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535099)农积勇
素质教育理念的传播,让许多语文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教学之余,也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劳动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等,期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现今,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能够进行劳动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以致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素质教育理念难以真正落实。为此,在开展实际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秉承“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主动将劳动教育放在关键位置,以便在做好基础语文知识讲解的同时,真正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据,也是基础知识的载体。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编纂者也会有意识地调整教材中的内容,增添劳动教育的元素。为此,在教学前,教师要主动分析教材,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在课堂上渗透这些元素,以使学生在建构语文知识的同时,真正地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指明灯”的作用。教师往往会基于教学目标中的各项要求,进行教学细节的安排,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预定的目标。语文教师要正视教学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主动地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将其渗透到教学目标中,以便基于教学目标的引导,开展相关的劳动教育。
比如,《苏州园林》这节课,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回归文本,体会文本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发展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基于说明文的解读方法,把握苏州园林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苏州园林的意境美、画面美,增强对祖国秀美景色的热爱之情;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产生劳动的热情。
显然,上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向劳动教育。教师基于上述目标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在教学目标中明示劳动教育的要求,能够为教学指明方向,以便在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劳动教育,逐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是教师可利用的重要教学素材。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元素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现代教育资源具有直观呈现抽象元素的功能,能够通过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简化学生理解知识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要积极地发挥现代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学生感悟劳动之美。
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仅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便难以带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为此,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中国石拱桥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指导学生解读文章时呈现中国石拱桥的立体图,辅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有直观的认识。最后再提出“在学习完《中国石拱桥》后,你有什么感想?”这一问题,使学生透过外观优美、结构坚固的中国石拱桥,体悟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进而树立远大志向,传承古代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使语文教材中的抽象元素具象化,促使学生体悟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主动地传承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
学生的思想意识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语文教师要主动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正视劳动教育,采取正确的方式做好劳动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用问题串联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进而提升学习品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时,教师要意识到问题的教育价值,主动基于教材中的劳动元素,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提出系列问题,促使学生在逐一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涵,并逐渐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而且能形成正确的观念,积极地参与劳动。
比如,在教学《老王》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老王的人格品质。在课堂上,教师先提出“文章中主要描写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杨绛一家有没有去帮助老王?”“杨绛为什么会愧怍?”等问题,使学生在抽丝剥茧中把握文章的细节。最后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这个人?”“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等问题,促使学生基于作者的语言,逐步总结出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形象,并感受老王身上最质朴的劳动精神。
教师将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老王这位平凡的劳动者身上最纯粹的劳动品质。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不单单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包括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现实生活,否则将难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难以真正地让学生基于学习活动走入现实生活,进而促进生活的改变。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教师不妨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关于现实生活的思考。
以《台阶》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文章内容衔接现实生活,促使学生形成自觉劳动的意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农民的儿子”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一辈子修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吃苦耐劳、简朴谦卑的劳动者形象。这个故事既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又体现了他们为改变生活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父亲“劳动者”的形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然后提出问题“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是如何做的呢?”,让学生联想自己身边的人。在学生描述了身边勤劳质朴的劳动者后,教师再进行引导:“他们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呢?在未来你打算如何做呢?”这样教学能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动地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元素进行整合,能够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将建构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真正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如果学生只有较强的劳动意识,而没有实际的劳动能力,那么劳动教育也无法落到实处。当前,部分教师对语文课程教学存在偏见,认为只能采取讲解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以致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难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应当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实践活动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在面对相对枯燥、机械的实践活动时,学习欲望会降低,学习动力会削弱。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新鲜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基于正向积极的学习态度,自觉建构语文知识,主动锻炼劳动能力,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比如,在《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开展了动手实践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劳动体验。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指导学生理解爱迪生的精神时,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的认识较为浅显,他们似乎难以深入感知爱迪生的献身精神、务实品质。为此,教师为学生提供自动铅笔芯、导线等材料,并呈现“爱迪生电灯实验”的步骤,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提出了“在实验中你是否遇到了困难呢?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动手实践过程。在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述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后,教师顺势进行引导:“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一生中有许多的发明。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他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他依靠追求完美、认真务实的美好品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实验……”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爱迪生的人格品质,同时促使他们形成坚持不懈等品质。
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既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感知劳动的乐趣,增强劳动的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写作练习,让学生用文字书写故事,用语言表达情感。然而,从当前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一些学生所写的文章缺乏丰富性、真实性及真情实感,这导致他们的写作能力难以提升。学生通过参与劳动实践能够获得劳动体验,进而丰富写作的内容。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劳动过程展开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同时,丰富作文素材积累,增强作文内容的真实性,更加自觉地用文字记录劳动实践活动。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并主动完成以“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主动参与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的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参与劳动实践,并逐步养成积累的习惯。在作文课上,教师可先划分互动交流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彼此的劳动经验,并在探讨中进一步总结劳动的规律,提高劳动的热情;然后鼓励学生围绕自己最喜欢的劳动实践活动展开写作,促使学生写出最动人、最真实的文章。这样,学生在获得写作体验的同时,也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更加自觉地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地通过写作记录劳动过程。
教师可先布置劳动任务,再指导学生基于劳动过程展开写作练习。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自觉性,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写出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真实的文章。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做好劳动教育工作计划,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寻找劳动教育的落脚点,以优化教育方案,推动高质量语文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