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奥 博
安全发展是一个永远的目标。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身符”。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公司经过多年的管理摸索,立足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三基”建设为出发点,建立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班组安全建设管理体系、岗位安全标准作业流程体系”为“三大抓手”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实际工作持续改进完善,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实现了“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一切风险皆可控制,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为核心理念,以风险预控为中心,以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管控为依托,通过制定并执行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标准和措施,达到过程管理的最佳状态。具体来说,在安全管理层级方面,由公司检查延伸拓展到岗位自查,形成公司、厂矿、区队、班组、自查五级管理模式,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在安全管理层面方面,由人员“三违”管理拓展到一般隐患、重大危险源管理,实现生产各环节隐患排查无遗漏。该体系系统完整地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回答了“为什么做、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5W1H)的问题,将安全管理的重心由事后处理、总结教训转变为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实现了防控结合,消除了事故诱因,避免了事故发生。
准能集团公司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转化为班组管理标准,经过细化完善,形成班组安全建设管理体系。该体系以学习型、安全型、节约型、和谐型、创新型“五型”班组建设为目标,以推进班务、任务等八项工作为重点,强化班组制度和组织建设,推进班组管理系统化建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持续提升管理水平,通过体制、机制、制度、能力、文化等多方面管理工作的同步推进,提高班组整体能力。
岗位安全标准作业流程体系以辨识管控岗位作业风险为前提,以排查治理作业过程隐患为重点,以规范员工岗位操作为目的,促进和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具体来说,通过将作业内容关键步骤进行量化、细化,实现不遗漏、不跨级,避免“三违”;同时按照规程、规范以及标准要求,明确详细地告诉作业人员每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将公司识别出的各种安全风险源,按步骤告知作业人员。此外,在实现岗位安全标准作业流程体系应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相关岗位工种流程的融合,将岗位安全标准化作业流程的管理标准化、应用工单化,将执行与监护进行“双闭环”管理,进而形成覆盖面更广、纵深度更大、融合度更高的岗位安全标准作业流程体系。
一是聚焦隐患排查。成立安全隐患排查专业队伍,并在该队伍中设立专门负责安全隐患排查的岗位,确保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落实。在进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时,根据不同岗位,安排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或具体负责人进行自查。
二是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全面审查安全管理业务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内部巡查制度,立足各种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各二级单位掌握相关法规,将安全生产考核与业务流程紧密衔接,制定安全生产与工资、奖励、晋升等员工实际利益直接挂钩的具体措施,逐步形成“谁是主管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安全管理机制。
三是统一信息平台。固化风险管控成果,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监管模块定期查看监管人员上传的图片、视频等实时信息,实时跟踪隐患及整改治理的最新进展。
四是加强风险监管。将每周统计、每月分析和季度审查产生的典型问题和典型案例引入系统数据库,并反馈给每个工作环节,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是健全班组建设机制。在公司生产技术部成立班组与岗位流程管理科,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修订班组建设管理办法,把标准化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班组长标准化管理能力、流程应用水平、应用成果作为班组管理、班组长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总经理牵头、分管领导按业务主抓,党政工团分工协作、“五型”共建的管理体制,形成班组建设强大合力,推进班组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班组管理质量,优化班组长管理,激发班组长活力。
二是打造标准化班组。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将企业安全发展战略与班组、作业现场直接对接,把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直接转化为班组管理标准、作业标准,通过体制、机制、制度、管理、能力、文化等方面标准建设,把各项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在工作过程中,构筑起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提升班组建设水平。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对标学习,坚持召开“三会一讲”,着力提升班组人员能力水平,并编印《用标准化创“五型”班组》指导精进班组建设,有力地改善了现场面貌,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激发了班长责任意识,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和作业能力。
一是完善全岗位安全作业流程。准能集团建立全岗位安全作业流程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公司、厂矿、区队、班组各层级职责,并实施生产技术与安全监察双管控、执行与监管双闭环管理,持续优化流程内容,确保流程不断适应现场实际,满足作业要求,确保流程有效执行。
二是严格危险源和流程管控。充分运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危险源辨识管控成果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序化作业优势,开展以流程步骤为索引的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管控措施,持续优化完善流程,把违反流程的行为按照“三违”行为进行处罚、矫正,并将流程考核结果纳入“433”安全结构工资。
三是明确各环节规范标准。在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推广应用过程中,以体系中的工作任务分析和风险分级管控、危险源辨识为基础,明确每项作业流程步骤、作业内容、作业标准、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控制措施以及作业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标准等,从源头上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三大抓手”的落地生根,准能集团安全生产周期进一步延长,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所属两矿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煤矿,所属选煤厂等十二家单位安全生产周期均超过11年,所属炸药厂连续11年被国家能源集团评为“本安企业建设”一级达标单位。其中,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连续安全生产4900余天,炸药厂连续安全生产9352天,选煤厂连续安全生产4526天。
通过“三大抓手”高层设计、中层搭台、基层实施的纵深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准能集团438个班组中有95%的班组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人身伤害,76个班组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称号,16名班组长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管理标准化优秀班组长”称号,公司班组安全建设体系品牌效应显著增强,辐射力明显扩大。
通过“三大抓手”深入人心、发挥作用,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员形成了岗位自查、互查的联防互保格局,职工活力不断迸发,现场管理简洁高效,员工作业更加标准规范,形成了具有准能集团特色的多元化安全管理模式。