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羽
语言是思维、审美和文化这三项核心要素的发展基础,在语文素养整体结构中担负“中流砥柱”之任。语言建构与运用以其独特的课程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独有特性,拥有了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当之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因此,小学阶段的日常语文教学应当围绕语言文字的训练展开。
语言,作为未来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是坚实语言的基础,也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1]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关注语言建构起点,重视字词教学。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心在字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引领学生识字组词,积累字、词及短语,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语言,从而表情达意。学习字词的目的不仅是理解,更要由点及面,关注其运用,并学习文章是如何运用词语来表达意思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积累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主动积累、梳理、整合语言的能力,逐步掌握文字特点和使用规律,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以达到正确、有效交流的目的。
其次,把握语篇特点,发掘文本主旨。语言是语文的本体,其意义常常体现在语篇中,每个语篇都有它独特的主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厘清词语、短语、句子、语段的逻辑关系,还要关注以言语经验为基础的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建构;不仅要引领学生正确把握语言内容、语言形式,还要关注其是否发掘出文本的表达主旨;不仅要引领学生读懂语言表达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还要关注学生在对语篇不断地品味、揣摩中,是否真正触摸文本的灵魂,达到“言意共生”的本真教学境界。[2]
语感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至高境界。其看似是一种直觉,实则是源于知识的积累,是习得的结果。[3]
第一,把握时机,激发主动积累意识。
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元素,语文素养的形成路径必然要有足量言语储备作为铺垫,量的积累才会引发质的形成。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多记性”之长,博闻广记,以助力日后的“悟性”增长。
首先,从课本上积累。通过背诵、摘抄等方式,积累教材提供的优秀语言素材。其次,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广读博览,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情感、丰富阅读积蓄。最后,从生活中积累。家庭生活、社会焦点、个人经历、观察自然等,以丰富的感性知识积淀生活的“语言文字”。教师还要巧用心思,善于用丰富的活动给学生的记性打“补丁”,以实现积累的巩固、优化。
第二,倡导诵读,提升朗读能力。
朗读是培养语感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语文教学倡导诵读,因为它能够通过心、口、耳、目的并用,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使语感的生成速度和品质大大提高。诵读既是语文教学的起点、过程,又是最终的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运用感情朗读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的诵读真正发挥积极作用,读出韵味,读出共鸣,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第三,遵循规律,语感语理相互促进。
语感与语理都是围绕语言文字提炼出的概念,分别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认知和章法运用,两者需要统筹兼顾进而达到平衡。[4]小学阶段,培养语感要先于学习语理。由语感到语理,需要学生在长期的语境语感中逐步自己归纳,从教师的硬性灌输中难以真正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基本的语言感悟能力及梳理语感能力的时候,不应急于系统地传授语言法理。语感需要语理作为支撑点,才能有效体会文意;而一旦掌握语理,又会大大促进语感的形成。所以,训练语感和学习语理需相得益彰,方能使语言运用能力更快、更好地提高。
汉字规范化既是对祖先的尊重,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因此,传承中国文化,规范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尤为重要。结合教材,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体现就是能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实践爱国主义最基本的方法和最简单的途径。所以,要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使其养成“读规范书,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好习惯,将规范运用汉语汉字作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原则,将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准则在教学课程中深入贯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思维发展的高度反映着语言的发展高度,语言的发展水平代表着思维的发展水平。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统编教材编排的想象类篇章明显增多,旨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用好统编教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小兔搬南瓜》的教学,教师可以试着通过绘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画一画:除了把南瓜滚回家,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掌握和用好语言系统,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最好的办法之一。统编教材有很多课后习题,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蟋蟀的住宅》一课通过阅读,让学生找出该片段与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则增加了思考难度:首先,想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其次,找出作者共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理清各事例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述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准地把握语篇的教学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掘语篇的思维深度。最后,教师要通过启发性、关键性问题,助力学生思维支架的构建,设置的问题要切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让学生主动“想”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真正去思考问题,不是不用想就能回答。缺少“想”的过程,教师教授的言语知识对学生来讲只能是纯粹技巧的学习,无法培养和提高其语文素养。丢掉“想”的意识,学生所记住的也只能是堆砌在脑中“食之无味”的他人想法,不能彻底消化吸收转为自己的知识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消殆尽。[5]因此,引发“想”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努力实现“思维透明化”,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思维,要发掘学生的思考潜力,关注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赋予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思路。教师不妨多问一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这便是引领学生思维透明化的过程。其次,教师要真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要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思维能力的培养者,努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要有激发“想”的提问。教师要勤于启发“为什么”,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励他们总是能想出另外一种可能。
语言积累与运用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是同步实现的。因此,语文课程训练目标应围绕语言修养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提高进行设定,教师要善于借助语言文字训练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提升表达的感染力使语言简洁、明确;提高语言风度,使其用词丰富、雅致;关注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聆听与应答的好习惯。学生表达准确度、自如度的提高,必然能够促进思维在深刻性和敏捷性方面的提升,最终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文是展现美,呼唤美的学科,在美学视角之下的语言教学担负着语文审美教育之重任。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提升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教师要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其从对“美”的审视中感受语言,从“语义、语境、语理”多个角度领悟“美”的真谛。同时,努力为学生开阔审美空间,增强对语言美学的发现、感受和体验,从而丰富语言和审美在内涵与外延间的张力。
