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新疆政法学院)
《普通高中历史标准》(2017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原先三维目标进行了凝练,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结构设计上,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文旨在结合笔者自己的任教经历,通过论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挖掘、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希望能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阐述了“两个绝不会”,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历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例如商朝王位的继承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并存。很多学生在这一点上不能理解,为什么和现代电视剧看到的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时代背景给学生进行分析,一是商朝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医疗条件落后,人平均寿命短,如果商王死后,没有后嗣,就只能由其兄弟来继承王位;二是对整个商朝来说,是一个由诸多部族组成的部落联盟,而主导诸部落的主要是商王血系族人,商王为了巩固统治,就必须获取这些部落的支持,因此也就产生了“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后世基于“兄终弟及”血缘关系的混乱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基本上延续了嫡长子继承制下的王位世袭制。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已有的结论、错误的结论和自己设想的结果,而要回归到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去理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地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史料的概念、分类、价值、获取史料的方法和途径、运用史料的原则等进行专门讲述和实例引用,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掌握正确的史料辨别和使用方法。
如在讲述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有很多史料可以应用,书籍类如《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论语》诸子百家学说等,实物史料如出土文物(棺椁、壁画、陪葬品、竹简文书等)、碑刻等,这些都是第一手史料。但如《东周列国志》一书来说,因其本身成书年代为清朝,距离当时年代久远,且为小说型著作,内容存在作者杜撰和艺术加工,因此,在春秋战国历史研究中就不能作为史料来引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对于“中国”一词的起源,也就更需要教师进行多层次的阐述,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一词的发展、演变、范围、构成等,加深学生对“中国”一词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高中历史学习,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更从微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层次的教育引导。必修一主要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在中外历史中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通过结合初中的历史知识,将中国置身于世界政治发展中,清晰地把握中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必修二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反映时代特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方式等,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认识到经济范围也是从小到大,逐步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扩展到全球的;必修三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中国思想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思想发展的历程,理解人类文明多元化的特点;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影响愈发深远。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不深、不透,对教学资源的挖掘还停留在表层。在笔者的任教经历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历史教学授课中,还是不能突破教材现有内容的范围,往往还是以自身固有的教学经验对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教学资源也没有做到常用常新,甚至是10多年来就一直使用同一内容。因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所蕴涵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出现了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现象。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于以结论的方式直接进行讲解和灌输教材内容,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不能触及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如对“鸦片战争”教学中,还是直接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进行对比来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讲解中,对反抗侵略的人物及其事迹挖掘较少,简单直接地说明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但对于人物能够在军事差距极大情形下舍生取义、抗击侵略的情感分析和表达不够。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外,也承担了其他工作,在备课中,就不能专心地投入其中,对教材中事件、人物所蕴含的核心素养进行挖掘。
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多媒体资源(PPT、视频、图片等),小组探究模式(指定组合、自选组合等),对史料的选择要与课本内容契合,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准确、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事件、人物,把握高中历史必修和选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外历史发展的共有特征和规律,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在讲到“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一课时,教师不能只是讲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的发现、发明和代表人物,教师还必须要给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并对二者关系进行论述。使学生了解到每个时代的发明创造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时代需求,有了需求,会很大程度上推动整个时代发明创造的出现和更新。
教师要在基于对史料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进程进行深度还原。通过挖掘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经历(人物生平、人物关系、家庭背景等)、思想情感的发展演变过程,然后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历史选择进行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融入时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课堂教学内容学习中,逐步地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在讲到“辛亥革命”一课时,就不能只是描写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过程,要通过对孙中山的全面解读来拓展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知。具体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一课进行分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少年时代的孙中山,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也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汇聚融合;青年时代孙中山,追随父辈辗转各地以及在檀香山、香港的求学经历和在澳门从医经历,对其人生观转变的影响;中年时代孙中山,从上书李鸿章挽救清朝危亡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这一转变,更是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其中的资料。学生通过扮演不同时期的孙中山,来深刻认识孙中山的思想转变和革命原因。
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这也就为历史课堂补充了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对于古代中国已经高度发展的地区,不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古迹都很容易找到相关的历史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筛选后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对于一些新兴城市,很多教师就不知道从何寻找资料。对此,可以从当代事件、当代人物去进行挖掘,他们身上多凸显的时代精神、人物品格等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高中历史课堂在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同时,需要不断深入挖掘每一节课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自身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精心准备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思政材料,确立符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每一堂课的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