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健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目前,人类发展需要坚持符合规律的客观性,提升其实践发展水平,还要尽可能地满足人的主观性需求,提高发展效率。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工作,应在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社会发展关系需要的基础上,以网络亚文化为媒介,以此发挥出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积极的影响。下述在分析亚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后,高校思政教育应以此为依托真正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并提出在网络亚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优化路径,以供参考。
网络亚文化是不同思想观念的群体以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相互契合进而达到“身份认同”,网络亚文化借助互联网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其发展态势逐渐将主流文化边缘化,呈现一种迥异主流话语体系的新的话语空间。学者杨聪在《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指出:网络构筑出虚拟空间,给人以“在场”的感觉和参与的自由,所以对青少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根据我国相关政策来看,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言,有着特殊性的要求,但现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很多内容和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等的适应性。因为很多思政教育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在教育形式上,高校思政教育普遍以理论传授为主,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政治素养及法律素质的引导;二是在教育内容上,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特征和特点,思政教育只局限在课本上,难以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融合,相互渗透,进而使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价值性产生怀疑和困惑[1]。
下述主要讨论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关系,并从利他角度思考,网络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群体引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办法,并以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进行研究。
首先,网络青少年亚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隐蔽媒介。网络青少年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倾向构成了当代青年人的生存模式,其潜移默化地表现和传达着思想的文化意蕴,并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不教之教”特征,从而形成了青少年需要和潜意识的渗透等多种作用相结合的结果。青少年亚文化包含着大量的思想和知识,其中的真、善、美通过个人能够接纳的方式被纳入到自身的心理构造之中,成为他们的自觉和行为。这一方式可以根据网络思政教育为机制,并以隐性教育发挥出思政教育主要功能。
其次,通过构建大学生“互联网”亚文化,可创设思政教育文化氛围,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00人并没有被动地顺应社会情况,相反,他们在自己的社会性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和改造。从上述可以分析出,青年亚文化通过一种完整的、以一种系统化的形式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与能源的交流,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内容。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以教育和娱乐的方式,营造出了一定的文化气氛,从而达到“氛围管理”的目的。而一些网络青少年亚文化要素的介入和利用,则形成了一个“文化场域”,它使得处于某种“文化场域”的意识形态体系能够从亚文化的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其所包含的社会性的、内在的文化意蕴,使得青少年主动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这种互动的氛围,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在的一种主要方式和动力。
最后,“思想,一旦脱离底层兴趣,就会变得愚蠢。”从深层次上讲,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某种特定的需求与兴趣,并被特定的目的所驱使。青少年的网上亚文化是青少年的社会需求与社会实际的交往活动相互联系、互动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在青年亚文化中,价值观的主体性是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青少年的社会发展价值追求是基于对自己的要求、价值要求的合理性、正当性的肯定与确信;另一方面,青少年亚文化强调了青年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益处,如人格塑造、价值实现、精神负担或精神上的问题。而实现这一权益,则是网络青少年亚文化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起点与现实意义[2]。
在网络时代下,其青少年亚文化思政教育功能生成现实性是指,应在体系上呈现出层次分明、互相关联、协调的特点。网络时代青少年亚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并非单一因素的作用,它取决于整个社会各因素的相互配合和构成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协调,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否则,就会妨碍它的作用,从而影响到青少年的进步与成长。
