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发区盛庄幼儿园 高新晨
课程游戏化教育理论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思想,在幼儿教学阶段的有效应用能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让其在游戏实践的过程中领会知识内涵,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应不断学习游戏化教学相关内容,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游戏的设计,丰富课堂游戏的类型,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提升幼儿的自主意识与集体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游戏化本身是一种精神态度,而游戏则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而幼儿园教学中所倡导的游戏化课程其实就是强调对游戏精神的表达,并且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一部分知识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会为其购置一些精致的玩具,但是很多玩具却难以给幼儿带来游戏精神的感知与体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就能通过开展游戏化课程的形式让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进而满足幼儿游戏精神的需求。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刻板地将幼儿园游戏禁锢在班级中,忽视班级幼儿的性格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不然就会起到反作用。幼儿体育游戏作为典型的游戏类型,主要内容则是幼儿体能的锻炼,强健幼儿的体魄,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与竞争意识,通过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
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多变的,其活动的环境也是变化的,当幼儿对趣味游戏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为其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了机会,幼儿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知环境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游戏进程及时做出反应和选择。这样一来,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就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幼儿通过对游戏内容的探索迈出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游戏形式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其他类型的游戏活动,其中很多项目都属于集体游戏模式,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将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与沟通,教师此时就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幼儿畏惧的心理,同时还能发现幼儿攻击性的行为。对此,教师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幼儿调节心理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步,也是认知集体的第一步,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遭遇困境,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体育游戏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的活动环境,并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教师则应当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心理,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成长。
对幼儿来说,集体交流性质的课程游戏不仅能吸引其注意,激发其参与兴趣,同时还能在共同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基本规则的认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今后的发展。在这样的游戏交往中,幼儿之间还会增加言语沟通,在提升其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所有的体育游戏中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构建了体育游戏,幼儿需要理解并遵循游戏的规则才能参与到游戏中。趣味情境类的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并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感知游戏规则的意义,同时还能主动指导和纠正他人的不规则行为。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有关规则理解的若干问题,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幼儿能体会规则对游戏的意义,同时强化自身对社会规则的感受与认知。
课程游戏通常需要多名幼儿共同参与,而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与交流,此时幼儿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主张,同时还能从他人语言中理解其态度与想法,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游戏中的交往沟通,幼儿之间不仅会形成游戏角色关系,同时还能构建和谐的伙伴关系,实现真正的交流沟通,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较大,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因此出现了超前教育的问题。所谓的超前教育就是不顾幼儿成长的规律,给予其超出正常年龄所能接受的教育,也就是通过人为干预将幼儿教育时间提前。大部分幼儿并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尽管超前教育打着拓展教育、早期学习的旗号,但从长远效果来看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总的来说,超前教育违反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导致幼儿在教育学习中难以领会相关知识,这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毫无益处,甚至会出现反作用。该阶段幼儿的认知活动更加形象和具体,抽象处理方法对幼儿来说难度过大,因此幼儿主要依靠机械记忆,如果强制其学会抽象思维记忆,那么就会增加学习理解的难度,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发展。
超载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知识超载和学习时间超载两个方面。很多兴趣培训机构利用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加大教育宣传,导致家长对幼儿教育认知不足,盲目地将幼儿送至各种兴趣班与特长班中,认为这样就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并对幼儿寄予厚望。根据家长的想法,幼儿除了接受幼儿园教育之外,还应接受算术、阅读、写字、英语、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教育。如此大强度的学习已经造成了幼儿极大的学习压力,但受到社会畸形学前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为这是非常正常且理应进行的事。除此之外,还存在学习时间超载问题。幼儿不仅需要完成兴趣班的学习任务,同时还需要完成幼儿园或者家长布置的作业,因此必须放弃原本的自由玩耍时间,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状态,无形中增加幼儿的学习训练压力,挤占幼儿的游戏时间。
