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妹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说谎、淘气、逆反心理严重。传统的班级管理侧重于“严管”,忽视学生自我认知、情感、心理的关怀,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意识,使得学生管理越管越乱。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教育,教师要学会引领学生实现精神成长”。每个学生的成长,都要给予精神关怀,让学生获得丰盈的情感体验,才能为良好的品德养成奠定基础。教育部也明确强调,中小学班主任要将德育工作置于首位,落实立德树人育人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重视关怀教育,发展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行,班主任要坚持“关怀”为媒,赢得学生对班主任的理解和认同,让学生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关怀教育的重点是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人文关怀,利用关怀教育拉近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体会到和谐的师生情谊,促进师生良性沟通。班主任要运用关怀教育,结合班级管理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有的学生对学习感到困惑,班主任通过信心激励,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状态。班级工作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班主任要坚持以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通过关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减少班级工作中的矛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样,关怀教育还要明晰班级规章制度。班级工作中,每个学生都要遵守制度,调适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从班风建设上,运用关怀教育,让每个学生自觉规范自己,做到自我成长。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关怀教育就是要站在学生立场,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和引导,让学生自觉遵守班规制度。过去,班主任习惯于硬性管理,学生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导致道德教育陷入被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学生会囿于教师的威严、刻板,表面上听命于教师,实则压抑了学生个性,阻碍了自主、和谐、融洽班风的形成。通过关怀教育,班主任结合学生心智特点,以平等的身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学生会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和用情。班主任的关怀教育能从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审视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学生主动反思自我,规范自我。
小学德育养成实践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少不了对话与沟通。班主任既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领者,班主任在语言交际方法上,要运用关怀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德育入心、入脑、入情。
1.善于发现学生长处,给予针对性引领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除了教学外,班主任要认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言行状态。关心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了解学生生活中碰到的不如意,给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强意识。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级学风的打造需要轻松、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通过鼓励、肯定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对于不同学生,班主任要提出个性化的指导建议,让每个学生的自我修养、学习成绩、生活习惯再上新的台阶。如引入学生成长档案袋,班主任结合每个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记录形式,跟踪学生成长,详细记录学生学习、生活、心智、道德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或点名的方式进行表扬,提升学生的上进心。对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抓住心智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端正态度,走向成功。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推动者,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谊,做好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注重自我形象的提升,特别是外在形象、内在品质方面,要为学生做好楷模。班主任要加强学习,学习师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师生对话中,班主任要认真、负责,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能以“成绩”评判学生。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客观分析,主动与学生交心,让学生打开心理防线,为开展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解决学生难题,增强担当品质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定期组织班会,围绕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主题讨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明确班会主题及内容,关注学生的想法和诉求。利用关怀教育,班主任要从生活上理解学生,要以“朋友”的角色,正视学生的问题。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指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班级某学生,平时是一个性格开朗、乐于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但最近总是闷闷不乐,情绪不高、心事重重。班主任在课间,邀请该学生一同漫步操场,在闲聊中发现学生遇到的难题。起初,班主任以关爱的方式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哪些困难?该学生很害怕,也不想说出内心的想法,但在班主任的劝慰下,终于说了出来。原来,妈妈生了二胎,有了弟弟,平时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小宝宝身上,对自己不闻不问,还时常斥责自己做得不够好,该学生感觉父母不再爱自己。听到学生的倾诉,班主任首先恭喜祝贺,祝贺该学生以后就有了玩伴,还可以分享成长中的快乐时光。接着,班主任从自我与家庭的关系入手,鼓励学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作为大姐姐,要主动承担责任,学会与弟弟和谐相处。父母对弟弟的爱与对自己的爱是一样的,只是弟弟较小,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在班主任的安慰下,学生的心理也逐渐明朗起来,心情变得舒畅了。在这件事中,班主任找准了学生担忧的难点,以此为突破口,渗透德育养成。从家庭生活再回到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鼓励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担当品质。
班主任要抓好学生德育工作,要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紧密,班主任要融入学生,与学生为“友”,用关怀教育体谅学生,用言谈举止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发挥模范作用,培养良好道德习惯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能停留于说教,而是要重视言行示范,特别是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班集体德育工作,师生要一起参与、共同成长。班主任要正确审视自己,为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用一言一行规范自我。班主任能做到言行一致,学生才会受到触动,才能教学相长。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班主任要正视自己的班级工作,认真做好每一项细节,用认真、负责、理解,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在低年级学段,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在学习、生活中,易散漫、不自觉。班主任要结合班规,自己首先遵守规矩,如确定好的早读时间,班主任不能迟到;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班主任也要主动向学生问好,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不爱言谈的学生,更要从问好中增进师生关系。作业的布置,班主任要在当天完成批改;讲卫生习惯,班主任要做到衣服整洁、不乱扔纸屑,看到地面有垃圾,自己要主动捡起来;环保习惯,班主任要讲究低碳、绿色、环保;爱国教育,班主任要在升旗仪式上,走在队伍前列,做标准的注目礼;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平等,班主任也要微笑面对每个学生,平等教导每个学生。班主任要时刻注意为学生做表率。良好的德育素养,需要从点滴习惯中化育。针对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自己要积极参加,让学生模仿,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在活动中,班主任要重视合作、强调团队精神,要与他人通力协作,共同提升活动效果。班主任的一点一滴会以无声的方式,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班主任对待细节的态度,也会深深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重视心理关怀,促进德育因材施教
小学德育养成中,心理疏导必不可少。关怀教育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保持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为快乐学习创造条件。小学生正是习惯养成的引领期,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要用爱心、诚意感化学生。班主任要站在学生视角,与学生平等沟通,获得学生的拥戴,全面落实德育工作。学生的世界丰富多彩,班主任要走进学生内心,与学生当“知心”朋友。班主任要用心关怀学生,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揣摩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学生恰当、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某次,班上的几个男生与隔壁班的学生发生了群体打架事件。班主任并未直接责备自己班的学生,而是了解情况。通过询问,发现原来是隔壁班学生触及本班学生的底线,本班学生找来好朋友,与隔壁班学生才发生争执。班主任当着涉事班级学生的面,严肃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回到自己班,对班内几个同学也进行了教育:在遇到问题时,要冷静,不能冲动,更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学生很理解班主任的批评,更加拥戴班主任,为以后的班级德育工作做好了铺垫。关怀教育要因材施教,把握针对性。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在关怀教育方法上也要区别对待。对于个性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单独面谈,找出不足,正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于腼腆的学生,班主任要换位思考,以公平、和蔼、理解、鼓励的态度,打开学生的心结,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关怀,消解学生内心的抵触情绪。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心理关怀,一有问题就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处罚。小学生心智水平不完善,对于生硬的教育方式,内心会不服气。班主任要善用关怀教育,以“柔性”手法,委婉地告知学生,站在学生视角,改正这些不良习惯,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渗透了心理关怀,让德育养成自然、渐进达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不犯错。在小学德育养成中,班主任要有耐心,宽容对待每个学生,以关怀教育为指引,学会理解学生的冲动、不足、过失、错误。班主任要循循善诱,结合小学生德育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一些宽容、理解和鼓励,少一些斥责、计较和嘲讽,用爱心呵护学生自尊,用真诚教育启发学生自我觉悟。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还很片面,缺乏独立思维与辨析能力。班主任要重视有效沟通,把握学生心理变化,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引;班主任要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用心碰撞另一颗心,用情感化另一个人,让学生从关怀教育中认识到应该怎么做;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自治意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德育品格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