规训是指通过制定规则迫使对象“就范”。“后喻时代”青年主体意识觉醒,知识储备显著扩容,“家长式”的强迫和指令往往难以奏效。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应以协商互动的态度,通过以规范为核心的治理理念,使亚文化在合理范围内健康发展。规范理念包含3个方面:一是清晰的边界意识,即明确亚文化及其传播中的负面元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及蔓延性,及时遏制逾越边界的不良势头。二是包容的张力空间,认识并发挥青年亚文化的居间平衡功能,有效限缩亚文化中极端反叛性元素的活跃空间。三是发展的动态过程,亚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张力源于青年争取话语权力的实践,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抵抗的方式和程度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客观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同向性则以求同存异为目标,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对话,在差异互补的过程中形成共进。同一性目标向同向性目标的转变,既是形势变化后的“因势而新”,也是对青年发展特点的“顺势而为”。这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以“求同存异、以我为主”为总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青年亚文化去中心化和价值分歧的新趋势,引导青年沿着正确的方向树立主体意识,在去中心化的结构中求同存异,在分歧的价值中倡导主流。二是以“共荣共建”为发展目标,根据大众参与、导向的结构特点,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推动各种文化“百花齐放”,并继续汇聚合力,共建起繁荣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主导性文化。三是以“遏制茶壶里的风波”为底线目标,把握亚文化情绪传导的功能特性,及时识别、研判、化解具有苗头性的负面情绪,防微杜渐、化于未然[3]。
针对当代亚文化的新结构特点,治理手法须进行由笼统向精准的革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互联网时代文化热点快速更新,没有经济资本输入的亚文化,往往会失去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最终淹没于其他热点之中。从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只有把握亚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转换这一关键的“造血”环节,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萨拉桑顿指出,亚文化资本能表现为“知识”或“物品”两种形态,前者对应“知识经济”,往往能带来知识或技能的扩散,后者对应“消费经济”,表现为亚文化相关产品的购买。在网络时代,还应加上“流量经济”,即亚文化本身只作为“噱头”,商家的真实目的在于吸引青年购买某种与亚文化本身无关的产品。
如今,知识经济、消费经济与流量经济都是亚文化“变现”的主要途径。对青年而言,知识经济能增长个人的知识或能力储备,例如伴随国风文化兴起的各类培训班;消费经济属于满足娱乐、消遣需求的商品交易,在超出必要程度后会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与电竞文化相关的直播打赏、购票观赛;流量经济则表现出强烈的消费主义导向和舆论对立倾向。例如“饭圈”的“倒奶式”打投、“拉踩”式蹭热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引导和治理中,不能笼统地应对某种亚文化,而应将对象精确瞄准于亚文化中的某类资本转换形式,引导青年正确认识、正确应对,有效防止资本在亚文化中的无序扩张[4]。
树立战略思维,就是要把握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进行观察、思考和处理。青年亚文化是在社会土壤之上产生和发展的,把握其发展趋势和变迁规律,需要将其置于当代社会发展、社会思潮发展的大趋势中来看待。英美等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问题越严重、阶级矛盾越突出,亚文化的抵抗性越强,带来的问题越难以解决。
因此,针对青年亚文化的一切治理工作,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衡量标准。二是树立“大思政”理念。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亚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正确、客观认识社会现实,特别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才能稳固青年思想的“基本盘”,使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三是强化“统一战线”。一方面要引导青年理性看待差异,积极弥合由亚文化圈层中“对立式”“分裂式”话语引发的群体割裂,另一方面要潜移默化地推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融合,从而更好地以亚文化为载体,发挥立德树人作用[5]。
首先,系统思维强调立足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整体。树立系统思维、构建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需要把握三重关系:一是线上线下并重,既要重视线上的网络引导,也要重视线下的课堂教育。如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亚文化的主要生存空间亦从线下的青年聚集地转移到了线上的网络社群。教育工作者需要避免“在非主要阵地打仗”,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构建基于知识分享而形成的、以“交互、共享、探索”为特点的新型合作关系,使互联网这个变量转变为青年亚文化治理的增量[6]。
其次,圈层不利于青少年培养更开阔的视野,追求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积极引导“圈内青年”提升思想境界,消除亚文化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要注重观念塑造,引导青年正确对待不同观点、不同兴趣,缓解圈层内外的矛盾对立,避免价值分歧上升为立场冲突。三是核心与边缘价值并重,既要正面引导核心价值,也要及时“修剪”边缘价值。核心价值是亚文化吸引力的主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熏陶、渗透等方式,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其中。边缘价值是亚文化发展过程中,与主流文化、其他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交融形成的各种价值。对于良莠不齐的边缘价值,需要及时“修枝剪叶”,确保其不对主流文化带来负面解构[7]。
首先,树立辩证思维,就是要客观而非主观地、发展而非静止地、全面而非片面地、系统而非零散地来看待青年亚文化及其活力的重要来源——资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对资本,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绕着走”“混着走”“被牵着走”或“跟在后面走”,而应划清界限、设置“红绿灯”,进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消费观,遏制资本在青年亚文化无序扩张的同时,间接对资本实现“良性引流”。
具体而言,需要突出分层分类的逻辑,针对亚文化变现过程中资本的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转换特点,做到动态认识、全面考虑、系统治理。其中,分层强调纵向视角,针对不同成长阶段青年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消费特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使青年对亚文化中的积极元素更感兴趣,更愿意通过理性消费获得自我素养的良性提升,同时也更清醒地认识到资本逐利一面对亚文化的侵蚀、对个人成长的危害[8]。
综上所述,“90后”“00后”共同的成长环境,形塑了当代青年积极向好的思想底色,这既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特点,也是审视青年亚文化需要考虑的重要现实背景。为此,高校应积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网络亚文化为基本要点,真正发挥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