除了以上知识文化教育问题之外,人格完善、品德培养、学习习惯、自主意识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都是幼儿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儿园与家庭都要发挥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主体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家长对幼儿自主意识培养的认知不足,并未意识到自主管理能力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很多家长更加重视幼儿智力、成绩的提升,主张幼儿开展提前教育,让幼儿参与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希望能提升幼儿的成绩,开发其智力,让幼儿在后续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名次。一旦幼儿出现任何行为问题,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责怪教师,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理解与重视不足。尽管幼儿园开始重视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践中却始终缺乏足够的经验,部分教师也正处于尝试的阶段,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欠缺方法与技巧,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除此之外,当前家园共育并未落实,家长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不足,导致双方在幼儿教育要求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双方对幼儿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差异,幼儿接收到的教育引导信息也不相同,这样就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影响对幼儿的教育。
自主探索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活动的时候应为幼儿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解决答案,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与思考,并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幼儿在不断实践总结的过程中就能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此时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将幼儿的探究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如果幼儿在探究实践中遭遇失败,教师应肯定和鼓励幼儿,并引导其总结自己探究的内容,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幼儿在失败和尝试中形成坚韧的性格,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超越。比如,为了增加跑步区域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有幼儿提出两人三足的游戏,使用一根绳子将自己的右脚与伙伴的左脚绑在一起,同时与其他小朋友开展竞赛活动。这样的自主探究与实践活动能增强幼儿的探索自信,促进其全面发展。再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并让其中一个幼儿拿着手绢绕着圈子跑步,一边跑一边将手绢丢到任意一个幼儿身上,这个幼儿就应追赶丢手绢的幼儿,如果不能追赶上,则需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样的探索与实践方法能增强幼儿的表现欲,使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形成自主锻炼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双手是学生主要的触觉器官,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将主要通过双手感受事物、传递感知,最终形成思考、实现进步。因此,解放幼儿双手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只有重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幼儿双手与大脑的联动,才能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并且促进幼儿在实践中的学习与进步。大脑能接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并凭借大脑的创造性与抽象思维提出一些可能性,此时如果能得到双手的实践配合就能落实大脑的想法,幼儿在这样的创造实践中能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再创造,锻炼思维的同时还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立足幼儿教育的解放思想,设计课程游戏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创造与探究时间,达到手脑结合的效果。比如,当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有关静电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实践游戏,鼓励学生通过双手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探究静电的奥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材料进行摩擦,并将材料靠近碎纸,发现碎纸并没有变化。此时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实践优化方法,其中就有幼儿通过观察视频实验过程发现纸片与展示画面中的碎屑不一样,因此尝试将纸片撕成更小份的碎屑,再重复以上步骤就发现碎屑出现了动静,但是却并未吸起来。此时幼儿又将材料再次进行摩擦,再次尝试,发现碎屑能被材料吸引起来。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拓展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无论哪种游戏模式,幼儿教师都应该充分尊重和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这才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教师应该注意日常对幼儿行为、想法的观察以及了解,充分感受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优势,在集体游戏活动中强调幼儿个体的优势,将幼儿个体融入集体中,提升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幼儿在集体体育游戏中能体验合作的乐趣,自然而然形成了游戏伙伴的关系。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情境体育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更多合作游戏的机会,让幼儿能以集体为单位开展游戏,引导小组进行协商、分工等工作,使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困难,通过自主思考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运球接力赛、连体人、穿大鞋等游戏,不仅考验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同时还考验幼儿的协作能力,不仅能获得游戏的乐趣,同时还能加深对团队力量的理解。其中的运球接力赛游戏需要多人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可以将幼儿划分为多人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负责一个阶段的运球工作,最先完成运球任务的小组获胜。这个游戏中不仅包含组内合作的内容,同时还包含了组间竞争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体育竞争意识,加强幼儿接力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幼儿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畏惧胆小的心理,进而产生负面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应与幼儿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其缓解心理焦虑,保持其心态的稳定。通过及时的沟通,教师能得到幼儿的充分信任,才能走进其内心,分析幼儿的胆怯心理的深层原因。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参与游戏的方法,进一步帮助幼儿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并能主动做出改变,实现自我的突破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幼儿一起制定挑战尝试的目标,安抚幼儿的内心,鼓励其迈出挑战的第一步。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抱球走双边桥”体育游戏的时候,游戏要求幼儿抱球的同时双脚叉开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桥上走,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与平衡性。由于桥具备一定的高度,很多幼儿都不敢进行尝试,总是希望能依赖他人对其进行搀扶。此时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幼儿恐惧的原因,鼓励幼儿跨出第一步,先在比较矮的桥上进行练习,逐渐帮助幼儿克服心理恐惧,完成最终的挑战。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理念比较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趣味游戏的形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其参与度,而巧妙的游戏内容设计又能深化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通过游戏实践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