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莉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小学)
海德最先提出了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了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结合后进生的具体问题,找到他们思想落后或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要避免无端地将后进的原因归咎为“不够努力”,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寻找原因,然后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转化后进生,促使学生得到进步。
高尔基认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不少后进生无法得到进步的原因就是缺乏人生目标,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面对一切,在找到了他们的思维根源后,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目标。对于后进生来说,目标过高,他们难以实现,更容易导致心理崩溃,而过于简单则没有挑战性。所以,教师要基于门槛效应,设置逐渐提升、循序渐进的目标,这样后进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也更好。
一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主动和他人沟通,在学习方法和待人接物方面都有待提高。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其主动参与到交流活动中,而是根据门槛效应,设定了层层递进的目标。首先,该学生要尝试挑战自我,以“旁听者”的身份,加入其他同学的讨论中,迈出交流的第一步;其次,在做到这一点后,教师引导该学生在自己有确切答案的时候勇敢地表达想法,并及时给予他表扬,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试着和他人争辩;最后,鼓励该学生自主发起讨论,甚至组织课后兴趣小组。这样目标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逐步提高。
基于归因理论,教师可以发现“缺乏目标”是很多后进生面临的问题,这样就要帮助学生设定具体化的目标,让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样学生才能得到鼓励,避免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教学效果会更好。
归因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做出一定解释。如果周围的人对后进生一直都抱有敌视、排斥的态度,那么这种环境必定是后进生无法适应和控制的,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情况,给他们适度的肯定和鼓励,并请其他学生也尝试接受后进生,这样才能点燃他们进步的勇气,促使其提升自我。
一名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周围同学对其都抱有鄙视的态度,针对此问题,教师采用适度肯定的方式,帮助他找到勇气。在一次班级劳动活动中,该学生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教师便利用这次机会,给予表扬,并让全班同学都认识到这是一个吃苦耐劳,并且乐于和他人分担的同学。这样班级同学对其的态度就有所改观。此后教师又主动联系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多关心一下该后进生,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施以援手。如当观察到该学生长时间呆呆地看着作业本,就可以问一下是否有问题,并给予指导。该学生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化了,大家对自己更为友好,还主动帮助自己,他本身也坚定信心,想要改变自我。
教师要给后进生制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当面言语表扬、课后评语文字表扬等方法都能让他们得到激励,促使其体会到周围环境的善意,这样学生就有了完成目标的强大动力,能不断地努力,持续地积累,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不少后进生认为,很多学习任务是没有意思、无价值,这样他们自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归因理论的支持下,教师认识到这是学生缺乏学习动机造成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促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他们将动力迁移到学习上,并指导其如何合理分配精力,这样就能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合理利用,引导他们解决学习问题。
一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尤其写作水平较弱,他也不愿意参与到自主创作中。教师在观察后发现他擅长绘画,于是便采用动机迁移的方法,促使他发现自己的优点:“你觉得写日记锻炼写作很麻烦,这也没有关系,你可以用图画的形式记录日记,这不是你感兴趣的吗?”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提出:“如果只是画图片,比较单调,如果能配上人物对话或简单的旁白,日记的内容会更丰富。”最后教师又提出:“你的绘画日记大家都很喜欢,能否组织一下语言,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你日记的内容呢?”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从画画开始,过渡到写只言片语,最后变成表达整段文字,他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对绘画的兴趣迁移到了写作上。
在课堂上准备一些道具、模型、图画,后进生的学习动力能得到激发,此时教师再用合理的话语进行引导,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这样他们就能积极投入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室里创设良好的学术气氛,构筑有艺术品位的课堂,这样也能促使学生迁移动机,让他们逐步变得乐学好学。
学者韦纳在研究归因理论的时候提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认识到成功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完成过程中的艰辛,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参与活动,挑战自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中,并适当放大他们的个性亮点,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的成功。
在文艺汇演的准备工作中,一些后进生不能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原来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其他学生不会愿意和自己交流,因此活动也不积极。此时教师便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如有学生比较擅长说唱,而这正是班级其他学生不具备的能力。于是教师便请该学生在筹备会上即兴说唱,将自己对文艺汇演的想法融入歌词中,这样的举动赢得了学生的好感,让大家刮目相看,不少小组都主动邀请该学生加入自己。该学生发现自己展现了亮点,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在参与其他活动的时候也变得更为积极。除此以外,教师还关注其他后进生的特点,并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
不少后进生由于在生活和学习上没有作为,所以体验不到成就感,因此情绪就会慢慢消沉,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形成恶性循环。在归因理论的引导下,教师要找到哪些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动力,能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与到此类活动中。这样学生就会恢复信心和斗志,不再消沉下去。
不管后进生得到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教师都要引导他们自主归因,找到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具体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身心状况、外界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细节进行自我评价,在以后的行动中不断调整行为方式,得到更大的进步。
在一次社会调查活动中,一名学困生因为参与活动不够积极,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他将失败的最大原因归咎于外界影响,认为自己的采访对象不够配合,所以导致自己失败。针对此问题,教师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其反思:“在活动中,你没有收集到更多的资料,你觉得是被调查对象不配合,但是实际上很多拒绝和你沟通的路人,最后都和你的同伴交流了,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这促使学生回忆起了活动中的具体细节:“我在活动中只是想着早点结束,他们一说拒绝采访,我就不问了,而我的同学还是会跟着对方,给其耐心解释这次调查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得到了大家的配合。”教师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结合具体例子让他认识到了问题所在。
在展开过程评价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给予后进生充分理解,采用换位思考,引导他们一步步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一定的尊重,在重视他们选择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帮他们调整选择的方向。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批评,让他们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基于归因理论,帮助后进生找到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优化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