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教师指导有效性研究

2022-11-21 04:21
亚太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构幼儿园区域

薛 玲

(1.扬州大学;2.江苏省扬州新世纪幼儿园)

区域活动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助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全面准备,准确把握幼儿的生活习性,进一步联系幼儿经验和能力开展区域活动。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升幼儿教师指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建构区域活动分析

建构区域活动属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开展各种自由活动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区域活动可以选择幼儿小组以及单独活动方式,活动中需要突出幼儿自主操作和自主参与,并在环境、同伴互相影响以及互相作用中收获深刻的活动体验。从情感、思维、心理和身体等方面得到深刻体会和丰富经验,帮助幼儿沉淀、表达、体会和学习自身感受和认知。合理的建构区域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自身社会性,学会认知和学习,提升幼儿自身探索精神、合作意识,推动幼儿活动参与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以及实践性等多种能力发展。其中,更加关键的是幼儿在全面参与各种区域活动中需要充分掌握和了解某些合作、自律、尊重、交流的方法和要求,准确体验与感知各种基础社会行为规则。

教师指导按照相关影响性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无效指导和有效指导。教师想要提升建构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有效性,需要形成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理念,注重建构区域活动对于幼儿的教育功能,把幼儿发展放到重要位置。教师在指导活动中还需要以幼儿活动观察为基础,观察幼儿活动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幼儿活动提供合理点拨与指导,最后教师还应该选择适合的指导方法为幼儿提供适度指导。

二、幼儿园建构区域活动中教师设计指导

幼儿园建构活动中,教师需要进行科学设计,针对幼儿建构活动实施科学规划,涵盖区域活动的材料选择、投入、材料应用、创新环保等方面。教师指导,即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建构区域活动中针对建构游戏准备、实施以及结束等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为幼儿提供操作中的基础技能与知识的教学方法。从广义层面分析,可以把教师指导当成一种为了全面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建构实力。教师在建构游戏开始前、执行过程以及最后评价环节为幼儿提供其所需的操作建议、主题选择等帮助,从而辅助幼儿顺利结束游戏作品,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目标行为进行科学指导。其中的指导工作涵盖教师的示范介入、教师的指导重点和指导方式、教师对建构区域活动过程全面记录以及各种工具应用、教师评价反思等内容。

三、提升幼儿园建构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定位教师角色

开始建构区域活动前,需要幼儿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目前发展状态,明确幼儿的成长动力以及成长目标,并密切联系相关因素合理打造教学环境。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建构区域活动时,因为对自身角色把握不足,无法从区域活动中充分体现出自身价值和地位。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充当观察者角色,通过观察幼儿整个活动过程,掌握其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如此才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要想对幼儿活动行为实施具体指导,教师还需要细致观察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一言一行,准确了解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借助具体的实践活动观察幼儿能力发展。活动结束,教师需要细致分析此次活动和幼儿行为,进一步健全活动内容,明确活动中的不足,于后期实施合理改进,可以帮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发展关系。建构区域活动中,教师同时也是指导者角色,需要注意联系不同幼儿的水平、能力和性格,科学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此外,教师还可以支持幼儿共同参与相应的活动,实施顺畅沟通,如此能够进一步优化区域活动效率。随着幼儿年龄增加,其想象力更加丰富,开始形成某种抽象思维,为此教师可以在建构区域活动中放入某些半成品材料,如此能够有效锻炼幼儿想象力,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但部分幼儿的操作能力较差、交际能力较差、性格内向,需要教师合理设计针对性教学方案,实现共同提升的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全面投入学习活动,提升其学习兴趣。因为建构活动中部分内容对于动作技能和认知方面具有较高要求,部分幼儿呈现出水平不足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进行组伴玩耍。一个群体内有一到两个具备较高搭建水平的幼儿,便可以促进整个群组综合搭建技能的全面提升。通过幼儿之间一带一的活动形式,在建构互动中发挥出良好的互相学习和以强带弱效果。

(二)准确把握指导时机

在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还需要准确把握指导介入时机。合理使用各种操作材料是保障幼儿有序实施区域活动的基础,在幼儿不了解材料应用操作方法的条件下,需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教师的适时指导并非是在幼儿不会操作后直接教授他们怎样处理,而是在其数次尝试后,教师提供合理指导,为幼儿提供支持,因此指导不能过早。如果指导过早,容易使幼儿形成依赖心理,最终失去活动主动性,同时容易限制幼儿自身创造性。教师在活动指导中需要坚持适时性,才能优化幼儿活动经验,培养其良好的探索和勇敢尝试的精神,激发幼儿创造性。

当幼儿活动兴趣较低时,便会处于不知所措和无所事事的状态,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指导。幼儿活动兴趣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游戏材料单调、区域活动在幼儿发展方面价值较低或是游戏难度过高,还有部分幼儿在活动中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欠佳。此条件下,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活动指导,提升活动趣味性,保障区域活动有效性。比如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因为积木问题而产生各种冲突,在互相争执中想要促进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幼儿互相做出让步,通过有效协商处理争执问题。通过教师在一旁的科学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和伙伴之间形成初步交流和沟通,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搭建感受,共同努力完成一组作品。

