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2-11-20 19:02李春桃徐宁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精神

李春桃 徐宁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一、红色文化资源对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其中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难,也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壮阔,但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变迁,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初心、不忘使命,追随党的脚步,砥砺前行。红色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大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先辈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1]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涵养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意识,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强国观念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所形成和发展的,是祖国从山河破碎到中国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印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精神动力。

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积贫积弱、受人欺辱的历史已经过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进军。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中,高等学校注重在大学生中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强国观念,坚定强国信心,鼓舞他们在新时代的宏伟浪潮中奋发图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革命战争时期,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动荡不安的局势,革命先辈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奋斗。长征时期,在艰苦的环境中,红军战士如果不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很难走出草地雪山的。红军战士用顽强的革命意志谱写了史无前例、雄伟壮阔的长征史诗。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思潮涌入,大学生的思想极易受到影响。大学时代是个人思想成长、方向选择、目标确定、信念确立的关键阶段,更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2]如果我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明辨是非,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也有利于激发新时代的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三)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厚植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

红色文化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造的特殊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共产党员始终冲锋在抗疫最前线,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勇于担当、坚强无畏的本色,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教育引导学生爱己、爱人、爱家、爱国、奉献集体、服务社会的好教材,也是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人生目标同祖国和民族前途命运紧密联系的好时机,是新时代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报国志向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追求短期效应的隐忧。当下在校大学生多是“00后”,个性强、思维新已成为“00后”的专属标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很多“00后”都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使得“00后”思想更加自由、开放,既对本土文化充满自信,又对外来文化充满兴趣,呈现为多元的文化认同。“00后”的兴趣特点和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部分人对于红色文化了解还不够深入,很难真正将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所以,更好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他们心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培养具有红色基因、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内容单一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教学进程,学生被动接收信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理解的层面上,无法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学习,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有效结合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表面知识的讲解关注较多,对于教学内容缺少深层次的挖掘,课外延伸广度有待提升。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也会相应受限,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理论、轻实践

随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但改革的深度有待提升。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理论课程学时、学分占比远高于实践课程。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方式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更易被学生接受。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红色文化圆桌研讨、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报告会等,使大学生更愿意参与,学习效率和感悟效果也大幅提升。

(三)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表现在内容上不能及时更新、陈旧老化。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大学生之间在思想水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传统教育模式大多重视学生的共性特点,缺少对学生个性特点的重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留在表面,很多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学生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不同,以往的教学方式多是采用单方面的“灌输”,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很难保证教育效果。另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和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都有待强化,辅导员队伍教师的专业类型多种多样,但有思想政治专业学习背景的辅导员却很少,因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和教育学生。

(四)课程思政建设尚未完善

红色文化资源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价值。高校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程度依然有待提升,专业知识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时代背景、家国情怀、价值引领等要素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很少主动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常常出现将德育内容生硬楔入专业课程中、生搬硬套等问题。“课程”“思政”二者应该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在课程评价上,应试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单纯关注考试结果,忽视学习过程,重视智育、忽视与其他四育的协调发展。比如,学校依托主题党(团)日开展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多数以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缺少对革命背景、革命故事、革命人物的深入探索,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在馆前合影留念或是上交活动心得,学生为了得到高分,经常摘抄网络上的文章,没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因此实践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思政育人价值,教育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三、以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以红色资源感染人

充分挖掘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党史是学习红色文化最鲜活、最珍贵的教材。以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将红色文化资源深入融合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涵式发展。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时代发展背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在思想上触及学生灵魂,做到实事求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逐渐延伸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层面,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绥化学院坐落在绥化市,对于以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绥化市有林枫故居纪念馆、望奎县烈士陵园、北林区革命烈士陵园、马玉祥纪念馆等119处红色教育基地,收集了绥化地区革命先烈事迹、战役历史等诸多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创新实践案例,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中,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绥化市红色旅游景区,参观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初步了解,参观后交流心得体会,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传承革命烈士遗志,弘扬爱国精神,将爱国爱党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二)以红色环境塑造人

推动文明校园内涵式发展,建设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的特色校园,让红色文化旗帜在校园中高高飘扬。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历无数次斗争沉淀下来的特殊文化,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华儿女对理想、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共同追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加强以红色文化资源为突出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精神品位的必要条件,是培育大学生民族归属感、家国使命感的精神源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加红色文化元素,在图书馆开设绥化市红色历史文化展览专区,校报、广播要进行有关红色文化的专题报道,结合绥化市独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和学生的思想水平、心理素质,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构建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充分发挥社团作用,结合国家重大历史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话剧、舞台情景剧、影视经典再现、经典诵读等方式,“穿越”到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切身体会先烈的革命情感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提高学生自身品格,筑牢爱国爱党的精神长城。依托互联网平台,组织以绥化市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网络节目,以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将红色历史文化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与红色历史交相融合,激发共鸣。

(三)以红色文化激励人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扬好红色精神,[3]发展好先进文化,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要精心粹选并紧紧围绕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红色精神如“红船精神”“龙江精神”“抗战精神”“五四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 打造学生全参与、形式全方位、精神全实践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要精心设计规划,完善引导方式,不断吸引更多大学生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和红色精神洗礼。要不断在学生中挖掘红色文化传承载体,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团,讲好鲜活的革命故事,生动展示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不断把红色文化所负载的伟大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旋律。引领学生学党史、悟初心、担使命,切实将红色文化内化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并以此为工作抓手,加快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四)以红色课程教育人

着力深化“三全育人”教育改革,创新思政育人格局,实现“红色文化”“课程思政”相结合,构建红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以红色基因为依托,强化红色元素,立足绥化地区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源,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中国精神等主题,用新思想新理论挖掘革命老区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创新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打造特色鲜明、实用管用的精品红色课程。红色课程开发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价值引领,紧跟时代发展与思想潮流,尊重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和需求,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成为红色课程的开发者、参与者。高校全体教师要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主动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