐观,有责任心、同理心,积极向上,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才,以符合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要求。

手工艺教学内容包括木工、编织、陶塑、布艺、纸雕、篆刻、中国结等,它是基于基础知识的双手创造,注重手脑心的高度统一。它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围绕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质,融合各科知识实现再创造,有别于传统体能和技能教学。通过学习手工艺,学生能够获得品格的提升,形成有韧劲、能吃苦,有思想、能创新,有干劲、能开拓等劳动精神,这是手工艺教学特有的价值。2021 年,国家出台“双减”“课后延时服务”等政策,各地学校积极响应。有些学校将手工艺教学纳入课后延时服务中,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学生长时间学习的压力,而且增加了学生劳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动手能力,缓和家庭与学校的矛盾。因此,手工艺教学的有效开展顺应了国家发展需要,满足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三)面临的困难

目前,中学没有独立的手工艺课程,除了美术课和劳动与技术课,手工制作往往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比如英语课制作万圣节面具、数学课制作立方体、化学课加工实验材料等都能让学生获得手工劳动体验。但实际上,手工艺教学的开展面临不少困难,其原因如下:

1.内容分散。语数外等文化科目没有时间开展手工艺教学;美术科目每册只有一个“综合·探索”单元涉及手工制作的内容,占比较小;劳动与技术科目的教学内容还包括种植养殖等,手工制作的占比更小……因此,内容分散是手工艺教学面临的困难之一。

2.教师相关素养不高。这里的素养是指与手工艺相关的素养。在初中阶段,手工艺课通常是由美术教师或劳动与技术教师来上的。美术教师擅长轻巧工艺,注重形式美感与创新,但大多不擅长技术类操作;劳动与技术教师擅长电子电工等技术类操作,但大多对布艺、工艺制作等手工内容不熟悉,因此手工艺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3.成本高。高成本的手工制作,除了材料,还需要相应的工具,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比如做木工,需要购买木材、锯子、台虎钳、锉刀等。低成本的手工制作,如纸艺,虽然投入少,但形式单一,如果累加其他低成本的手工制作,如绳结、陶土、橡皮章等,所需成本就不低了。因此,成本高是阻碍手工艺教学持续开展的重要原因。

4.学校层面。有些学校上陶土课时,要求学生“只许揉捏、不许拍打”,以免影响其他班级;上剪纸课时要求学生“只许用剪刀,不许用刻刀”,以免学生用刻刀时伤到手;编织线收尾“交给老师,不许私自点火”,以免学生烧伤手。有些学校虽然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了手工艺教学,但不允许学生使用危险性工具,这阻碍了学生对手工艺的学习与了解,导致学生非但没有学到真知、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反而得到劳动也许会带来危险、伤害的心理暗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手脑并用,还儿童以自由,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在高科技被广泛使用的快节奏时代里,“返璞归真”“研精究微”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探索一条有效的手工艺教学道路呢?

二、促进初中手工艺教学的策略

(一)学校:基础有保障

1.配备专用教室

目前,大部分初中学校已经配备了专门的美术和劳动与技术教室,这样一能规范教学,利于教学工具及特殊工具的使用与保管;二能与普通教室隔离,防止互相干扰,利于学生集中精力;三能通过配备专业安全装备和基础药包,如学生剪刀、学生拉锯、创可贴、消毒药水等,有效保护学生安全,并及时处理解决隐患问题。

2.投入资金

特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关于手工艺材料,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拒绝购买,城区学校的小部分学生也不同意购买。笔者认为手工艺材料最好分层购买:基础工具、可一次性投入的大件工具由学校购买,不可再次利用的材料由学生自己购买,这样能有效防止材料浪费;有条件的学校可每学期固定投入相关经费,购买满足该学期基础教学所需的材料,并由专职教师合理分配和利用;缺乏条件的学校可在向上级部门申请后,统一向学生收取合理范围内的费用,然后统一采购适合的手工艺材料,并做好跟踪记录,保障教学顺利开展。