一个汉字就是一种审美创造,每个汉字都是优美的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味及审美价值。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根据字理对汉字进行追根溯源,做到识一字明一理,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感受汉字的人文精神,感受汉字的博大神奇。如在对“山”字进行教学时,以“演绎明理法”展示“群山图”,让学生看到“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通过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实现“明理”,既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是充满智慧的语言符号,也可使学生感受到汉字融通天地的具有中国气质的大美。
建构阅读教学的审美,需要以作品的语言审美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意会教材文本中所表达的审美意蕴,从而开阔审美视野,提升审美感悟力。如,统编教材四上的《观潮》一文,无论是大潮前透着朦胧与神秘的静寂,还是潮来时横贯江面的汹涌浩荡的雄壮气势,都包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教学时,教师除了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细致品鉴,鉴赏课文内容,品味写作形式,更要指向对文本美的发现,美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统编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意蕴丰富,反映了自然与社会方方面面的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中所营造的美学意境,带领学生体会和感悟其中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受到美的熏陶。
《祖父的园子》是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浓浓的诗意,鲜丽的色彩,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大花园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句式、关注反复、关注“愿意”“就”等特别的词语,在美文鉴赏中沉醉,置身于作品情韵和意境,培养学生在审美上的高雅情趣,深厚审美底蕴,提升审美品位。
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审美体验实际就是学会美的表达,它需要两个关键因素:美的发生与美的语言。前者是前提,后者融合在前者形成的过程中。美的发生虽是事件,却往往因其发生过程的短暂与隐秘而常常被当作一种感觉或是一个瞬间,因此很难被发现,若体现为教学行为就更为不易,所以,教师需要以事件来催生学生对美的感受。
首先,催生审美体验。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个个小事件,不断生成和丰富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其次,催生美的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思索生活中生成的美好形象,激发对美好形象的发现力和创造力。最后,催生美的情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智慧阅读等方式汲取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获取情感体验,进而发现和升华美好的情感。学生若可将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发现创造的美的形象以及升华成的美的情感,运用语言文字呈现出来,自然有了美的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增加,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也是教材编排方式的一大特色。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统筹安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课程中继承和弘扬,浸润与渗透,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语文教学不仅深度与厚度并存,更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炽热温度。
1.识字教学,凸显中国文化
第一,识字文本承载民族文化特色。统编教材在一年级共计安排了四个单元的集中识字,识字内容相关的文本大多从古代蒙学教材和传统的识字教材中改编而来。选文目的并非只为学生识字服务,其价值更在于彰显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识字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对识字教学予以高度重视。教师教学不应仅局限于学字,更应深入浅出地为学生扩展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领学生感受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信息。
第二,识字形式体现传统文化魅力。统编教材通过童谣、儿歌、对子歌、猜字谜、绕口令、百家姓等多样识字形式体现“中国功夫”,使学生在读书识字中,边感受识字的趣味,边领略传统文化的美感。另外,教师还要把读图与识字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教材配设的很多插图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
2.诵读内容,重视传统文化
统编教材极为重视诵读积累,不仅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篇目,而且将此教学内容提前。一年级教材各单元设置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16 篇阅读材料均秉承“儿童本位”原则,内容充实有趣,对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产生积极作用。[6]而各单元固定出现的“日积月累”栏目,则以古诗、名言、歇后语、民俗谚语等多种传统文化形式与内容呈现,这对学生来讲很具吸引力,极易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入手,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学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铺基打底。
3.单元内容,关注传统文化
第一,通过古诗词单元感悟韵律美。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课精选了三首七言古诗,教学除了使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更要体会中国律诗句数固定、严格押韵、讲究平仄、要求对仗的特点。中国律诗独特的韵律是世界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去体会,去沉浸。
第二,通过文言文单元汲取文化内涵。统编教材六下中的《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内容和道理都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教学要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但要摒弃碎片化的教学方式,除了使学生初步形成语感,领悟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着重挖掘传统经典人文故事,引领学生发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领悟文言文的深刻内涵及文化精神,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三,通过传统节日单元体会民俗文化。如,统编教材六下第一单元是围绕主题“中华民俗民风”进行编排的,所选的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腊八粥的香溢四方,藏戏的生动传神,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挖掘教材背后蕴含的先进的民族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加深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接纳多元文化的理性态度及广阔胸襟。
统编教材四上编排了“神话,永久的魅力”单元,旨在使学生对神话这一文学载体有进一步的了解,体会神话故事中的鲜明人物形象及古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思考、认知和想象,并通过中外文化的比较来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如,教学《精卫填海》,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怎样评价精卫?又是如何理解精卫这一神话形象的?接着,通过《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一个个经典的神话故事,使学生感悟以《精卫填海》为代表的中国神话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它是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瑰宝。最后,学生通过《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等截然不同的神话故事,感受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民族精神中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予以尊重与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与思维的提升,更要关注审美认知与文化信仰的发展,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