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萍
政治课程是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讲解政治知识点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家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从政治课堂中获得政治认同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依托议题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教师要结合课程实际,精选议题,构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从“认识”走向“践行”,促进知识由“内化”走向“外化”。
从“课标议题”的内涵来看,“议题”不等同于“问题”,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开放性话题。推进议题式教学,要正确梳理议题的本质与内涵。高中政治学科中,所选议题既可以是教材中的观点,也可以是生活中的话题,但议题本身要有助于学生展开辨析与讨论,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体认。什么样的议题才有价值?从“应当熟悉的课程内容”中,选择“应当掌握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再细化为“应当深入持久理解的核心知识点”。例如,在探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时,教师围绕“两个毫不动摇”展开议题讨论。从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有优点,但也有不足。如何确保经济稳定、有序运行,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些知识点,都是要深入、持久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据此,教师设计“两个毫不动摇”议题,从为什么“两手抓”,要优于“一手抓”中,让学生深入思考两者的互动、互促关系。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议题式教学。政治课程中的“议题”设定要与本节主旨内容相统一,也就是说,议题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解释,而是要基于话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深入探究,展开辨析,才能找准解决议题的思路。可见,议题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可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感到疑惑的难题。议题是对本节主题思想的聚焦,在于指引学生从议题中完成对政治知识点的学习。所以,议题的统领性是其基本特征。以前面所探讨的“‘两只手’”优于‘一只手’为议题,为什么前者要优于后者?回归到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来看,市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仍有局限性。要想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可靠、稳定运行,还要引入“政府之手”,由政府兼顾单纯依靠市场所带来的不足。比如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明确其“非营利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人民,这些服务要由政府来提供、来建设、来完成。当然,在体认“两只手”的意义上,对于“政府之手”也要给予规范,避免“政府”管控过度,反而消解“市场”的功能。
政治课程中的议题不能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要基于学科知识,具备普适性的迁移价值。由议题展开话题的讨论,涉及的范围较广,教师要善于从议题中构设探究情境,促进学生从议题迁移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法治政府”一节中,对于“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教师引入“街边农贸市场整治,政府该如何作为”的议题。教材中,如果单纯讲解“依法行政”,辨析“依法行政”的意义、要求,显然过于浅层,学生对“依法行政”的理解并不深刻。在议题式教学组织中,先结合街边农贸市场乱象展开,提出问题:作为城管部门,应该如何管理街边农贸市场?延伸与之相关的现象,如一些城管野蛮执法,对此应该如何处理?有地方城管下跪执法,对此应该如何评判?这些“子议题”的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对“法治政府”的积极讨论。教师借由城管执法行为层层展开,深刻解读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的意义、依法行政的要求,学生在该议题的讨论中运用学科知识展开辩论,不同观点在碰撞中得以深化。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议题剖析政治知识点,为学生有效迁移运用知识提供了良好的认知条件。
议题式教学要突出“议”,“议”是根本,也是特色。议题本身要有议论的空间,要与本节知识点相关联,特别是学习重点、难点,要通过设置议题,指引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思辨与交流。议题的选择要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认知思维,让学生从彼此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和体认。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教师如果仅通过解读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多停留于浅层。为此,教师引入“改革开放”议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改革开放。教师可以联系当下的生活变化,也可以联系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一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也对“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体认。有学生结合家乡的变化展开议题探究,这些内容生动、直观、真实,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很积极。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议题,做好适当的指引和拓展。学生对所探讨的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习兴趣自然更浓。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中能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议题式教学要围绕议题展开纵深探究,教师所选的议题要科学、合理,要能够对接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教师在参与议题设定时,还要把握议题的结构性特点,从议题的展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序衔接和递进,议题各个分支的连接要便于学生从中获得深刻的体认。例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时,为了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教师设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必要性”议题。从必要性对议题进行分解,有哪些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何区别,创立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有何必然联系?由此,循着对概念内涵的挖掘,学生逐步深入,逐渐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可见,议题的设定要注重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性,教师要把握好议题与教学主题在内容、结构上的纵横关系,由议题展开分解,兼顾各个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
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展开离不开议题情境的创设,情境中包含了与之相关的人或事件。教师可以结合议题,通过“真伪难辨”的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从这些观点的对比中,逐步提炼正确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思维。例如,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二节“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学习中,“探究与分享”栏目设置的例子有“看不见的锁链”,要求学生透析“锁链”的本质及实际意义。同样,根据锁链再回看文中“看不见的锁链”,由此及彼,让学生从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展开对比分析,鉴别束缚的差异性,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从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更能深刻体认其中的道理。
在议题式情境构建中,生活化议题情境是学生最熟悉的。针对政治学科中概念、观点的抽象性,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议题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中感知政治观点,促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生活为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创造了条件,更有助于学生从生活化情境中激活认知与展开思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例如,在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对比当今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教师让学生自己阐述时代的变迁。在讨论中发现,学生对“追星族”和“贡献”两个词很热衷。高中生正是形成崇拜意识的时期,追星对于很多高中生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对比为祖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很多学生并不关心。为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追星族”与“贡献”话题,结合高中生追星体验,对比中国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从中让学生明白追星并没有错,但更要关注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星”。由此,学生从议题式探究中学会了思辨,重新认识了追星的意义,促进了学生政治观的内化。
议题式教学中的议题是探究的核心,教师要立足议题拓展实践活动,从活动中检验学生的观点。议题为学生的辩论提供了方向,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观点、想法,适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把握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认知,让学生渐进内化。在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社会主义制度”是探究的主题,教材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让学生结合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围绕议题辩论,教师在激烈的讨论中合理把控探究方向,鼓励学生拓展视野,为自己的观点提取有力证据,让议题辩论更有意义。课堂辩论形式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体认,更重要的是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学生能够从议题的不同视角深化对议题的理解,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学习政治,要指导学生透过各类现象、行为表现,抓住本质的分析方法,探究事物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政治知识点时,教师要积极拓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体验中获得政治认同。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研学旅行,明确研学旅行的目的、任务,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正能量”主题研学活动。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校外各个基层,如小区、商场等,寻找与“社会正能量”相关的故事、事迹,让学生通过采风的方式获取真实的素材。在课堂上,教师组织报告会,让学生以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梳理和阐述自己的议题内容。教师围绕“社会正能量”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引和补充,并对学生的想法、观点进行剖析和总结。教师的点评与鼓励,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能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程的信心。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了解并感知“社会正能量”,强化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总之,政治认同感的培养,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使命。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构建开放、思辨、探究的议题情境,引领学生深切体会政治知识所蕴含的文化、情感、价值、观念。议题式教学摒弃了传统政治课堂固定的模式,通过议题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从思维碰撞中引发学生深层质疑、争论,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素养。教师要重视议题教学方式,以“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从感同身受中体悟政治学科的道理,获得正确的政治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