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萍 张人和
(1.永丰县恩江三小,江西 吉安 331500;2.永丰县城南学校,江西 吉安 331500)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有性质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在“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好一堂数学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学生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呈正相关的。预习从时间和范围上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开学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对下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制订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学期预习的做法一般为全册预习,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首先,弄清教材的章节数和章节主题;其次,明确教材的目的、任务、要求、重点和难点等,从客观上把握教材;最后,做好预习笔记,搜集参考用书,试做有关练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学生应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前用比较完整的时间预先从整体上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阶段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思考开展学习的方法。一般利用晚上的自由学习时间和节假日(包括双休日)进行阶段预习。
阶段预习的做法一般为单元预习。学生如果已经进行了全册预习,则可进一步深入熟悉单元内容,明确单元目标和任务;探索单元间的联系,消化理解重点知识;通过试做课后习题巩固预习效果,做好单元预习笔记。
学生必须在教师讲课前完成预习内容,独立地阅读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做到初步了解知识点,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在每堂课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持和引导,如编列预习单、拍摄微课视频、模拟课堂情境、布置实践作业等,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传统教学模式可能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其根源在于传统教学模式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教师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讲得太多,试图用“教”“灌”来代替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克服部分教师“讲得太多”的问题,改变以往用“教”“灌”来代替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为学生在“双向式”交际中学习实践活动设计方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中记忆、在学习中掌握。
在“双减”背景下,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已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了。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课堂精讲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简单扼要地引入课题,指向明确设计问题,抓住关键分析问题,做到小结精辟、方法考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把精力放在重点、难点上,使学生能对关键知识点理解得更加精深,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观察和想象。
课堂精练则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少而精的练习帮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数学教学讲究“练中求讲,讲中求练”,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教师是有控制能力的教学主导者。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点时,应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则通过观察、检查、指导、点拨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刻剖析自身错误,提升学习成绩,以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及时巩固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双减”政策下,要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是关键。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获取相应的解题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内容。
“双减”政策下,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各科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20分钟。虽然只能少留甚至不留书面作业,但是作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查阅类作业。教师可以布置查阅类作业。学生通过收集各类资料完成作业后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手工制作类作业。教师在教学几何时,利用各种实物辅助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图案,引导他们在课上自主或分组探究,亲自量、剪、拼;在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几个正方体模型,引导他们从不同切口展开,从而得到不同形状的展开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可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调查分析、表达交流、合作展示等探究活动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内化知识的目的。
数学教学要尽量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不同难度的数学知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使其个性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教师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必须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设计难易程度不等的数学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分层作业要求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高效完成作业,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收获最佳的学习效果。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另外,教师还应该留意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并将其融入作业设计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既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又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呵护。教师要不断思考,更新理念,实现教育减负增效的目标,让教育“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