教师在对幼儿建构活动进行全过程观察记录中需要注重提高观察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洞察力。为此,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应该不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对各种科学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参考。教师要充分观察幼儿活动过程,通过其话语、行为捕捉有用信息以及幼儿的表情信息,判断幼儿动机、意图和需求,感受幼儿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观察幼儿社会性发展状态,提供针对性指导。

(三)坚持指导适度性

幼儿园建构区域活动中,一般会出现下列问题:一是教师在指导建构区域活动中力不从心,对区域活动控制性不足,对幼儿放任自流;二是在活动实践中,教师全面控制操办,对幼儿活动行为实施全面监控,代替幼儿自主操作和主动探索。上述两种现象证明教师缺少指导适度性,也与幼儿园管理要求以及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教育观存在一定联系。大部分幼儿教师尚未认识到建构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建构区域活动当成幼儿之间的简单玩耍,缺少目的的管理会影响活动实施,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中不能全盘操作或放任自流,教师不是“承包者”或“牧羊人”,只是一位引导者。为此,教师需要坚持幼儿发展的基础理念,提供有效指导,保证指导工作的适度性。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自由活动空间,激发幼儿主动性,联系活动目标与幼儿发展需求提供科学指导。

在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在指导活动中还应该坚持准确和高质量评价,全面提升活动价值,评价活动需要肯定幼儿的游戏成果,促进幼儿未来游戏活动顺利实施。教师在幼儿建构区域活动的评价过程中不能泛泛而谈或使用含糊、笼统的评价话语,这样无法使幼儿了解自己创作成品的闪光点,如果教师对所有幼儿进行相同评价,容易使幼儿感到被忽略。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创作进行认真指导,帮助幼儿进行细致分析,比如为何搭建该种作品,在建构中遇到哪些难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实际建构中是否有什么值得自己骄傲的内容。通过细致分析可以帮助幼儿对自己进行科学评价,提升幼儿的自豪感和骄傲感,保证评价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幼儿建构水平视角进行科学评价,并从社会性角度以及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或从幼儿的问题处理能力,包括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性、自主性、敏捷性和独立性等角度进行合理评价。总而言之,应该保证评价工作的全面性,进一步突出活动价值以及评价工作的价值。教师除了针对幼儿实施科学评价以外,还可以针对整个活动设计、组织执行等不同阶段实施科学评价,判断游戏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游戏的组织执行过程是否有效,有没有充分发挥出游戏价值。

(四)优化教师指导方式

教师在建构区域活动中提供科学指导时,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即教师联系多样的活动情境选择适合指导方法,进一步满足幼儿多样化发展需求。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在全面掌握游戏进程和准确把握幼儿认知风格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指导方法,明确幼儿活动需求,对不同性格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选择适合的指导方法。

教师在建构区域活动中进行指导时,还可以发挥同伴资源价值,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由于同伴之间沟通更加简易顺畅,为此针对大班和中班幼儿建构区域活动,教师可以设置共同任务,激发幼儿合理分工,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比如可以开展“小动物的家”以及“自己的家”等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区域活动中,建构区内幼儿各自分工,教师可以在一旁适时提问是否想要共同搭建幼儿园,随后引导幼儿合理分工,合作搭建大家共同生活的幼儿园。由于幼儿关系程度不一可能存在矛盾,且因认知与偏好差异易出现想法冲突,在建构区域活动开展期间可能发生争执,此时教师应立即干预指导,对幼儿思想进行引导,使争执双方相互让步,避免争执恶化,化解矛盾。

教师在建构区域活动中还应该进一步掌握幼儿的活动需求,准确把握幼儿对活动各项步骤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深入掌握幼儿的内心活动诉求,针对不同幼儿提供不同操作材料,对那些存在较大差异的幼儿需要选择针对性指导方法。幼儿建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发挥积极影响,提升幼儿身心素质,使其维持健康状态,但部分教师在指导工作中也存在无效性现象。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师指导有效性,改善无效性指导,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身教育理念,形成幼儿为本的基础教育观,重视幼儿活动价值,把幼儿未来发展作为重要考虑内容。

在建构活动的各个阶段,教师还应该进行充分反思,确保反思的实效性和深入性,不能单纯应付了事,人云亦云。教师需要联系幼儿建构活动中的指导效果,持续改进自身指导工作,突出反思的价值作用,如此能够充分提升教师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结合当前幼儿园教师在建构区域活动中的指导现状分析,教师的反思工作并不十分理想,教师的反思活动普遍单纯应付差事,为了反思而反思。反思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幼儿建构活动实施观察、指导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如此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反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建构区域活动设计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并形成有效的解决措施,科学组织建构区域各项活动。另一种方式是在建构区域活动彻底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流程进行深入反思。该种反思活动应该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活动的问题所在,尝试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尝试设计多样化解决策略,方便在下阶段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活动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各项工作,促进建构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帮助幼儿身处愉快环境内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对活动价值进行全面总结。只有进行合理反思,才能帮助教师对幼儿的建构活动进行科学的全面评价,在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完善和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建构区域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也是新时期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方法,该种方式也促进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为此,教师需要提供充足材料,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空间,使其能够亲身体验、自由操作、有所感悟、深入学习、提升自我。

猜你喜欢
建构幼儿园区域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爱“上”幼儿园
建构游戏玩不够
分区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