3.走进社会,发现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及学生身边的资源,邀请手工艺人进校园,以拓展学生眼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邀请有手工特长的家长介绍经验,拉近生活与工艺产品的距离;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作坊,了解某产品的工艺流程与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手工艺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生活;组织开展亲子手工艺作品大赛、擂台赛、巡回展演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每学期末提供平台展出学生的手工艺作品,评出最受欢迎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学校或相关平台还可帮助学生出售其手工艺作品,获得的资金可用来购买手工艺材料及设备,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观念。

(二)教师:专业有底气

1.学术支持

随着国家对劳动、艺术教育的重视,劳动与艺术科目的教师队伍逐渐壮大,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基本功扎实的专职或兼职劳动课、艺术课教师,但仍有部分教师的手工艺专业素养急需提高。具体需提高的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教师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专业领域获得进一步提升。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手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何将其引入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是手工艺教师应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二是实践能力。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指导学生少走弯路、发现新知。德国的职业技术教师一般具有学校和企业两种身份,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这些教师拥有超强的实践能力,他们带领学生穿梭于学校与企业之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我国,初中学生往往对职业规划处于懵懂状态。手工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这就要求手工艺教师一方面要进行专业技能提升,注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如STEAM 理论、融合教育等,研究发达国家成功的劳动教育模式。

2.项目化管理,有始有终

初中手工艺教学依托美术课和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在教学前应设计好教学框架,不仅包括整个初中三年的教学规划设计,还包括各学年的具体项目设计。比如,初一以轻巧手工项目为主,有纸艺、布艺、编织工艺等,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小组探究纸、布、绳的起源,并记录好项目确立、发展、探究的过程。以纸的起源为例,教师以“家园”为主题,提出前期研究任务“纸的诞生”。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寻找制作纸的方法。甲组按传统方法,收集木材、芦苇、棉麻等纤维材质并将其剁碎捣烂;乙组按照再生纸制作方法,寻找废旧纸张重新打浆,经过捞纸、榨干、晒纸环节造纸,并记录心得体会。第二阶段,布置任务“纸的样貌”,让学生分小组寻找不同纸样标本,记录纸的性能特点。第三阶段,布置任务“纸的绽放”,让学生探索不同纸张的相关手工艺,围绕“家园”主题开启图纸设计、手工制作的过程。第四阶段,总结并开发衍生纸艺项目,依据不同质地的纸张,开发以“家园”为主题的新型手工艺术衍生品,寻找新型材料并进行融合加工处理。项目的完成需要采用体系化、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学生掌握模式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项目研究。

(三)学生:增识有责任

1.习惯与责任

初中手工艺教学的开展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动手制作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生活生存技能,因此很受学生欢迎。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良好习惯,责任意识淡薄,工具使用不规范,如锤子、锯弓等随意摆放,递剪刀时刀尖对准他人,纸屑掉满一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需要家长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严格要求和适当提醒,如课前强调工具摆放安全,课堂强调器具使用规范,下课提醒课桌周边卫生,同时成立考核小组、制订监督机制,督促学生把责任安全牢记于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公德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品德。

2.技术与素养

手工艺教学注重形式美感和技术要求,虽然不要求学生达到工匠师或艺术家的水平,但是要求学生像工匠师或艺术家一样去学习与创造。学生的手工艺作品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分追求形式美感而忽略物件本身的质量;另一种则是追求牢固与耐受力,忽视了物件的装饰审美功能。19 世纪中叶,英国人率先提出了“技术美学”,指出艺术与技术要结合起来,劳动产品不仅要实用,还要美观。20 世纪60 年代,“技术美学”思想传入我国。在初中手工艺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全面看待手工艺制作: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作品本身的技术价值,培养匠心匠艺;另一方面要发现美、创造美,提高美化装饰水平,使手工艺作品既实用,又美观。这不但提高了制作要求,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手工艺教学在培养学生对手工劳动的热爱、良好的劳动习惯、坚韧的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引起师生的重视。初中手工艺教学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它是基于劳动与技术、美术的衍生教学,并融入了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它可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学校社团的形式开展,或者成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亮点”。初中手工艺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等都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但要真正实现常态化教学,还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与支持,这或许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猜你喜欢
手工艺手工劳动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热爱劳动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